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画学文献中的绘画空间理论。文章以中国古代有关空间观物法的主要观点为基本线索,重点分析和论述了:宗炳对空间观物与绘画空间表现的深刻体验,王维、荆浩和郭熙的“丈山尺树”、“远人无目”、“山有三大”的理论特质,郭熙“山有三远”与华琳在《南宗抉秘》中对“三远”意义的充盈,等等。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观物法之观念土壤。首先论述了中国古代哲学观念中的自然空间秩序,及其所呈现出的空间意识;其次论述了中国书法空间的特质,认为书法空间的表现力之所以能够为绘画空间观物法以结构空间暗示,关键在于书法的结构空间。最后论述了诗境中自由的空间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启示和扩展了中国古代绘画的空间意识和空间表现力。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了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观物法之图式生成。作者试图建构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观物法基本框架,认为俯视空间法则、平行空间法则、逆远近法则、上方推远法则、左右推阔法则、空白空间法则,是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观物法基本的内涵和特质。
目录
序言
绪论
一、有关中国古代绘画空间的研究现状
二、中国古代绘画空间研究尚需探讨的问题及本书的研究意义
三、本书的陈述方式
第一章 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观物法之理论传统
第一节 观物远近与绘画空间远近大小
一、宗炳对空间观物的体验和超越
二、《画学秘诀》之“丈尺分寸”与荆浩、郭熙的严谨性
第二节 “山有三远”与“以大观小”
一、郭熙之“山有三远”
二、华琳《南宗挟秘》中的“三远”释义
三、沈括之“以大观小”
第三节 明物象之原、经营位置:为布置景物构筑一个空间间架
一、类物正名
二、山川万物四时不同与南北有异
三、位置天然
第四节 海西法影响下的空间观物理论
一、年希尧之《视学》
二、邹一桂、胡敬论海西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观物法之观念土壤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观念中的自然空间秩序
一、仙界:冥想中的虚拟空间世界
二、老庄哲学观念中的自然空间秩序
三、易传与阴阳五行论中的自然空间秩序
四、气论:聚散有序的自然空间秩序
五、程朱理学中的自然空间秩序
六、心学:另一种角度的自然空间世界
第二节 中国书法的空间表现力
一、“六书”与文字结构构造
二、“五体书”的双重意义
三、书法结构空间
第三节 诗境中的空间表现力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中的空间表现
二、魏晋南北朝山水、田园诗中的空间表现
三、唐诗、宋词、元曲中的空间表现
第三章 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观物法之图式生成与体系建构
第一节 中国古代绘画空间的初始状态
一、彩陶与青铜器中的空间初始意识
二、汉代绘画中的空间初始表现
第二节 连续性空间组合图式
一、《洛神赋图》
二、《韩熙载夜宴图》
三、敦煌壁画之本生、因缘故事
第三节 庭苑空间图式
一、有横栏与屏风的空间图式
二、以雅集为题材的空间图式
第四节 宏大空间营造与整体性驾驭
一、都城整体性空间图式
二、建筑组群空间图式
第五节 山水画空间图式
一、山水画空间概述
二、山水画空间图式
第六节 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观物法之体系建构
一、俯视空间法则
二、平行空间法则
三、逆远近法则
四、上方推远法则
五、左右推阔法则
六、空白空间法则
结论
一、中国古代画学文献中的空间理论
二、中国古代哲学、书法和诗境中的空间特质
三、中国古代绘画图式中的空间表现与绘画空间观物法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观物法研究》:
圣人的意义,在文献中多少带些宗教色彩,而贤者就显得亲切具体得多,事实上,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圣贤,都是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有过超乎常人的伟大事迹,或格物,或致知,或治理国家,或安抚天下,宗炳认为他们有着超然物外的性情,与道相通。关于“圣贤”,李泽厚、刘纲纪认为:宗炳所说的“圣人”,实际上是指佛,低于“圣人”的“贤者”则指的是佛的信徒或佛学的信仰者。佛“以神法道”万物化生,而“贤者”(佛教信徒)则可以有“澄怀味象”而通于“道”(佛的神道)。山水是“圣人”(佛)“以神法道”化生万物的结果,因此从“圣人”(佛)来讲是“以神法道”,从山水来说是“以形媚道”。李泽厚、刘纲纪是基于宗炳的佛学著作《名佛论》和《答何衡阳书》理论,来论证宗炳《画山水序》中的“圣人”就是“佛”,就文章书面文字而言,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不过,我认为就《画山水序》的总体旨意而言,此处的“圣人”、“贤者”是一个模糊的虚指,可以是孔、孟,可以是老、庄,也可以是佛,或许在宗炳的思维里他们都可以称谓“圣贤”吧。
……
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观物法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观物法研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