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菀莛撰述、施議對審訂《百傢點評人間詞話》,采摘近百年來諸傢關於王國維《人間詞話》的評語,依所錶達的觀點及材料,而不依人。采擇入編者,非必大傢,或者名傢。不見經傳者,也可入編,覆蓋麵寬廣。全書撰述,無論彆敘,還是集評,都頗能體現作者的獨立見解。是一部具有較大覆蓋麵,又富創造性的《人間詞話》點評讀本,於《人間詞話》各種刊本中,彆具一格,對於百年《人間詞話》的普及與研究,具有參考價值及推進作用。
《百傢點評人間詞話》全書四捲,各有捲首總批,對於該捲的來曆及要義作整體評判。全編一五六則,每則內容,由原文、彆敘、集評三個部分組成。“彆敘”部分帶有導讀性質,主要針對《人間詞話》詞條原文及百傢點評發錶個人意見,可當作題解看,而其評說對象則主要是集評所采摘。所謂綜閤百傢,自成一傢,目的在於發明真意。“集評”部分為選擇性的語錄。是點評,而非見一條采錄一條的資料匯集。須見簡單明瞭。如非必要,不予全錄。此書於《人間詞話》各種刊本中,提供另一解讀文本,將進一步推進《人間詞話》的研究和普及。
鄧菀莛,女,1980年9月1日生,廣東清遠人。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中國古代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近代文學學會會員、廣東省中國文學學會會員。研究專業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嚮為古代詩文與詩文批評。
施議對,1940年生,颱灣彰化人。先後師從夏承燾、吳世昌等詞學大師專攻詞學。198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澳門大學中文學院副院長等。現為澳門大學社會及人文科學學院中文係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比較文學研究中心學術顧問、河南大學兼職教授。所撰博士論文《詞與音樂關係研究》,學界譽為近百年來詞學集成之作。著作有《宋詞正體》 《今詞達變》 《詞法解賞》(分彆為《施議對詞學論集》第1、二、三捲)《人間詞話譯注》等。
百傢評點本《人間詞話》
序
凡例
捲一 人間詞話
一 詞以境界為最上
二 造境與寫境
三 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四 優美與壯美(宏壯)
五 寫實傢與理想傢
六 有境界與無境界
七 “鬧”字與“弄”字的妙用
八 境界不以大小定優劣
九 興趣說、神韻說與境界說
一○ 太白氣象
一一 溫飛卿詞
一二 飛卿、端己、正中三傢詞品
一三 南唐中主詞
一四 句秀、骨秀與神秀
一五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
一六 詞人赤子之心
一七 客觀詩人與主觀詩人
一八 後主之詞以血書者也
一九 馮正中開北宋一代風氣
二○ 正中《醉花間》
二一 綠楊樓外齣鞦韆
二二 永叔、少遊詞品
二三 正中詠春草詞
二四 風人深緻
二五 憂生與憂世
二六 成就大事業大學問的三種境界
二七 歐陽修的《玉樓春》
二八 淮海與小山
二九 少遊詞風
三○ 少遊氣象
三一 東坡與白石
三二 淑女與倡伎之彆
三三 創調之纔多,創意之纔少
三四 詞忌用替代字
三五 代字之弊
三六 隔霧看花
三七 和韻而似原唱
三八 詠物之詞以東坡《水龍吟》為最工
三九 白石的“隔”
四○ “隔”與“不隔”之分
四一 寫情“不隔”與寫景“不隔”之例
四二 白石不於意境上用力
四三 幼安佳處
四四 蘇、辛胸襟
四五 蘇、辛雅量
四六 狂狷與鄉願
四七 詞人想象與科學原理密閤
四八 周邦彥、史達祖詞品
四九 夢窗佳語
五○ 夢窗、玉田詞品
五一 納蘭容若塞上作
五二 納蘭容若詞
五三 詞未必易於詩
五四 文體盛衰原因
五五 詞有題而詞亡
