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下冊)(第三版)

化工原理(下冊)(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何潮洪,伍欽,魏鳳玉,姚剋儉 著
圖書標籤:
  • 化工原理
  • 化工
  • 化學工程
  • 傳熱
  • 傳質
  • 化學反應工程
  • 流體
  • 分離工程
  • 工業化學
  • 過程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537034
版次:3
商品編碼:1217678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全國高等院校化工類專業規劃教材 ,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8
字數:461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化工原理(下冊)(第三版)》由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8所院校的有關教師共同編寫,作為浙江大學等院校的專業基礎課教材。《化工原理(下冊)(第三版)》是在《化工原理》(上、下冊)第二版(何潮洪等,科學齣版社,2007年)使用多年的教學實踐基礎上修訂再版的。《化工原理(下冊)(第三版)》分上、下兩冊齣版,上冊包括緒論、流體力學基礎、流體輸送機械、機械分離與固體流態化、攪拌、熱量傳遞基礎、傳熱過程計算與換熱器、蒸發8章;下冊包括質量傳遞基礎、氣體吸收、蒸餾、氣-液傳質設備、萃取、乾燥、吸附與膜分離7章。《化工原理(下冊)(第三版)》重視基本概念,闡述力求嚴謹,且選配瞭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以強化相關的實際應用與工程觀念的培養。在內容上重點論述化學工程中單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並簡明扼要地介紹相關的傳遞過程基礎。

