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技术”的“商业史”。历史上的每一种影响人类的颠覆性技术自诞生之日起,便要经历“创新—商业化—创造性混乱—规则制定”这样一个循环,好似一波波翻涌的浪潮,而创新者、掠夺者、财富制造者和规则制定者便是一个个或勇敢无畏、或野蛮无理、或充满智慧的弄潮儿。技术的商业化有着一定之规,是有迹可循的。
新技术和财富及政府的关系是什么?它们如何左右时代发展的方向?
历史上,有许多科技进步快于政府发展的瞬间,催生出全新的市场和社会结构。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弗朗西斯?德雷克、塞缪尔?莫尔斯、马可尼、鲁珀特?默多克、比尔?盖茨……这些技术先行者和商海弄潮儿所获得的成功,甚至**了他们自己*疯狂的梦想。
斯帕讲述的是在技术前沿发生的一次次“周期循环”,追寻了复杂的商业进化史,以及从无政府状态到规则制定的转变过程。从大航海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七个世纪中,每一次发明创新的革命浪潮都是由勇于探索的先驱者所开创,当新技术逐渐显现商机,“强盗”们便闯进来,企图分一杯羹。创造性的混乱阶段随即出现,而规则和秩序的是如何最终制定和确立的呢?本书将给你一种答案。
德伯拉·L·斯帕(Debora L. Spar),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高盛集团、唯泰集团董事会成员,华莱士基金会理事,曾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任教。
《技术简史》从本质上说是一部描述科技前沿的书。它从15 世纪葡萄牙人的探险开始,讲述了电报和无线电在19 世纪中叶的发展以及20 世纪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的故事。简言之, 撰写本书的意图就是讲述这些故事,因为这些故事本身就很迷人,且在学术圈外鲜为人知。而其深层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些故事,把当前科技的发展和它真正的祖先联系起来。它将说明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和比尔?盖茨是如何在很多方面继承了亨利王子(Prince Henry)和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Morse)的做法,并思考他们还可能从这些前辈的身上学到一些什么。
本书中的故事并不是以科学的精确性进行取舍的。事实上,有很多科技和其他开拓者的故事同样既引人入胜又意义非凡:爱迪生和电、贝尔和电话、瓦特和蒸汽机。除了西方世界以外,还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和伊斯兰国家,但并非本书的研究范围。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定的普遍主题和相似性。所有的故事都包含了科技领域的某次剧烈变化,在这一时期,一项创新的破壳而出就能带来巨大的商机,让企业家激动不已。此外,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科技的飞跃往往会反衬出政治的落后。也就是说,创新让企业在新的领域里施展才华,而不再受制于那些已经成熟的领域里的各种规则与限制。最后,本书里所有的故事都是关于某项特定的技术的,都是关于如何进行信息传输的。这些科技并非独一无二,它们的模式也可能适用于整个技术领域。但是通信技术给了它们某种力量和独特的重要性,因为通信技术是商业和政治的原动力,是信息和权力传送的纽带。自从上帝提醒夏娃不要碰苹果,权力机关就在试图控制信息的流动。而自从夏娃咬了第一口苹果后,那些拓荒者便开始抵制政府的控制,寻找自己的出路。这本书就是关于他们的故事,关于在科技领域的生活,关于那些海盗、先知和拓荒者们努力在科技领域建立他们自己的王国的故事。
这同时也是一本关于思想的书,特别是关于市场如何建立,以及企业和政府如何共同塑造市场的书。商业和政治经常被描述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一边是按照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建立起来的商业,另一边是靠追求和维护权力来运行的政治。这本书对此持完全不同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商业存在固有的政治性,政治也始终以商业利益为标志。这种重叠性,在贸易与国防政策,以及关于采购和私有化的问题中无处不在。但它在科技领域尤为突出,因为在这里,市场被真正建立起来,焕发生机,并最终达到一种有序的状态。随着这个过程的展开,权力得到合理分配,机构也逐渐完善。虽然政府没有刻意去操纵和控制商业活动,但这的确是一项巨大的政府事业。
事实上,恰恰是科技领域缺乏成形的规则,才使其如此具有政治性。为了能让商业在这片未知的领域中健康成长,规则是必不可少的。不一定要有法规,甚至不必有政府的参与,只需规则。例如,至少应该有产权政策和合同规则。在更高的科技领域,还应该有关于知识产权的规则(谁拥有操作系统?在什么条件下?)和产品标准的规定(不同的产品如何在一起运行?哪一个技术平台将成为规范?)。如果没有这些规则,商业或许仍然会出现,但是绝对不可能繁荣。可能还会有一些商业活动产生,或者有少数开拓者仍然怀有他们的理想,但是大规模的商业活动难以实现。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也严重影响着全球经济。没有规则,特别是没有产权和交易的规则,市场肯定不会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或是一些更加混乱的非洲地区就是典型。技术领域也有类似的动态过程。要繁荣新的市场,一定要有新的规则,而制定这些规则,显然是一种政治举措。
政治和商业、规则和市场的关系在科技领域慢慢地发展着。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很难看出政治是如何塑造市场的,也很难看出为什么企业家愿意做一些除了扩展他们的王国和推动科技发展之外的事情。这就是历史为何如此至关重要。它提供了一些目前很可能不存在的观点,和一些只能展现在前沿科技进一步发展壮大时的模式。这些模式本身是很强大的。本书的这些故事将讲述前沿科技发展周期的4个阶段:创新阶段、市场化阶段、充满创造性的混乱阶段和制定规则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都伴随着时代的进程和技术的发展而变迁,然而都有清晰的模式可循,从中吸取一些教训。
《技术简史》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技术寻宝之旅”。作者没有按照教科书式的套路来讲解,而是采取了一种更加自由、更加随性的方式,将我们带入一个又一个技术故事的海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粘合”技术的章节,它不仅仅是讲述了胶水的发明,更是追溯了古代人类如何利用天然树脂、淀粉等材料进行物品的连接,以及后来化学粘合剂的出现如何彻底改变了建筑、制造乃至服装行业的面貌。作者在分析这些技术时,非常善于将它们置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解释技术创新是如何受到需求驱动,又是如何反过来重塑社会结构的。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细节,比如在讲述某个技术的诞生时,作者会穿插一些发明者的故事,他们的困境、他们的坚持,甚至他们的失败,都为技术史增添了生动的色彩。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时而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时而又如奔腾的江河,将一个个精彩的技术变革呈现眼前。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创新”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科学上的突破,更是人类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甚至忍不住想要立刻分享给所有人的书。