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陆战队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海军陆战队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深度军事》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海军陆战队
  • 武器
  • 军事
  • 鉴赏
  • 珍藏版
  • 世界武器
  • 图鉴
  • 第二版
  • 装备
  • 冷兵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75569
版次:2
商品编码:1216419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精心选取了世界各国海军陆战队( 或海军步兵) 使用的两百余款经典作战装备,涵盖了两栖舰艇、两栖车辆、地面车辆、航空器、单兵武器和火力支援武器六个大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会对海军陆战队这一特殊的兵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本书紧扣军事专业知识,不仅带领读者熟悉武器历史,而且可以让读者了解武器的作战性能,特别适合作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入门读物。全书共分为7 章,内容编排全面合理,并配有丰富而精美的图片。

内容简介

  本书精心选取了世界各国海军陆战队(或海军步兵)使用的两百余款经典作战装备,涵盖了两栖舰艇、两栖车辆、地面车辆、航空器、单兵武器和火力支援武器六个大类,介绍了每种作战装备的研发历史和作战性能,并详细罗列了各项基本参数。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分析讲解透彻,而且图片精美丰富,适合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和收藏,也可以作为青少年的科普读物。


作者简介

  《深度军事》编委会是由一群资深的军迷组成的写作团队,主编曾经担任铁血论坛版主。曾经以笔名“铁血图文”以及“铁血工作室”出版过20余本军事类图书。写作团队中的作者也有曾经在《舰船知识》、《轻兵器》等专业军事杂志上发表过自作品的知名作者,还有多位曾经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过畅销军事书的主创人员。

  《深度军事》正在打造全国一流的军事图书写作团队,力求创作出深受读者喜爱的军事图书。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第1 章 海军陆战队漫谈.............................1

