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秩序》是古希腊哲学家奥古斯丁早起作品选集。奥古斯丁是希腊化早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出生于北非,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接受洗礼。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本书是其早期的作品。全书分为论幸福生活、论秩序、论教师、论宗教、论善的本性等篇。
本书是《希腊化和中世纪早期哲学经典集成丛书》之一种。
主编简介
章雪富,博士,浙江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希腊化罗马哲学研究,出版有《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斯多亚主义》(两卷本)、《希腊化哲学的Being 和早期基督教的上帝观》等10 余部作品,主编“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合作)、“历史与思想译丛”、“基督教经典译丛”等系列译著。
译者简介
石敏敏,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希腊化罗马时期作品的翻译,译有奥古斯丁《论灵魂及其起源》、西塞罗《至善和至恶》、纳西盎的格列高利《神学演讲录》和普罗克洛的《柏拉图的神学》等30 余部作品。
奥古斯丁(354-430 年),罗马时期的基督教思想家,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秩序》和《论自由意志》等大量著作。奥古斯丁上承希腊罗马思想传统,下启中世纪哲学1000 年,深刻影响了西方思想进程。《论秩序》收录了奥古斯丁早期作品如“论幸福生活”“论秩序”“论教师”“论真宗教”和“论善的本性”等,是对奥古斯丁早期思想的全面再现。
目录
论幸福生活
导论3
内容摘要10
正文11
论秩序
导论51
目录55
第一卷59
第二卷88
论教师
导论141
内容提要143
正文147
论真宗教导论199
内容提要201
正文205
论善的本性
导论285
正文286
译后记316
这本书的文字密度极高,每句话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信息量和思想密度远远超过现代任何一本学术专著。我阅读时,常常需要停下来,在草稿纸上画出逻辑图,试图将那些跨越数页的论证路径可视化。它探讨的“秩序”并非仅仅是政治学上的统治结构,而是一种宇宙论层面的必然性,一种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和谐蓝图。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它对“爱”作为构建社会连接的终极动力的论述,这种将情感提升到形而上学高度的处理方式,让我对许多社会现象有了全新的解读角度。它让我们明白,所有的法律、契约和制度,最终都必须依托于某种超越性的价值来获得合法性。这本书不是轻松的读物,它要求你付出汗水,但其回报是远超预期的——它为你搭建了一个思考“何以为人”和“何以为善”的坚实思想基座,其结构之稳固,足以抵御时间的侵蚀。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的阅读感受,那大概是“震撼于其深度”。这本书的内容并非简单地记录历史事件,而是深入到驱动历史运转的底层哲学驱动力之中。读到那些关于“恩典”与“自由意志”的交锋时,我简直感觉自己被卷入了那场跨越千年的激烈争论。作者的笔触如同锋利的冰锥,直刺人性最深处的矛盾与渴望。它没有提供廉价的安慰,反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建构的脆弱性,以及维持文明所需的巨大精神投入。我特别注意到了它在处理不同思想流派时的克制与公正,即使是那些后来被认为是异端的观点,也得到了充分的、有逻辑的阐述。这展现了那个时代学者严谨的求真精神,与当前社交媒体上那种急于下结论、拒绝倾听异见的风气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本书就像一面古老的镜子,映照出人类理性在面对终极问题时的谦卑与伟大。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需要向导的考古挖掘。它的结构并不总是那么平易近人,那种古老的修辞方式和冗长的论证链条,对于习惯了现代清晰、扁平化表达的眼睛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城邦”概念在那个动荡年代被重新定义的段落,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迁移,更是精神家园的重构。作者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体心灵的挣扎熔铸一炉,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在帝国衰落的阴影下,知识分子是如何努力为人类精神寻找一个永恒的庇护所。我反复咀嚼了其中关于“时间”的论述,那种超越线性历史的循环观和目的论视角,彻底颠覆了我习惯的对历史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即时的答案,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理解存在的全新“语法”。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浮现,就好像拨开一层又一层迷雾,看到更深处的意图。
评分这本厚重的典籍,初翻阅时便觉一股历史的尘埃扑面而来。它不像当代流行的快餐式读物,寥寥数语便道尽前因后果。相反,它要求读者沉下心来,在晦涩的词句中寻找那历史转折点的蛛丝马迹。我尤其着迷于其中对于早期基督教思想如何在蛮族冲击下艰难扎根的描摹,那种在文化熔炉中挣扎求生的精神力量,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书中所述的理性与信仰的辩证,绝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一种复杂的、充满张力的互动过程,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人们内心深处的困惑与坚守。作者的论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即便是对神学背景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其思想构建的精妙之处。只是,阅读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偶尔会因为古代语境的陌生感而需要反复查阅注释,但这沉浸式的探索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别样的收获。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去审视现代社会诸多观念的源头,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伦理与政治框架,无不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评分这是一部需要被“对待”而不是“阅读”的书籍。我指的是,它不适合在通勤的地铁上或睡前消磨时间时随手翻阅。它需要一个安静的角落,一张结实的桌子,以及一杯能让你保持清醒的饮品。我欣赏它那近乎偏执的对概念定义的坚持,每一个关键词,比如“公义”“自然法”“永恒”,都被赋予了极高的重量和精确的界限。这使得整部作品的论证如同精密的钟表机械,尽管初看复杂,一旦理解了核心齿轮的咬合方式,其内在的运行逻辑便清晰可见。对我个人而言,最受益匪浅的是它对世俗权力与神圣权威之间微妙张力的剖析。那种既要承认尘世秩序的必要性,又要时刻警惕其堕落可能性的警醒,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它迫使我们去思考,真正的稳定与秩序,究竟是外在的强力约束,还是源于内在的道德自觉。
评分奥古斯丁的大作嘛,那肯定好,必须买啊。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相当好的书,促销时购入收藏。
评分排版和内容都很好
评分好书值得珍藏
评分没看太进去,有些看不懂,难受。
评分应该是正品
评分没看太进去,有些看不懂,难受。
评分没看太进去,有些看不懂,难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