它巧妙地避开了枯燥的编年史叙述,而是另辟蹊径,从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层层剥茧,揭示出技术发展的脉络。《技术简史》最让我惊艳的是它对于“时间”这个概念的理解与呈现。它没有把时间当作线性的推进,而是像一个织网者,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技术创新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计时”的部分,从古老的日晷、沙漏,到机械钟表的出现,再到原子钟的精准,作者不仅仅是在介绍工具的演变,更是深入探讨了时间概念本身是如何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精细、更加量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社会组织、科学研究乃至哲学思考带来的深远影响。读到这里,我才真正体会到,技术发展并非仅仅是工具的迭代,更是人类认知世界、改造世界方式的深刻变革。作者的叙事风格也非常多元,有时像一位严谨的历史学家,旁征博引,考证翔实;有时又像一位生动的说书人,将枯燥的事实讲得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这本书填补了我一直以来在技术史方面的知识空白,而且方式如此有趣,让我觉得学习本身也是一种享受。
评分这本书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刻意去歌颂那些改变世界的“巨无霸”式发明,而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看似微小,却又无处不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日常技术”。比如,作者在谈论“包装”这一概念时,从古代的叶片、陶罐,到纸张的发明,再到现代各种合成材料的使用,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包装技术如何从最初的保护功能,逐渐演变成商品展示、品牌塑造,乃至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技术发展“副作用”的探讨,它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冷静地分析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消耗以及社会变革等,这使得整本书的视角更加全面和深刻。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作者的洞察力所折服,他总能从一个平凡的技术点出发,延伸出一段引人深思的历史叙事,让我对技术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智慧的光芒,仿佛在娓娓道来,却又直击人心。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那些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却从未深思过的技术,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智慧结晶。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能够沉浸其中,反复咀嚼的书。它并没有试图面面俱到地覆盖所有技术领域,而是选择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点”,然后以点带面,将技术发展的宏大图景徐徐展开。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灯光”技术时所展现出的精妙构思。从最初的火把、油灯,到煤气灯、电灯的普及,作者不仅仅是在描述照明工具的进化,更是深刻地分析了光线如何改变了人类的作息时间,如何延长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如何促进了夜间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发展,甚至是如何影响了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心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灵活,可以称得上是“千人千面”。有时它像一位老友,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与你分享那些不为人知的技术趣闻;有时它又像一位导师,用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引导你思考技术与人类命运的关系。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于技术“边界”的探讨,他让我们看到,每一种技术的出现,都伴随着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挑战,而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断地探索与适应中前进的。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我觉得,原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隐藏着值得我们去发现的精彩故事。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叫做《技术简史》的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有些严肃,但读起来却相当引人入胜。它并没有像很多科技史读物那样,从某个宏大的发明开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在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但背后却蕴含着漫长演变和无数智慧结晶的“小”技术。比如,关于我们每天使用的“门锁”,作者就详细追溯了从最原始的石块、木棍到今天精密机械锁的漫长过程,中间穿插了不同文明时期人们在防盗和便捷性上的探索与突破。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如何影响技术发展的解读,比如在中世纪,城堡的建造和防御需求如何催生了一系列复杂的门禁系统,而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又如何改变了锁具的设计和普及。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让你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忽略的日常,发现隐藏在其中的伟大故事。那种“原来是这样!”的惊叹感,贯穿了阅读的始终。它不是那种需要你拥有深厚技术背景才能读懂的书,反而更像是一位博学的朋友,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史料,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技术演变史的大门。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周围的世界都多了一层全新的视角,那些曾经麻木的物件,仿佛都活了过来,诉说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评分很赞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评分周小康老师推荐的,值得看
评分正品,包装好,发货快,手动好评
评分新年书单之一。
评分很满意,这本书不错很受启发
评分新年书单之一。
评分很满意,主要是比较喜欢这种书
评分好书!!!!!!!!!!!!!!!!!!
评分正版书,京东物流就是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