目錄

總序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8章 質量傳遞基礎 1
8.1 相組成的錶示法 2
8.2 擴散理論 4
8.2.1 菲剋定律 4
8.2.2 一維穩定分子擴散 6
8.3 擴散係數 10
8.3.1 氣體的擴散係數 10
8.3.2 液體的擴散係數 13
8.4 對流傳質及傳質理論簡介 14
8.4.1 膜模型 15
8.4.2 溶質滲透模型和錶麵更新模型 16
8.5 傳質設備簡介 18
8.5.1 填料塔 19
8.5.2 闆式塔 20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21
參考文獻 22
習題 22
第9章 氣體吸收 23
9.1 概述 24
9.1.1 氣體吸收在工業生産中的應用 24
9.1.2 吸收的流程和吸收劑 25
9.1.3 吸收的分類 25
9.2 吸收相平衡 26
9.2.1 氣-液相平衡關係 26
9.2.2 亨利定律 27
9.3 傳質速率方程 28
9.3.1 雙膜模型 28
9.3.2 相際傳質速率方程 29
9.4 吸收(或解吸)塔計算 33
9.4.1 物料衡算和操作綫方程 33
9.4.2 吸收劑用量的確定 35
9.4.3 低濃度氣體吸收時的填料層高度 36
9.4.4 填料塔的設計型計算和操作型分析 42
9.4.5 高濃度氣體吸收時填料層高度的計算 47
9.4.6 塔闆數 50
9.4.7 解吸 53
9.5 其他類型吸收 55
9.5.1 多組分吸收 55
9.5.2 化學吸收 56
9.5.3 非等溫吸收 56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57
參考文獻 59
習題 59
第10章 蒸餾 63
10.1 概述 64
10.2 蒸餾過程的熱力學基礎 65
10.2.1 理想物係的氣-液平衡 65
10.2.2 蒸氣壓和揮發度 66
10.2.3 非理想物係的氣-液平衡及恒沸現象 68
10.3 蒸餾方式 70
10.3.1 簡單蒸餾 70
10.3.2 平衡蒸餾 71
10.3.3 精餾 72
10.4 二元連續精餾的分析和計算 74
10.4.1 精餾過程的簡化 74
10.4.2 全塔物料衡算及操作綫方程 75
10.4.3 進料狀態及進料綫方程 78
10.4.4 精餾塔的設計型計算 81
10.4.5 精餾塔的熱量衡算及節能 92
10.4.6 二元連續精餾的其他流程 94
10.5 精餾過程的操作及控製 99
10.5.1 精餾過程的操作型分析 99
10.5.2 精餾塔的靈敏闆 102
10.5.3 精餾過程的控製 103
10.6 多組分精餾 104
10.6.1 多組分精餾的特點 104
10.6.2 多組分物係的氣-液平衡 106
10.6.3 多組分精餾的簡捷計算 106
10.6.4 多組分精餾的嚴格計算模型 112
10.7 其他蒸餾方式 113
10.7.1 水蒸氣蒸餾 113
10.7.2 間歇精餾 114
10.7.3 恒沸精餾和萃取精餾 118
10.7.4 反應精餾 121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122
參考文獻 125
習題 125
第11章 氣-液傳質設備 129
11.1 填料塔 131
11.1.1 填料塔與填料 131
11.1.2 填料塔的流體力學性能與傳質性能 136
11.1.3 填料塔的附屬結構 141
11.2 闆式塔 144
11.2.1 闆式塔的塔型簡介 144
11.2.2 闆式塔的操作原理 146
11.2.3 闆式塔塔徑的估算 146
11.2.4 塔闆溢流型式 148
11.2.5 塔闆的共同結構 149
11.2.6 篩闆塔的結構設計 152
11.2.7 篩闆塔上流體力學計算 153
11.2.8 浮閥塔的設計156
11.2.9 新型塔設備簡介 163
11.3 塔設備的比較和選用 165
11.3.1 闆式塔的比較 165
11.3.2 填料塔和闆式塔的對比與選用 165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166
參考文獻 168
習題 168
第12章 萃取 169
12.1 萃取概述 170
12.2 液-液相平衡 172
12.3 選擇性係數及萃取劑的選擇 175
12.4 液-液萃取計算 176
12.4.1 單級萃取 176
12.4.2 多級錯流萃取 179
12.4.3 多級逆流萃取 183
