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夺型投资者

憨夺型投资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印] 莫尼什·帕伯莱 著,陈丽芳 译
图书标签:
  • 投资
  • 价值投资
  • 股票
  • 财务自由
  • 个人理财
  • 投资策略
  • 长期投资
  • 巴菲特
  • 逆向投资
  • 成长投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133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8350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华章经典·金融投资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7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投资者、创业者
  

要追求高回报,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吗?巴菲特说这是错的,真正的价值投资是在低风险的同时取得高回报。如何做到呢,本书中讲解的“憨夺型投资法”屡试不爽。

内容简介

  

结合巴菲特等投资大师的投资智慧和帕特尔人的商业头脑,帕伯莱列出了憨夺型投资框架,这将帮助所有投资散户和基金经理大大提升自己的投资回报,获得比市场平均水平更高的投资收益,同时只承担较小的投资风险。控制风险的同时博取高收益的方法主要包括投资于具有持久优势的企业、注重安全边际、少投注、投大注和非经常性投注等。

作者简介

?莫尼什·帕伯莱,巴菲特的门徒,曾经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IT咨询公司CEO以及慈善家,1999年创办对冲基金,担任帕伯莱基金管理合伙人,该基金仿效20世纪50年代巴菲特合伙基金的模式创办。自1999年基金成立以来,取得高达28%的净年化投资收益。帕伯莱也跻身全美基金经理排行的前列。2007年7月,帕伯莱以650 100美元的竞价在eBay上成功拿到了下个年度与巴菲特一起共进午餐的机会。《福布斯》和《巴伦周刊》都曾刊载有关帕伯莱的报道,他还曾经做客CNBC和彭博(Bloomberg)电视及电台分享投资经验。

帕伯莱倡导“从容投资”。在他看来,成功的投资者应该是个“投资绅士”,在市场陷入严重恐慌时从容介入,而在完成投资工作后,可以“转身享受生活”。

帕伯莱认为,成功的投资者应该拥有的zui大优点不是智商,而是耐心。帕伯莱是IT出身,却一直拒绝投资科技领域,这一点与巴菲特也极为相似。他说:“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而对投资者来说,zui大的敌人就是变化。”


精彩书评

  

莫尼什?帕伯莱是一位极富见地、直言不讳的思想家。他善于解构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的奥秘,也知道如何分辨天赐投资良机。无论你投资菜鸟还是投资专家,你都能在阅读《憨夺型投资者》之后对金融世界的沉浮更加明了。金融市场为何如此复杂,深度剖析价值核心为何在投资决策中如此重要,帕伯莱在书中提出独到的见解,你都可以应用在自己的实践中。

——《福布斯》杂志欧洲局局长 史蒂芬尼?费奇(Stephane Fitch)

我一口气读完了《憨夺型投资者》。莫尼什在书中分享了他投资生涯取得超凡成就的秘诀,为价值投资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价值投资协会主席、《价值投资见解》杂志创始人和主编 惠特尼?帝尔森(Whitney Tilson)

低风险高回报的秘诀都在《憨夺型投资者》中说明了。帕伯莱作为巴菲特价值投资的一代传人在投资界独领风骚。如果你想要在股市有一番作为,你必须懂得《憨夺型投资者》的投资方法。

——森尼贝尔科帕奇信托有限公司(The Sanibel Captiva Trust Co.)资深投资经理蒂莫西维基(Timothy Vicky)

帕伯莱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成功的投资战略:“情况好,赚得多;情况不好,赔得少!我不需要买下整个行业,只需要买几个潜力巨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就可以。”我建议任何想要提升自己投资技巧的人都读一读本书。

——菲茨吉拉德管理公司总裁派特里克?菲茨吉拉德(Patrick Fitzgerald)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致谢

第1章 帕特尔人开汽车旅馆的生意经  1

第2章 马尼拉尔的生意经  15

第3章 维珍集团的投资之道  23

第4章 米塔尔缔造钢铁王国的憨夺法  31

第5章 憨夺型投资模式的框架  39

第6章 憨夺型投资法则101:投资现有的业务  53

第7章 憨夺型投资法则102:投资经营模式简单的企业  57

第8章 憨夺型投资法则201:投资低迷行业里遭遇困境的企业  65

第9章 憨夺型投资法则202:投资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行业  73

第10章 憨夺型投资法则301:少投注,投大注,只挑最好的投  79

第11章 憨夺型投资法则302:注重套利  93

第12章 憨夺型投资法则401:安全边际的重要性  107

第13章 憨夺型投资法则402:投资风险低、不确定性高的业务  115

第14章 憨夺型投资法则403:投资中模仿好过创新  137

第15章 激昂的困境:抛售的艺术  153

第16章 股指是否可靠?这是个问题  175

第17章 阿周那的目标:勇士的投资经验  185

注释  190


前言/序言

  致谢

本书是我多年来阅读各类文献的心得以及我和友人沟通后的结论,也是经过投资实践验证后的观点之集成。书中所写,一切乃发自肺腑。里面有很多借鉴的观点,属于我个人原创的观点不多。

