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機械製圖習題集(第7版)》與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院校《機械製圖》編寫組編,何銘新、錢可強、徐祖茂主編《機械製圖》(第7版)教材(以下簡稱主教材)配套使用。本套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傢級規劃教材。
《機械製圖習題集(第7版)》是在2010年第6版的基礎上,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2015年製訂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兄弟院校使用《機械製圖習題集(第7版)》第6版的反饋信息、近年來修訂發布的有關機械製圖的國傢標準、當前本課程教學改革的趨嚮,以及配套主教材第7版修訂的。《機械製圖習題集(第7版)》的編排順序與主教材一緻。考慮到機械類、近機械類專業本課程有多種類型和不同學時,《機械製圖習題集(第7版)》的習題和作業有一定餘量,各高等學校可參照教學基本要求,按教學大綱選取所需內容。
《機械製圖習題集(第7版)》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機械類、近機械類各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函授大學、電視大學等其他類型學校有關專業選用。與本習題配套的《機械製圖習題解答》多媒體課件也作瞭相應的修訂,請登錄jxzhitu.tongji.edu.cn查詢有關信息。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製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字體練習
圖綫、比例、繪圖儀器和製圖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錐度
橢圓畫法、麯綫闆用法、平麵圖形的尺寸注法、圓弧連接
在A3圖紙上用1:1的比例抄繪兩個圖形
第二章 AutoCAD基礎(略)
第三章 點、直綫、平麵的投影
點的投影
直綫的投影(一)
直綫的投影(二)平麵的投影(一)
平麵的投影(二)直綫與平麵以及兩平麵的相對位置(一)
直綫與平麵以及兩平麵的相對位置(二)換麵法(一)
換麵法(二)
第四章 立體的投影
平麵立體及其錶麵上的點和綫
麯麵立體及其錶麵上的點和綫
分析平麵立體的截交綫,並補全這些截斷的、缺口的、穿孔的平麵立體的三麵投影
分析迴轉體的截交綫,並補全這些截斷的、缺口的、穿孔的迴轉體的三麵投影
分析迴轉體的截交綫,並補全這些截斷的、缺口的迴轉體的三麵投影
分析迴轉體錶麵的交綫,補全迴轉體相貫、切割、穿孔後的諸投影(一)
分析迴轉體錶麵的交綫,補全迴轉體相貫、切割、穿孔後的諸投影(二)
第五章 組閤體的視圖與形體構思
三視圖的形成和投影關係
任選六個立體圖,分彆在下麵六個粗綫框內按細綫格數量畫組閤體三視圖的
徒手草圖
根據立體圖上所注尺寸,用1:1畫齣組閤體的三視圖
補畫視圖中所缺圖綫
在組閤體上作綫麵分析
讀圖初步
讀懂兩視圖後,補畫第三視圖(一)
讀懂兩視圖後,補畫第三視圖(二)
組閤體的尺寸標注
根據立體圖或模型在A3圖紙上用1:2比例畫齣組閤體的三視圖,並標注尺寸
形體構思和構型設計
第六章 軸測圖
用簡化伸縮係數畫齣下列物體的正等測(一)
用簡化伸縮係數畫齣下列物體的正等測(二)
畫齣下列物體的斜二測
第七章 機件的常用錶達方法
基本視圖、嚮視圖、局部視圖和斜視圖
剖視圖的概念與全剖視圖
全剖視圖
半剖視圖
局部剖視圖
用兩個平行或相交的剖切平麵剖開物體後,把主視圖畫成全剖視圖
剖視圖綜閤練習
斷麵圖
根據所給視圖,在A3圖紙上畫齣機件所需的剖視圖、斷麵圖和其他視圖,並標注尺寸
第八章 標準件和齒輪
螺紋的規定畫法和標注
螺紋緊固件的畫法與規定標記
螺紋緊固件的連接畫法
直齒圓柱齒輪的規定畫法
鍵、滾動軸承和圓柱螺鏇壓縮彈簧的畫法
第九章 零件圖
零件錶達方案與尺寸標注
錶麵結構、極限與配閤、幾何公差的代(符)號及其標注
讀零件圖(一)
讀零件圖(二)
讀零件圖(三)
在A3圖紙上按軸測圖畫零件圖
第十章 裝配圖
畫裝配圖(一):在A3圖紙上畫夾緊卡爪裝配圖
畫裝配圖(二):在A3圖紙上畫手壓閥裝配圖
讀裝配圖(一):夾綫體
讀裝配圖(二):換嚮閥
讀裝配圖(三):齒輪泵
第十一章 展開圖和焊接圖
展開圖
前言/序言
本習題集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傢級規劃教材,與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院校《機械製圖》編寫組編,何銘新、錢可強、徐祖茂主編《機械製圖》(第7版)教材配套使用,適用於高等學校機械類、近機械類各專業,也可供函授大學、電視大學等其他類型學校有關專業選用。
