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核心就是价值自信,价值自信决定着文化自信的属性和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实质性内涵就是其价值自信。坚定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不是靠“御用”理论家的自吹自擂和自封自诩,也不能靠政治领袖的行政命令和**,而只能靠全体国民的自觉认同和自愿信奉。唯有民生幸福的价值自觉才能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所以,着力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地实现民生幸福的价值追求,是坚定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根本出路。
罗建文,1963年生,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发展哲学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3部、大学教材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社科项目8项。在《哲学研究》《道德与文明》《中国行政管理》《科学社会主义》《伦理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伦理学》《哲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全文转载,4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录、摘编。学术成果先后5次获得湖南省和湘潭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励。
周建华,1980年生,湖南衡阳人,博士,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史党建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湖南省省级课题3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江汉论坛》《学术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一章从自发到自觉:人类价值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价值本质、价值追求与中国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
第二节价值自发与价值自觉及其特征
第三节从价值自发到价值自觉
第四节人类价值实践活动的规律总结
第二章民生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人类对幸福的追求与民生幸福的提出
第二节“人的全面发展”是民生幸福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民生幸福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价值
第四节民生幸福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章为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对民生幸福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民生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对民生幸福的价值追求
第三节毛泽东对民生幸福的价值追求
第四节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生幸福价值目标的理性认识
第四章以人为本:民生幸福的价值自觉
第一节价值自觉是执政党成熟与理性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民生幸福的价值自觉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经验总结
第三节改革开放成果是民生幸福价值自觉的历史条件
第四节全面实现中国梦是民生幸福价值自觉的标志
第五章崇尚民生幸福:善治政府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公共利益最大化是善治政府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民生幸福是检验政府善治能力的试金石
第三节发展民生幸福有利于促进政府的善治
第四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才能更好地促进民生幸福
第六章民生幸福最大化:民生时代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
第一节我国已进入发展民生幸福的新时代
第二节民生幸福与制度选择的理论探索
第三节民生幸福最大化是公共政策的本质要求
第四节民生改善与公共政策价值观转变
第七章民生幸福的理性测评: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学术界对居民幸福指数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是对政府善治能力的考量
第三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第四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的实证研究
第八章文化自觉:民生幸福价值追求的理性内涵
第一节文化自觉程度是国民幸福感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文化民生是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内涵
第三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居民幸福感
第四节社区宽容文化与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
第九章社会主义法治:民生幸福的根本保障
第一节民生幸福与法治保障
第二节民生幸福与法治的人性关怀
第三节民生幸福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第四节法治文化的理性自觉保障民生幸福的价值自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不错,封面简洁大方,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搭配白色的书名和作者信息,显得非常专业。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厚实且光滑,印刷清晰,字迹工整,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没有廉价感。内容方面,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从目录和章节标题来看,这本书涵盖了非常广泛的社会议题,从经济发展到文化建设,从环境保护到社会公平,似乎都触及到了。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共同富裕”和“人民主体地位”的部分感到好奇,这是否意味着本书会深入探讨这些概念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来实现更广泛的民生福祉?从这个角度来说,它预示着一次深刻的思想探索,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亲切感,因为它直接触及了“民生幸福”这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在当今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除了GDP,更重要的是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本书的副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则表明它不仅仅停留在现象描述,而是要探究背后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思想。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价值追求”层面,是如何将人民的福祉置于核心地位的。它是否能够解答“幸福”在中国语境下是如何被定义和实现的?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平衡发展与民生、效率与公平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和逻辑性是我首先关注的。从它所在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系列来看,可以推测其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和理论体系。我尤其对书名中“价值追求”的表述感到好奇。在很多讨论中,“价值”往往是抽象的,而“追求”则意味着实践和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追求民生幸福方面,所确立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这些价值观是如何在理论层面被构建和论证的?并且,这些理论性的“价值追求”,在实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又是如何被转化为具体的政策目标、制度安排以及最终的民生改善成果的?
评分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因为它似乎是在探讨如何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个永恒的、也是最重要的话题。书名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我联想到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价值追求”则引导我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理念。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民生幸福”的具体阐释,了解它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包括精神的满足、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我很想知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下,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全体人民的幸福感,以及这些“价值追求”是如何体现在具体的政策和实践中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它厚重的学术气息。书脊上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系列标识,让我在阅读前就对它的理论深度有了预期。我平时对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议题比较关注,尤其是如何将宏大的理论概念落地到具体可感的民生改善上。这本书的书名“民生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恰恰点出了我一直以来思考的核心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帮助我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构建出符合自身国情的价值体系,并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强大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