2016年特邀国家统计局、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一批学者,共同精心打造“产业大数据丛书”,涵盖智慧城市、旅游、交通、医疗、金融、人力资源、农业等领域(投稿方式:发件至547021565@qq.com)。2017年3月《农村土地流转综合评估与大数据分析》(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Big Data Analytics of Rural Land Transfers)一书面市,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借鉴方法与思路,对大数据辅助政策实施也给予了建议等。
谷彬,男,汉族,任职于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高级经济师,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及《统计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等期刊评审专家。曾在《统计研究》《财贸经济》《财经问题研究》《中国博士后》《金融理论与实践》《中国市场》《世界农业》《经济导刊》《中国统计》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三篇学术论文被国际检索。获得国家统计局机关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统计局机关优秀青年研究成果奖,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作为核心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劳动经济、农村经济。
序 ⅰ
前言 ⅲ
第1章 全面深化改革要搞好基础数据测算 1
第2章 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综述 6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定量研究成为主流 7
2.2 研究现状述评:数据方法有待突破 11
2.3 研究规律概述:数据联通共享,洞察深层规律 12
第3章 中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与实践探索 14
3.1 中国农村土地政策的主要演变轨迹 15
3.2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实践的地区样本 22
3.3 农村土地流转实践的创新与突破 26
3.4 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服务模式 42
3.5 农村土地流转实践的关键点把握 48
第4章 农村土地流转关联要素的统计分析 51
第5章 农村土地流转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73
第6章 基于多元官方数据的农村土地流转分析 84
第7章 区域土地流转综合评估与要素解读102
第8章 区域土地流转因子分析与聚类研究165
第9章 区域农民土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190
第10章 农村土地流转的大数据监测 206
10.1 公众重点关注的农村土地政策法规 207
10.2 农村土地流转实践的迫切需求 212
10.3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16
10.4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支持 219
第11章 农村土地流转的阻碍因素与对策分析 225
第12章 大数据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34
参考文献 253
后记 257
这本书最让我觉得价值非凡之处,在于它对“综合评估”的深刻解读。它没有简单地将农村土地流转视为经济活动,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经济、生态的框架下进行考察。我能感受到书中对不同流转模式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进行了多维度的衡量。例如,在评估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时,书中不仅仅关注了租金收入,还深入分析了流转后农民的就业选择、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在社会效益方面,它探讨了土地流转如何影响农村社区的稳定性、社会关系的重塑,甚至是对农村文化传承的潜在影响。而对生态效益的关注,则让我看到了作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切考量,比如土地集约化经营是否带来了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或者是否有利于生态修复。这种全面、立体的评估方法,远超出了我以往对土地流转的认知,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复杂、更微妙的农村图景,也让我意识到,一个真正的“好”的土地流转,需要平衡多方面的利益和需求。
评分坦白说,在翻阅《产业大数据丛书:农村土地流转综合评估与大数据分析》之前,我对“农村土地流转”这个概念的理解其实比较模糊,甚至有些片面。这本书的出现,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关于政策的解读,也不仅仅是关于交易的流程,而是一次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深度剖析。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土地政策的演变,以及这些政策如何深刻影响着土地的分配和流转,有着详尽的梳理。我仿佛看到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艰辛历程,听到了农民们在不同政策下的心声。它让我明白,土地流转不仅仅是简单的“谁来种地”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产权、权益、发展的复杂议题。书中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不同地区、不同村庄在面对土地流转时的独特挑战和创新实践。这种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脉络的清晰勾勒,使得这本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评分阅读《产业大数据丛书:农村土地流转综合评估与大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最震撼的是其宏大的视角和对前沿技术的运用。这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当下最热门的大数据技术,并将其巧妙地应用于分析农村土地流转这个古老而又至关重要的问题。书中关于如何构建农村土地流转的数据库,以及如何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精准预测和风险评估的章节,让我大开眼界。我能想象到,作者是如何费尽心思地收集、清洗、整合海量的农村土地信息,从地块的面积、质量、位置,到承包人的信息、流转的意愿、市场价格的波动,每一个数据点都经过了严谨的处理。通过这些数据,书中所揭示的农村土地流转的规律和趋势,变得更加清晰可见。它不仅仅是对现有情况的描述,更是对未来走向的预判。这种将传统农业问题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思路,无疑为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诸多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强大的工具,让我对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最近被一本叫做《产业大数据丛书:农村土地流转综合评估与大数据分析》的书深深吸引了,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但它描绘的景象实在是太生动了。书中的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广袤的田野,看到了农民们脸上辛勤的汗水,也感受到了土地的脉搏。它没有简单地堆砌枯燥的数据,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将复杂的土地流转过程娓娓道来。我看到了土地从承包到流转的每一个环节,听到了不同村庄、不同地区的农民们在面对土地分配、承包权确认时的考量和选择。书里对那些因为历史原因、政策变动或者家庭因素而产生的土地纠纷,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让我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问题的艰巨性,而是坦诚地展示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比如信息不对称、评估标准不统一、以及如何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我甚至能想象到,书中对于不同地区土地流转模式的对比分析,一定能为读者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与未来走向。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充满好奇,而《产业大数据丛书:农村土地流转综合评估与大数据分析》这本书,则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理解的大门。它让我看到了,在看似平静的农村土地之下,正孕育着巨大的变革。书中对于大数据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介绍,更是对未来农村治理模式的一种展望。它让我思考,当海量数据能够精准地反映土地的价值、流转的意愿、以及潜在的风险时,我们是否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土地流转体系?书中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让我对接下来的农村发展充满了想象。它描绘了一个更加智能、更加精细化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场景,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能够赋能农村,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等一系列难题。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启发,让我对中国农村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