12.4.4 連續接觸逆流萃取 187
12.5 液-液萃取設備 190
12.5.1 混閤-澄清器 190
12.5.2 塔式萃取設備 191
12.5.3 離心式萃取設備 192
12.6 其他萃取簡介 193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195
參考文獻 195
習題 196
第13章 乾燥 198
13.1 概述 199
13.2 濕空氣的性質及溫-濕圖 200
13.2.1 濕空氣的性質 200
13.2.2 濕空氣的溫-濕圖及應用 208
13.3 濕物料的性質 211
13.3.1 濕物料含水量的錶示方法 212
13.3.2 濕物料的分類 212
13.3.3 物料與水分的結閤狀態 213
13.4 乾燥動力學及乾燥時間 214
13.4.1 乾燥動力學實驗 215
13.4.2 恒定乾燥條件下的乾燥時間計算 217
13.5 連續乾燥過程的物料衡算和熱量衡算 221
13.5.1 物料衡算 221
13.5.2 熱量衡算 222
13.5.3 空氣在乾燥過程中的狀態變化 225
13.5.4 乾燥係統的熱效率和節能 228
13.6 乾燥介質狀態變化時的乾燥時間計算 230
13.7 乾燥器簡介 233
13.7.1 乾燥器的分類和選擇 233
13.7.2 常用的乾燥器 234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241
參考文獻 242
習題 242
第14章 吸附與膜分離 246
14.1 吸附 246
14.1.1 概述 247
14.1.2 吸附平衡 247
14.1.3 吸附設備及計算 249
14.2 膜分離 257
14.2.1 微濾與超濾 259
14.2.2 反滲透與納濾 260
14.2.3 滲透氣化 263
14.2.4 氣體分離 264
14.2.5 膜組件特性及膜汙染防治 265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267
參考文獻 268
習題 268
索引 270
《化學生産過程單元操作與設備》(第三版)—— 深入解析現代化學工業核心技術 本書並非《化工原理(下冊)(第三版)》,而是專注於化學工程領域中至關重要的“單元操作”與“設備”的原理、設計與應用。作為現代化學工業的基石,單元操作是實現物質轉化與分離的關鍵環節,而與之配套的設備則是將這些原理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的高效載體。本書力求以係統、深入、前沿的視角,為讀者呈現一套完整的化學工程單元操作與設備知識體係。 第一部分:流體輸送與混閤——構建物質流動的脈絡 本部分將從流體在管道中的流動特性齣發,深入探討動量傳遞的基本原理。我們將詳細講解牛頓流體與非牛頓流體的流變行為,以及雷諾數、阻力係數等關鍵參數在判斷流動狀態中的作用。進而,本書將重點介紹各種流體輸送設備的選型、設計與操作要領,包括離心泵、軸流泵、往復泵等常用泵類,以及鼓風機、壓縮機等氣體輸送設備。在設備設計方麵,我們將剖析其內部結構、工作原理、性能麯綫,並結閤實際生産案例,指導讀者如何根據物料性質、輸送量、揚程等要求,選擇最閤適的泵型,並進行經濟性與可靠性的綜閤評估。 接著,我們將轉嚮流體混閤單元操作。無論是氣-氣混閤、液-液混閤、氣-液混閤還是固-液混閤,高效的混閤是保證反應速率、提高産品質量、優化傳質傳熱效率的重要前提。本書將係統介紹攪拌器的類型、結構及其在不同混閤任務中的應用,如分散、溶解、傳熱、傳質等。我們將深入分析攪拌器的功率消耗、混閤效率與物料性質、容器幾何形狀、擋闆設置等因素的關係,並提供相關的計算方法與工程實踐建議。此外,我們還將探討氣泡塔、填料塔等氣體分散設備的混閤機理及其在吸收、蒸餾等過程中的應用。 第二部分:傳熱——能量轉換的奧秘 傳熱是化學工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單元操作之一。本部分將從熱力學基本定律齣發,係統闡述熱傳導、對流和輻射三種基本傳熱方式的機理。我們將詳細介紹熱導率、傳熱係數、傳熱溫差等關鍵概念,並推導適用於不同邊界條件和幾何形狀的傳熱方程。 隨後,本書將重點介紹各類換熱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設計方法與應用。我們將深入剖析管殼式換熱器、闆式換熱器、套管式換熱器、翅片管換熱器等主流換熱設備,從傳熱效率、流體阻力、設備體積、造價、維護便利性等多個維度進行比較分析。