五六 所見者真,所知者深
五七 詩詞中的“三不”
五八 隸事與詩纔
五九 詩詞體製
六○ 入乎其內與齣乎其外
六一 輕視外物與重視外物
六二 遊詞之病
六三 唐人絕句妙境
六四 白仁甫能麯不能詞
捲二 人間詞話刪稿
一 白石二語
二 雙聲疊韻
三 疊韻不拘平、上、去三聲
四 文學升降之關鍵
五 “天樂”二字文義
六 方迴詞少真味
七 文體之難與易
八 不得其平而鳴
九 善人與天纔
一○ 一切景語皆情語
一一 專作情語而絕妙者
一二 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一三 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
一四 藉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
一五 長調自以周、柳、蘇、辛為最工
一六 稼軒《賀新郎》
一七 稼軒、韓玉開北麯四聲通押之祖
一八 蔣、項不足與容若比
一九 詞傢時代之說
二○ 唐五代北宋詞
二一 王士禛《衍波詞》
二二 硃彊村詞
二三 寄興深微
二四 半塘和正中《鵲踏枝》
二五 皋文論詞,深文羅織
二六 “軟語商量”與“柳昏花暝”
二七 池塘春草謝傢春
二八 有句與無句
二九 平淡與枯槁
三○ 詞中警句
三一 文文山詞
三二 和凝《長命女》
三三 疏遠高古與切近凡下
三四 《草堂詩馀》與《絕妙好詞》
三五 梅溪、夢窗諸傢詞膚淺
三六 瀋昕伯《蝶戀花》
三七 政治傢之眼與詩人之眼
三八 宋人小說多不足信
三九 詞之最工者
四○ 詞中的句與篇
四一 倡優與俗子
四二 歐陽修與柳永
四三 艷詞與儇薄語
四四 詞人須忠實
四五 《花間集》《尊前集》《草堂詩馀》《詞綜》與
《 詞選》
四六 清代詞論
四七 白石之曠在貌
四八 內美與修能
四九 詼諧與嚴重
捲三 人間詞話附錄
一 況蕙風詞
二 蕙風詞境似清真
三 彊村《浣溪沙》
四 蕙風聽歌諸作
五 皇甫鬆詞
六 韋端己詞
七 毛文锡詞
八 魏承班詞
九 顧夐詞
一○ 毛熙震詞
一一 閻選詞
一二 張泌詞
一三 孫光憲詞
一四 詞中老杜周清真
一五 模寫物態,麯盡其妙
一六 清真詞入於人者至深
一七 周清真妙解音律
一八 雲謠集中《天仙子》
一九 王以寜詞
二○ 夏言詞
二一 樊誌厚《人間詞》序(一)
二二 樊誌厚《人間詞》序(二)
二三 歐陽修《蝶戀花》
二四 清真不宜有之作
二五 少遊脫胎溫詞
二六 玉田不如白石
二七 美成詞多作態
二八 近人崇拜玉田,門徑淺狹
二九 周介存(濟)論詞多獨到語
捲四 人間詞話補錄
一 餘填詞不喜作長調
二 開詞傢未有之境
三 抒情詩與敘事詩
四 牛嶠詞不在見刪之數
五 “暮雨瀟瀟郎不歸”未必白傅(居易)所作
六 張玉田詞欠風流蘊藉
七 玉田隻在字句上著功夫
八 雜劇先聲
九 緻語與放隊
一○ 《尊前集》傳刻經過
一一 《古今詞話》的來曆
一二 善創與善因
一三 淫詞、鄙詞與遊詞
一四 王國維自論其詞
後敘:二十世紀境界說研究論略
一 開拓期(1908—1918):《人間詞話》之刊行及意義
二 創造期(1919—1948):境界說之認識與闡釋
三 蛻變期(1949—1995):境界說之異化及再造
四 馀論
序
可能是受王國維的影響,我自來讀書,信奉“無目的而自生目的”的讀法。即便我花瞭十年時間去研究王國維的詞學及學緣,而十年的開端也是因為一個學生關於王國維的一次偶然提問。三年前,因為我的另一項目結項時間緊迫,我幾乎是強行中斷瞭我的王國維研究,將已經發錶的九十萬字論文,條理整閤為《王國維詞學與學緣研究》一書,交中華書局齣版。但其實近三年來,我還是斷斷續續地寫瞭一些與王國維相關的文章;今年更是在《文史知識》上連載瞭十二篇論析王國維詞的文章。我不知道以後還會寫多少關於王國維的文章,但應該一定會寫。因為我發現閑來打開王國維的著作,早已是我的一種習慣,則是否能由此不斷“自生目的”,也是我自己無法預料的。
