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醫之實踐經驗,乃中醫學術精華之重要部分,係礪練卓識,心傳秘訣,可謂珍貴之極。今杏林耆宿賢達,破除“傳子不傳女,傳內不傳外”之舊規,以仁者之心,和盤托齣;又經書作者廣為徵集,精心編選,畫龍點睛,引人入勝。熟諳某一專輯,即可成為某病專傢。
虞 摶 頭暈正傳…………………………………………………………… 5
方 榖 眩暈繩墨…………………………………………………………… 6
周之乾 頭暈指要…………………………………………………………… 8
王肯堂 眩暈準繩…………………………………………………………… 9
張景嶽 眩暈論治…………………………………………………………… 15
張 璐 眩暈證治…………………………………………………………… 19
葉天士 眩暈案繹…………………………………………………………… 22
尤在涇 眩暈方治,羽翼金匱……………………………………………… 30
何夢瑤 眩暈辨治大要… …………………………………………………… 33
華岫雲 肝風…………………………………………………………………… 35
俞 震 眩暈醫案按… ……………………………………………………… 36
汪文琦 眩暈會心錄… ……………………………………………………… 39
陳修園 證辨風火痰虛,治求肝脾腎元… ……………………………… 41
吳 篪 眩暈臨證醫案筆記………………………………………………… 44
林珮琴 眩暈治裁…………………………………………………………… 50
謝映廬 清痰息風,養血潛陽治療高年亢陽眩暈… ………………… 53
王九峰 眩暈案說…………………………………………………………… 55
蔣寶素 風亦能眩,痰亦能眩,保元為主
肝病治脾,心病治腎,治當緩圖… …………………………… 57
馬培之 眩暈醫案舉隅… …………………………………………………… 62
張聿青 營虧肝旺,中氣痞阻眩暈案… ………………………………… 66
陳蓮舫 毓陰潛陽尋常法,化痰開鬱或佐之…………………………… 68
費繩甫 養腎平肝每為主,扶土化痰止暈眩…………………………… 80
陳良夫 陰充陽涵,血旺風滅,清熄疏達治眩暈… ………………… 83
曹滄洲 治肝為主,開鬱行氣治療眩暈… ……………………………… 88
賀季衡 風火痰濁相兼為病,水涸陽亢標本兩顧… ………………… 91
趙文魁 肝陽上亢與肝脾兩傷眩暈案析… …………………………… 101
範文甫 眩暈多虛,六味通用…………………………………………… 104
周小農 眩暈醫案選輯… ………………………………………………… 106
範中林 眩暈六經辨治舉隅……………………………………………… 112
袁鶴儕 清降肝胃,養血疏風治頭暈… ……………………………… 117
葉熙春 審虛風實風夾痰夾火
詳滋陰升清涼肝潛鎮…………………………………………… 120
姚國美 眩暈臨證綱要… ………………………………………………… 126
陳道隆 肝風眩暈案析… ………………………………………………… 130
張子琳 自擬平肝清暈湯治療眩暈… ………………………………… 134
魏龍驤 術附加味治眩暈… ……………………………………………… 142
魏龍驤 “百閤滑石代赭湯”治溺後眩厥…………………………… 144
劉渡舟 虛審陰、陽、氣,實辨風、火、痰………………………… 146
劉渡舟 闡揚奧義識湯證,滲利水飲澤瀉方………………………… 150
江爾遜 風火痰虛相兼為患,驅清豁補數法一方… ……………… 154
李今庸 眩暈指要………………………………………………………… 159
呂承全 眩暈、視瞻昏渺案……………………………………………… 166
李 可 內耳眩暈癥,金匱痰飲方… ………………………………… 170
黃星樓 眩暈識見………………………………………………………… 173
杜雨茂 腎陰中氣兩虛,溫潤升降並舉… …………………………… 181
郭維一 虛實夾雜,務求其本…………………………………………… 183
李鳴皋 息風治胃不治肝,平眩療血亦療風………………………… 188
丁光迪 眩痛多風不盡風,謹守病機求變通………………………… 192
鍾一棠 眩暈難守一法,用藥尚需入微… …………………………… 198
麻瑞亭 健運中州復升降,調暢肝膽祛滯鬱………………………… 204
顔德馨 眩暈執七法,臨證細度量… ………………………………… 208
呂同傑 重在脾胃,斡鏇升降…………………………………………… 214
鬍毓恒 辨證乃少陽,清眩柴鬍方… ………………………………… 216
翟明義 痰濕眩暈病,化裁六味方… ………………………………… 221
孔伯華 疏導柔肝每為主,化濁降逆亦求之………………………… 224
趙 棻 滋水涵木鎮浮陽,虛風上擾紫靈湯………………………… 232
徐小圃 溫腎潛陽,以治眩暈…………………………………………… 234
路誌正 健脾滲濕理衝任,清熱止帶平眩暈………………………… 237
趙紹琴 眩暈辨治體會… ………………………………………………… 240
陳景河 眩暈化瘀為大法,諸虛痰濕亦用之………………………… 248
張 琪 眩暈證治心得… ………………………………………………… 252
陳樞燮 因分內外主宰於風,證有虛實明辨其要… ……………… 271
陳玉峰 風火痰虛辨證是求,效方達藥應機以施… ……………… 275
陳亦人 兩耳轟鳴不止,咎由陽虛水泛… …………………………… 277
徐景藩 病苦冒眩用經方,化痰滌飲重澤瀉………………………… 281
陳潮祖 補虛泄濁,定眩有方…………………………………………… 283
陳治恒 上工平氣,斡鏇樞機…………………………………………… 285
李翰卿 風火痰虛,治從肝脾…………………………………………… 287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就是“通透”。它對於醫學知識的講解,真的是做到瞭深入淺齣,毫不保留。我之前對一些中醫理論總是有種霧裏看花的感覺,總覺得隔著一層什麼,但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一下子就把我帶入瞭更深的層次。它在分析病情的時候,會從多個角度去剖析,將那些看似獨立的癥狀,串聯成一個有機整體,讓我們看到疾病發展的全貌。而且,它在介紹治療方法時,也不是簡單地羅列藥方,而是會詳細說明每一種療法的原理、適應癥以及注意事項,讓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培養起批判性思維。我尤其欣賞它在引用醫案時,會對其進行深入的點評和分析,讓我們看到醫傢臨證時的思考過程,這是非常寶貴的經驗。這本書的內容,不隻是停留在理論層麵,更是充滿瞭實踐指導意義,讀完之後,你會覺得,自己對醫學的理解,似乎也變得更加清晰和透徹瞭。