讀者將學習到如何根據傳熱量、介質性質、操作壓力、溫度等參數,閤理選擇換熱器類型,並掌握其設計流程,包括熱負荷計算、傳熱麵積計算、壓降計算等。此外,本書還將涵蓋間壁式換熱器、再沸器、冷凝器等在蒸餾、結晶、乾燥等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傳熱設備。 第三部分:傳質——物質遷移的精髓 傳質是實現物質分離與轉化的核心。本部分將從分子擴散與對流擴散的宏觀錶現齣發,深入講解傳質的基本原理。我們將介紹菲剋定律,並在此基礎上,深入分析多組分體係中的傳質過程。 隨後,本書將重點闡述蒸餾、吸收、萃取、結晶、乾燥等幾大典型的傳質單元操作。 蒸餾:作為最普遍的液體混閤物分離方法,本書將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的蒸餾設備,包括簡單蒸餾、分餾、精餾、共沸蒸餾、萃取蒸餾以及帶式蒸餾等。我們將深入講解塔設備的結構(闆式塔、填料塔)、操作綫與平衡綫的繪製、理論闆數的計算、塔徑與塔高的確定等精餾設計核心內容。同時,也會探討各種蒸餾操作模式(連續操作、間歇操作)及其優缺點。 吸收:氣體混閤物中某一組分被液體吸收的過程。本書將詳細介紹吸收塔的設計,包括吸收劑的選擇、吸收量計算、傳質推動力、吸收係數的確定,以及闆式塔和填料塔在吸收過程中的應用。 萃取:利用溶劑選擇性溶解組分來實現分離。本書將重點分析液-液萃取操作,介紹萃取設備的類型,如萃取槽、篩闆萃取塔、填料萃取塔、離心萃取機等,並講解萃取過程的設計要點。 結晶:從溶液中析齣固體晶體的過程。本書將介紹結晶的機理,以及不同類型的結晶設備,如蒸發結晶器、冷卻結晶器、真空結晶器、拖曳式結晶器等,並探討影響晶體粒度分布的因素。 乾燥:從固體物料中除去水分或其他溶劑的過程。本書將詳述各種乾燥設備的原理與應用,包括烘箱、流化床乾燥器、噴霧乾燥器、滾筒乾燥器、盤式乾燥器等,並分析乾燥速率麯綫與影響因素。 第四部分:固液分離與顆粒物操作——精細處理的藝術 本部分將聚焦於固體顆粒在化學過程中的分離與處理。 固液分離:主要包括過濾與沉降。本書將詳細介紹過濾的原理、過濾介質的選擇、過濾設備的類型(如闆框壓濾機、帶式過濾機、燭式過濾器、離心過濾器)及其設計計算。同時,也將闡述沉降的原理,以及沉降設備的類型,如沉降槽、離心分離機等。 顆粒物操作:涉及顆粒的生成、長大、破碎、篩分、流化等。本書將深入探討顆粒的形貌、粒度分布對其性質的影響,並介紹相應的設備與技術,如晶體生長控製、球磨機、破碎機、振動篩、流化床等,以及它們在化工生産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部分:化學反應工程與設備——催化與轉化的核心 雖然本書的核心是單元操作與設備,但化學反應是化學工業的靈魂,因此,本部分將簡要介紹與反應設備相關的概念。我們將探討反應器的類型(釜式反應器、管式反應器、固定床反應器、流化床反應器)與它們的適用範圍,以及它們如何與傳熱、傳質等單元操作緊密結閤,以實現高效的化學轉化。我們將簡述反應器設計中的一些關鍵考慮因素,例如傳熱的強化、催化劑床層的壓力降、物料停留時間分布等。 總結與展望 本書的編寫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係統、實用的化學工程單元操作與設備知識框架。通過對流體輸送、傳熱、傳質、固液分離以及顆粒物操作等核心環節的深入解析,讀者將能夠理解各種化學品生産過程的工程原理,掌握關鍵設備的選型、設計與操作要點。本書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閤,通過大量的算例分析和工程實例,幫助讀者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在日新月異的化學工業領域,對效率、經濟性、安全性以及環境友好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本書的知識體係,是理解和駕馭現代化學生産的關鍵。掌握本書內容,將為成為一名優秀的化學工程師打下堅實的基礎,並能為推動化學工業的技術進步與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本書適於化學工程、化學、製藥、材料等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在化工行業從事研發、設計、生産、操作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閱讀。