關於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我此前在中華書局齣過三四個本子,有學術版的,也有通俗版的,算是花瞭不少功夫。其中《人間詞話疏證》先後收入《中國文學研究典籍叢刊》《中華國學文庫》兩種叢書,據說印數相當可觀。關於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人間詞話》學術史,我也做過十個專題的研究。我因此感嘆:即便慵人如我緩行如此,持之以恒,也居然能做齣一點成就,何況其智其勤皆在我之上的呢!
但老實說,即便我對王國維的詞學用心如此,也常常不免睏惑其中。《論語?子罕第九》中顔淵的喟嘆最能代錶我的心境。他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纔,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顔淵對孔子之道的禮贊近乎極緻,而極緻的結果便是發現根本找不到追隨的路徑。這種驚嘆之後無所歸依的恐懼感,沒有類似的經曆恐怕很難體會到。我對王國維極高明的思想也真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感覺。因為試圖閱讀並理解一位大師,本身就是對閱讀者的一種挑戰。
但學術史要前進,挑戰便不可避免。
菀莛君曾從餘問學三載,2016年夏博士畢業,鏇任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珠海)特聘副研究員。她到任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完成這本《百傢點評人間詞話》。這書的編寫因緣與澳門大學施議對教授有關,是施議對教授把這個撰寫書稿的任務交給瞭菀莛君,其中包含的信任與督促之意,在在可感。菀莛君也果然不負所望,晨寫暝抄,不到一年即完成瞭初稿三十多萬字。她曾將初稿發我審閱,但老實說,我隻是簡單翻瞭翻,並未細看。原因倒不是我偷懶,而是此書由施議對先生擔任審訂,自然無勞我多問瞭。施議對先生不僅撰寫過多篇關於王國維詞學的精彩文章,而且曾在嶽麓書社齣版過《人間詞話譯注》。此書我曾枕籍觀之,受益甚多。“鐵門限”在此,我當然不必過慮瞭。
關於《人間詞話》匯評類的著作,此前我見過兩種:一種是劉鋒傑、章池閤著,黃山書社齣版的《人間詞話百年解評》;一種是周锡山編校、上海三聯書店齣版的《人間詞話匯編匯校匯評》。這兩種著述篇幅並不算大,但應該說將之前齣版關於《人間詞話》研究的代錶性人物、代錶性觀點,大體網羅瞭進來。但前書齣版於2002年,近十五年的學術史缺失是顯在的;後書增訂再版於2013年(初版於2004年),近五年的學術史也被擱置在外。而且即便是2013年之前的學術史,我讀來也殊多未足。這個“未足”主要體現在采擇觀點的傢數和編者的自我裁斷上。
菀莛君此書雖名“百傢點評”,其實引錄不止百傢,其中頗多我未見或曾見而忽略者。因為傢數的大幅增加,既以時序展現近百年學術史的客觀發展,又將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共置一書之中,可見學術史發展的豐富與麯摺過程。值得一提的是詞話條目後的“彆敘”,在大體總結相關學術史的同時,也將自己的理解與判斷融入其中,實際上將編者自身也轉變為點評“百傢”之一。
此書本編、刪稿、附錄、補錄的體例多承王幼安等校訂本而來。但這種文本分法,我私下覺得可能是有問題的。王國維初刊《國粹學報》的64則《人間詞話》,似乎並不能完全持以為是王國維詞學之“本”。在1915年之時,王國維曾再度刪訂瞭一個新本,此本之後再無修訂。所以王國維詞學的最終本原,從“後齣轉精”的角度來說,應該是在1915年刊於《盛京時報》的31則本《人間詞話》。這個本子當然從《國粹學報》中采擇甚多,但當年存於手稿而被初刊棄用的若乾條目也同時被吸收進來。所以從王國維詞學的發展過程來說,“刪稿”並非真的是刪去之稿,隻是暫時未被選用、可能待用的條目而已。有的條目事實上後來被王國維在《盛京時報》中采用瞭。既如此,則“刪稿”之義,就值得商榷瞭。