海军陆战队的发展历程.................................. 2

海军陆战队的作战装备.................................. 7

第2 章 两栖舰艇..................................11

美国“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 12

美国“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 13

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14

美国“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 16

美国“奥斯汀”级船坞登陆舰........................... 18

美国“惠德贝岛”级船坞登陆舰......................... 19

美国“哈珀斯·费里”级船坞登陆舰..................... 21

美国“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 23

美国“新港”级坦克登陆舰............................. 25

美国“先锋”级远征快速运输舰......................... 26

美国LCAC 气垫登陆艇................................. 28

俄罗斯“短吻鳄”级坦克登陆舰......................... 30

俄罗斯“蟾蜍”级坦克登陆舰........................... 31

俄罗斯“伊万·格林”级登陆舰......................... 32

俄罗斯“海鳝”级气垫登陆艇........................... 33

俄罗斯“野牛”级气垫登陆艇........................... 34

俄罗斯“儒艮”级登陆艇............................... 35

英国“海洋”级两栖攻击舰............................. 36

英国“海神之子”级船坞登陆舰......................... 37

英国Mk 10 通用登陆艇................................ 38

英国Mk 5 车辆人员登陆艇............................. 39

英国2000TD 气垫登陆艇................................ 40

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 41

法国“暴风”级船坞登陆舰............................. 42

法国“闪电”级船坞登陆舰............................. 43

意大利“圣·乔治奥”级船坞登陆舰..................... 44

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多用途战舰............... 45

荷兰/ 西班牙“鹿特丹”级船坞登陆舰................... 47

荷兰/ 西班牙“加里西亚”级船坞登陆舰................. 48

荷兰Mk 2 通用登陆艇................................. 49

希腊“杰森”级坦克登陆舰............................. 50

新加坡“坚韧”级船坞登陆舰........................... 51

韩国“独岛”级两栖攻击舰............................. 52

韩国“高峻峰”级坦克登陆舰........................... 53

韩国“天王峰”级坦克登陆舰........................... 54

日本“大隅”级坦克登陆舰............................. 55

第3 章 两栖车辆..................................57

美国DUKW 两栖装甲车................................. 58

美国GPA 两栖吉普车.................................. 59

美国M113 装甲运兵车................................. 60

美国LARC-V 两栖运输车............................... 61

美国LAV-25 装甲车................................... 62

美国LVTP-5 两栖装甲运兵车........................... 64

美国两栖突击载具..................................... 65

美国陆战队人员输送车................................. 67

美国远征战斗载具..................................... 68

俄罗斯PT-76 两栖坦克................................ 69

俄罗斯BTR-60 装甲输送车............................. 71

俄罗斯BTR-70 装甲输送车............................. 73

俄罗斯BTR-80 装甲输送车............................. 74

俄罗斯BTR-82 装甲输送车............................. 76

俄罗斯BRDM-2 装甲侦察车............................. 77

俄罗斯BMP-1 步兵战车................................ 79

俄罗斯BMP-2 步兵战车................................ 80

俄罗斯BMP-3 步兵战车................................ 81

俄罗斯BMD-3 伞兵战车................................ 83

俄罗斯BMD-4 伞兵战车................................ 84

俄罗斯“回旋镖”装甲输送车........................... 85

乌克兰BTR-4 装甲输送车.............................. 86

法国AMX-10P 步兵战车............................... 87

法国AMX-10RC 装甲车................................ 88

法国VAB 装甲车...................................... 90

意大利VBTP-MR 装甲车................................ 92

瑞典Bv206 装甲全地形车............................... 93

瑞典BvS10 装甲全地形车............................... 95

巴西EE-11 装甲输送车................................. 97

第4 章 地面车辆..................................99

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100

美国M48“巴顿”主战坦克............................ 102

美国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 103

美国“角斗士”无人车................................ 105

美国“龙腾”无人车.................................. 107

俄罗斯T-80 主战坦克................................ 109

俄罗斯T-90 主战坦克................................ 111

俄罗斯乌拉尔4320 卡车............................... 113

英国“蝎”式轻型坦克................................ 115

英国“平茨高尔”高机动性全地形车.................... 117

英国“卫士”越野车.................................. 118

英国“狼”式越野车.................................. 119

英国“豺狼”装甲车.................................. 120

法国VBL 装甲车...................................... 121

德国奔驰G 级越野车.................................. 123

德国奔驰“乌尼莫克”卡车............................ 124

奥地利SK-105 轻型坦克.............................. 125

瑞士“食人鱼”装甲车................................ 126

芬兰XA-188 装甲输送车.............................. 128

荷兰YP-408 装甲输送车.............................. 129

韩国K1 主战坦克..................................... 130

日本73 式吉普车..................................... 132

日本73 式中型卡车................................... 133

日本73 式大型卡车................................... 134

日本高机动车........................................ 135

第5 章 航空器...................................137

美国F/A-18“大黄蜂”战斗/ 攻击机.................. 138

美国F-35B“闪电Ⅱ”战斗机.......................... 140

美国AV-8B“海鹞Ⅱ”攻击机......................... 142

美国OV-10“野马”侦察攻击机....................... 144

美国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 145

美国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 147

美国KC-130“大力神”空中加油机..................... 149

美国UH-1Y“毒液”直升机........................... 151

美国AH-1Z“蝰蛇”直升机........................... 153

美国CH-46E“海骑士”直升机......................... 155

美国CH-47“支奴干”直升机.......................... 157

美国CH-53D“海种马”直升机........................ 158

美国CH-53E“超级种马”直升机....................... 160

美国VH-60N“白鹰”直升机.......................... 162

美国VH-71“茶隼”直升机............................ 163

美国RQ-7“影子”无人机............................. 164

美国RQ-11“渡鸦”无人机............................ 165

美国RQ-14“龙眼”无人机............................ 167

美国RQ-20“美洲狮”无人机.......................... 169

美国RQ-21“黑杰克”无人机.......................... 171

美国K-MAX 无人机.................................. 173

美国“扫描鹰”无人机................................ 175

美国“弹簧刀”无人机................................ 176

俄罗斯IL-76 运输机.................................. 178

英国“海王”直升机.................................. 180

英国“山猫”直升机.................................. 182

英国/ 意大利EH-101“灰背隼”直升机................. 184

法国AS 532“美洲狮”直升机......................... 186

以色列“先锋”无人机................................ 187

韩国KUH-1“完美雄鹰”直升机........................ 189

第6 章 单兵武器.................................191

........