  如果没有沃伦·巴菲特,就不会有帕伯莱基金(PabraiFunds),当然也不会有本书的面世。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对我的影响之大,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他们的视角几乎影响了整本书的观点和内容。两位投资大师多年来在投资领域的成就和思想激励着我,他们的无私和智慧引导着我,我对他们的恩德无以为报。沃伦、查理,谢谢你们。

  我要感谢我亲爱的朋友帕特·菲茨杰拉德(PatFitzgerald)和他的女儿米歇尔(Michelle),是他们提出来我应该写一本书。要不是他们,我不会想到在投资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写书。我感谢他们的坚持和鼓励。米歇尔对这个项目表现出的热忱和兴趣督促着我。我很感谢她的付出。我还要感谢Wiley出版社的编辑和工作人员。德布拉·英格兰德(DebraEnglander)给我提出了无数宝贵的建议,还有格雷格·弗里德曼(GregFriedman)和克里斯蒂娜·范里根(ChristinaVerigan)也帮了我不少忙。

  青年总裁组织(YoungPresidents’Organization,YPO)的伙伴们一路陪伴着我。感谢泰瑞·亚当斯(TerryAdams)、安迪·格雷厄姆(AndyGraham)、戴夫·豪斯(DaveHouse)、迈克尔·马斯(MichaelMaas)、马克·摩西斯(MarkMoses)、杰·瑞德(JayReid)和莱恩·雷切斯(RyanRieches)。在过去9年的时间里,青年总裁组织改变了我的人生。如果我从来没有加入青年总裁组织,就不会有帕伯莱基金或者本书的面世。我对青年总裁组织的贡献有限,但却从中学到了无数道理。这个绝妙的组织给了我无限的支持和帮助,我感激不尽。

  我首先是从大学室友埃杰·德赛(AjayDesai)那里第一次听到“憨夺”这个单词。虽然我们已有十几年没有联系,但我们一直期待能够再次相见。回忆当时有关憨夺型投资模式的讨论,我要谢谢你。

  帕伯莱基金的办公室经理伊莎贝拉·塞克(IsabelleSecor)和第四源(Source4)的玛丽贝思·纳吉(MarybethNagy)两人倾力编辑了本书。伊莎贝拉、玛丽贝思,谢谢你们。我还要感谢惠特尼·蒂尔森(WhitneyTilson)给我们提供的编辑建议。我的朋友沙伊·达尔达什蒂(ShaiDardashti)鼓励我要说一说回报社会的重要性,他的建议太重要了。谢谢你,沙伊。我的好朋友和邻居萨米尔·多什(SamirDoshi)向马尼拉尔·乔杜里(ManilalChaudhuri)引荐了我,我才有机会采访乔杜里。谢谢他从百忙中抽出空来和我见面讨论投资的建议。

  我的女儿芒苏(Monsoon)和莫马奇(Momachi)从知道我要写本书开始就很兴奋,一直很支持我写下去。我在写书的时候,一直想象着儿女和孙儿读本书的情景。想象着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天,手中捧着《憨夺型投资者》细细读来的感觉,我就觉得甚是安慰。也许我等不到那一天,但有了这种感觉和意念,就足以鼓舞着我不断写稿,按期完成。

  我十几岁的时候,先父奥姆·帕伯莱就开始教我很多有关憨夺型投资模式的宝贵经验,他的谆谆教诲,我一直铭记于心。可以说我读大学前,就已经取得工商管理学位。谢谢你,爸爸,我好想念你。妈妈一直在信封背面记账,我也沿袭了这种方法分析企业的业务模式。

  我的挚友兼妻子哈林娜·卡普尔(HarinaKapoor)对我的事业给予了无限支持。她是本书手稿的第一位读者。谢谢你,亲爱的!我比你所知道的还要更爱你。生命是一段旅程,而过程本身是最重要的。有大家的陪伴,让这段旅程变得精彩无限。我要借此机会向你们每一个人致以深深的谢意。