以前俞平伯在重印《人間詞話》的序言中曾感慨地說:“(此書)雖隻薄薄的三十頁,而此中所蓄幾全是深辨甘苦、愜心貴當之言,固非胸羅萬捲者不能道。讀者宜深加玩味,不以少而忽之。其實書中所暗示的端緒,如引而申之,正可成一龐然巨帙。”俞平伯說《人間詞話》是“固非胸羅萬捲者不能道”,而擬解析者,我覺得同樣須有胸羅萬捲的學術底蘊,纔能識得其中端緒,辨明其中甘苦。菀莛君此書在展現學術史的同時,我覺得同樣也展現瞭她個人的學術魄力和學術眼界。
晉代的陸機在《文賦》中特彆提到“伊茲事之可樂,固聖賢之可欽”,對由作文而帶來的人生樂趣描寫得十分形象。菀莛君讀書勤敏,也時有學術發見之樂。我總覺得能從讀書中獲得快樂的人,纔當得起“讀書人”這一稱號。我希望菀莛君能從讀書和著述中繼續享受學術的快樂。
隻有真學術,纔有大快樂。我一直這樣固執地認為的。
彭玉平
2017年10月20日
初讀《人間詞話》,我最先被徵服的,便是王國維先生那股子洞察鞦毫的精氣神。他看詞,不像是簡單的品鑒,更像是在曆史的洪流中打撈,在文人的心海裏探尋。他能從極小的切入口,比如一個字,一個意象,就能抽絲剝繭,揭示齣作者當年的心境,甚至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我記得他講到“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時,那股子清晰的界定,仿佛給我撥開瞭迷霧。我一直覺得,詩詞中最動人的,莫過於那份真摯的情感,而王國維先生恰恰能把這份情感還原得淋灕盡緻。他分析辛棄疾的豪放,不是簡單地贊美其氣勢,而是深入其婉約的另一麵,看到他“卻坐促織聲 in 鳴,夜將半,飲孤杯,思何人,不可見”的落寞,這種對比,纔真正讓人領略到英雄末路、壯誌難酬的蒼涼。還有他對李清照的解讀,我一直認為她是被過於浪漫化的纔女,但王國維先生能看到她詞中“沉溺”的境界,那種“人比黃花瘦”的極緻,不是刻意為之的淒美,而是自然流露的生命況味。他對於詞的分析,總能觸及到我內心深處,讓我對這些古老的文字産生一種全新的理解和共鳴。
評分這本《人間詞話》,讓我深刻體會到瞭“境界”二字在詞學上的分量。王國維先生所提齣的“境界說”,並非空泛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的,能夠幫助我理解為何有些詞能夠穿越時空,觸動人心。他提到“有造境,有寫境”,這簡直是點醒瞭我。我以前看詞,常常是停留在文字錶麵的描繪,而先生則引導我去感受詞人所構建的那個獨特的精神世界。比如他評價範仲淹的《漁傢傲》:“‘長煙一空,皓月韆裏,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此‘寫境’也。‘漁夫笑,漁人唱,江上晚風,靜默無語’,此‘造境’也。” 這種“寫境”與“造境”的結閤,讓我明白瞭詞的藝術魅力在哪裏。前者是客觀的景物描寫,後者則是主觀的情感注入和意境的營造。我突然意識到,許多我以為自己懂的詞,其實隻是看到瞭皮毛。通過先生的講解,我纔明白,詞不僅僅是文字的排列組閤,更是一種情感和精神的升華,是一種將個體生命體驗融入自然景色的藝術創造。這種對於“境界”的深刻剖析,讓我對詞的鑒賞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
評分讀《人間詞話》,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古色古香的茶館,與王國維先生一同品茗論道。他的語言風格,時而沉靜如水,時而又如春風拂麵,但始終透著一股子知識分子的儒雅與深邃。他對待詞的剖析,不是簡單地褒貶,而是一種循循善誘的引導,讓我能夠自己去體會其中的妙處。我尤其喜歡他對於詞的“境界”劃分,那種“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區分,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我曾以為,所有美好的詩詞都應該是充滿瞭個人情感的抒發,但先生卻讓我看到,有時最動人的情感,恰恰是通過對客觀景物的冷靜描繪而傳遞齣來的。他引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句寫景,卻能讓人感受到一種遼闊、孤寂,以及一種超越時空的壯美,這便是“無我之境”的極緻。這種對不同藝術錶現手法的細緻辨析,讓我對詞的理解不再局限於錶麵的辭藻,而是深入到其背後所承載的哲學思考和人生感悟。
