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用一本書,構建一個溫暖的生命港灣,讓每一顆流浪的心都能夠停留下來,安心地去生活,安心地去愛與被愛。
★翻開這本書,感受純美的愛與青春,重拾對愛的信仰與渴望,願我們在時光裏沉澱齣越來越迷人的味道。
★席慕蓉親繪插圖、親寫序詩,傾情呈現精美品讀珍藏本。
內容簡介
此書是席慕蓉散文的代錶作,用詩般的語言鋪展齣一個絕大多數女子所望塵莫及的心靈世界,記錄瞭作者對愛情、鄉愁、人生、藝術等的感悟和思考,讓每一顆流浪的心都能夠停留下來,安心地去生活,安心地去愛與被愛。
她的文字就像清澈的溪流、藩籬邊的小花,輕靈、淡雅而又親切、平實,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她的思想又像浩瀚的大海,從中散發齣的關於生命、關於美、關於藝術的思考,平和、寬容、博大而又深沉,影響瞭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曆程。
本書由席慕蓉親繪插圖、親寫序詩,親自審校完成,傾情呈現精美品讀珍藏本。
作者簡介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於四川,祖籍內濛古,童年在香港度過,成長在颱灣。颱灣師範大學藝術係畢業後,赴比利時深造,專攻油畫。1966年以*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布魯塞爾皇傢藝術學院。曾獲比利時皇傢金牌奬、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奬、1968年歐洲美協兩項銅牌奬及1989年颱灣中興文藝奬章新詩奬等。曾在國內外舉行十餘次個人畫展。齣版有詩集、畫冊、散文集及選本等六十餘種。
目錄
篇一〓愛的絮語
四季·2
愛的絮語·5
貓緣·8
海棠與花的世界·13
成長的痕跡·17
幾何驚夢·24
我的記憶·28
窗前劄記·33
不忘的時刻·38
悠長的等待
——一個女性藝術工作者的領悟·43
篇二〓達爾湖的晨夕
鬍凡小姐的故事·48
瑪麗安的二十歲·56
海倫的婚禮·66
賣石頭的少年·73
達爾湖的晨夕·78
那串葡萄·86
中年的心情·89
欲愛的神殿·94
篇三〓槭樹下的傢
槭樹下的傢·104
夏天的日記·109
主婦生涯·116
星期天的早上·122
謎題·126
花的極短篇·132
月色兩章·137
同學會·140
姐姐的歌聲·144
說夢·149
心靈的對白·155
我的淚水·159
標本·165
一個春日的下午·169
花事·176
豐饒的園林·187
黃粱夢裏·191
篇四〓生命的滋味
有月亮的晚上·200
生命的滋味·205
燈火·209
池畔·215
兩種時刻·220
寫給幸福·225
街景·230
“自剖”二三則·237
豐收·242
憂天三問·250
夏日·255
時 光·260
篇五〓悲歡之歌
紅塵·270
美好的插圖·285
空白·289
島上三則·294
悲歡之歌·297
夏夜的記憶·304
模糊的願望·309
自由的靈魂·312
她的一生·318
精彩書摘
初 版
——序詩
我的心是否還是傾慕於
昔日的夢境?
從古舊的版本裏誘引齣
一種揉和著紙頁與歲月的香氣
一種想要細細閱讀過往的渴望
我的心是否還是傾慕於
昔日的夢境?
昔日新鑄的鉛字
在初版的書頁上曾經留下
多麼美麗的壓痕!
——2004��9��22
成長的痕跡
/山百閤/
也許事情總是不一定能如人意的。可是,我總是在想,隻要給我一段美好的迴憶也就夠瞭。哪怕隻有一天、一個晚上,也就應該知足瞭。
很多願望,我想要的,上蒼都給瞭我,很快或者很慢地,我都一一地接到瞭。而我對青春的美的渴望,雖然好像一直沒有得到,可是走著走著,迴過頭一看,好像又都已經過去瞭。有幾次,當時並沒能馬上感覺到,可是,也很有幾次,我心裏猛然醒悟:原來,這就是青春!
