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散文精品集:贫贱行乐(精装典藏版)

张中行散文精品集:贫贱行乐(精装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中行 著
图书标签:
  • 张中行
  • 散文
  • 随笔
  • 文学
  • 经典
  • 精装
  • 典藏
  • 人生感悟
  • 治愈
  • 台湾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173684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3972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张中行散文精品集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纯质纸
附件:藏书票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张中行先生的文字,如冬日悄然落地的雪,暗无声息,却引人转向静谧、超然之境。记人,勾魂摄魄;状物,机智洒脱;言理,冷静超脱。

内容简介

  张中行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他的散文平实朴拙,充满灵感与理性之美。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亲情的人生情趣里,以学者的视角思索人,让读者可以在不急不躁中悟出许多道理。本书精选张中行先生记叙生活小事的优美篇章,编辑成册。而这些看似是生活小事的细节,在张中行先生的视角里,却处处包含着人生哲理。

作者简介

  张中行,我国著名学者、哲学家和散文家,被称为“国学大师”“布衣大师”,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其代表作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文言与白话》《顺生论》《禅外说禅》等。

精彩书评

  他负暄闲坐,冷眼静观大千世界的众生相,谈禅论佛,评儒论道,信手拈来,皆成文章。只须读上几段便能认出作者是谁的人,极为罕见,在我眼中,也不过几个人,鲁迅是一个,沈从文是一个,中行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季羡林

  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你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一样,那是外有柔美,内有刚德。
  ——周汝昌

  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云。说现象不拘于一点,谈学理不妄自尊大。
  ——启功

目录

童心 / 1
生计 / 10
牢骚和歌颂 / 18
吃皇粮与颂皇权 / 24
圆明园劫灰 / 28
酒 / 33
日记 / 45
剥啄声 / 51
旧迹发微 / 55
杞忧小记 / 61
一瓶人头马的烦恼 / 66
清风明月 / 70
难得糊涂 / 75
寿则多辱 / 84
伪劣解 / 91
周婆制礼 / 95
临渊而不羡鱼 / 97
今之视昔 / 104
留退笔 / 109
“如面谈”信笺 / 115
案头清供 / 120
先我而去 / 124
起火老店 / 137
物价 / 142
食无求饱 / 149
记忆 / 157
自嘲 / 164
由吴起起的东拉西扯 / 1 73
错错错 / 180
吃家乡饭 / 184
常言道甚解 / 190
有感于二百七十二 / 195
此处禁止小便 / 198
出入防盗门有感 / 202
诈骗的另一涵义 / 206
贫贱行乐 / 209
敝帚自珍 / 213
敝帚的大用 / 219
消费的我行我素 / 223
关于受礼 / 226
保养与治疗 / 229
也来一篇四书文 / 233
情理与轻信 / 237
再思福倒了 / 240
礼与其奢也宁俭 / 244
金饰物解析 / 248
君子远庖厨 / 250
口腹的享受 / 254
印名片 / 257
自好的高风 / 260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 264
小故事的大道理 / 268
自知 / 271
买降价书 / 273
读书的范围 / 278
刘邦与读书 / 281
《万事不求人》之类 / 283
赋得惠施多方 / 287
关于加重说 / 291
买椟还珠 / 294
一点隐忧 / 296
再拜 / 298
贤内助 / 301

精彩书摘

贫贱行乐


李笠翁《闲情偶寄》卷十五《颐养部》“行乐”部分讲“贫贱行乐之法”,开头说:


穷人行乐之方,无他秘巧,亦止有退一步法。我以为贫,更有贫于我者。我以为贱,更有贱于我者。我以妻子为累,尚有鳏寡孤独之民,求为妻子之累而不能者。我以胼胝为劳,尚有身系狱廷,荒芜田地,求安耕凿之生而不可得者。以此居心,则苦海尽成乐地。


