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捲(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

黃疸捲(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單書健 著
圖書標籤:
  • 黃疸
  • 中醫
  • 臨證
  • 古今名醫
  • 醫學史
  • 病癥鑒彆
  • 診斷學
  • 傳統醫學
  • 肝膽疾病
  • 黃疸病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ISBN:9787506791458
版次:1
商品編碼:1215366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名老中醫之實踐經驗,乃中醫學術精華之重要部分。本書廣為徵集,精心編選黃疸證相關論述及醫案,以期進一步充實提高、振興中醫學術,繼承古今當代臨床大傢之實踐經驗。本書可供臨床中醫師、中醫院校學生及廣大中醫愛好者學習研究。

目錄

韓祗和  陰黃證治發微………………………………………………………6

張子和  攻下治療黃疸舉隅…………………………………………………9

李東垣  脾胃虛損,濕熱黃疸案……………………………………………11

王好古  陰證發黃略例………………………………………………………13

羅天益  黃疸寶鑒……………………………………………………………14

孫一奎  總屬濕熱,宣導清利………………………………………………17

王肯堂  黃疸臨證準繩………………………………………………………19

龔廷賢  五疸方治……………………………………………………………23

張景嶽  黃疸論治……………………………………………………………28

喻嘉言  闡揚《金匱》奧旨,指陳攻補法律……………………………34

張 璐  辨析諸黃,取法仲景………………………………………………39

陳士鐸  治從五髒,扶正泄濁………………………………………………43

尤在涇  黃疸方治,羽翼《金匱》…………………………………………52

陳德求  黃疸臨證傳燈………………………………………………………59

黃元禦  黃疸根源……………………………………………………………62

瀋金鰲  論黃疸源流,述證治大法………………………………………65

汪文琦  黃疸會心錄…………………………………………………………74

莫枚士  疸癥闡發無遺義……………………………………………………76

吳鞠通  黃疸條辨……………………………………………………………78

蔣式玉  治疸必分陰陽論……………………………………………………81

周學海  黃疸黑疸辨…………………………………………………………83

張仲華  豬膏發煎治療黃疸案………………………………………………85

柳寶詒  濁熱久壅,胃陰已傷黃疸案……………………………………87

馬培之  芳化苦泄,運脾和中治療黃疸…………………………………89

餘聽鴻  百僅一二用梔黃,苦溫淡滲總無妨……………………………91

丁甘仁  祛瘀通經,運脾化濕治療黃疸…………………………………93

張锡純  硝石礬石黃疸方,疏肝清熱鮮麥苗……………………………95

賀季衡  陽黃審熱濕孰重,陰黃彆寒濕中虛…………………………103

周小農  祛瘀祛濕,補脾補氣愈黑疸…………………………………115

關幼波  活血祛痰清濕熱,假邪齣路審三焦…………………………116

李培生  濕熱壅遏,三焦分治……………………………………………122

楊誌一  病毒肝炎六經治,黃疸寒濕每偏多…………………………126

吳佩衡  大劑附子治陰癉…………………………………………………130

俞長榮  燦燦橘子色,並非盡陽黃……………………………………132

徐仲纔  黃疸非盡屬濕熱,溫燥祛濕每多求…………………………137

張耀卿  溫調脾腎,疏泄肝膽……………………………………………140

潘澄濂  清解濕毒,疏肝運脾……………………………………………143

鬍希恕  疏肝和胃去瘀血,著效每仗傷寒方…………………………152

時振聲  辨證準確需入細,膠執一法難應機…………………………154

李 可  灸黃法與三畏湯治療産後陰黃重癥…………………………162

張.琪  芳香宣化,解毒化瘀……………………………………………169

薑春華  大黃草藥主清利,醒脾健胃兼顧之…………………………173

瀋炎南  著眼濕熱疫毒,祛邪宜早宜徹………………………………175

汪承柏  慢性肝炎高黃疸,審識標本重熱瘀…………………………179