好的,这是一部关于深度价值投资、反周期思考以及如何构建坚不可摧的投资哲学体系的著作。 --- 《磐石之基:洞悉周期与构建反脆弱投资体系》 内容简介 在这个信息爆炸、市场情绪波动如潮汐的时代,传统的“跟随趋势”或“热点追逐”策略,往往将投资者推向了情绪化的深渊。《磐石之基:洞悉周期与构建反脆弱投资体系》,并非又一本关于如何快速致富的教科书,而是一部带领读者沉潜至投资哲学的核心,探究资本市场本质运行规律的深度著作。本书旨在帮助严肃的、追求长期主义的投资者,建立一套经得起市场极端考验,甚至能在危机中获得超额回报的投资操作系统。 本书的核心理念基于对历史周期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在价值的坚守。作者认为,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是噪音,而理解宏观经济的“大象步伐”——即长周期、中周期乃至短周期——才是把握风险与机遇的关键。 全书分为四个递进的层次:溯源(理解本质)、洞察(识别周期)、构建(系统设计)、实践(哲学落地)。 第一部:溯源——投资的本质与哲学的基石 这一部分将彻底解构市场常见的迷思,回归到投资的起点。作者强调,投资的本质是购买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而非交易符号或筹码。 价值的量化与定性边界: 深入探讨“内在价值”的模糊地带,区别于机械化的市盈率计算。我们将分析如何对无形资产(如品牌护城河、管理层能力、网络效应)进行合理的、非主观的估值锚定。引入“安全边际”的动态调整模型,而非僵硬的百分比限制。 复利陷阱与时间的朋友: 许多人误解了复利的力量,将其等同于高回报率。本书清晰地阐述了“高回报率”往往伴随着“不可持续的风险”。真正的“时间的朋友”是那些能穿越周期、保持稳定盈利增长的公司,以及能够抵御本金永久性损失的投资者。 知识的结构与能力圈的拓宽: 探讨如何构建一个稳固的知识结构,区分什么是“真懂”和什么是“知道”。重点论述了如何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将不相关的领域知识进行交叉验证,从而形成独特的洞察力,有效识别被市场严重低估或高估的资产。 第二部:洞察——宏观周期的“大象步伐” 本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于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宏观经济周期分析框架。作者认为,忽视宏观背景的微观选股如同在暴风雨中驾驶船只而不看天气预报。 四大周期的嵌套模型: 详细剖析了四大核心周期——信贷周期、库存周期、技术创新周期和资产泡沫周期——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叠加,共同塑造了市场的整体情绪和资产价格的长期趋势。 利率、通胀与结构性稀缺: 分析在不同的宏观环境下(如低利率、高通胀、滞胀),哪些类型的资产(如重资产、轻资产、必需消费品、可选消费品)会表现出结构性的稀缺性。如何预判央行政策的转向点,并提前布局。 “黑天鹅”与“灰犀牛”的风险管理: 区分概率极低但影响巨大的“黑天鹅”事件与大概率发生但被普遍忽视的“灰犀牛”风险。本书不提供事件预测,而是提供一套应对任何极端事件的弹性结构构建方法,确保在系统性风险爆发时,投资组合的韧性。 第三部:构建——反脆弱的投资系统设计 “反脆弱”(Antifragile)的概念是本书的另一核心。它超越了“稳健”或“多元化”,强调投资系统应在混乱和波动中受益。 非对称风险的追求: 阐述如何系统性地识别和构建具有“向上无限,向下有限”特性的投资组合。这涉及到对期权思维、概率分布的深度理解,以及如何通过结构性设计,让下跌成为学习和低成本建仓的机会。 投资组合的“冗余”与“弹性”: 传统的优化理论追求效率,而本书提倡在关键领域设置必要的“冗余”(如超额现金储备、低相关性资产的配置)。讨论如何利用冗余来抵御那些无法量化的“未知风险”。 情绪的量化与自动化防御: 探讨人类行为偏差(如处置效应、损失厌恶)对投资决策的破坏性。提供一套实用的工具和流程,通过预先设定的“触发点”和“再平衡规则”,将关键决策从情绪化的当下剥离出来,实现纪律的自动化执行。 第四部:实践——在市场迷雾中锚定自我 最后一章着重于将理念转化为持续的、可执行的投资行为,尤其是在市场陷入狂热或绝望时,如何坚守自我。 逆向思维的实操指南: 逆向投资并非简单地“买入别人抛售的”,而是深入理解市场共识的逻辑谬误所在。提供案例分析,展示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逆向投资者是如何判断“共识”的裂痕,而非仅仅是价格的低廉。 长期资本的“驻防”策略: 针对机构投资者和拥有长期视野的个人,探讨如何建立“永续资本”的思维模式。这意味着投资决策必须优先考虑资本的长期存续性,而非短期业绩排名。 退出机制的设计与“再投资”的艺术: 好的买入需要好的卖出做配合。本书详细论述了在何种情况下应该“收割”已实现的价值,并将这部分资本重新部署到下一个被低估的领域,确保资本的持续高效运转,形成良性循环。 《磐石之基》是写给那些厌倦了市场喧嚣,渴望建立独立、深刻、且能抵御时代冲击的投资思想体系的思考者。它要求读者付出努力,理解复杂性,但最终给予的回报,是内心的平静与财务的稳健。 ---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情感共鸣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传递者,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在面对选择时的犹豫和彷徨。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我。我尤其欣赏作者处理挫折和失败的态度,他没有一味地粉饰太平,而是坦诚地展示了其中的痛苦与挣扎,这种真实感让人倍感亲切。读到那些关于坚持和耐心的段落时,我常常会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急躁行为。这本书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安抚那些在现实中感到焦虑的心灵,引导我们建立起更强大的内在秩序。