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经济全球化思潮涌动的复杂形势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为世界经济走出危困阴霾、实现持续复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平台,而且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三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达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2017年5月,我国即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开放、包容、公平、创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可以相信,令世人瞩目的“一带一路”是一条为沿线国家带来发展新境界的康庄大道、“一带一路”是一条为国际社会带来新繁荣的金光大道。
“一带一路”战略气势宏伟,意义非同凡响,内涵十分丰富,蕴义博大精深,需要持续深入阐释、研究和推动。
胡正塬同志所著《一带一路战略》一书,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当前国际国内新情势出发,深刻解析历史缘起、区域新经济、生态新文明、金融新平台、国内“新泵站”、发展新思路、国际新格局及其相关政策和战略重点,全面阐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其世界人民,协同共建全球新秩序;全景式展现“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国家开放重大纲领、全球发展共同愿景”这一伟大使命,关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
胡正塬同志作为我国新一代中青年理论工作者,思路开阔,善于思索,对“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潜心研究与分析,读本视野宽宏、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各方面深化、研究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迪。
作者简介
胡正塬,发展经济学博士,国家高端智库学者,长期参与国家相关政策研究与设计。提出“中华力”“一带一路新泵站”“京津冀软实力协同”“和平鸽版图新视野”等理论及建议,著有《生态文明与生态产业》《第四极——黄河几字湾战略》等专著。入选“2015中国发展改革领军人物”。
内页插图
目录
开篇 “一带一路”
引言 国家开放重大纲领全球发展共同愿景
上篇 书写“中国梦”、唱响“世界梦”
第一章 “一带一路”战略解析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第二节 时代背景与历史传承
第三节 超越“马歇尔计划”
第四节 时代新方略
第五节 从“雄鸡”到“和平鸽”
第六节 风险与挑战
第二章 “一带一路”基本政策
第一节 基本政策
第二节 外交政策
第三节 “六协同”发展原则
第四节 地方配套政策
第三章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重点
第一节 国际合作重点
第二节 国内合作重点
第三节 国家相关机构加速“一带一路”战略布局
第四节 中国装备走出去
第五节 夯实中国发展基础
第四章 “一带一路”与国内区域发展
第一节 核心区发展
第二节 沿线地区及关联地区发展
第三节 港澳台升级发展新空间
第四节 特殊地区协同创新发展
第五节 “一带一路”与黄河几字湾新“泵站”
第五章 “一带一路”与现代农业
第一节 现代农业的本质
第二节 现代农业文明的精髓
第三节 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
第四节 现代农业发展新使命
第五节 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第六节 “农业外交”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契机
第六章 “一带一路”与生态文明
第一节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文明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全面坚持生态文明共建
第五节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国际合作
……
下篇 与全球齐飞,与世界共舞
结语“一带一路”
附:“一带一路”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适时抓住世界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契机,于2013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又郑重地把“一带一路”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确立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双向性、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新阶段,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睿智、创新和担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带一路”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时代潮流,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承载着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共同发展与繁荣的梦想。“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弘扬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奉行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宗旨,以推动实现区域内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重点,将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推进实现“环球同此凉热”进程。
在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经济全球化思潮涌动的复杂形势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为世界经济走出危困阴霾、实现持续复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平台,而且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三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达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2017年5月,我国即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开放、包容、公平、创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可以相信,令世人瞩目的“一带一路”是一条为沿线国家带来发展新境界的康庄大道、“一带一路”是一条为国际社会带来新繁荣的金光大道。
“一带一路”战略气势宏伟,意义非同凡响,内涵十分丰富,蕴义博大精深,需要持续深入阐释、研究和推动。
胡正塬同志所著《一带一路战略》一书,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当前国际国内新情势出发,深刻解析历史缘起、区域新经济、生态新文明、金融新平台、国内“新泵站”、发展新思路、国际新格局及其相关政策和战略重点,全面阐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其世界人民,协同共建全球新秩序;全景式展现“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国家开放重大纲领、全球发展共同愿景”这一伟大使命,关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
胡正塬同志作为我国新一代中青年理论工作者,思路开阔,善于思索,对“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潜心研究与分析,读本视野宽宏、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各方面深化、研究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迪。
在本书付梓之际,应邀写出以上文字,是为序。