第7 章 火力支援武器.............................297

.......

参考文献.........................................330


精彩书摘

  第2章两栖舰艇

  两栖舰艇是用于运载登陆部队、武器装备、物资车辆、直升机等进行登陆作战的舰艇,对于主要担负渡海登陆作战和其他特定两栖作战任务的海军陆战队来说,两栖舰艇堪称核心装备。

  美国“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

  “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是美国建造的第一代两栖攻击舰,一共建造了7艘。

  研发历史

  “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的首舰“硫磺岛”号于1959年4月开工建造,1961年8月开始服役。其他各舰分别为“冲绳”号、“瓜达尔卡纳尔”号、“关岛”号、“的黎波里”号、“新奥尔良”号和“仁川”号,在1962年至1970年间陆续入役。该级舰服役时间通常较长,“仁川”号直到2002年6月才退役。

  性能解析

  “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装载量较大,可装载1个直升机中队(28~32架直升机)和1个海军陆战队加强营(约2000人及其装备)。该级舰可起降CH-46“海骑士”直升机和AV-8B“海鹞”垂直起降飞机,但没有船坞设施。

  “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的自卫武器主要包括2座八联装“海麻雀”防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Mk33型76毫米主炮和2座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基本参数

  制造商费城海军造船厂

  满载排水量18474吨

  艇体长度180米

  艇体宽度26米

  吃水深度8.2米

  最高速度22节

  最大航程10000海里

  美国“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

  “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是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设计建造的大型通用两栖攻击舰,一共建造了5艘,现已全部退役。

  研发历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军开始大力发展新型通用两栖攻击舰。在1969年财政年度新舰建造计划中,批准建造“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原计划建造9艘,后决定建造5艘。

  首舰“塔拉瓦”号于1971年1月动工,1976年5月开始服役,2009年3月退役。五号舰“贝里琉”号于1980年5月开始服役,2015年3月退役。

  性能解析

  “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的主要任务是运载美国海军陆战队的1个加强营(约2000人)及其装备,以支援登陆作战。由于舰上设有指挥控制部,并装有先进的电子设备,因此还具有指挥舰的作用。该级舰可装载4艘LCU-1610通用登陆艇(或17艘LCM-6机械化部队登陆艇,或45辆履带式登陆车)、6架AV-8B“海鹞”攻击机,也可根据任务需要装载直升机(19架CH-53D“海种马”直升机或26架CH-46D/E“海骑士”直升机)。

  基本参数

  制造商英格尔斯造船厂

  满载排水量39967吨

  艇体长度254米

  艇体宽度40.2米

  吃水深度7.9米

  最高速度24节

  最大航程10000海里

  ……


前言/序言

  前言

  早在16 世纪,西班牙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此后,葡萄牙、法国、英国、俄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成立了海军陆战队或海军步兵。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海军陆战队的地位和使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时至今日,海军陆战队已经成为两栖作战的绝对主力。

  大多数国家的海军陆战队都隶属于海军,也有少数国家的海军陆战队隶属于陆军,而美国海军陆战队则被列为独立军种,与海陆空三军平起平坐。无论是隶属于海军、陆军,或是独立成军,海军陆战队在规模上都远远比不上海陆空三军。然而,海军陆战队在现代战争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却不容小觑。

  在一些国家中,海军陆战队甚至已经威胁到陆军的地位,如美国海军陆战队。二战后的几次大规模局部战争,虽然美国仍以陆军为主力,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出来,往往作为先锋攻占滩头,为美国陆军打开道路。随着海军陆战队地位的不断增强,美国陆军日益感受到威胁,双方曾多次产生分歧和争斗。

