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通用學術英語1》為係列教材第一冊,力圖體現以下特色:
1.讀寫融閤,內容新實
本教材將英語科技文獻閱讀與學術論文寫作緊密聯係起來。我們認為,英語科技論文撰寫源於科技文獻閱讀。沒有科技文獻閱讀能力的提高,就沒有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提高,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割裂。為此,本教材結閤我國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係統解析英語科技文獻各部分的有效閱讀,並以此為基礎和參照,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本教材還對英語科技文獻的總體語言特點、國際學術會議口頭報告、國際學術會議海報製作、國際學術交流信函撰寫等作瞭全麵深入的介紹。本教材示例多選自不同學科重要國際期刊、學術語料庫及學術網站。所有材料除標注專業相關詞匯外,基本未做任何改動,以保證選材原汁原味、真實可靠。
2.精講精練,任務驅動
本教材將英語科技論文閱讀與寫作的理論、方法和實踐緊密結閤,精講解、重方法、多實踐,突齣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此,本教材並未在知識介紹方麵過多著墨,而是注重運用實例,詳細解析英語科技論文的有效閱讀與寫作,並對此進行針對性實踐訓練。本教材依照研究論文的組成部分和結構順序編排。每單元分文獻閱讀和論文寫作兩個模塊,精要介紹本模塊的功能目的及核心要點。接著通過典型實例,分析該論文部分所含信息、排列結構、語言特點、學習策略、常用句型、常見錯誤、學習貼士(study tips)等。然後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任務進行針對性實踐訓練。任務設計與微講座、實例分析、學習策略等相呼應,緊扣學習目標。任務形式豐富多樣,既有限製性任務,也有開放性任務;既有學習型任務,也有自我檢測型任務。確保學生對規則瞭然於胸,並通過實踐訓練將規則內化於心。引導學生學以緻用,以用促學,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術文獻閱讀與論文寫作能力。
3.一體設計,混閤教學
本教材采用紙質教程、在綫課程與課堂教學三位一體同步設計、整體研發,支持綫上綫下混閤教學。一體化研發的設計思路是以英語學術論文有效閱讀與寫作能力培養為目標,以教學設計為主導,把教材的精華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通過不同資源類型呈現給師生。以紙質教程為主綫和紐帶,聯結在綫課程學習與課堂教學,三者交叉互補、相互配閤。在綫課程資源在高等教育齣版社iSmart在綫課程平颱開發建設(電腦端和移動端並行發布),為學生創設支持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的在綫學習社區(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主要呈現微課視頻、記錄學生在綫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軌跡及數據,輔助英語學術文獻閱讀和學習。基於在綫相關知識的獲取與學習,師生在課堂麵授環節可根據實際教學需求靈活選用紙質教程中各單元模塊的開放性任務,促進學生應用和內化所學技能與知識。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序言
“互聯網十教育”時代,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迅猛發展。著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外語教育教學深度融閤,緻力於以學為本的課程體係重塑、課程內容改革,實施基於課堂和在綫課程的綫上綫下混閤式教學,推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方式變革已經成為當前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和共識。
《通用學術英語》係列教材在“互聯網十教育”時代應運而生,是一套紙質教程、在綫課程與課堂教學同步設計、整體研發的新形態一體化教材。本套教材共三冊,第一、二冊依據《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緻力於培養我國大學生用英語進行各學科專業學習的最基本的、通用的核心學術英語能力。第三冊是對前兩冊涵蓋技能的整閤應用,緻力於幫助學生有效閱讀和寫作與專業相關的英語科技論文,主要使用對象為碩士、博士研究生和本科階段高年級有需求的學生。
本書為係列教材第三冊,力圖體現以下特色:
1.讀寫融閤,內容新實
本教材將英語科技文獻閱讀與學術論文寫作緊密聯係起來。我們認為,英語科技論文撰寫源於科技文獻閱讀。沒有科技文獻閱讀能力的提高,就沒有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提高,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割裂。為此,本教材結閤我國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係統解析英語科技文獻各部分的有效閱讀,並以此為基礎和參照,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本教材還對英語科技文獻的總體語言特點、國際學術會議口頭報告、國際學術會議海報製作、國際學術交流信函撰寫等作瞭全麵深入的介紹。本教材示例多選自不同學科重要國際期刊、學術語料庫及學術網站。所有材料除標注專業相關詞匯外,基本未做任何改動,以保證選材原汁原味、真實可靠。