任繼學  疏利肝膽雖為主,補中升陽亦求之…………………………182

呂承全  陰陽虛實須明辨,急黃危癥賴斡鏇…………………………184

周仲瑛  熱毒瘀結,重肝病機……………………………………………189

姚荷生  濕熱羈留,疏達膜原……………………………………………206

蔣誌伊  血虛黃疸,養營化濕……………………………………………208

李翼農  黃疸驗方…………………………………………………………211

董廷瑤  理氣活血,妙治胎黃……………………………………………214

姚貞白  黃疸醫案四則……………………………………………………216

郭方伯  黃疸效方礬硫丸…………………………………………………222

李濟仁  清熱利濕法,靈茵退黃方……………………………………224

張澤生  透錶清化治急黃…………………………………………………227

劉赤選  血瘀絡阻古方治,四烏賊骨一藘茹…………………………229

邢锡波  清心開竅神昏法,逐邪解毒醒後方…………………………231

熊寥笙  利疸退黃湯與疏肝理脾湯……………………………………235

李庭芬  蒼耳薄茵砂木通,全生黃疸立效方…………………………239

陳一鳴  濕熱並毒瘀,茵陳下瘀血……………………………………241

蔣日興  調和肝脾宗四逆,內蘊濕熱用大黃…………………………246

任俠民  濕滯毒瘀彆寒熱,化裁雞平閤劑方…………………………250

顔德馨  鬱熱熏蒸濕濁遏,涼營祛濕犀澤方…………………………255

金壽山  治黃大法,金匱論詳……………………………………………259

柴中元  漫雲無濕不成疸,燥瘀疫毒脾腎傷…………………………271

李昌源  利濕清熱,醒脾化瘀……………………………………………274

章柏年  重用熟地愈黃疸,景嶽高論不奇玄…………………………277

徐小圃  崇土重濕運,和中茵陳方……………………………………281

魏長春  黃疸驗案…………………………………………………………285


精彩書摘

  《黃疸捲(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
  膽黃證,凡大驚大恐及鬥毆傷者皆有之。嘗見有虎狼之驚,突然喪膽而病黃者,其病則驟;有酷吏之遭,或禍害之慮,恐怖不已而病黃者,其病則徐。如南北朝齊永明十一年,有太學生魏準者,因惶懼而死,舉體皆青,時人以為膽破,即此之類。又嘗見有鬥毆之後,日漸病黃者,因傷膽而然。其證則無火無濕,其人則昏沉睏倦,其色則正黃如染,凡此數證,皆因傷膽,蓋膽傷則膽氣敗而膽液泄,故為此證。經曰: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膽嘔。義猶此也。且膽附於肝,主少陽春生之氣,有生則生,無生則死。故經曰凡十一髒皆取決於膽者,正以膽中生氣為萬化之元也。若此諸證,皆以膽傷,膽傷則生氣敗,生氣既敗,其能生乎?所以凡患此者,多緻不救。然當察其傷之微甚,速救其本,猶可挽迴,而煉石補天之權,則操之醫之明者。黃疸大法,古有五疸之辨:曰黃汗,曰黃疸,曰榖疸,曰酒疸,曰女勞疸。總之,汗齣染衣,色如柏汁者,曰黃汗;身麵眼目黃如金色,小便黃而無汗者,曰黃疸;因飲食傷脾而得者,曰榖疸;因酒後傷濕而得者,曰酒疸;因色欲傷陰而得者,曰女勞疸。雖其名目如此,然總不齣陰陽二證。
  ……
《黃疸捲(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一書,以其深厚的學術底蘊與精湛的臨床實踐相結閤,在方興未艾的醫學領域中獨樹一幟。它並非僅僅羅列病癥,而是深入剖析黃疸這一復雜癥候的發生、發展、傳變規律,以及在不同時代、不同醫傢手中所展現齣的獨特診療思路。 本書的結構嚴謹,脈絡清晰。首先,它追溯黃疸的起源,從古代醫籍中搜尋最早的記載與認識,揭示其概念的演變和病因學說的發展。從“濕熱”、“瘀血”、“肝脾不和”等經典理論的闡述,到對體內生化物質代謝紊亂的現代醫學視角解讀,無不體現瞭中西醫結閤的思維方式,為理解黃疸的本質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緊接著,本書詳盡梳理瞭曆代名醫對黃疸的臨床辨證論治經驗。每一位被收錄的名醫,都代錶著一種獨特的學術流派或診療風格。作者精心選取瞭他們最具代錶性的醫案,並通過細緻的解讀,展現瞭名醫們如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精準辨識黃疸的錶裏、寒熱、虛實,並因人、因證、因時、因地而施治。這些醫案不僅僅是治療方案的羅列,更是思維方式的示範,教會讀者如何運用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原則,靈活應對韆變萬化的病情。 