这种想法,给它一顶现代化的帽子,是唯心论。但就完全要不得吗?也不尽然。比如现身说法,二十年以前,我到朱洪武的龙兴之地所谓干校去接受改造,活儿累,唯命是从还要时时准备受批斗,唯物论行不通了,就只好唯心论。具体说是可以把八百多年前的宋徽宗拉来对照,他发配五国城是由珠穆朗玛峰降到吐鲁番盆地,我则至多是由二楼跌到一楼而已,如此这般一想,也就释然了。这样说,是李笠翁的退一步法,至少是有时,也有用。但也只是有用,并不能像他吹的那样,“苦海尽成乐地”。因为他的办法只能减苦,是消极的,能得乐才是积极的。有没有办法化消极为积极呢?我也想吹一下,说有,就是限于己身的经验,也不只一种。这也许可以算作不能申请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既然不能从今,专而且利,那就无妨从古,取“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之义,说说,供既贫贱而又不忘行乐的同道参考。

上面说不只一种,这里想说的只是一种。不多说,有原因,也不只一种。其一,这是一篇小文,篇幅不宜于过长。其二,语云:物以稀为贵,说多了,怕销不出去会跌价。其三,考虑到其他办法,至少是其中的多数,多多少少要破费一些钞票,不如送个整人情,说个不需要破费一文钱的。这办法是什么?是翻吾家(指古人张打油)的老家底,诌打油诗。人,接受“天命之谓性”,饮食男女,有些烦恼由内来,有些坎坷由外来,即使内外都不来,有时还会闲得难受。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有的人新潮,奔卡拉OK,有的人旧潮,找一两个同道扯淡,我则愿意闭门,诌打油诗。年来忙里偷闲,诌打油诗不少,还是为篇幅所限,只举一首为例:


无缘飞异域,有幸住中华。路女多重底,山妻欲戴花。风云归你老,世事管他妈。睡醒寻诗兴,爬墙看日斜。


唯恐有的读者还不能完全领会如此打油就可以行乐的“伟大”意义,这里想画蛇添足,说说行文时的心情感受(或随大流,也称为赏析)。“无缘飞异域”,不少人以有机会出国为荣幸,我未动心。“有幸住中华”,天命也罢,机遇也罢,住在这里(即户口簿上有名)也不坏。“路女多重底”,出门,看路上,因为自己是泥作的,就特别愿意看水作的,看就不能不细致,自上而下,就看见鲁迅所说鞋底部还有个木柱子。“山妻欲戴花”,说“欲”,是实际未戴,有原因,是心有余而脸皮无力合作了。“风云归你老”,叱咤风云,任你们叱咤吧,我只想看看热闹。“世事管他妈”,管不了,不管也省心。“睡醒寻诗兴”,说“寻”,是自己坦白,并无诗兴。“爬墙看日斜”,不说“凭栏”,因为那是玉楼中人事,“爬墙”,则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语出亚圣,当不俗)之徒等量齐观了,又午睡醒后日斜,足证已得懒散之三昧。释义毕,高明的读者可以想见,我所得之乐是如何质高而量多了。

推想有的人会不以我的自我陶醉为然,“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所以还要说说更深远的意义。又是不只一种。一种是社会学的,是乐于打油,安于打油,就可以不被为“发”而发狂的时风刮得东倒西歪,挺身而出,或上,到什么所去炒股票,或下,到长街去摆摊儿。这有什么好吗?不过是安于贫贱者多,社会的混乱程度可以轻些而已。另一种是人生哲学的,是打油诗里也有观点,是看人,主要是自己,看人生,也就不得不包括他人的,不过是这么一回事,上至奉天承运,下至顾影自怜,都含有吹牛至少是自欺成分;而知吹牛,知自欺,则简直可以说是佛门的所谓“般若”,到彼岸,不易,或兼不需要,总可以少执着吧?执着是看不开,古人,为争天下,乌江自刎;今人,为争职称,跳楼,至少我看,就不如写“爬墙看日斜”之类的打油句,自嘲完毕,一笑而罢。笑是看得开,放得下,这境界很高,我一贯是虽不能之而心向往之。心向往要见诸行,就不得不学惠施之“多方”,而诌打油诗则是我服之有效的方之一也。且说这“方”,《庄子》也称为“方术”,那就可入《天下》篇,真是始料所未及,又远远超出贫贱行乐之上矣。俗话有云,见好就收,所以就此住笔。


