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周易文化與中醫學》為《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之一。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周易文化與中醫學》主要內容包括:概介瞭《周易》及易學的發生發展,以及六十四卦、太極、河圖、洛書、推占原理等,進而闡發並釋然瞭醫易相關,包括陰爻陽爻與陰陽學說;“生生之謂易”與天人閤一的生命觀;藏象是依《係辭》的“象其物宜”之論而“立象盡意”;易的“變動不居”與辨證論治;易學對中醫學演進的三次影響;易學對《內經》理論構建、五運六氣理論發生及各傢學說發展的影響;闡釋並分析瞭《周易》對於中醫學正反兩方麵的影響。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周易文化與中醫學》對於研究中醫學理論形成及演變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適閤中醫藥從業人員及中醫藥愛好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陳可冀(1930-),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醫大師,教授,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曾受聘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顧問(1978-2009)。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及終身研究員,國傢衛生計生委科技創新戰略顧問,中央保健委員會專傢顧問委員會成員,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閤會高級專傢顧問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榮譽委員,國傢心血管病中心專傢委員會委員,國傢神經係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專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衰老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閤學會名譽會長。為中國文化書院導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醫藥項目代錶性傳承人。在心血管病醫療研究、老年醫學及清代宮廷原始醫藥檔案研究等方麵做齣瞭係列貢獻,先後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奬、立夫中醫藥學術奬、國傢科技進步奬一等奬等奬項。
孟慶雲,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從事中醫藥理論與中西醫結閤理論研究及教學工作。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傢“973”計劃第二屆專傢組成員,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專傢組谘詢專傢,《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主編,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榮譽教授,中國中醫信息學會養生分會會長。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醫捲》副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傳統醫學捲》第二版副主編,《中國中醫藥年鑒》編委等。發錶學術論文400餘篇,著有《中醫理論淵藪》《孟慶雲講中醫經典》《孟慶雲講中醫基礎理論》《中醫百話》等,主編《中國中醫藥發展五十年》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引言從科學和文化的眼光看醫易相關
上篇 《周易》與易學
第一章 《周易》的名稱
第二章 《周易》的作者和成書年代
第三章 易學體係
一、《易經》《易傳》和《易緯》
二、卦與爻——周易的符號象徵
三、八卦
四、六十四卦
五、卦辭和爻辭
六、河圖與洛書
七、太極與太極圖
八、占筮法
第四章 《周易》的觀念
一、象與觀物取象的觀念
二、萬物交感的觀念
三、發展變化的觀念
四、中道觀念
五、道器觀
第五章 《易》學演變及學術流派
下篇 《周易》與中醫學
第一章 從《周易》陰陽到中醫陰陽
一、陰陽觀念的起源
二、《周易》的陰陽學說
三、中醫陰陽學說的基本規律
第二章 《周易》與中醫學的有機論人體觀
一、人與天地相應
一、陰陽交感,升降相因
三、人與自然節律同步,髒氣法時
四、《易》數與人體階段發育模式
第三章 《周易》對中醫理論的三次影響
一、《內經》承啓於《周易》
二、在漢代象數學影響下構建瞭“七篇大論”
三、從太極圖的思維中創立瞭命門學說
第四章 《周易》與《黃帝內經》中的藏象學說
一、藏象的三元構建
二、《內經》的三種藏象
三、《內經》藏象學說的意義
第五章 《周易》與《傷寒論》
一、從六象論人體到六爻之變推疾病的六經
二、模擬卦的病證模型
三、《周易》的中和觀與《傷寒論》之“和”
第六章 《周易》與中醫各傢學說
一、《周易》萬物交感觀念與胎教
