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中国古代的兵书卷帙浩繁,内容也非常丰富,以《孙子兵法》为首的“武经七书”,以及《百战奇法》、《纪效新书》等经典之作更是代不乏陈。中国古代兵书不仅讲论战争指导原则、战法战术、军队管理、军事训练、兵器技击等军事内容,更涉及经济、外交、文化治国方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反映出古人卓越的智慧,具有深厚的军事价值、史学价值甚至文学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兵书经典”书系,介绍中国古代经典兵书,意在使当代读者正确认识中国军事思想与技术的渊源、成就与影响。
《筹海图编》是一部防海御倭专著,对当时的抗倭战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后人筹划海防提供了借鉴。
本书图文并茂,通过一百余幅地图,展示并论述了我国明代沿海海岸海域的地理形势,沿海驻军、水寨、烽堠、瞭望哨等海防部署、海防设施,以及倭寇劫掠沿海的历史,入侵的时间和路径等。书中还收录了大量中日历史交往资料、朝臣和将帅提出的防海御倭方略、永乐年以来的平倭战绩、抗倭战争中殉国殉难的军民事迹,以及明军的兵器和战船等军事装备资料。丰富翔实的资料使本书成为明代海防史料之集大成之作。
书中还总结了明初以来海防和抗倭斗争的经验,在海防地理、海防战役和海防思想三个方面提出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方略对策,而其所倡导的军事协同与经济贸易相结合、远洋出击与近海防御相结合、维护海疆安全并获取海疆利益的海防思想更代表了当时极先进的海防思想。
《筹海图编》共13卷26万字,由于其兼具资料汇编性质,其中不免有采录不精、观点重复、良莠不齐等情况。本书主要围绕海防地理、海防战役和海防思想这三个能体现《筹海图编》特色与成就的部分进行有目的的节选,去芜取精,以飨读者。
郑若曾(1503—1570),字伯鲁,号开阳。江苏昆山人。他以天下为己任,不专以文章名世,而是务为有用之学,凡有关经世致用,如天文地志、赋税兵机、政治得失等都在其研究之列。他以一介布衣为当时抗倭总指挥官浙江总督胡宗宪幕僚,亲身参加了抗倭战争,并著《筹海图编》《江南经略》等专著,通过手中之笔,记录倭寇入侵所造成的国不安、民不宁的事实,总结抗倭作战的成败得失经验,谋划海防安全的长久之策,是明朝著名的布衣军事家、战略家。
详核地利,指陈得失,自岭南迄辽左,计里辨方,八千五百余里,沿海山沙险厄延袤之形,盗踪分合入寇径路,以及哨守应援、水陆攻战之具,无微不核,无细不综。
——《筹海图编》胡宗宪序
图以开形势,编以纪事实;形势具而险夷见,事实详而得失明。
——《筹海图编》卢镗跋
郑若曾被看成di一个把注意力特别集中于沿海地区的地理学家,并对这个时期的海上贸易和海盗的新发展引起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
《筹海图编》是一部研究明代中日关系史和中国海防史的重要专著,书中保存了大量的研究中日关系史的zui原始的、翔实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直到清朝中叶以前,凡研究日本及中日关系史、海防史者,无不以此书为祖本。
——王守稼 顾承甫《研究明代中日关系史的珍贵文献——兼评复旦藏嘉靖本<筹海图编>》
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最高智慧的经典著作情有独钟,而“中华兵书经典丛书”系列,恰恰满足了我这种“寻宝”的心理。当我在这个系列中看到《筹海图编》时,我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了。《筹海图编》这个名字,自带一种古老而又深邃的气息,它让我想象着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如何运筹帷幄,如何制定出一套能够保卫国家的海上战略。我一直觉得,军事著作不仅仅是教人如何打仗,更是教人如何思考,如何权衡利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局面中做出最明智的决策。我希望在这本书里,能够看到一些关于古代海上力量的建设、海防策略的制定,以及如何应对不同情况下的海上挑战的论述。即使我不是军事专业人士,我也相信,这些智慧是能够穿越时空的,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关于战略思维和风险应对的启发。这本书的纸质和印刷都显得非常考究,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非常适合作为一个热爱经典著作的读者来收藏和阅读。
评分说实话,我不是军事迷,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尤其是那些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一直很感兴趣。《筹海图编》这本书,之所以会让我眼前一亮,是因为它被收录在“中华兵书经典丛书”之中,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和价值。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军事著作,虽然很多是关于战争的,但其中蕴含的战略思维、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原则,是具有普适性的,可以应用于很多现代的领域。我对“筹海”这个概念尤其好奇,它是否会涉及到制定长远的海上战略,应对潜在的威胁,或者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化地发挥海上力量的作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相对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现古代军事家的智慧,而不是枯燥的理论。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在那个时代,人们是如何思考国家安全、如何处理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的。这本书的开本和字体设计也显得很用心,阅读体验应该会很不错。