贫贱行乐:于平凡岁月中寻觅真味 本书收录了张中行先生一系列深刻而富于哲思的散文作品,它们并非高谈阔论,也非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如同溪流般缓缓流淌,触及人心最柔软的角落。张中行先生以其温厚平和的笔调,描摹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底色,那些在物质贫乏年代里,精神世界依然能够安然自得,甚至挥洒出独特光彩的个体。 时代的印记与个体的光芒 书中,时代的大背景是清晰可见的。先生的文字,总是自然而然地将我们带回到一个物质相对匮乏,但精神生活却颇为丰富的年代。他笔下的许多场景,或许与我们当下喧嚣浮躁的生活格格不入,但正是这种“格格不入”,反而让那些曾经的朴素与纯粹,显得尤为珍贵。他没有回避那个时代的艰难,但更着力于展现个体如何在困顿中保持精神的独立与丰盈。“贫贱”并非是颓丧的代名词,而是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安分守己,保持一颗平常心,并在有限的资源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与乐趣。 先生的“行乐”并非是灯红酒绿的享乐,也非物质的挥霍,而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点滴乐趣,是从精神层面获得的满足。这种“行乐”体现在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对寻常人事的一番体悟,对书中世界的沉醉,对与友人促膝长谈的珍惜。他能从一株草、一朵花中看到生命的坚韧,能从一次闲聊中品味出人情世故的深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在他笔下被赋予了温度和生命力,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精神富足的世界。 文人的风骨与生活的智慧 张中行先生的文字,无不透露出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这种风骨体现在他对待世事的淡然,对待名利的超然,以及对自我品格的坚守。他不是一个热衷于追逐潮流的人,更愿意将目光投向永恒的价值,那些经过时间考验而愈发闪光的道理。他对于“道”的追寻,并非是飘渺的空谈,而是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体现在他对人生的态度,对学问的理解,对道德的践行。 “贫贱行乐”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教会我们,物质的丰裕固然令人羡慕,但精神的富有才是抵御生活风雨的真正铠甲。在先生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简朴的居室,依然可以拥有广阔的精神世界;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能品出食物最本真的味道;即使是平凡的际遇,也能从中感悟到生命的哲理。这种智慧,是经历了岁月沉淀后,方能提炼出的醇厚甘霖。 于平凡之处见真章 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对“平凡”二字的深刻阐释。先生没有刻意去塑造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去刻意渲染悲欢离合的戏剧性。他的文字,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友,娓娓道来,于平实中见真意。他写童年,写求学,写工作,写交游,写读书,写人生感悟,每一个片段都看似普通,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例如,他谈论读书,并非是机械地罗列书目,而是探讨读书与人生的关系,如何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内心,如何从书中汲取力量。他谈论交友,并非是描述宴饮之乐,而是展现朋友之间真诚的关怀与精神的共鸣。他谈论生活,更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对饮食的讲究,对起居的规律,对身边环境的观察。这些细微之处,恰恰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贫贱行乐”并非是贫穷的自嘲,也不是对现状的无奈,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是一种在有限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创造快乐、享受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源于内心的平静,源于对事物本质的洞察,源于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先生的文字,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我们内心尘封的窗户,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对现代人的启示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我们似乎反而更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快节奏的生活,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我们疲于奔命,却常常迷失了方向。张中行先生的“贫贱行乐”哲学,恰恰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深刻提醒。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于物质的堆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富足。 当我们被各种欲望所裹挟,被社会的标准所束缚时,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张中行先生的文字。从他的笔下,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安顿一颗浮躁的心,如何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如何保持精神的独立与自由。他让我们明白,即使身处“贫贱”,依然可以“行乐”,这是一种超然的生活智慧,也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量。 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慢读”之书。每一页,都可能带给我们新的感悟;每一次重读,都可能获得更深的体味。它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却能引导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贫贱行乐”之道。它是一份来自过往的馈赠,也是一份穿越时空的智慧,让我们在追寻生命真味的旅途中,多一份从容,多一份豁达,多一份真切的快乐。 结语 《贫贱行乐》精装典藏版,不仅仅是一本文学作品,更是一份人生哲学。它以其温润的笔触,深刻的洞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在平凡岁月中,精神依然能够熠熠生辉的世界。它让我们相信,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内心的丰盈;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界的给予,而在于自身的体验。读这本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在平淡的叙述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寻觅心灵的安宁,并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行乐”。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选篇眼光独到,它似乎避开了所有流俗的、已经被过度解读的题材,专注于挖掘那些潜藏在日常琐碎下的深刻主题。这种选择,让整部作品保持了一种难得的清新感和原创性。很多文章读起来,会产生一种“原来还可以这样写”的惊喜感。它不迎合大众口味,不刻意制造爆点,而是坚持一种内敛而坚韧的文风。这使得整部作品的整体基调非常统一、稳定,阅读体验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跳跃感或违和感。它更像是一位老友在分享他多年的人生体悟,真诚、坦荡,毫不做作。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对文学有更高标准、渴望阅读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的读者群体。