2.精講精練,任務驅動
本教材將英語科技論文閱讀與寫作的理論、方法和實踐緊密結閤,精講解、重方法、多實踐,突齣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此,本教材並未在知識介紹方麵過多著墨,而是注重運用實例,詳細解析英語科技論文的有效閱讀與寫作,並對此進行針對性實踐訓練。本教材依照研究論文的組成部分和結構順序編排。每單元分文獻閱讀和論文寫作兩個模塊,各有一個微講座(mini-lecture)引領,精要介紹本模塊的功能目的及核心要點。接著通過典型實例,分析該論文部分所含信息、排列結構、語言特點、學習策略、常用句型、常見錯誤、學習貼士(study tips)等。然後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任務進行針對性實踐訓練。任務設計與微講座、實例分析、學習策略等相呼應,緊扣學習目標。任務形式豐富多樣,既有限製性任務,也有開放性任務;既有學習型任務,也有自我檢測型任務。確保學生對規則瞭然於胸,並通過實踐訓練將規則內化於心。引導學生學以緻用,以用促學,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術文獻閱讀與論文寫作能力。
3.一體設計,混閤教學
本教材采用紙質教程、在綫課程與課堂教學三位一體同步設計、整體研發,支持綫上綫下混閤教學。一體化研發的設計思路是以英語學術論文有效閱讀與寫作能力培養為目標,以教學設計為主導,把教材的精華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通過不同資源類型呈現給師生。以紙質教程為主綫和紐帶,聯結在綫課程學習與課堂教學,三者交叉互補、相互配閤。在綫課程資源在高等教育齣版社iSmart在綫課程平颱開發建設(電腦端和移動端並行發布),為學生創設支持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的在綫學習社區(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主要呈現微課視頻、記錄學生在綫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軌跡及數據,輔助英語學術文獻閱讀和學習。基於在綫相關知識的獲取與學習,師生在課堂麵授環節可根據實際教學需求靈活選用紙質教程中各單元模塊的開放性任務,促進學生應用和內化所學技能與知識。
《通用學術英語1:基礎寫作與閱讀策略》 前言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學術交流的平颱已不再局限於國界之內。掌握有效的學術英語溝通能力,已成為每一位渴望在學術領域深耕的學子或研究人員不可或缺的核心素養。然而,對於許多初次接觸學術英語的學習者而言,麵對海量的專業術語、嚴謹的寫作規範以及復雜的閱讀文本,常常感到無從下手,甚至望而卻步。 《通用學術英語1:基礎寫作與閱讀策略》正是基於這樣的需求而設計。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語法講解手冊,也不是一本羅列詞匯的工具書。它緻力於為學術英語的初學者提供一個全麵、係統且實用的入門指導,幫助學習者構建紮實的學術英語基礎,培養獨立進行學術寫作和閱讀的能力。本書以“通用”為導嚮,力求涵蓋學術研究中最普遍、最核心的語言技能,旨在讓學習者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時,能夠靈活遷移到不同學科領域的研究實踐中。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其“基礎性”與“策略性”的有機結閤。我們深知,學習並非一蹴而就。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有效學習、如何運用策略解決問題。因此,本書在講解基礎寫作和閱讀技巧的同時,融入瞭大量經過實踐檢驗的學習策略,如高效的詞匯記憶法、閱讀理解的邏輯鏈構建、寫作時的思路梳理等,旨在幫助學習者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學習體係,從而實現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我們期望通過本書的學習,學習者能夠: 理解學術寫作的基本原則與結構: 掌握學術論文的常見體裁,瞭解段落的邏輯組織方式,以及如何清晰、準確地錶達學術觀點。 掌握基礎的學術寫作技能: 能夠進行簡單的句子改寫、段落銜接,並初步嘗試撰寫短小的學術段落。 提升學術閱讀理解能力: 學會識彆文章的主題、中心思想、論點和論據,並能提取關鍵信息。 掌握有效的學術詞匯積纍與運用方法: 瞭解學術語境下詞匯的特殊用法,並能有意識地積纍和運用。 培養批判性閱讀的意識: 學會質疑作者的觀點,分析論證過程,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 建立學習自信心: 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剋服對學術英語的恐懼感,建立起持續學習的動力。 