那一個夏天,我快十八歲瞭,和大學的同學們到橫貫公路去寫生,住在天祥。夏日的山綠得逼人,有一個下午,我和三個男同學一時興起,不去和彆的同學寫生,卻什麼也不帶的,往一座被我們端詳瞭很多天的高山上爬去。那是一座非常清秀的山,被眾山環繞,隱隱然有一種王者的氣質。
而當我們經過一個多小時纍人的攀爬,終於到瞭一處長滿瞭芳草的斜坡時,天已經慢慢暗下來瞭。麵對著眼前起伏的峰巒,身後一片挺秀斜斜地延展上去的草原,風從下麵的山榖裏吹上來,我們驚訝地發現,在這高山上,在這長滿瞭荒草的高山上,竟然四處盛開著潔白的百閤花。
而在那一刻,我心裏開始感到一種緩慢的痛苦,好像有聲音在我耳旁,很冷酷地告訴我:你隻能有這一刹那而已。在這以前,你沒料到你會有,在這之後,你會忘掉你曾有。百閤花纔是完完全全屬於這裏的,而你隻不過是一個過客,必得走,必得離開。不能像百閤一樣,永遠在這座山巒上生長、盛開。
黃昏時的山巒有一種溫柔而又淒愴的美麗,而我心何所歸屬?三個男孩子躺在我身後的草坡上,大聲地唱著一些流行的歌麯,荒腔走闆地,一麵唱一麵笑。青春原該是這樣快樂無憂的,而我,我為什麼不能和他們一樣?為什麼卻怔怔地站在這裏,對這些在我眼前盛開著的山百閤懷著那樣一份忌妒的心思呢?
是懷著那樣一份強烈的忌妒,我叫一位男同學替我采下一大把純白的百閤,我把它們緊緊地抱在懷裏,帶下山去。
可是,沒有用,真的沒有用。正如那聲音所告訴我的一樣,我仍然無法把握住那些逝去的時刻。而那些被我摘下的百閤雖然很快地都凋謝瞭,可是,在我每次迴想起來的時候,它們卻總是依舊長在那有著淡淡的斜陽的高山上,盛開著,清純而又潔白,在灰綠色的暮靄裏,對我展現齣一種永不改變和永遠無法觸及的美麗。
那一輪月因此,在那個晚上,當月亮照進那古老的山林裏的時候,我必也曾深深地感動過罷。
當時那樣的年輕,總以為這些時刻是本來就會齣現的,是我該享有的,心裏的感動隻是因為它們齣奇的美麗而已。卻一點也沒想到,能有那樣的一個晚上,能在初春的季節來到那樣高的一座山上,能有那樣一大片鬱鬱蒼蒼的林木,能有那樣一整夜清清朗朗的月光,實在是一種人間稀有的遇閤,一場永不會再重現的夢境。
那天晚上,站在那條麯摺的山徑前的時候,我剛剛二十歲,月亮剛剛從山邊升起。
……
一麯淡雅的生命頌歌,一次滌蕩心靈的旅行。 在這本散文集中,作者席慕蓉以其一貫的細膩筆觸和深邃洞察,帶領我們走進一片充滿詩意與哲思的內心世界。她並非直接描繪某個具體的“傢”,而是將“傢”的概念延伸至更廣闊的生命維度,無論是心靈的棲息地,還是情感的歸宿,亦或是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渾然天成。 書名“槭樹下的傢”,本身就帶有一種畫麵感與意境。槭樹,常以其絢爛的色彩在鞦鼕季節燃起生命的激情,又在春天吐露新芽,象徵著生命的輪迴、變遷與永恒。在這片槭樹之下,我們得以審視自我,感受時光的流轉,體味生命中的悲喜與無常。作者的文字,如同鞦日陽光透過槭樹葉的縫隙,灑落一地斑駁的光影,溫暖而又引人深思。 情感的低語與心靈的迴響 席慕蓉的散文,最動人的之處在於其對情感的深刻挖掘與真摯錶達。她筆下的情感,並非轟轟烈烈,而是如涓涓細流,緩緩滲入讀者的心田。那些關於愛、關於彆離、關於思念的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觸動最柔軟的內心。她懂得,人生最深刻的情感,往往就藏匿於最尋常的日子裏,藏匿於一次不經意的迴眸,一次無聲的陪伴。 她描繪的“傢”,可以是與至親至愛共度的溫馨時光,也可以是內心深處對於安寜與歸屬的渴望。當她寫到與親人之間的情感羈絆時,字裏行間流淌著的是一種不動聲色的深情,沒有過多的渲染,卻有著能夠穿透歲月的力量。那些日常的瑣碎,那些默默的付齣,在她的筆下被賦予瞭詩意的光輝,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與傢人之間的關係,體會“傢”的真正含義——它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種情感的港灣,一種無條件的接納與支持。 然而,情感的旅程並非總是坦途。席慕蓉也毫不避諱地探討生命中的失落與傷痛。她用一種平和而達觀的態度,去麵對那些必然的彆離與遺憾。她的文字中,沒有怨懟,沒有沉淪,隻有一種對生命本身的尊重與對過往的釋然。她讓我們明白,即使在失去中,生命依然可以找到新的意義,即使在傷痛後,心靈依然可以開齣堅韌的花朵。她的“傢”,有時也承載著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那些曾經的歡笑與淚水,都化為滋養生命的養分,讓她更加懂得珍惜當下,感恩所有。 自然的迴響與生命的哲思 席慕蓉的文字,與自然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她常常將自然的景物,如山川、河流、星辰、花草,作為她情感與哲思的載體。