評分我真的非常欣賞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它將看似龐雜的醫學信息,梳理得井井有條,讓人一目瞭然。每一章節的結構都很清晰,無論是對病癥的介紹,還是對治療方法的闡述,都非常有條理。我特彆喜歡它在論述理論時,會穿插一些曆史故事或者名人軼事,這不僅增加瞭閱讀的趣味性,更能幫助我們理解某些醫學概念的由來和發展。而且,書中對於一些關鍵的理論和技術,會進行多角度的解釋和說明,力求讓讀者能夠全麵、深刻地理解。我發現,作者在遣詞造句上也很講究,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文學的韻味,讀起來一點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把中醫描繪成一種神秘莫測的學問,而是將其還原為一種基於實踐、注重經驗的科學,並且通過科學的邏輯和嚴謹的論證,來解釋那些神奇的療效。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智慧的智者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讓我對醫學,乃至生命本身,都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敬畏。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既保留瞭古籍的嚴謹與厚重,又融入瞭現代的流暢與生動,形成瞭一種獨樹一幟的閱讀體驗。我發現,作者在對復雜的醫學概念進行闡釋時,總是能找到最貼切的比喻和最形象的描述,讓那些原本抽象的理論變得鮮活起來。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某一個生動的比喻或者精妙的論述而發齣會心的微笑。而且,這本書在知識的呈現上,也非常注重層次感和邏輯性。它不會一下子拋齣大量的概念,而是循序漸進,層層遞進,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瞭知識的吸收和內化。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一些經典方劑時,會對藥物的配伍、君臣佐使的作用進行詳細的講解,這讓我對藥物的藥理和方劑的組方原則有瞭更深的認識。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醫者,用最溫和、最友善的方式,為我們揭示醫學的奧秘,讓人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獲得瞭知識的滋養。
評分我真的很少能遇到這樣一本能讓我沉浸其中,愛不釋手的書。它就像一位良師益友,在安靜地陪伴我,引導我探索醫學的無限可能。我最欣賞的是它在探討醫學理論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創新精神和人文關懷。它既尊重傳統,又敢於突破,在繼承前人寶貴經驗的基礎上,融入瞭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考。這本書不會給你灌輸任何僵化的觀念,而是鼓勵你去獨立思考,去發掘事物背後的本質。我特彆喜歡它在分析一些疑難雜癥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深厚的臨床功底。它不僅僅是在介紹知識,更是在傳遞一種學醫的態度和精神。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醫學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形成瞭一個更加完整、更加係統化的知識體係。它讓我看到瞭醫學的廣闊前景,也讓我對中醫的未來充滿瞭信心。這本書,絕對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細細體會的經典之作。
評分這是一本讓人讀起來心曠神怡的書。它不像市麵上很多那些故弄玄虛、語言晦澀的古籍解讀,而是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甚至可以說是娓娓道來的方式,將那些原本可能讓人望而卻步的醫學知識呈現在我們麵前。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解病癥時,那種抽絲剝繭般的清晰邏輯,從病因病機到辨證論治,一步步引導讀者深入理解。書中引用的醫案,也都非常生動形象,仿佛就在眼前真實發生一般,讓人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從中獲得很多啓發。而且,它對中醫的精髓有著深刻的把握,不落俗套,不拘泥於錶麵,而是直指病根,探尋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讀完之後,你會覺得,中醫的智慧原來如此深邃而又實用,完全不是想象中那樣高高在上、難以企及。這本書真正做到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僅能幫助我們瞭解疾病,更能讓我們瞭解自己身體的運作規律,從而更好地保健養生。它就像一位博學而又慈祥的老師,用最易懂的語言,傳授最寶貴的知識,讓人受益匪淺。
評分百傢名醫的經驗,值得好好學習。
評分初步看瞭內容,個人覺得還是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係列的內容比大國醫經典醫案詮解係列更好
評分初步看瞭內容,個人覺得還是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係列的內容比大國醫經典醫案詮解係列更好
評分想學習學習中醫,買幾本書作參考,沒細看不做過多評論。
評分物流很快,質量較燈,價廉物美,值得購買。
評分因為買瞭這個係列的四本看瞭,感覺內容不錯,所以餘下的係列都買瞭
評分初步看瞭內容,個人覺得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係列的內容比大國醫經典醫案詮解係列更好
評分本來以為簡單,看過後發現非常實用!超級好的書!質量非常好!是正版!京東快遞就是路快!能開闊視野!
評分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鑒好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