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集体领导体制

创新中国集体领导体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鞍钢 杨竺松 著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 集体领导
  • 体制创新
  • 政治体制改革
  • 决策机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党的领导
  • 政治发展
  • 改革开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7836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0753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道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183
字数:137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高权力如何运作,关系中国的前途命运。本书解码当代中国*高权力的构成方式、运行机制、理论基础、演变轨迹,是了解中国政治与未来走向的佳作。

内容简介

对人民诉求具有回应性、对国情变化具有适应性、对实现国家良治具有有效性的政治制度体系,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需的*重要条件。这不仅意味着关于政治制度的研究对增进人类福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是我们多年来围绕中国道路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开展持续研究的动力之一。
本书基于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集体领导体制的创新发展,在原有“五大机制”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核心加七大机制”的分析框架,深刻认识*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领袖地位,分析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集体分工协作机制、集体交接班机制、集体学习机制、集体调研机制、集体决策机制、集体外事机制和集体自律机制的运行特点,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中国集体领导体制是世界上*的制度,本书是国内外对中国集体领导体制展开深入探讨的*新力作。

作者简介

胡鞍钢,中共十八大代表,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他领导创建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是国内一流的国家决策思想库,入选中宣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首批25家试点单位。从事国情研究30年来,先后出版国情研究系列专著、合著、编著及外文著作百余部,近期著作有《如何认识当代中国》《中国国情与发展》《中国集体领导体制》等。
杨竺松,清华大学工学学士、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干部制度、领导体制。撰写决策咨询内参《国情报告》近20篇;发表各类论文10余篇,出版中文著作2部。

精彩书评





当今中国扮演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全球角色,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时期的挑战。与此相适应,*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强化了自律机制,同时其中央集体领导体制也有了新的发展。胡鞍钢教授关于中国集体领导体制的研究开创了一条学术新路,特别是他在书中所做的关于核心领袖与集体领导关系的讨论以及对集体领导七项机制的概括,值得持续关注和研究。

——白轲(Larry Catá Backer),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法学与国际事务教授



如同在中国国内的深刻影响一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产生的全球外部性也在与日俱增。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核心*的带领下发展了集体领导体制?胡鞍钢教授的这部重要著作对此做了细致的分析。

——罗思义(John Ross),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目录


导论中国政治制度成功的关键1
集体领导体制的发展(1927—2012年)2
内容提要6
集体领导体制创新发展分析框架7

第1章 准确理解核心内涵11
一、“核心”的三重含义13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核心”15
三、党一定要有领袖,有核心19
四、小结23

第2章 深刻认识核心地位25
一、党在核心问题上的历史经验教训26
二、核心领导人的基本特征29
三、核心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带头人35
四、领导集体“班长”与“一班人”的关系37
五、小结43

第3章 集体领导五大机制的发展45
一、集体交接班机制与集体分工协作机制45
二、集体学习机制50
三、集体调研机制53
四、集体决策机制56
五、小结66

第4章 强化集体外事机制67
一、出国访问68
二、出席重要国际多边会议70
三、会见外国来华访问人士71
四、小结75

第5章 强化集体自律机制77
一、中央政治局带头在前79
二、强化廉洁法规制度约束82
三、小结84

第6章 坚持和发展集体领导体制87
一、四年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成就87
二、中国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94
三、结语108