在辨證方麵,本書著重強調瞭“證”的動態性和個體差異性。它深入剖析瞭黃疸的濕熱壅盛、寒濕內阻、瘀阻肝絡、脾胃虛弱等不同證型,並詳細介紹瞭辨識這些證型的關鍵脈象、舌象、癥狀特點。例如,對於濕熱黃疸,書中不僅指齣其發熱、口渴、小便黃等共同特徵,更會細緻區分是肝膽濕熱還是脾胃濕熱,以及其程度的輕重,從而指導後續的治療。對於瘀阻肝絡型黃疸,則會深入探討其與情誌不暢、飲食不節的關係,並結閤脈象的沉澀、舌質的紫暗等體徵,進行精準辨彆。 在論治方麵,本書匯集瞭眾多療效卓著的經典方劑和經驗方。這些方劑並非照搬照抄,而是經過作者的梳理、歸納和評價。書中會詳細介紹每一首方劑的組成、功用、主治,並深入剖析其配伍的精妙之處,解釋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為何能針對特定的證型發揮療效。例如,對於濕熱黃疸,可能會介紹茵陳蒿湯、龍膽瀉肝湯等方劑,並分析其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的機理;對於寒濕黃疸,則會闡述附子理中湯、白術附子湯等在溫陽散寒、健脾除濕方麵的作用。同時,書中也會收錄一些名老中醫根據臨床經驗創製或加減的經驗方,這些方劑往往更加靈活,針對性更強,為臨床提供瞭更多選擇。 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其“臨證”二字。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指導實際臨床操作的寶典。書中會重點闡述黃疸的診斷要點、鑒彆診斷,以及在不同病情階段的治療策略。例如,對於急性黃疸和慢性黃疸,在治療上會有何不同?對於肝膽濕熱與脾胃濕熱,在用藥上又有什麼側重?書中都將一一解答。同時,對於一些疑難雜癥,如妊娠黃疸、小兒黃疸,以及與其他疾病(如傳染性肝炎、肝硬化、膽道結石等)的鑒彆,本書也給予瞭充分的討論。 此外,本書還注重中西醫結閤的思路。在介紹中醫辨證論治的同時,也會適當地引入現代醫學的檢查手段和病理生理學知識,幫助讀者更全麵地認識黃疸。例如,在討論黃疸的病因時,會結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損傷、藥物性肝損傷、膽道梗阻等西醫的診斷,並分析中醫的證型如何與其相對應,從而實現優勢互補,提高診療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黃疸捲(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不僅是一部醫學著作,更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它以嚴謹的態度,精湛的技藝,為中醫同道提供瞭寶貴的臨床經驗與理論指導。閱讀本書,如同置身於一個匯聚古今名醫的學術殿堂,在與大師們的對話中,提升自己的臨床思維,精進自己的診療水平,最終更好地服務於患者,解除病痛。本書的價值在於其對中醫理論的傳承與發展,對臨床實踐的指導與啓發,以及對醫學知識的係統性梳理與升華。它是一本值得所有對黃疸診療感興趣的中醫師、醫學生以及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深入研讀的經典之作。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黃疸捲(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醫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今名醫的智慧傳承。這本書就像一個寶庫,裏麵珍藏著無數應對黃疸的寶貴經驗。我一直對“辨證論治”這個概念感到有些抽象,但這本書通過大量的實例,讓我真正理解瞭它的含義。它不僅僅告訴你“用什麼藥”,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用這個藥”,以及“在什麼情況下用”。書中對同一病證可能齣現的不同證型,以及不同證型對應的不同治法,都做瞭非常細緻的闡述,這讓我認識到,中醫治療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變通的。而且,這本書在“重訂”的過程中,顯然是下瞭很多功夫,它不僅僅是古籍的簡單堆砌,而是經過瞭現代醫學和臨床實踐的檢驗,去蕪存菁,去粗取精,使得內容更加精煉,更具指導性。對於想要深入瞭解中醫,尤其是黃疸病證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指南和進階寶典。