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力量往往源于内心的笃定,而不是外界的喧嚣。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简直太迷人了。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把复杂的概念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他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耳边分享他的真知灼见。读到某些关键转折点时,我甚至能清晰地想象出作者当时那种坚定而又略带激动的神态。情节的铺陈张弛有度,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抛出一个悬念,让你迫不及待想翻到下一页。而且,书中的案例分析选取得极其精妙,每一个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让我感觉这些理论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这种代入感极强,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简直是一场思想的探险之旅。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简直令人咋舌,但最难能可贵的是,它成功地将深奥的学问“去晦涩化”了。我以前接触过不少类似的专业书籍,常常读到一半就因为术语过多而望而却步,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作者对于核心框架的构建非常严谨,每一步推导都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就像在拼一块复杂的精密仪器,所有部件都严丝合缝。更让我佩服的是,他对细节的关注达到了偏执的程度,很多我自认为已经理解透彻的地方,作者还能给出全新的、更深层次的解读角度。读完一个章节,我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原本笼罩在迷雾中的世界突然变得清晰可见。这绝非一本可以速读的书,它需要你放慢脚步,仔细咀嚼每一个论点,才能真正体会到其精妙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仿佛遵循着某种音乐的韵律,有着清晰的起承转合。开篇的宏大叙事奠定了基调,随后进入了细腻的论证阶段,中间穿插着引人深思的小故事或名人轶事作为调剂,使得阅读节奏感极佳。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结论部分,它没有草草收场,而是提供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展望,将我们从具体的案例中抽离出来,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或未来图景中去思考。这种视野的拓展,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一座高山上,俯瞰着脚下的一切纷繁复杂。我甚至已经开始计划,准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按照书中的建议,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流程进行一次全面的审视和优化。毫无疑问,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将是深远而持久的,它更像是一份行动指南,而不是一本单纯的消遣读物。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色彩搭配大胆而和谐,那种莫名的质感让人爱不释手。我第一次在书店看到它,就被那种低调奢华的气质深深吸引。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无可挑剔,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书香,让人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作者的排版功力也值得称赞,字里行间留白得恰到好处,读起来丝毫没有拥挤感,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尤其是那些插图和图表的运用,简直是点睛之笔,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我特别喜欢作者在章节开头和结尾处的那些引人深思的小引语,它们就像是路标,指引着我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整个阅读体验,从触觉到视觉,都充满了高级感和匠心,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

评分

书不错,买回来好好读读,提升自己

评分

在这本新书里,杰克 D. 施瓦格对市场上流行的观点、对财富管理的误解,以及非理性的投资者行为做了深刻的论述。从有效市场理论,到在牛市买入熊市卖出,施瓦格在本书中对其逐个击破。他以一系列历史事实为依托,辅以恰到好处的常识论证,对核心投资理论里那些备受尊崇的错误概念和理论进行详细分析。

评分

挺好玩的一本书,从,美国的汽车旅馆说起说到投资。

评分

质量不错,内容不错,价格合理,值得购买。

评分

这个不错呀,很不错的,哈哈哈哈

评分

坏!

评分

618购买的,今天下午到货啦

评分

趁着京东打折把之前想买的全部买齐,备着慢慢看,有些看过觉得好的就当收藏了,还有些京东上暂时没有的以后打折时再找。物流物流蛮给力,图书也不错应该是正品。

评分

挺好玩的一本书,从,美国的汽车旅馆说起说到投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