二、八卦與小兒變蒸學說
三、壯水益火說與坎離水火論
四、乾元與溫補學派
五、腎水一心火既濟說
六、八綱八法說
第七章 《周易》象數學與子午流注
一、從象數的納甲到針灸的納甲法
二、象數學的納支與子午流注的納子法
三、流注八法、飛騰八法與靈龜八法
第八章 《周易》的太極全息觀與中醫診斷
一、《周易》的全息思維模式
二、中醫學全息藏象論
三、太極全息觀與中醫診斷學
第九章 《周易》與辨證論治
一、從《周易》的三纔觀到臨證的三因製宜和治隨證轉
二、從《易》“象”到辨證論治的“效”與“意”
三、從占筮法的三參閤證到辨證論治的四診閤參
四、《周易》的“辨物正言”與辯證思維
第十章 《周易》與衛生保健
一、解剖生理與疾病的記述
二、從預測到預防
三、養生、康復與氣功
四、食養、食療與飲食衛生
第十一章 《周易》對中醫學發展的負麵作用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中醫學與天文學、算學和農學,是中國先人獨自創造的科學技術體係中的四大核心學科(盧嘉锡,路甬祥《中國古代科學史綱·序》),但作為一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自然學科,又有極深厚的文化底蘊。
“文”字原指筆畫或色彩交雜(《說文解字注·文部》),後指事物之間的錯綜關係,所謂“物相雜,故日文”(《周易·係辭上》)。《周易·賁卦》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論,此處的人文與天文相對,指詩書禮樂等技藝及修養。聖人通過觀察天象能瞭解四季時序的變化,通過禮儀規範教育以感化民眾的手段治理天下。可見“文化”在古漢語中曾是“人文化成”一語的縮寫。作為名詞,“文化”二字連用最早見於西漢經學傢劉嚮(約前77-前6)的《說苑·指武》:“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時的“文化”,有“文治加教化”之意。現代所謂的“文化”,內容較寬泛,指人類從原始進化到文明所取得的科學、藝術、宗教、道德、法律、風俗、習慣等諸多方麵的成就,當是人類社會曆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本叢書所指的中華文化既包括傳統概念,也涵蓋現代意蘊。
中醫學是一門臨床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它既源於曆代的醫療實踐,也和數韆年中華文化血脈相連。古人有“上醫醫國”(《國語·晉語》)和“不為宰相,則為良醫”(《宋史·崔與之傳》)之說。在浩如煙海的文史典籍中,包含瞭大量的中醫藥文明成果;在捲帙浩繁的中醫藥文獻中,蘊藏瞭豐厚的中華文化精髓。如《周易·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周易·既濟·象》中的“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等,在中醫藥學中則體現瞭生命觀-一積極主動、防範未然。《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中醫藥學中體現為自然觀-一天人相應、順勢而為。《孟子·公孫醜上》中的“夫誌,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善養吾浩然之氣”,在中醫藥學中體現為正氣觀——立命修身、調養正氣。《禮記·中庸》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在中醫藥學中體現為治學觀-一博學審問、慎思篤行。“胸次豈無醫國策,囊中幸有活人方”(陸遊《小疾偶書》)及“萬金不換囊中術,上醫元自能醫國”(辛棄疾《菩薩蠻·贈張醫道服為彆,且令饋河豚》)的著名詩句,錶達瞭儒醫相通的人生觀廣_一精忠報國、利濟眾生。另如賈誼《新書·胎教》之論孕期衛生,《禮記·月令》及《漢書·王莽傳》關於屍解之闡述,《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指同族婚配),其生不蕃”之談優生,《逸周書·王會解》及《漢書·平帝紀》關於醫療設施之草創,《詩經》及《山海經》關於本草藥石之認識,均可印證中華傳統文化與中醫學問之種種關聯。當然,中醫學吸取瞭傳統文化中的基因但並非全盤接受,而是有所揚棄和發揮,前者如對割股療親的批析,後者如醫傢五行生剋理論中的補(腎)火生(脾)土的應用。類似的生動實例還可列舉齣很多。
1992年,陳可冀教授主編瞭國內外首套《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對從儒學、道學、佛學、甲骨文、周易、文物考古、兵學、古典文學、民俗學、飲食醫養和象數等文化視角來詮釋和探討中醫藥的理論與實踐之奧秘,做齣瞭積極的嘗試,在學術界和社會上産生瞭積極影響,得到湯一介先生等的贊賞,成為在這一方麵研究的係列著作。時隔20餘年,迴首再看這套叢書,感覺仍有其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為此,我們萌生瞭將本套叢書修訂後再版的願望。幾經周摺,在中國中醫藥齣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此願望終於得以實現。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周易文化與中醫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周易文化與中醫學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