  虽然美国海军陆战队与美国陆军的关系属于特例,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海军陆战队的发展潜力,这一兵种在现代军队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而他们所使用的作战装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书精心选取了世界各国海军陆战队( 或海军步兵) 使用的两百余款经典作战装备,涵盖了两栖舰艇、两栖车辆、地面车辆、航空器、单兵武器和火力支援武器六个大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会对海军陆战队这一特殊的兵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本书紧扣军事专业知识,不仅带领读者熟悉武器历史,而且可以让读者了解武器的作战性能,特别适合作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入门读物。全书共分为7 章,内容编排全面合理,并配有丰富而精美的图片。

  本书是真正面向军事爱好者的基础图书。全书由资深军事团队编写,力求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全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关于武器的相关参数还参考了制造商官方网站的公开数据,以及国外的权威军事文档。

  本书由《深度军事》编委会编著,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阳晓瑜、陈利华、高丽秋、龚川、何海涛、贺强、胡姝婷、黄启华、黎安芝、黎琪、黎绍文、卢刚、罗于华等。对于广大资深军事爱好者,以及有意掌握国防军事知识的青少年,本书不失为最有价值的科普读物。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通过阅读本书,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



《海陆空三军精锐装备图鉴》(修订再版) 内容梗概 《海陆空三军精锐装备图鉴》(修订再版)是一部全面、深入且极具参考价值的军事装备百科全书。本书以详实的资料、精准的描述和精美的插图,为读者呈现了当今世界各国海、陆、空三军所装备的代表性武器系统,涵盖了从单兵轻武器到大型主战装备的各个层面。本书旨在为军事爱好者、国防研究人员、战略分析师以及对现代军事科技感兴趣的公众,提供一个系统、权威的知识平台,帮助读者理解现代战争的构成要素,洞察各国军事力量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陆地雄狮——地面作战系统 本部分聚焦于陆地战场上的核心力量——地面作战装备。我们将从基础的单兵装备出发,逐步深入到重型装甲单位,最终触及地面支援力量。 单兵及班组轻武器: 详细介绍现代陆军士兵的标准配置,包括但不限于: 突击步枪系列: 分析不同国家标志性突击步枪的设计理念、性能特点、口径选择及发展演变,例如美军的M4卡宾枪、俄军的AK-12、德军的G36以及中国QBZ系列等。重点探讨模块化设计、人机工程学、火控系统集成以及新型弹药的研发应用。 特种步枪与精确射手步枪: 阐述在特定作战环境下,如狙击、反器材等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武器,例如M110 SASS、SR-25、巴雷特M82系列等,分析其射程、精度、弹药威力以及战术应用。 轻机枪与通用机枪: 剖析在火力压制和持续射击中不可或缺的武器,例如M249、FN Minimi、PKM系列等,分析其供弹方式、射速、弹药选择以及在班组火力中的作用。 手枪与冲锋枪: 覆盖特种部队、执法部门以及近距离作战的个人防御和辅助武器,例如Sig Sauer P320、Glock系列、MP5冲锋枪等,探讨其紧凑设计、易用性及适用场景。 榴弹发射器与肩射防空导弹: 介绍单兵可操作的支援火力,如M203/M320榴弹发射器、FIM-92“毒刺”肩射防空导弹等,分析其弹药类型、射程和战术效能。 装甲车辆家族: 深入解析地面装甲力量的核心构成,包括: 主战坦克(MBT): 详细考察全球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如美国的M1“艾布拉姆斯”系列、俄罗斯的T-90系列、德国的“豹2”系列、中国99A型坦克等。分析其火力(主炮口径、弹药类型、先进火控)、防护(复合装甲、主动/被动防御系统)、机动性(发动机功率、悬挂系统)以及信息化作战能力。探讨坦克设计的最新趋势,如无人炮塔、电磁炮技术、先进传感器融合等。 步兵战车(IFV)与装甲运兵车(APC): 介绍用于运送步兵并提供直接火力支援的装甲平台,如美国M2“布雷德利”IFV、俄罗斯BMP系列、德国“黄鼠狼”IFV、中国ZBD系列等。