這片“槭樹下的傢”,也絕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廣闊的天地息息相關。她筆下的自然,是靈動的,是有生命的,更是能夠映照齣人生百態的鏡子。 她觀察落葉的飄零,體悟生命的無常;她凝視星空的浩瀚,思考生命的渺小與偉大;她聆聽風的低語,感受自然的脈搏。在與自然的對話中,她尋求內心的平靜,尋找生命的答案。她的文字,常常帶有禪意的韻味,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置身於一片寜靜的綠洲,洗滌心靈的塵埃。 這種對自然的感悟,也延伸到瞭她對生命哲學的思考。她不執著於某個固定的答案,而是鼓勵讀者去感受,去體會,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理解。她讓我們明白,生命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探索與發現的過程。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間,或許就蘊藏著深刻的真理。她的“傢”,也因此而變得更加遼闊,不再局限於一方屋簷,而是擴展到整個宇宙,成為心靈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和諧狀態。 她也常常提及那些關於時間與空間的感悟。時間的長河,空間的廣袤,在她的筆下,既是令人敬畏的力量,也是孕育無限可能的舞颱。她用一種超然的視角,去審視個體在宏大時空中的位置,從而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她的“傢”,是對生命時間和空間的一種溫情迴望,也是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期許。 對生命的熱愛與對美好的追求 席慕蓉的散文,始終飽含著對生命的熱愛與對美好的不懈追求。即使在麵對睏境與挑戰時,她也總能從中發掘齣積極的因素,找到前行的力量。她的文字,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們前行的道路,給予我們希望與勇氣。 她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值得被溫柔以待。她鼓勵我們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去珍視那些微小的幸福。她的“傢”,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對生命的熱忱,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她也會在文字中,分享一些關於藝術、關於閱讀、關於旅行的感悟。這些都成為她生命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豐富瞭她對“傢”的理解。藝術的美,閱讀的智慧,旅行的開闊,都為她的心靈提供瞭滋養,也讓她能夠以更廣闊的視野去審視生命。 她的筆觸,細膩而又富有力量,能夠將抽象的情感與哲思,具象化為生動的畫麵,讓讀者感同身受。她擅長運用比喻、象徵等手法,讓文字充滿想象空間,引發讀者更深層次的思考。 結語:一次心靈的洗禮與升華 總而言之,這本散文集《槭樹下的傢》並非僅僅是一部記錄作者個人經曆的作品,而是一次觸及靈魂深處的對話,一次心靈的洗禮與升華。席慕蓉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感性的文字,帶領我們去感受生命的多重維度,去理解“傢”的無限含義。 她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與自我、與他人、與自然、與宇宙的關係。她引導我們去發現生命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去體悟那些深藏的智慧。她的文字,如同一首悠揚的樂麯,在心間久久迴蕩,讓我們在閱讀之後,依然能夠感受到那份寜靜、那份力量、那份對生命的熱愛。 在這片“槭樹下的傢”,我們或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歸宿,也能在這片文字的沃土中,播撒下更深刻的生命理解,收獲更加豐盈的心靈。這是一種溫柔的邀請,邀請我們一同走進作者的心靈花園,一同感受生命的芬芳,一同聆聽生命的低語,一同去構建屬於我們自己內心深處的“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