評分

這本《黃疸捲(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實在太令人驚喜瞭!作為一名對中醫理論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至於太過晦澀難懂的著作,能夠真正領略古今名醫的臨床智慧。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並非枯燥地羅列病癥和方劑,而是通過詳細的案例分析,將理論知識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麵前。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辨證論治過程的深入剖析,它不僅僅告訴你“是什麼病”,更重要的是教會你“如何一步步地分析、判斷,最終得齣治療方案”。書中引用的醫案,來自於不同的時代,不同醫傢的經驗,這讓我得以窺見中醫發展的脈絡,也看到瞭不同學派在麵對同一疾病時,如何運用各自的精髓去應對,這種多元化的視角,極大地開闊瞭我的視野。而且,它並非照搬照抄,而是進行瞭“重訂”,這說明編著者在整理和研究上下瞭極大的功夫,力求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時,融入新的理解和發展,使其更具時代價值和臨床指導意義。對於我這樣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讓我能更清晰地理解中醫的思維模式,也更堅定瞭我深入學習中醫的決心。

評分

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臨床醫生,我對《黃疸捲(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這本書的評價,更多的是從其臨床實用性和學術價值兩個層麵來看。首先,這本書在“重訂”的過程中,對大量的醫案進行瞭篩選、梳理和歸類,使得內容更加係統化、條理化。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匯集,更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瞭提煉和升華,力求展現黃疸治療的精要和前沿。書中對不同時期、不同醫傢治療同一疾病的辨證思路和用藥體會進行瞭詳細的比較和闡述,這對於我們理解中醫理論的發展演變,以及汲取不同學派的精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彆是對於一些復雜、難治的黃疸病例,書中提供的臨證思路和處理方法,具有很強的藉鑒意義。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最齣色的地方在於,它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不僅僅是空泛的理論闡述,而是通過一個個真實的臨床案例,讓理論變得觸手可及,讓抽象的辨證變得具體可感。這對於提升年輕醫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無疑是莫大的幫助。

評分

《黃疸捲(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這本書,可以說是在我的中醫學習之路上投下瞭一顆重磅炸彈,讓我對“疑難雜癥”的看法有瞭翻天覆地的改變。我一直覺得像黃疸這樣的病癥,在現代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應該不難對付,但這本書卻用一個個生動的醫案告訴我,中醫的視角是多麼的獨特和深刻。它不僅僅關注錶麵的癥狀,更深入到髒腑、氣血、濕熱等方麵,分析病因病機,找齣根本所在。我最佩服的是,書中對於同一個病,可能齣現的各種細微差彆,以及醫生如何根據這些差彆來調整治療方藥,這種精細入微的辨證能力,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很多時候,我們讀書隻是為瞭知識的儲備,但這本書卻像是在教你“如何思考”,如何像一個真正的中醫那樣去觀察、去分析、去判斷。那些古今名傢的論述,經過“重訂”後,更加條理清晰,脈絡分明,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從中汲取到豐富的營養。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它所記錄的醫學知識,更在於它所傳遞的,一種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

評分

《黃疸捲(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醫學對話。我驚嘆於古人對疾病的認識如此深刻,也佩服今人能夠繼承並發揚這份寶貴的醫學遺産。書中對於黃疸的論述,涵蓋瞭從病因、病機到辨證、施治的完整鏈條,並且引入瞭大量古今名醫的臨證經驗。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言簡意賅但又蘊含深意的醫案分析,它讓我看到瞭中醫並非是僵化的教條,而是充滿智慧和靈活性的藝術。在“重訂”的過程中,編著者不僅是對原文的整理,更像是對這些經典醫案進行瞭二次解讀和升華,使其更符閤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和臨床需求。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學習中醫,不僅僅是學習方藥,更重要的是學習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觀察世界、認識疾病的獨特角度。它鼓勵我去思考,去實踐,去在臨床中不斷地印證和發展這些寶貴的醫學知識。對於每一個熱愛中醫,或者對中醫抱有探索精神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反復揣摩的經典之作。

評分

還不錯,可以啓發思路

評分

很好很好,中醫不傳之秘在於發現。

評分

東西不錯,性價比高,送貨速度快

評分

因為買瞭這個係列的四本看瞭,感覺內容不錯,所以餘下的係列都買瞭

評分

傢裏老人比較喜歡這本書 挺好的

評分

因為買瞭這個係列的四本看瞭,感覺內容講解不錯,所以餘下的係列都買瞭

評分

好好學習中醫,總有一天會用得好

評分

搞活動買瞭好多書,書是正版的,質量很好,待日後慢慢細讀。

評分

一直想買,搞活動果斷入手實惠贊一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