分析其载员能力、乘员防护、武器系统(如30mm机关炮、反坦克导弹)、越野性能以及与主战坦克的协同作战能力。 自行火炮与自行高炮: 剖析支援地面部队的远程打击和防空力量,如美国的M109帕拉丁、韩国K9自行火炮、俄罗斯2S19“姆斯塔-S”自行榴弹炮,以及德国“猎鹰”自行高炮、俄罗斯“通古斯卡”弹炮合一系统等。分析其射程、射速、精度、自动化程度以及战场生存能力。 装甲侦察车与特种车辆: 涵盖用于战场侦察、反坦克作战、工兵支援等多种特种用途的装甲车辆,如“斯崔克”装甲车系列、各类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扫雷车、装甲抢修车等。 第二部分:制海之锚——海上作战舰艇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重点解析现代海军的作战舰艇,从小型巡逻艇到庞大的航空母舰,展现海上力量的强大。 航空母舰及其支援舰艇: 超级航空母舰: 深入解析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投送平台,如美国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重点关注其舰载机起降系统(弹射器、拦阻索)、舰载航空联队构成(战斗机、预警机、攻击机、直升机)、武器系统、电子战能力以及整体战略意义。 支援航母编队: 介绍与航空母舰协同作战的关键舰艇,包括: 导弹巡洋舰/驱逐舰: 分析如“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重点关注其多用途作战能力,如区域防空(宙斯盾系统)、反潜作战、对陆攻击(战斧巡航导弹)等。 核潜艇(攻击型/战略型): 探讨潜艇在海上作战中的隐蔽性和打击力,例如“洛杉矶”级、“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以及“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分析其武器系统(鱼雷、导弹)、声呐技术、静音性能以及战略威慑作用。 综合补给舰/油船: 介绍保障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关键后勤平台。 水面作战舰艇: 导弹驱逐舰/护卫舰: 详细考察装备先进导弹武器系统的中小型水面作战平台,如“拉法耶特”级护卫舰、“054A”型护卫舰等,分析其反舰、防空、反潜能力以及信息化作战系统。 轻型护卫舰/巡逻舰: 介绍用于近海防御、巡逻和反恐任务的舰艇,分析其经济性和灵活性。 特种海军舰艇: 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 讲解执行登陆作战、兵力投送和人道主义援助任务的舰艇,如美国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中国071型船坞登陆舰等,分析其搭载气垫登陆艇、直升机以及特种作战部队的能力。 扫雷舰/布雷舰: 介绍特种海战装备,确保航道安全。 第三部分:天空之眼——空中作战平台 本部分将引领读者进入空中的战场,解析各类作战飞机、直升机以及无人机,展现空中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主导作用。 战斗机系列: 第四代/第四代半战斗机: 深入解析如F-15、F-16、米格-29、苏-27/30/35等经典机型,分析其气动设计、发动机性能、武器挂载能力以及电子设备。 第五代隐形战斗机: 重点解读如F-22“猛禽”、F-35“闪电II”、J-20、T-50(苏-57)等划时代机型,深入分析其隐形技术、超视距作战能力、传感器融合、网络中心战能力以及对未来空战模式的影响。 轰炸机与攻击机: 战略轰炸机: 介绍如B-2“精神”、B-52“同温层堡垒”、图-160“白天鹅”等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的平台,分析其载弹量、航程、隐形性能以及搭载的巡航导弹、精确制导弹药。 战术轰炸机/攻击机: 考察如F-111、苏-24、A-10“雷电II”等专注于对地攻击的机型,分析其火力、防护和对地面目标的首选打击能力。 特种作战飞机: 预警机(AEW&C): 介绍如E-3“望楼”、E-2“鹰眼”等作为“空中指挥官”的关键平台,分析其探测范围、指挥控制能力以及对空战态势的影响。 电子战飞机: 考察如EA-18G“咆哮者”等,分析其干扰、压制敌方雷达和通信的能力。 加油机: 介绍如KC-135、KC-46等,分析其为战斗机提供空中加油,扩大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的重要性。 运输机: 介绍如C-130、C-17、伊尔-76等,分析其战略和战术空运能力。 