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翻译版) [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 Infant]

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翻译版) [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 Infan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Jack,S.Remington,Jerome,O.Klein,Christopher ... 著,封志纯,唐雯,黄宇戈 等 译
图书标签:
  • 新生儿感染
  • 胎儿感染
  • 感染性疾病
  • 产科
  • 儿科
  • 围产期
  • 母婴医学
  • 传染病
  • 临床医学
  • 医学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2657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5674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 Infant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13
字数:2769000
正文语种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翻译版)》不但囊括对新生儿生理发育特点、环境的总论,对各类常见、罕见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的各论,还有临床处置药物毒理学补充分析,新生儿接种疫苗的单独阐述,是一本处于学术前沿的关于胎儿及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系统性专著。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概况
第1章 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新概念
第2章 新生儿感染:从全球角度分析
第3章 胎儿和新生儿感染的相关产科因素
第4章 胎儿与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及抗感染防御作用
第5章 母乳

第二部分 细菌感染
第6章 细菌性败血症和脑膜炎
第7章 呼吸道细菌感染
第8章 骨和骨关节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9章 泌尿道细菌感染
第10章 局部细菌感染
第11章 引起新生儿腹泻的微生物
第12章 B组链球菌感染
第13章 李斯特菌病
第14章 葡萄球菌感染性疾病
第15章 淋球菌感染
第16章 梅毒
第17章 疏螺旋体属感染性疾病:莱姆病与回归热
第18章 结核病
第19章 衣原体感染
第20章 支原体感染

第三部分 病毒感染
第21章 新生儿人免疫缺陷病毒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第22章 水痘、麻疹和腮腺炎
第23章 巨细胞病毒
第24章 肠道病毒和呼肠孤病毒感染
第25章 肝炎
第26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第27章 人类微小病毒
第28章 风疹
第29章 天花与牛痘
第30章 少见的病毒感染

第四部分 原生动物、寄生虫及真菌感染
第31章 弓形体病
第32章 不常见的原虫和寄生虫感染
第33章 念珠菌感染
第34章 肺孢子菌病和其他少见真菌感染

第五部分 诊断与治疗
第35章 新生儿病房医疗相关性感染
第36章 新生儿脓毒症的实验室检查
第37章 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学
第38章 疫苗接种

前言/序言

  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我国每一个围产医学工作者的切肤之痛。不只是因为它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还在于人类与感染性疾病或病原体之间的斗争是围产医生职业生涯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更在于围产医学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围产医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零碎、认识尚肤浅、防控尚薄弱。
  《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一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围产感染方面的专著。一是非常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概念、流行病学、感染和免疫学基础、感染性疾病各论、病原体感染各论,以及防治措施;二是非常厚实,引用了大量最新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并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三是非常实用,理论结合实际,不仅可以供指导临床诊疗工作,也能引导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引进该专著对于我国围产医学工作者,无异于引进一位良师益友,既有利于提高实际工作水平,也有利于推动基础理论研究,更能为我国的围产医学工作者树立一面科学工作的镜子。
  因此,在2013年教师节之际,我与47位博士和博士后商议,改变聚餐聚会的习惯,用翻译一本外文专著的全新方式来庆祝我们的节日,把对教师职业的尊重转化成为贡献社会的力量,何不乐哉!
  经过各方努力,译著即将面世。此时,应该感谢参与翻译的47位学生、翻译秘书相锋博士与肖利军博士,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辛勤劳动和大力支持。
  欣慰之余,尚存敬畏。由于本书的专业性非常强,兼之内容精深,我们深恐自己的研究基础和理解能力远不及把原文原意准确表达出来的要求,疏漏之处,还望广大同行批评指正。
《胎儿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第二版) 内容概述 《胎儿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第二版)是一部全面、权威的学术著作,旨在为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医学生提供关于胎儿和新生儿时期所面临的广泛感染性疾病的深入见解。本书汇集了众多国际知名专家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前瞻性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的感染机制、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疾病的长期预后。 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全书分为几个主要部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层层递进。 第一部分:胎儿与新生儿感染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本部分着重介绍了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它不仅涵盖了常见的细菌感染,如B族链球菌(GBS)、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等,还深入探讨了病毒感染,包括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弓形虫、风疹病毒(Rubella)、细小病毒B19等。此外,对真菌(如念珠菌)和寄生虫(如疟原虫)引起的感染也有详尽的论述。 对于每一种病原体,本书都详细介绍了其流行病学特点、感染途径(母婴传播、宫内传播、产道传播等)、致病机制以及在胎儿和新生儿群体中的特殊表现。这为读者理解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胎儿与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部分是本书的临床核心。它详尽介绍了诊断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各种方法,包括: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MRI在胎儿宫内感染的诊断中的作用。 实验室诊断: 微生物学检查: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病毒核酸检测(PCR)、抗原检测、抗体检测等。 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CRP、PCT等炎症标志物。 其他检测: 脑脊液检查、尿液检查、胎盘病理学检查等。 本书特别强调了对疑似感染胎儿和新生儿的早期识别和及时诊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详细的鉴别诊断流程,帮助临床医生在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迅速锁定病因。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无症状感染、不典型表现等,也给出了相应的指导。 第三部分:胎儿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与管理 在治疗方面,本书提供了针对不同病原体和感染部位的最新治疗指南和推荐。 抗生素治疗: 详细介绍了针对不同细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和目标性治疗,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以及耐药性问题。 抗病毒治疗: 针对CMV、HSV等病毒感染,提供了最新的抗病毒药物应用策略。 抗真菌治疗: 讨论了新生儿真菌感染的治疗选择。 支持性治疗: 强调了对感染患儿进行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营养支持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管理。 本书还关注了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毒副作用、治疗失败的原因以及挽救性治疗的策略。 第四部分:特定感染性疾病的专题论述 本书还对一些临床上特别常见或重要的胎儿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讨论,例如: 围产期感染: 重点关注孕期、分娩期以及产后早期发生的感染,以及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新生儿败血症: 详细阐述了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肺炎: 涵盖了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脑膜炎与脑炎: 重点分析了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 母婴传播性感染: 详细回顾了HIV、梅毒、乙肝、弓形虫、CMV、HSV等母婴传播疾病的筛查、预防和治疗。 第五部分:预防与公共卫生 本书的最后部分着重探讨了胎儿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预防策略,包括: 孕期保健: 孕妇的疫苗接种、感染筛查和健康教育。 产前诊断与干预: 对宫内感染的筛查和可能的宫内治疗。 产房感染控制: 强调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重要性。 新生儿筛查: 介绍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以期早期发现和治疗。 本书特色 权威性与前沿性: 由本领域顶尖专家撰写,内容紧跟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 全面性: 涵盖了胎儿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方方面面,从病原体到治疗,从基础到临床。 实用性: 提供详细的诊断流程、治疗指南和管理策略,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图文并茂: 辅以大量的图片、表格和图解,有助于读者理解复杂的概念。 国际化视野: 汇集了全球的知识和经验,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学术视野。 《胎儿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第二版)是任何致力于提高胎儿和新生儿健康水平的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参考书。它为读者提供了理解、诊断、治疗和预防这些严峻挑战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临床导师,用清晰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引导我一步步深入了解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复杂世界。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临床决策过程的模拟和指导,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当阅读到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的部分时,我被其对早期识别和干预的强调深深打动。书中列举了多种可能导致败血症的细菌,并详细描述了这些细菌在母体和新生儿身上的感染路径。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多套临床决策树,帮助我们在面对高度怀疑但诊断尚未明确的新生儿时,能够迅速做出恰当的初始治疗选择。这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的转化能力,是这本书最突出的优点之一。此外,书中对一些罕见但后果严重的感染,如B族链球菌感染或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提供了最新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这些内容对于提升临床应对能力,尤其是在处理疑难杂症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