本習題集是在2010年第6版的基礎上,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2015年製訂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兄弟院校使用本習題集第6版的反饋信息、近年來修訂發布的有關機械製圖的國傢標準、當前本課程教學改革的趨嚮,以及配套主教材第7版而修訂的。與本習題集配套的《機械製圖習題與解答》課件也作瞭相應修訂,可供選用。
本習題集仍保留第6版的特點、基本內容和構架,加*號標題的內容是選學內容,加*號的題目是拓展或難度較高的題目,不需要選學或拓展、加深時可不選用。本版所作的調整和使用建議簡要說明如下:
(1)由於設計院的圖樣都已用計算機繪製,各校本課程的作業也早已不畫上墨圖,因而在本習題集中也仍與第6版相同,不提作業上墨的要求。
(2)在本課程的教學中,應繼續適當加強計算機上機操作的能力和徒手繪圖的技能,教師可在本習題集中按需指定若乾習題、作業,要求學生用計算機繪製或繪製徒手草圖。因第一章中的大部分習題和作業可以用作第二章計算機上機操作的內容,所以第二章AutoCAD基礎仍未編入相應的習題和作業,而且在其他各章中也未具體指定哪個習題或作業要求學生用計算機繪製,在教學過程中,請任課教師按需布置適量的作業用計算機繪製。務請使用本習題集的師生關注。
(3)由於主教材將第三章中有關投影變換的內容集中到該章最後,另立一節,所以本習題集也按此作瞭相應的較大調整和改編。
(4)由於主教材對第五章的章名、該章第五節的節名及該節的內容稍有調整,所以本習題集也相應地對該章的章名、該章第五節的節名及有關該節的習題所在的這一頁的標題作瞭調整。同樣,由於主教材更換瞭第八章的章名,本習題集也作瞭相應的調整。
(5)由於主教材將選學內容展開圖和焊接圖閤並成一章並放在主教材的最後,所以本習題集也相應地將展開圖的習題所在的這一頁移到最後。
(6)除瞭上述各點外,本版對本習題集第6版的其他所有內容都適當作瞭一些理順、調整和勘誤的工作,並按最近修訂發布的國傢標準作瞭修正和更新。
本習題集由高等教育齣版社委托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譚建榮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學董匡耀教授審閱。審稿人提齣瞭許多寶貴意見,給瞭我們很多幫助,在此錶示衷心感謝。
本習題集由錢可強、何銘新、徐祖茂主編。參加本習題集與配套課件《機械製圖習題與解答》修訂工作的有同濟大學錢可強、何銘新、徐祖茂、司徒妙年、李懷健、楊裕根、陳立群、潘群、陳曉蕾、陳國根、孫雄,上海交通大學卞樽等。
由於水平有限,選編的習題和作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懇請使用本習題集的師生和讀者批評指正。
請掃封底上的二維碼或輸入http://jxzhitu.tongji.edu.cn登錄網站,查詢和下載本習題集相關教學資料。
《機械製圖基礎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機械工程、製造工藝、工業設計等相關專業的學生及從業人員提供一個全麵、係統、深入的機械製圖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學習平颱。本書緊密結閤當前機械工程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實際應用需求,內容涵蓋瞭機械製圖的各個核心方麵,從基礎的圖樣繪製規範到復雜的零件設計錶達,再到現代三維建模技術的初步應用,力求使讀者能夠掌握機械製圖的核心語言,理解機械零件的設計意圖,並具備獨立完成工程圖紙繪製和解讀的能力。 第一部分:機械製圖基礎理論與基本規範 本部分將係統梳理機械製圖的理論基石和國傢強製性標準,確保讀者建立紮實的理論認知。 國傢標準與行業規範: 詳細闡述GB/T 16949《技術圖樣-基本規則》等一係列國傢標準在機械製圖中的應用,包括圖幅、標題欄、圖框、比例、綫型、字體的規定。強調標準化在工程圖紙交流中的關鍵作用,理解標準的重要性遠不止於形式,更是確保信息準確傳遞、避免誤解的生命綫。 視圖與投影: 深入講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三視圖(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的形成、配置和相互關係,以及常用的特殊視圖,如剖視圖(全剖、半剖、局部剖)、斜視圖、轉嚮視圖等。通過大量的例圖分析,使讀者清晰掌握如何根據零件的形狀和功能選擇最恰當的視圖來完整、準確地錶達零件的幾何形狀。特彆強調瞭第一視角和第三視角投影法的區彆及其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選擇。 基本圖示方法: 詳細介紹零件圖和裝配圖的繪製規範。零件圖部分,涵蓋瞭尺寸標注的原則和方法(包括極限尺寸與公差、錶麵結構、粗糙度、技術要求等),以及零件的視圖選擇、剖切方法、簡化畫法等。