評分不得不說,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呈現齣的那種“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求索精神,深深地打動瞭我。他不僅僅是站在學者的角度去梳理和分析,更像是一個孤獨的行者,在文學的長河中跋涉,尋找那最真實的生命之光。他引用“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這不僅僅是對詞人的評價,更是對所有追求卓越者的普遍性指導。我反復咀嚼“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句,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它不僅僅是描寫鞦天的蕭瑟,更是象徵著一種孤獨的探索,一種對未知與遠方的執著。這種精神,在當今這個浮躁的時代尤為可貴。我看到瞭他對於“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推崇,那種為瞭心中的目標,不惜付齣一切的執著,讓我肅然起敬。而最終,“眾裏尋他韆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頓悟,更是給瞭我極大的安慰和希望。這三個境界,不僅僅是關於詞的鑒賞,更是關於人生的哲學,關於追尋意義的道路。
評分《人間詞話》最讓我驚艷的,是它那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藝術敏感度。王國維先生的文字,看似平淡,實則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他能從一些極其細微的文學處理中,發現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暗流。例如,他提到“詞有‘寫意’,有‘寫跡’”,我之前從未從這個角度思考過。我一直以為寫詩詞就是寫下內心的感受,但先生卻告訴我,還有一種更高級的藝術手法,是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繪,來間接錶達情感,讓讀者自己去體會。他舉例蘇軾的“野芳發而幽香, cường 烈風起而欲吹”,這種“寫跡”的手法,通過描寫野花的香氣和風的吹拂,就能夠勾勒齣一種空靈幽遠的意境,而無需直白地抒發情感。這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藝術魅力,簡直是神來之筆。我發現,很多我曾經覺得“好”的詞句,在先生的筆下,都得到瞭更深層次的解釋和肯定,仿佛為我打開瞭通往藝術殿堂的另一扇門,讓我對文字的運用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還可以。。。。。。。。。。
評分還可以。。。。。。。。。。
評分很好的
評分好書,滿100減50,趕緊入手自産自銷沒毛病。
評分好書好書,值得購買,愛不釋手!
評分還可以。。。。。。。。。。
評分印刷不好,內容一般
評分還可以。。。。。。。。。。
評分好書,滿100減50,趕緊入手自産自銷沒毛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