后记111
附表119

前言/序言


变革时代的治理密码:一部解读中国现代政治运作的深度剖析 (书名:暂未确定,但核心内容围绕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演进与实践展开)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体制的演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一条隐秘而强韧的血管,牵引着国家发展的脉搏,塑造着社会前进的方向。本书旨在深入挖掘和阐释这一关键命题,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剖析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形成逻辑、运行机制、内在张力及其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政治评论或政策解读,它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微观的制度分析相结合,力图呈现一个立体、动态且富有层次的中国政治画卷。我们不回避其复杂性,也不止步于现象的描述,而是致力于揭示深藏在制度背后的权力逻辑、利益博弈和社会根源,为理解当代中国提供一套更为精密的分析工具。 第一部分:历史的溯源与奠基——现代政治体制的孕育与构建 本部分将追溯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源头活水。我们将审视从晚清以降,中国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在探索国家出路过程中,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引进、改造与本土化尝试。这包括对君主立宪、共和制等早期探索的深入分析,以及革命时代如何在实践中塑造新的政治组织形态。 重点在于,我们将考察中国共产党如何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确立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这并非简单的权力继承,而是通过一系列理论创新、组织建设和路线选择,逐渐构建起一套适应中国国情、具有强大动员能力和执行效率的政治体系。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一过程中,不同思想流派的交锋、理论的迭代以及组织架构的演变,如民主集中制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其在中国政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我们还将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制度创新,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制度的设计初衷、基本原则以及早期运行的特点,将为理解其后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运行的逻辑与机制——权力、决策与治理的内在运作 本部分将进入本书的核心,即对中国现代政治体制实际运行机制的精细剖析。我们将以“权力”为线索,深入研究权力如何在不同层级、不同机构之间分配、流转和制约。这包括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党与国家机构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等关键维度的考察。 1. 权力结构与分配: 我们将详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如何在宪法和法律层面得到确立,以及党如何通过其组织体系渗透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也将考察国家机构(如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在这一权力结构中的具体角色和功能。我们将探究权力分配的原则,以及在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动态调整。 2. 决策过程与机制: 决策是中国政治的核心环节。我们将解构中国政治的决策流程,从议题的提出、信息搜集、政策研究、多方协调到最终的拍板,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复杂的互动和博弈。我们将分析集体领导的理念如何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不同层级的集体决策模式,以及如何平衡效率与民主。同时,也将探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趋势,以及其面临的挑战。 3. 治理能力与绩效: 政治体制的最终检验在于其治理能力和发展绩效。本部分将评估中国现代政治体制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等方面的成就,并深入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这包括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以及在应对重大挑战(如自然灾害、经济危机)时的有效性。同时,也将不回避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瓶颈和问题,例如官僚主义、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并分析体制内部的纠错机制和改革动力。 4. 利益协调与表达: 在任何政治体制中,利益的协调与表达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我们将探讨在中国,不同社会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如何得到表达和反映,以及党和政府在其中扮演的协调者角色。我们将分析其在维护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以及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 第三部分:挑战与演进——新时代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与未来 进入新时代,中国政治体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部分将聚焦当下,展望未来,对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未来走向进行深度研判。 1. 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 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政治体制如何应对外部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我们将分析其在处理大国关系、参与全球治理、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等方面的策略与挑战。 2. 内部转型的压力: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旧有的治理模式和思维方式面临着转型压力。我们将探讨如何深化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如何构建更加适应新发展理念的治理体系。这包括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以及提升创新能力。 3. 治理的现代化: 治理的现代化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我们将分析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效率,如何健全法治体系,如何加强社会治理,以及如何提升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4. 意识形态的演变与挑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影响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将考察中国如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以及如何构建具有说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 5. 领导层与政治精英: 政治体制的活力离不开富有远见的领导层和高素质的政治精英。我们将分析中国政治精英的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以及其在推动改革和应对挑战中的作用。 本书的研究方法将是多学科融合的,既借鉴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理论工具,又注重运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实证方法。我们将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官方文件、学术研究成果,并结合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细致观察。 本书不为任何特定政治立场辩护,也不预设立场。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一套客观、严谨、富有洞察力的分析框架,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复杂性、独特性及其在全球背景下的地位。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一关键议题的深入探讨,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发展的脉搏,以及这个变革时代的世界图景。 本书的阅读对象,包括对中国政治感兴趣的学者、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以及所有希望深入了解当代中国社会运作机制的读者。我们期望,本书能够成为理解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一部重要参考,激发更多的思考与讨论。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拿到这本书,就迫不及待地翻阅了起来。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行文的流畅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史料堆砌,而是对中国政治体制中“集体领导”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一次非常精妙的解构和重塑。读完前几章,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之中,看到了决策者们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权衡利弊,如何在集体讨论中达成共识。作者并没有回避历史的复杂性,而是用一种客观、审慎的态度,深入剖析了集体领导制度的优点与不足,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不同特质。我特别喜欢作者对某些关键历史事件的解读,它们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视角,让我对许多耳熟能详的事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制度,更是在探究一种政治文化和一种思维方式。它让我开始思考,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集体领导的智慧是否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大气,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烫金的书名,给人一种沉稳而又充满力量的感觉。初步翻阅,我被其中详实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证所吸引。作者似乎花费了大量精力去梳理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脉络,特别是对集体领导这一概念的探讨,让人耳目一新。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前言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细节的极致追求,对那些被广泛讨论但又常常流于表面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官方文件、回忆录以及学术研究成果,这无疑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视角去理解中国政治的运作机制。尤其是一些关于早期领导人之间政治博弈和决策过程的描述,更是勾起了我对那个时代背景下复杂政治生态的好奇心。我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更清晰地理解集体领导是如何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并最终演变的,以及它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这本书无疑为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中国政治哲学和制度实践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理解中国当代政治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视角。我虽然还未细读全书,但仅凭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宏大的视野,便足以让我对其充满期待。作者对“集体领导”这一概念的界定和梳理,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力求摆脱刻板印象,从更深层次探讨其内在逻辑和运作机制。我在阅读过程中,尤其关注作者对历史文献的运用,那些晦涩的政治术语和看似模糊的政治信号,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清晰的生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在回顾历史,更是在试图揭示一种政治智慧的传承和演变。我个人对书中关于领导层决策过程的分析很感兴趣,相信作者一定能为我们揭示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对中国政治的稳定性和决策的科学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拿到这本《创新中国集体领导体制》,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封面的设计透着一股沉稳的历史厚重感,与书名所探讨的主题相得益彰。我尤其欣赏作者的写作视角,它似乎不仅仅停留于对事件的描述,而是着力于挖掘集体领导体制背后的逻辑和哲学。读前言和目录,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史料考证上的严谨态度,以及对政治概念的深刻理解。书中提及的许多关键历史节点,都让我对中国政治的演进充满了好奇。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理解集体领导模式在中国特定环境下是如何形成、运作,并最终演化出其独特的中国特色。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政治制度的书,更是一次关于政治智慧的探索。

评分

我被这本书的标题深深吸引,它直击了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议题。尽管尚未深入阅读,但从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引用的资料来看,这本书极具学术深度和思想价值。作者似乎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洞察,并且能够将复杂的历史进程娓娓道来。我尤其关注书中对“集体领导”这一概念的阐释,希望能够了解它是如何在中国的政治实践中被理解、被运用,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这本书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想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塑造着中国政治格局的关键因素。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平衡集体决策与个人作用的深刻见解,这对于理解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评分

送货速度快,挺好的,还没用

评分

创新中国集体领导体制

评分

在京东买书很方便,正版图书,性价比高!以后还会再买的~

评分

正好在研究这块。这类专著不多。还没有看。应该挺不错的。

评分

京东物流真心给力,支持京东。

评分

买了很多的书,没有赶上最优惠的时间,不过还算可以,只是双11期间价格变动很频繁,书本身的质量也有所下降,折页的、漏胶的,各种问题,给人清库存的感觉。

评分

在京东买书很方便,正版图书,性价比高!以后还会再买的~

评分

值得学习

评分

俞老师的书必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