聚焦新时代中国开放宏图: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深远意义与全球发展愿景 本书并非直接阐述“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内容、政策细节或沿线国家名录。 而是从更宏观、更具前瞻性的视角,深入探讨“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重大纲领所蕴含的深刻逻辑、战略意图以及它如何塑造全球发展的新图景。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为何这一倡议自提出以来便引发全球广泛关注,其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时代机遇与挑战,以及它将如何引领中国走向更深层次的全球互联互通与共同繁荣。 一、 时代背景与战略选择:中国经济腾飞下的必然转向 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中国自身的内外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挑战,都促使中国需要重新审视并优化其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 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一历史性背景。我们不是在复述“一带一路”的起源故事,而是试图揭示,在怎样的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它并非偶然的产物,而是中国深刻洞察全球发展趋势、精准把握自身优势与潜力后,所做出的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决策。本书将聚焦于: 全球化浪潮的演进与挑战: 分析二战后以来的全球化进程,以及近期出现的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现象,探讨这些趋势对世界经济秩序和各国发展带来的影响。 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审视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内在逻辑,以及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如何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 大国崛起与国际责任: 探讨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如何在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同时,承担起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责任,并积极参与和塑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二、 “一带一路”:国家开放的全新范式与战略支点 “一带一路”倡议被誉为“国家开放的重大纲领”,这绝非夸大其词。本书将从这一高度出发,探究它如何突破了传统对外开放的思维模式,构建起一种全新的、更加立体和包容的开放范式。我们并非罗列“一带一路”的具体项目,而是聚焦于其战略的核心逻辑和内在驱动力: 超越地理边界的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并非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它更强调的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本书将深入解读这些“五通”在构建更加紧密的世界经济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打破时空限制,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升级: 分析中国对外开放从最初的吸引外资、技术,到如今更加主动地输出中国标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战略升级。这种升级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更是国家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体现。 构建新型国际经济关系: 探讨“一带一路”如何超越传统的国家间经济合作模式,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追求互利共赢,而非零和博弈。这种合作模式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全球经济体系。 战略支点的作用: 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深化合作的战略支点,带动中国与相关国家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层面的互动,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 全球发展共同愿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一带一路”倡议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正是“全球发展共同愿景”的题中之义。本书将重点阐释,这一倡议如何契合了全球发展的大趋势,并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我们不关注“一带一路”对某个具体国家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而是着眼于它对全球发展格局的长期塑造: 弥合全球发展鸿沟: 探讨“一带一路”如何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和技术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发展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分析“一带一路”在绿色金融、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倡议,以及如何在国际合作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促进包容性增长: 强调“一带一路”强调“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关注中小企业、弱势群体的发展,旨在实现更加广泛和包容的经济增长,惠及更多人口。 构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 探讨“一带一路”如何为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促进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 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 深入分析“民心相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交流、教育合作、旅游发展等如何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为全球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四、 战略的深层意涵与未来展望 本书将引导读者超越表面的新闻报道和数据分析,去理解“一带一路”倡议背后更深层的战略意涵和长远考量。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倡议,更是一种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体现,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 中国模式的全球化探索: 探讨“一带一路”是否代表着一种区别于西方模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以及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与挑战。 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分析中国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基础设施、发展经验、和平红利等公共产品,提升国际社会的获得感。 风险与挑战的审视: 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本书也将客观审视“一带一路”在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例如地缘政治风险、文化差异、债务可持续性等,并探讨应对之策。 面向未来的中国与世界: 最终,本书将引导读者展望“一带一路”倡议对未来全球格局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与世界各国共同迈向更加繁荣、稳定、可持续的未来。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度视角,帮助大家认识到它在中国对外开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为构建全球发展共同愿景所提供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它是一份关于中国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并与世界共同发展的深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