评分老实说,我对古代军事题材向来是抱着一种“姑且一看”的心态,毕竟很多内容都比较晦涩,而且时代背景差异太大,很难完全代入。但是,《筹海图编》这本书,之所以让我产生兴趣,完全是因为它所处的“中华兵书经典丛书”这个定位。这个系列的书,我一直觉得是那种值得收藏和细细品味的。尤其是《筹海图编》这个名字,自带一种庄重感和历史厚重感,感觉不像是一些通俗的军事小说,而是真正有研究价值的学术著作。我特别好奇书里会涉及哪些具体的战役或者战略思想,比如在古代,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有哪些关键点?如何制定有效的海上防御策略?又或者,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将领们是如何获取情报、分析敌情的?我很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古人的智慧。我并不是专业研究军事的,所以对专业术语的要求不会太高,更多的是希望能够读懂,并且从中领悟一些普适性的道理,或许能对现在的一些决策思维有所借鉴。书的纸质摸起来不错,拿在手里也感觉很扎实,这让我对它作为“经典”的品质有了初步的信心。
评分拿到这本书,感觉挺有分量的,厚厚的一本,装帧也很大气,一看就是那种精心制作的经典丛书。我一直对古代军事著作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流传至今,并且被视为兵书经典的,总觉得里面蕴含着某种智慧的精华。之前也看过一些相关的书籍,但总觉得有些零散,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梳理。这次看到《筹海图编》被收录在“中华兵书经典丛书”里,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很有吸引力,“筹海”二字,让人联想到宏大的海战谋略,以及保家卫国的那份担当。我期待能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些关于战略、战术的论述,特别是针对海战方面,如何在那个冷兵器时代,利用地形、天气、兵力等因素,以弱胜强,或者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海上防御体系。毕竟,海洋的战略意义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容忽视的。书的排版也很好,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惫。虽然还没有深入研读,但光是翻看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以及编纂者对这部经典著作的尊重。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值得期待的阅读体验,希望它能带给我更多的启发和收获,让我对古代军事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拓展视野的书籍,尤其是在历史和文化领域。偶然间看到了《筹海图编》(中华兵书经典丛书)这本书,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让我联想到古代那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大家。《筹海图编》这个题目,尤其令我好奇,它是否会探讨如何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进行军事部署和战略规划?在那个信息传递相对滞后的时代,如何做到“知己知彼”?我一直觉得,古代军事著作不仅仅是关于战争本身,更是关于人性的洞察、战略的思考以及对局势的精准把握。这本书的编入“中华兵书经典丛书”,无疑是对其价值的一种肯定。我期待能在其中读到一些关于海上力量建设、海战指挥的独特见解,或许还有一些关于后勤保障、士气鼓舞方面的论述。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够通过一些历史典故或者具体的战例,生动地展现古代军事思想的魅力。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符合“经典”的气质,给人一种古朴而又精致的感觉,非常适合摆在书架上,随时取阅。
评分不常见,晚明大历史上引用的,明朝没有那么落后。
评分不错,物美价廉。
评分兵书战册常读,心性智慧能有
评分特别实用的书籍,而且价格也十分亲民。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活动很给力
评分很不错的,一套书,值得拥有
评分很不错的古籍,值得阅读和收藏
评分凑了一套 没仔细看 先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