本書的編寫團隊由在學術英語教學與研究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傢組成,我們力求內容準確、講解清晰、示例典型、練習實用。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瞭非英語母語學習者的學習特點,避免瞭過於晦澀的理論闡述,而是側重於實際操作和技能訓練。 學術英語的學習是一場馬拉鬆,而非短跑衝刺。我們希望《通用學術英語1:基礎寫作與閱讀策略》能夠成為您在這段旅程中的第一塊堅實的墊腳石,為您開啓學術探索的大門。請跟隨本書的指引,一步一個腳印,在學術英語的世界裏,發現無限可能。 目錄 第一部分:學術寫作入門 第一章:學術寫作的基本特質與要求 1.1 什麼是學術寫作? 1.2 學術寫作的核心目標:清晰、準確、客觀、邏輯 1.3 學術寫作的常見文體簡介(引言、正文、結論、摘要等) 1.4 學術英語的語言特點:正式性、嚴謹性、精確性 1.5 學習策略:如何剋服初學者的寫作焦慮 第二章:構建清晰的句子:基礎語法與錶達 2.1 主語、謂語、賓語:句子基本結構迴顧 2.2 動詞時態與語態在學術寫作中的應用 2.3 形容詞與副詞的精確使用:增強錶述力度 2.4 介詞與連詞:連接句子,梳理邏輯 2.5 學習策略:從簡單句到復雜句的進階練習 第三章:組織有邏輯的段落:段落結構與銜接 3.1 段落的主題句:如何清晰陳述核心觀點 3.2 支持句:提供證據、解釋與細節 3.3 總結句:呼應主題句,承上啓下 3.4 段落內部的邏輯連接:順承、轉摺、因果、例證 3.5 學習策略:分析優秀段落範例,模仿構建 3.6 練習:撰寫簡短學術段落 第四章:學術寫作的常用詞匯與錶達 4.1 學術語匯的特點:普遍性與專業性 4.2 常用學術動詞(如:analyze, demonstrate, indicate, suggest, propose) 4.3 常用學術名詞(如:factor, aspect, concept, implication, phenomenon) 4.4 常用學術形容詞與副詞(如:significant, crucial, considerable, gradually, effectively) 4.5 避免口語化錶達,轉嚮學術化語言 4.6 學習策略:主題詞匯分類記憶法,語境化學習 第五章:引用與參考文獻:學術誠信的基礎 5.1 為什麼需要引用? 5.2 直接引用與間接引用(轉述) 5.3 常見的引用格式簡介(APA, MLA等,側重概念而非細節) 5.4 什麼是參考文獻列錶? 5.5 學習策略:認識到學術誠信的重要性,初步瞭解引用規範 第二部分:學術閱讀策略 第六章:理解學術文本:閱讀前的準備 6.1 確定閱讀目的:為什麼讀?需要什麼信息? 6.2 預讀(Skimming)與略讀(Scanning):快速把握文本大意 6.3 識彆文本類型:期刊文章、會議論文、書籍章節等 6.4 預測內容:根據標題、摘要、圖錶進行推斷 6.5 學習策略: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 第七章:精讀學術文章:把握核心信息 7.1 識彆文章結構:引言、方法、結果、討論(IMRAD)等常見結構 7.2 尋找主題句與中心思想:理解作者要錶達的主要觀點 7.3 區分論點(Claim)、論據(Evidence)與推理(Reasoning) 7.4 理解圖錶與數據的含義:數據驅動的學術錶達 7.5 學習策略:做筆記,劃重點,提問式閱讀 第八章:學術詞匯的閱讀策略 8.1 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 8.2 識彆詞根、詞綴,推斷詞義 8.3 關注學術錶達的固定搭配(Collocations) 8.4 學習策略:構建個人詞匯筆記本,定期復習 第九章:批判性閱讀:不止於理解 9.1 識彆作者的立場與偏見 9.2 評估論據的有效性與可靠性 9.3 發現論證中的邏輯謬誤 9.4 提齣質疑與反思:形成自己的觀點 9.5 學習策略:與他人討論,辯證思考 第三部分:綜閤練習與提升 第十章:閱讀理解綜閤練習 10.1 選取不同學科領域的短篇學術文本 10.2 包含多種閱讀題型:主旨大意、細節理解、詞義猜測、作者態度等 10.3 逐步增加文本難度與長度 10.4 學習策略:分析錯題原因,總結閱讀方法 第十一章:寫作練習與反饋 11.1 句子改寫練習:同義替換、結構調整 11.2 段落重組練習:調整句子順序,使邏輯更順暢 11.3 撰寫不同類型的學術段落(如:定義段、解釋段、比較段) 11.4 鼓勵自我評估與同伴互評 11.5 學習策略:積極尋求反饋,不斷修改完善 第十二章:學術英語學習的進階之路 12.1 如何找到閤適的學術資源? 12.2 持續學習的動力與方法 12.3 準備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12.4 總結與展望 結語 學術英語的學習是一段充滿挑戰但極富迴報的旅程。《通用學術英語1:基礎寫作與閱讀策略》為您提供瞭起點,而真正的進步則取決於您持續的努力與實踐。我們鼓勵您在學習本書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書中的知識與技巧,更要培養一種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態度。 請記住,學術英語並非高不可攀的壁壘,而是溝通思想、分享知識的橋梁。通過有效的學習策略和不懈的練習,您一定能夠跨越這道門檻,在更廣闊的學術天地中自由翱翔。祝您學習愉快,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