这本书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彻底颠覆了我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认知。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微生物世界,与各种病原体及其对脆弱生命的侵袭进行着一场场智慧的较量。书中对不同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的分类和描述,极其详尽,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引起围产期感染的病原体。更令人称道的是,作者们不仅关注了“是什么”的问题,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以及“如何应对”。对于每一种疾病,他们都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其流行病学特点、母婴传播的风险因素、以及对胎儿和新生儿可能造成的短期和长期后果。例如,对于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的筛查策略,书中就给出了详细的指南,并解释了不同筛查方法的优劣。在治疗方面,书中更是提供了极为详尽的方案,从经验性治疗到针对性治疗,再到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和疗程管理,都进行了周密的规划。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以及感染如何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如何保护这些最脆弱的生命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

一本内容详实、深入浅出的医学巨著,对于任何有志于深入了解围产期感染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来说,都堪称宝典。初拿到这本书时,其厚重的体量便足以令人肃然起敬,而翻开扉页,则更是被其宏大的知识体系和精密的逻辑结构所折服。作者们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系统地梳理了从胚胎发育早期到新生儿时期,可能威胁胎儿和新生儿健康的各类感染性疾病。书中不仅仅罗列了疾病的名称和症状,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感染途径、致病机制,以及母体和胎儿在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对于一些复杂的感染,例如巨细胞病毒(CMV)或弓形虫病,作者们更是花费了大量篇幅,详细阐述了其对胎儿发育的长期影响,包括神经系统的损害、器官发育异常等,并给出了极具指导意义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此外,书中对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在妊娠期和新生儿期使用的考量,也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强调了药物选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平衡,这对于临床实践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知识的广度,更赋予了我们理解和应对这些棘手疾病的深度。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儿科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实践、解决临床痛点的参考书。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仅仅是学术理论的陈述,更是对临床经验的提炼和升华。书中关于胎儿宫内感染的章节,尤其让我受益匪浅。作者们详细阐述了影响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各种母体因素,如母体感染史、孕期合并症等,并探讨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胎盘功能和胎儿发育。对于孕妇感染后的评估和管理,书中给出了极其细致的建议,包括孕妇的筛查、诊断以及对胎儿的监测方法。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针对不同的病原体,提供了详细的母婴阻断策略,这对于减少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书中对于胎儿期超声、羊膜穿刺等侵入性检查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应对围产期感染的坚实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践指导。

评分

在研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前瞻性和权威性。作者们并非仅仅是对现有知识的整合,而是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融入其中,为我们描绘了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最新图景。对于那些新兴的或正在被深入研究的感染,例如某些病毒感染与发育迟缓的关系,书中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疫苗接种在预防围产期感染中的作用的论述。它不仅回顾了传统疫苗的有效性,更展望了未来疫苗研发的趋势,以及如何通过疫苗策略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此外,书中对耐药菌株的出现及其对治疗策略的影响,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这种对未来挑战的预见性,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当前的参考书,更是一本能够引导未来研究方向的著作。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湛的学术功底,让我对其内容深信不疑,也为我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创新的思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