用戶評價

評分

在翻閱這本《化工原理(下冊)(第三版)》時,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的“全而精”。它涵蓋瞭化工原理下冊絕大部分的核心內容,但又沒有流於錶麵,每個知識點都講解得非常深入透徹。我特彆看重教材的“深度”,因為我希望自己能夠真正理解一個概念的來龍去脈,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知道有這麼迴事”的層麵。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給齣瞭公式和定理,更重要的是解釋瞭這些公式和定理是如何推導齣來的,以及它們在不同情境下的適用範圍。我喜歡書中對於邊界條件和假設條件的詳細說明,這能夠幫助我更準確地理解理論的局限性,並在實際應用中做齣更明智的判斷。而且,書中還涉及到瞭一些前沿的化工技術和研究方嚮,這讓我看到瞭化工原理的未來發展趨勢,也激發瞭我進一步學習的動力。總而言之,這本書給瞭我一種“紮實”的感覺,讓我覺得我在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而不是在“空中樓閣”裏學習。

評分

說實話,我拿到這本《化工原理(下冊)(第三版)》之前,對這門課的心態是“能過就行”。畢竟教材嘛,通常都比較枯燥,充斥著各種公式和定理,背誦和理解都讓人頭疼。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一開始就丟給我一堆抽象的理論,而是從實際問題齣發,比如化工過程中會遇到哪些挑戰,需要用到哪些基本原理來解決。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讓我對化工的整體有瞭更宏觀的認識。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各個章節之間的關聯性的強調,它會告訴你,你現在學的這個知識點,其實是上一章知識的延伸,並且會為下一章的內容打下基礎。這種知識體係的構建,讓我感覺自己是在一個完整的框架內學習,而不是零散地記憶碎片。而且,書中的邏輯非常嚴謹,推理過程清晰可見,即使是復雜的推導,也總能找到一條清晰的脈絡。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不僅僅是記住瞭公式,更能理解公式背後的物理意義和化學本質。這種學習體驗,讓我覺得學習化工原理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場充滿探索樂趣的旅程。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簡直是“太舒服瞭”!作為一本理工科的教材,《化工原理(下冊)(第三版)》在語言的錶達上,可以說是做到瞭極緻的通俗易懂,但又絲毫沒有犧牲其專業性和嚴謹性。我之前讀過一些化工原理的書,總是感覺文字晦澀難懂,需要反復推敲,纔能勉強理解其中的意思。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自然,就像和一位資深的工程師在進行一場深入的交流。作者善於運用類比和比喻,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讓我很容易就能在腦海中構建起相應的模型。比如在講解流體流動的時候,它會用生活中的例子來類比,一下子就消除瞭我心理上的隔閡。而且,章節的劃分也非常閤理,每一部分的內容都緊密相連,又獨立成篇,方便我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進行調整。我特彆喜歡書中的小結部分,每次讀完一個章節,都會有一個簡潔明瞭的總結,幫助我鞏固所學知識。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學習方式,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瞭大量的化工原理知識,而且感覺非常牢固。

評分

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教材,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激發學習興趣的催化劑。而這本《化工原理(下冊)(第三版)》絕對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采用那種一本正經、嚴肅到令人打瞌睡的敘述方式,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探索精神。作者在講解原理的同時,也會穿插一些關於化工發展曆史的小故事,或者介紹一些著名化學傢的生平事跡,這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一門技術學科,更是在瞭解一門學科的成長過程。書中的問題設計也非常巧妙,既有鞏固基礎的練習題,也有啓發思考的思考題,能夠讓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我特彆喜歡那些需要我發揮創造力的題目,它們讓我看到瞭化工原理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無限可能性。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在進行一場探險,每翻開一頁,都可能發現新的知識寶藏。這種充滿趣味性和挑戰性的學習過程,讓我對化工原理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充滿瞭期待。

評分

這本書真的給我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之前對化工原理一直有點畏難情緒,總覺得那些復雜的公式和反應機理遙不可及。但是這本《化工原理(下冊)(第三版)》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作者的講解方式非常清晰透徹,即使是像傳質、反應工程這樣聽起來就很高深的章節,也被拆解得條理分明。我特彆喜歡書中大量的圖示和實例,它們不是那種死闆的示意圖,而是真正能夠幫助我理解概念的“潤滑劑”。比如在講吸收塔設計的時候,書中詳細展示瞭不同操作綫和平衡綫的變化,以及它們對塔高和操作單元數的影響,配閤著文字解釋,我一下子就抓住瞭精髓。而且,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還常常會聯係實際工業應用,讓我看到這些知識是如何在真實的化工生産中發揮作用的。這種“學以緻用”的感覺,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很多我之前啃不動的概念,在這本書裏都變得觸手可及,甚至覺得很有趣。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耐心地引導我一步步深入化工的殿堂。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