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殘局定式與要領》主要講解象棋殘局各種殺法與例勝例和的定式,從分析實戰中的殘棋案例入手,分類拆解那些超一流的象棋特級大師們的對局。通過學習高手的對局,追隨他們的思考方法,瞭解他們對局麵的判斷依據,瞭解定式在實踐中的應用,藉由這樣實戰感十足的編排,讓讀者在閱讀中加深對殘局學習的興趣,提升自己的棋藝水平。
本書邏輯嚴謹,內容精彩,通俗易懂,引人入勝,適閤象棋初學者、愛好者自學及培訓班教學使用。
李雪明,象棋大師,1998年獲“棋緣杯”季軍,2000年獲“天豐杯”第六名,2010年獲北京“和諧杯”亞軍。
第一章 各兵種應用技巧
第一節 帥的威力 ………………………………………………… 2
第二節 仕相的巧用 ……………………………………………… 9
第三節 兵的運用技巧 …………………………………………… 13
第四節 馬的運用技巧 …………………………………………… 18
第五節 炮的運用技巧 …………………………………………… 24
第六節 車的運用技巧 …………………………………………… 29
第二章 殘局殺法定式
第一節 車炮成殺定式 …………………………………………… 37
第二節 車馬成殺定式 …………………………………………… 40
第三節 馬炮類成殺定式 ………………………………………… 44
第四節 車炮兵成殺定式 ………………………………………… 48
第五節 雙車兵成殺定式 ………………………………………… 51
第六節 雙車炮成殺定式 ………………………………………… 53
第七節 車馬兵成殺定式 ………………………………………… 60
第八節 車雙炮成殺定式 ………………………………………… 65
第九節 雙車成殺定式 …………………………………………… 69
第十節 雙車馬炮成殺定式 ……………………………………… 71
第三章 殘局例勝定式
第一節 兵 類 …………………………………………………… 74
第二節 馬 類 …………………………………………………… 79
第三節 炮 類 …………………………………………………… 88
第四節 馬炮類 …………………………………………………… 97
第五節 車 類 ………………………………………………… 103
第四章 例和殘局定式
第一節 兵 類 ………………………………………………… 115
第二節 馬 類 ………………………………………………… 119
第三節 炮 類 ………………………………………………… 122
第四節 馬炮類 ………………………………………………… 125
第五節 車 類 ………………………………………………… 128
第三段評價: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看得齣作者是深思熟慮過的,它不是簡單地按難度遞增排列,而是遵循著一種“由點到麵,再由麵迴歸點”的邏輯綫索。開篇的若乾章節,聚焦於最基礎、最常見的兵、車、馬的幾種核心對殺,這些章節的圖解清晰到近乎苛刻,確保讀者能夠紮實地掌握最基本的功力。隨著篇幅深入,開始引入復雜的復閤型殘局,比如象與馬的配閤、雙車對仕相等,作者巧妙地穿插瞭大量的曆史經典對局案例作為佐證。每一個案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特彆是最後幾章對“棄子取利”和“虛著妙手”的探討,更是將本書的深度推嚮瞭一個新的高度,那些精妙的布局與變化,讀來令人拍案叫絕,感覺自己的棋藝境界都被提升瞭一個層次。
評分第二段評價: 我之前接觸過幾本類似的棋類書籍,但大多內容過於陳舊,或者講解方式過於晦澀,常常讓人抓不住重點。然而,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卻極其平易近人,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棋手,耐心地坐在你身邊,為你娓娓道來每一個殘局背後的邏輯和精髓。作者在引言部分就闡明瞭本書的編寫宗旨——並非僅僅羅列招法,更重要的是培養讀者的“大局觀”和“應變能力”。書中對那些看似簡單的定式,都進行瞭深層次的剖析,比如某個關鍵節點的“先手”與“後手”的轉換,以及不同齣路下可能産生的“牽製”與“反製”。這種由錶及裏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實戰思維,讓我明白瞭,殘局的魅力不僅在於勝利,更在於如何將看似絕境的局麵,通過精妙的計算,導嚮最優解。
評分第四段評價: 從一個純粹的實戰愛好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在於它提供的“策略工具箱”。很多時候,我們在綫上對弈或者和朋友切磋時,總是在中盤結束後陷入僵局,靠運氣去搏殺。這本書則提供瞭清晰的路綫圖。它不僅僅是告訴你“下一步該怎麼走”,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這一步是最好的選擇”。比如關於“纏鬥”的章節,詳細對比瞭“穩健消耗流”和“快速穿透流”的優劣,並且結閤瞭不同時間限製下的適用性進行分析。這種實用主義的視角,讓我感覺這本書是活的,是可以直接帶入到實戰中去檢驗和學習的。我發現,自從開始係統研習這本書中的某些定式後,我在快棋中的失誤率明顯降低瞭,很多本以為走不齣去的殘局,現在都能找到破局的思路,這種“掌控感”的提升,是任何純粹的招法堆砌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第一段評價: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令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透著典雅的氣質,光是捧在手裏把玩,就覺得心情舒暢。紙張的選用上,也看得齣是下瞭一番功夫,紋理細膩,厚實適中,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封麵那幅水墨暈染的殘局圖景,寥寥數筆,卻勾勒齣一種深邃的意境,讓人不禁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好奇與期待。內頁的排版布局更是考究,字體大小、行距處理得恰到好處,使得復雜的棋譜符號和文字說明能夠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麵前,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迅速找到重點。尤其欣賞它在圖例上的處理,黑白分明的棋子,配閤精確的坐標標注,使得每一個變招的推演都變得直觀而流暢。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整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棋譜,更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拿來收藏都覺得物有所值。
評分第五段評價: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帶著一種獨特的曆史厚重感,但又絕不古闆。作者在敘述過程中,時常會引用一些古典文獻中的比喻,將復雜的棋理融入到更宏大的人生哲思之中,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韻味。例如,在談論如何應對對方的“緩兵之計”時,作者用到瞭“守拙待變,以靜製動”的古訓,這種文風的切換,使得長時間的棋理學習不再枯燥乏味,反而成瞭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我尤其喜歡它在章節末尾設置的“反思與自檢”部分,這些小標題通常是幾個發人深省的問題,迫使讀者停下來,真正去消化剛剛學到的知識,而不是機械地翻閱下一頁。這種引導式的學習方法,極大地增強瞭知識的吸收效率,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一種技術,更是在與一位智者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