评分

我一直都在寻找那种能真正触动我内心深处、引发我进行深度自我反思的书籍,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所探讨的主题非常宏大,却又能在极其微小的生活片段中找到具象的表达。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仿佛作者描述的那些场景、那些心境,就是我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过的。这种强烈的共鸣感,让阅读体验变得无比充实和深刻。我甚至会放下书本,转头看看窗外,重新审视自己对“得失”的理解。它引导我去关注那些平日里被我们忽略的情感纹理,去重新评估“价值”的真正含义。这种涤荡心灵的阅读过程,对我目前的精神状态起到了极大的疗愈作用。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是被书名吸引的,那种带着历史沧桑感的词汇组合,立刻激发了我对过往岁月的探寻欲。阅读这些文字,就像是与一位智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的文字风格极其老辣而又蕴含着一种深沉的洞察力,他似乎总能用最朴素的词语,直击人心的本质。我尤其欣赏其中那种对世间百态的冷静观察与温和批判,没有过度的煽情,却让人在平静的叙述中体会到命运的无常和人性的复杂。每读完一篇,我都会停下来细细回味许久,仿佛需要时间去消化其中蕴含的哲思。这绝不是那种快餐式的消遣读物,它需要耐心和心境,更像是一味需要慢慢品尝的陈年佳酿,回味无穷,愈发醇厚。

评分

从文学技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它不像一些当代作品那样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精准。结构上的处理也极为高明,时而舒缓如溪流,时而又如同骤雨般集中爆发,节奏感把握得极佳。我特别留意了那些过渡句和转折点,它们处理得自然流畅,毫无斧凿之痕,显示出作者对文字驾驭的炉火纯青。对于写作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展示了如何用最凝练的语言,构建起最丰满的情感世界。我甚至尝试模仿其句式结构进行练习,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远非初读所能完全领会,值得反复揣摩,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件艺术品,拿到手上沉甸甸的,那种厚实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设计,让人爱不释手。我特别喜欢它采用的精装工艺,书脊的缝线扎实可靠,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松散。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墨色均匀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文学作品,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藏品。每一次摩挲着封面,都能感受到出版者对内容的尊重和匠心独运。对于热爱实体书,尤其喜欢收藏经典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样的版本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它成功地将精神食粮与物质美感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让人在阅读之外,也能享受到纯粹的审美愉悦。

评分

囤书,还未开拆,相信京东。相信是正版,闲了慢慢品读。

评分

一直在京东买书,送书很快,是正版,很好。

评分

不错,很精美,舍不得拆呢

评分

很好呢

评分

好……………………

评分

物流牛叉啊

评分

很好 京东一直值得信赖

评分

好书值得收藏!

评分

写的很好,将细细阅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