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集合智慧的时代
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只有将领导变革视为己任的组织,才能生存下来
今天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要确保组织可以跟得上环境的变化,让组织具有驾驭不确定性的能力。如何让组织成员具有创造能力,感受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是组织驾驭不确定性的根本解决之道,也是*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与领导力挑战。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时代,一方面个体变得更加强大,个体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信息以及独立的程度,使得个体更加明确地了解到自己需求与价值;另一方面组织变得更加强大,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平台、机会以及聚合影响力的程度,使得组织更加明确地了解到自己的属性与价值。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存在,却有着另一层意义需要我们理解,那就是拥有强大个体的组织,会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力,来驾驭不确定性,而强大的个体更需要嫁接在一个强大的组织平台上,才会释放出个体巨大的价值。
在一个以互联和数字为特征的时代,企业的价值不是由企业创造的,而是由许多人一起创造的,包括员工、顾客、股份,以及相关产业链与价值共同体上的所有人。所以,企业领导者应该聚合企业内外部所有的资源、能力,集合大家一起来创造价值。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集合智慧的时代。
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新华都商学院创始教授。先后出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山东六和集团总裁。
导语 驾驭不确定性是组织管理的核心挑战001
不确定性成为常态003
组织需要驾驭不确定性006
组织成员拥有持续创造力是根本解决之道007
第1章 组织环境的新特征011
变自生变012
新族群018
渠道新属性022
新进入者027
共享经济029
第2章 重构企业认知035
重塑边界已经成为事实036
认识未知而非经验传承041
第3章 获取持续成长的管理秘诀045
增长型组织思维047
自驱动变革文化056
符合市场与客观发展规律的企业逻辑061
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070
第4章 激活个体与组织赋能081
效率来自协同而非分工083
激励价值创造而非考核绩效088
新文化092
第5章 激活组织的七项工作107
第一项:打破内部平衡111
第二项:基于契约的信任119
第三项:设立新激励132
第四项:授权各级员工147
第五项:创造可见绩效153
第六项:合作主体的共生系统160
第七项:领导者的新角色172
结束语 未来已来,请有尊严地放手!187
附录A204
参考文献211
读完《激活组织: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组织管理的理论书籍,更像是一本操作指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具活力、更富创造性的工作世界。作者在书中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传统组织模式的弊端,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我尤其被其中关于“赋权”的部分所吸引,它不再是简单地把任务分配下去,而是真正地将决策权、资源和责任交给了基层员工,让他们能够更主动地承担起责任,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一个能够鼓励分享、促进协作的文化,这对于信息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感觉组织效率低下,问题往往出在信息孤岛和部门墙上。这本书提供的正是打破这些隔阂的钥匙,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激励体系,让个体的智慧能够汇聚成强大的集体力量。例如,书中提到的“跨部门项目小组”的运作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知识共享平台”来促进经验的传播,都让我眼前一亮。这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更能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组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高效、敏捷、以人为本的组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深受启发。
评分我必须承认,《激活组织: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这本书的某些章节,特别是关于“共识机制”和“自组织团队”的探讨,着实让我有些“脑洞大开”。我一直以为,一个健康的组织需要层层审批、明确的指令链,但这本书却挑战了我的传统认知。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模糊和不确定的环境中,通过让团队成员自主决策、共同承担后果来达成目标。这种“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听起来有些激进,但细想之下,却有着深刻的逻辑。在信息快速变化的今天,自上而下的指令往往滞后于实际情况。而由最了解情况的一线员工组成的自组织团队,他们能够更快地做出反应,调整策略。书中也提到了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反馈循环”系统,确保团队的行动能够及时得到调整和优化,这在我看来是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此外,关于“个体价值的识别与放大”,我也觉得非常有见地。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员工的“工位”,而忽略了他们身上隐藏的独特才能和潜力。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工具和方法,帮助管理者去发现、去培养、去激发这些潜在的价值,从而让组织整体的“智商”得到质的飞跃。它并非要求我们放弃所有的规章制度,而是在尊重个体差异、发挥集体智慧的前提下,构建一个更具韧性和适应性的组织。
评分《激活组织: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发现了一座灯塔。我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组织的生命力,并持续地创新。这本书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宏观的视角和微观的指导。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提高效率,更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持续学习、适应和进化的组织。作者对于“个体价值”的定义非常广泛,它涵盖了员工的技能、经验、创造力,甚至是他们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书中探讨的“激活”机制,让我明白,这些分散的个体价值并非自然而然就会汇聚成强大的合力,而是需要有意识地去设计和引导。它提出的一些“赋能”策略,让我看到了管理者角色的转变,从过去的“控制者”变成了“服务者”和“促进者”。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网络化组织”的构想,它描绘了一个更加灵活、敏捷、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未来组织图景。这种模式强调的是扁平的沟通、协作和共享,让信息能够自由地流动,让决策能够更快地做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直接,充满了实践智慧,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对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从中找到可以借鉴和改进的地方,确实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评分《激活组织: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关于“信任资本”的论述。在很多组织中,信任的缺失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各种问题。这本书旗帜鲜明地指出,建立高信任度的环境是激活组织活力的基石。作者并没有空泛地谈论信任,而是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实践方法,比如如何通过“透明的沟通机制”来消除猜疑,如何通过“公平的评价体系”来建立公平感,以及如何通过“支持性领导”来鼓励员工承担风险。我特别认同书中提到的一点: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续的投入和维护。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告诉我们“为什么”要信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如何”去建立和维护信任的路径。从个体层面来说,它鼓励我们去主动展现自己的价值,去积极地参与到集体决策中,而不是仅仅做一个被动的执行者。从组织层面来说,它强调了管理者需要扮演的角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赋能者、协调者和支持者。书中提到的“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价值,也让我颇有感触,很多时候,真正的创新和问题的解决,恰恰发生在这些看似“无用”的交流中。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朴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字里<bos>中都充满了真知灼见,让读者能够切实感受到其力量。
评分我最近拜读的《激活组织: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一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阐释了如何将分散的个体力量凝聚成强大的集体智慧。作者的观点非常具有前瞻性,他预见到在未来,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加扁平化、网络化、去中心化的组织形态。书中关于“知识的流动性”和“连接的密度”的讨论,让我深思。我们常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但如何让“柴”更容易被拾起,如何让“火”燃烧得更旺,这本书给出了很多妙招。它鼓励我们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界合作的平台,让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才能够自由地交流碰撞。尤其是在“创新”这个话题上,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方法论,它不仅仅是头脑风暴,更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持续产生创新想法的“生态系统”。从个体来看,它鼓励我们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并勇于分享自己的见解。从组织来看,它强调了创造一个鼓励试错、容忍失败的环境的重要性。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逻辑严谨,读起来不会感到晦涩难懂,反而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启发,更是对未来组织发展方向的坚定信心。
评分陈春花教授也是在中国高校管理学科教师当中,率先开启企业实证与实测研究的人,这种基于管理学科属性展开研究的尝试,一方面丰富了管理理论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树立了高校管理教师的新形象。陈春花教授所研究的成果也被很多企业引用和借鉴,并直接主持或领导了如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TCL集团、南方航空等大型企业的战略与转
评分上午购书,下午就到,真是神速,京东购物靠谱!
评分冲着作者买的,还没有品读,相信会有收获
评分所以打算陆陆续续把陈老师的书都来读一遍
评分总额 ¥110.54
评分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哦哦
评分确认收货
评分不错,喜欢陈老师的课和书!!!!
评分找搭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