直升机家族: 武装直升机: 详细介绍如AH-64“阿帕奇”、Mi-28“浩劫”、Ka-52“鳄鱼”等,分析其反坦克、火力支援以及近距离空中支援能力。 通用直升机/运输直升机: 考察如UH-60“黑鹰”、CH-47“支奴干”等,分析其人员和物资运输、侦察以及特种作战支持能力。 反潜直升机: 介绍如SH-60“海鹰”等,分析其探测和攻击潜艇的能力。 无人机系统(UAS/UAV): 侦察/监视无人机: 介绍如RQ-4“全球鹰”、MQ-9“死神”等,分析其续航能力、侦察范围以及在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中的关键作用。 察打一体无人机: 考察如MQ-1“捕食者”、翼龙系列、彩虹系列等,分析其集侦察和精确打击于一体的能力,以及在非对称作战和低烈度冲突中的应用。 特种任务无人机: 涵盖微型无人机、蜂群无人机等前沿技术。 第四部分:看不见的利剑——战略武器与未来趋势 本部分将触及更具威慑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军事科技,包括战略核力量、网络战、空间战以及新兴的军事技术。 战略核力量: 简要介绍洲际弹道导弹(ICBM)、战略轰炸机以及战略核潜艇(SSBN)构成的核三位一体,探讨其战略威慑和军事平衡中的作用。 网络战与电子战: 阐述在信息时代,网络攻击、电子干扰等非传统作战方式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 空间军事化: 探讨卫星侦察、通信、导航以及反卫星武器等在未来军事冲突中的潜在角色。 新兴军事技术: 展望高超音速武器、定向能武器(激光/微波)、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以及先进的材料科学等对未来战争形态的颠覆性影响。 本书特色 权威性与全面性: 资料来源于公开的军事文献、官方发布以及权威军事分析机构的研究报告,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覆盖面广,力求呈现现代军事力量的全貌。 图文并茂: 配备大量高质量的武器装备高清图片、结构示意图以及战术运用示意图,直观生动,便于读者理解。 深入浅出: 语言力求清晰易懂,避免过多生僻术语,同时保持军事内容的严谨性。对复杂的武器系统进行条理化的分析,使读者能够轻松掌握核心要点。 专业视角: 侧重于从设计理念、技术特点、性能指标、战术运用以及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对武器装备进行解读,提供专业级的军事装备知识。 修订再版: 本书为修订再版,在原有基础上更新了最新的军事装备信息,反映了近些年来军事技术和装备发展的最新动态。 《海陆空三军精锐装备图鉴》(修订再版)将成为您探索现代军事世界,了解各国先进武器装备的得力助手。无论您是资深军迷,还是对国防科技充满好奇的新手,本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强大军事科技殿堂的大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就足够吸引眼球了,厚重的纸张,精美的设计,一看就知道是花了心思的“珍藏版”。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迫不及待翻开,里面的内容更是让我惊喜连连。我一直对军事装备,尤其是海军陆战队的武器装备非常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专业,充斥着晦涩的术语,要么过于浅显,缺乏深度。而这本《海军陆战队武器鉴赏指南》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武器的参数,而是从一个鉴赏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每一款武器的设计理念、发展历程、技术特点,甚至包括了它们在实战中的表现和影响力。书中的图片质量极高,无论是近距离的细节特写,还是整体的造型展示,都清晰得令人赞叹。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兵器博物馆,近距离观察这些冷峻而充满力量的钢铁巨兽,感受它们蕴含的科技与智慧。作者的笔触也相当到位,既有严谨的考据,又不乏生动的描述,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信息变得引人入胜。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武器介绍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海军陆战队精锐装备的视觉与思想盛宴,让我对这些钢铁伙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由衷的敬意。