裝配圖部分,則側重於錶達零件之間的裝配關係、安裝位置、工作原理,包括裝配序號、明細欄的填寫規範,以及裝配工藝要求等。 形位公差與技術要求: 這是現代機械設計與製造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本部分將係統講解形位公差的各種符號、標注方法,包括位置公差、方嚮公差、形狀公差、傾斜公差等,並深入分析其對零件功能的影響。同時,詳細介紹錶麵粗糙度符號、標注方法及其選擇依據,以及其他重要的技術要求,如熱處理、錶麵處理、配閤要求等,強調這些技術要求是保證零件功能和産品質量的關鍵。 第二部分:典型零件的視圖錶達與繪製 本部分將聚焦於機械工程中最常見的幾類典型零件,通過實例分析和繪製練習,培養讀者針對不同零件特點進行視圖錶達的能力。 軸類零件: 詳細講解軸類零件的結構特點、視圖選擇的原則(通常采用主視圖和左視圖),以及尺寸標注的要點,包括長度、直徑、倒角、圓角、鍵槽、軸承位等的標注。重點突齣軸類零件的受力特性和裝配要求如何體現在圖紙上。 盤蓋類零件: 介紹盤蓋類零件的結構特徵(如薄壁、有孔、有加強筋等),以及視圖選擇的策略(通常采用主視圖、俯視圖、剖視圖),並結閤實例講解孔的標注、退刀槽、沉頭孔、錐度孔等的繪製方法。 聯係件: 涵蓋螺紋件(螺釘、螺母、螺栓)和鍵、銷等連接件的圖示方法。重點介紹螺紋的畫法(工作螺紋、粗牙、細牙、左鏇、右鏇),螺紋孔的標注,以及鍵、銷的形狀、尺寸和安裝要求。 齒輪與蝸輪蝸杆: 介紹齒輪(直齒圓柱齒輪、斜齒圓柱齒輪、錐齒輪)和蝸輪蝸杆的基本結構、視圖錶達方法,以及關鍵尺寸(模數、壓力角、齒數、螺鏇角等)的標注。強調齒輪圖紙是齒輪加工製造的直接依據,其準確性至關重要。 彈簧: 講解螺鏇壓縮彈簧、螺鏇拉伸彈簧、渦捲彈簧等常見彈簧的視圖錶達方式,以及彈簧的主要參數(綫徑、中徑、圈數、自由高度、彈簧力等)的標注。 第三部分:裝配圖的繪製與分析 裝配圖是錶達機器或部件工作原理、裝配關係和整體結構的關鍵圖樣。 裝配圖的視圖選擇與配置: 講解裝配圖的視圖選擇原則,如何通過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以及必要的剖視圖來全麵展示部件的整體結構和零件之間的配閤關係。 零件的裝配序號與明細欄: 詳細介紹裝配序號的標注方法,以及明細欄的填寫規範,包括零件名稱、材料、規格、數量等要素,強調其在裝配、采購和維修中的重要性。 剖視圖在裝配圖中的應用: 重點講解不同類型的剖視圖(如階梯剖、局部剖)在裝配圖中的應用,如何通過剖切清晰地展現內部零件的結構和配閤情況,同時避免畫齣不必要的輪廓綫。 裝配圖的技術要求: 介紹裝配圖上可能齣現的技術要求,如配閤、公差、錶麵處理、潤滑、以及裝配順序等,這些要求直接指導實際的裝配工作。 裝配圖的分析: 引導讀者如何通過閱讀裝配圖來理解部件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安裝位置和配閤關係,以及檢查裝配圖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第四部分:現代機械製圖技術導論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三維CAD軟件已成為現代機械設計的主流工具。本部分將對現代機械製圖技術進行初步介紹,為讀者後續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三維CAD軟件概述: 簡要介紹主流的三維CAD軟件(如SolidWorks, CATIA, Pro/ENGINEER, Inventor等)的基本功能和在機械設計流程中的作用。 參數化建模基礎: 講解參數化建模的基本概念,即通過草圖、基準特徵、實體特徵等步驟進行模型構建,並通過參數驅動實現模型的修改和更新。 基於三維模型的工程圖生成: 介紹如何從三維模型自動生成二維工程圖,包括視圖投影、尺寸標注、形位公差標注等,以及如何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編輯和完善,以滿足製圖標準的要求。 虛擬裝配與仿真: 簡要介紹三維CAD軟件中的虛擬裝配功能,以及進行初步的運動仿真和乾涉檢查,說明其在驗證設計閤理性方麵的優勢。 學習目標: 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 1. 掌握機械製圖的基本原理和國傢標準,理解工程圖紙的語言。 2. 熟練運用各種視圖和圖示方法,準確錶達零件和部件的形狀、尺寸、結構和技術要求。 3. 理解並掌握形位公差、錶麵粗糙度等關鍵技術要求的標注和解讀。 4. 能夠繪製和識讀典型零件圖和裝配圖。 5. 初步瞭解三維CAD技術在現代機械設計中的應用。 6. 培養嚴謹細緻的工程圖紙繪製習慣和分析能力。 本書結構清晰,內容翔實,配有大量精選的例圖和練習題,旨在幫助讀者建立紮實的機械製圖理論基礎,並逐步提升實踐操作能力,為未來在機械設計、製造、工藝等領域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