评分

这本书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它打破了我过去对于武器类书籍的固有印象。过去,我可能会认为这类书籍充其量就是一本“图鉴”,里面充斥着枯燥的参数和冰冷的图片。但《海军陆战队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却以一种极其人性化的方式,将武器装备的“生命力”展现了出来。它不仅仅是介绍武器的“硬件”,更着重于描绘武器的“灵魂”——它们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它们如何服务于执行任务的海军陆战队员,以及它们在无数次考验中留下的印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武器“人机交互”的讨论,这让我意识到,再先进的武器,最终还是要依靠人来操作和发挥其最大效能。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更是将武器的性能与战术的成功紧密联系起来,让我理解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本书的文字风格也相当独特,既有严谨的军事分析,又不失对武器独特魅力的人文关怀,读起来让人感觉亲切而又充满启发。它让我不再仅仅看到武器的威力,更能感受到武器背后所承载的责任与荣耀。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鉴赏”不仅仅是看到物品的外形,更是要理解它背后的文化、历史和技术积淀。而这本《海军陆战队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以一种相当宏大的视角,将海军陆战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使用的代表性武器一一呈现,并不仅仅停留在“有什么”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会有”以及“它们是如何演变的”。我被书中对武器系统性演进的梳理深深吸引,从早期的基础装备到如今高度集成化的智能武器,每一代武器的革新都反映了时代对海军陆战队提出的新要求。书中的图片质量毋庸置疑,但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每一款武器的“品鉴”之语。他不仅仅描述了武器的性能参数,更通过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武器的性格、优势以及在特定战场上的“灵魂”。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仿佛能听到来自历史深处的枪声,感受到每一位使用这些武器的海军陆战队员的坚韧与荣耀。这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是一部关于海军陆战队武器发展史的史诗。

评分

从前,我对海军陆战队的武器装备的认知,大多来自于电影或游戏,总觉得它们是“强大”和“酷炫”的代名词。然而,阅读了这本《海军陆战队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之后,我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本书以一种近乎“解剖”的视角,将每一款武器的内在逻辑、技术细节以及实战价值剖析得淋漓尽致。我惊讶于武器设计背后所蕴含的精妙智慧,例如某种枪械如何通过优化结构来提升射击精度,某种载具如何通过模块化设计来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书中的内容既有对核心技术的深度解读,又不乏对战术应用场景的生动描绘,让我真切地理解了这些武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成了一个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整体。此外,书中对于武器的“保养”与“维护”的简单提及,也让我看到了军事装备背后的人力投入和职业素养,让我对海军陆战队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了更深的敬畏。这本书不仅仅满足了我对军事硬件的好奇,更让我看到了军事力量背后的人与技术的高度融合。

评分

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我总觉得很多关于军事装备的书籍,要么过于陈旧,要么就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难以满足我对深度了解的渴望。然而,《海军陆战队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不仅仅是它对海军陆战队武器装备的详尽收录,更是它在内容呈现上的独特视角。它没有简单地堆砌数据,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述每一款武器背后的故事——设计师的巧妙构思,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这些武器如何被一代代海军陆战队员所信赖和使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武器设计哲学和战术应用的探讨,这让我不再仅仅将它们视为冰冷的机器,而是理解了它们是如何服务于特定作战环境和战术需求,是如何成为海军陆战队员可靠的伙伴。书中的一些分析,甚至触及到了武器设计美学和人体工程学,让我在欣赏其强大功能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工业设计的精妙之处。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战地记者,亲临一线,近距离感受这些武器的每一次“呼吸”和每一次“咆哮”,收获的是一种别样的军事文化体验。

评分

儿子对@感兴趣,很喜欢看。

评分

唉,纸张不错,不过,第一次送来的,128页直接到145页,中间没了。赶紧申请售后换货,售后处理很快,第二天送来一本完整的书,不错不错,我对京东的售后服务很满意。

评分

不错的资料书,数据翔实,值得一看!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还可以,挺不错的。

评分

爽歪歪,是不错的收藏品,可以长知识,哦

评分

之前已经买了11本,这次收全了!儿子超喜欢!

评分

只买京东自营商品 快递小哥棒棒哒 辛苦了

评分

是想要的没得说 好评 好评好评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