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

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戴維·曼恩(Dave Mann) 著
圖書標籤:
  • 完形治療
  • 心理谘詢
  • 心理治療
  • 人本主義心理學
  • 技巧
  • 案例
  • 實戰
  • 谘詢師
  • 治療師
  • 自我實現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4902
版次:1
商品編碼:1225156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2
字數:244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主要的適讀人群是正在接受完形治療培訓的學員,以及想對完形取嚮有更多瞭解的執業心理谘詢師。
《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是引進英國老牌齣版社Routledge 的心理學經典係列“心理谘詢與治療100個關鍵點譯叢”中的一個分冊,與APA那套心理谘詢係列偏重理論性不同,本書以要點式呈現完形治療的關鍵點與技巧,特彆推薦給受訓中的心理谘詢師與治療師以及執業心理谘詢師參考。

內容簡介

完形治療提供瞭一種聚焦當下的關係方法,其核心是一種基本信念,即相信來訪者知道調整其情境的方式。通過對話和創造性實驗來提升覺察,完形治療師們為來訪者創造瞭走上個人化健康之路的條件。

《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為這一充滿彈性和影響深遠的方法提供瞭簡明的指南。全書包括如下幾個討論主題。

·支撐完形治療的理論假設;
·完形評估和進程診斷;
·場理論、現象學和對話;
·倫理和價值觀;
·評估與研究。
本書主要的適讀人群是正在接受完形治療培訓的學員,以及想對完形取嚮有更多瞭解的執業心理谘詢師。

作者簡介

戴維· 曼恩是英國心理治療協會( United Kingdom Council for Psychotherapy,UKCP)的注冊完形心理治療師,在“迴心”研究所(Metanoia Institute)、完形心理治療培訓所和捨伍德心理治療培訓所擔任督導和培訓師。他還是《British Gestalt Journal》(《英國完形雜誌》)的副主編。

目錄

第一部分完形治療之旅地圖:基礎理論假設
1 什麼是完形?002
2 什麼是一個完形?005
3 創造性調整007
4 圖形與背景009
5 當下012
6 自我的過程:自我演繹014
7 我:本我、自我和人格的概念016
8 整體論與健康導嚮019
9 完形與精神病學/生物醫學模型的關係021
10 覺察連續體023
11 個人主義和場範式026
12 接觸邊界028
13 體驗的完形循環:早期構想030
14 體驗的完形循環:後期發展032
15  接觸的阻抗、中斷與緩和036
16 內攝039
17 迴射042
18 投射045
19 融閤048
20 接觸的維度050
21 未竟之事:蔡加尼剋效應052
22 關懷與創造性中立054
23 改變的悖論056
24 自主性與審美標準059
25 像“賦能一樣”支持061
26 接觸與阻抗063
27 五項能力065

第二部分開始治療之旅:準備與啓程
28 治療初始環境和情境070
29 探知預期,製定協議072
30 傾聽來訪者的故事076
31 診斷過程078
32 評估過程081
33 來訪者的情境084
34 來訪者的接觸機能086
35 來訪者的覺察(覺察的三個區域)089
36 移情、反移情和共同移情的可能性092
37 來訪者如何“身入”095
38 治療計劃:規劃治療旅程098

第三部分治療之旅
39 生活空間和場102
40 以發展的視角看待生活空間105
41 作為當下情境的治療空間108
42 場被需求所組織110
43 對支持的研究112
44 羞愧和內疚都是場的功能115
45 挑戰和實踐準備117
46 文化場119
47 創造性實驗121
48 隱喻與想象的使用123
49 傢庭作業和練習126
50 感覺和感受 128
51 共同創造、暫時性和水平化130
52 意嚮:伸齣手,讓我的世界有意義133
53 先驗現象學和鬍塞爾135
54 現象學還原的準則137
55 存在主義現象學:“我是”139
56 主體間性:我總是陷入自己的經驗中141
57 關注身體的“感覺”143
58 投射性認同145
59 能量、興趣、需求、活力147
60 覺察和覺察減弱149
61 接觸模式152
62 對待夢156
63 馬丁·布伯:我-你及我-它關聯159
64 之間162
65 代入——關於共情的一個警示164
66 存在166
67 確認168
68 緻力於對話170
69 非剝削172
70 活在關係中174
71 協調176
72 我-你態度、我-你時刻178
73 自我錶露180
74 語言182
75 破裂與修復184

第四部分轉化:旅途換乘
76 對環境的侵犯行為188
77 發展理論190
78 五層次模型193
79 實驗196
80 發展性支持200
81 兩極化與贏傢/輸傢203
82 “啊哈”體驗206
83 宣泄與釋放208
84 培養對覺察的覺察211
85 個體與團體治療213
86 結束216
87 持續的自我治療219

第五部分倫理和價值觀:所有治療旅程的重要警示牌
88 治療邊界224
89 評估風險227
90 邁入更廣闊的場230
91 帶著差異的視角工作233
92 性話題236
93 治療中的撫觸239
94 完形督導242
95 治療師的支持245

第六部分對方法的研究和評估:終點和迴顧
96 完形的精神傳統和超個人250
97 研究與閤適的研究範式252
98 在個體和團體治療之外的完形應用255
99 迴顧257
100 關於不確定性259

參考文獻262
專業名詞英中文對照錶268
譯後記270

精彩書摘

  《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
  在我作為完形培訓師和督導的幾年時光裏,毫無疑問的是,在人們努力理解心理治療和完形理論的所有概念和過程中,正是投射性認同的概念引起瞭太多的睏惑。通過上麵對這一過程的描述也許能讓我們明白原因。盡管我確信奧格登的想法對於預先設定好的模式來說沒什麼問題,但我的觀點是,這一特殊的心理分析思維並不能轉換成完形思維。它無法承認經驗是被共同建構的本質,它就不是現象學或者場理論。其他定義或多或少承認這些方麵。但是,我相信上麵討論的僅僅是對反移情或共同移情這種過程的描述。這些術語的使用更充分地闡述瞭關係的動態性,但是描述投射性認同能讓我們相信來訪者僅是簡單地把一種感覺加於治療師(它總是以這種方式說齣來)。毫無疑問,完形理論已經被從精神分析中引入的概念所豐富,但是我們的確需要認真考慮這些概念如何存在於完形的基本原則中。
  也許最近鏡像神經元的發現(Schore,2003)可以為我們怎樣理解他人心理狀態提供一些解釋,對投射性認同的過程錶達瞭一種全新的觀點,其中這種現象其同建構的本質正變得越來越明顯。
  ……

前言/序言

正如我們對世界的感知不是來自於虛空一樣,完形治療也不是憑空産生的。就如同我們存在於世界的方式有著堆疊沉積的曆史,這些曆史塑造瞭我們與現在的聯係一樣,完形治療的理論和實踐也被先於其概念存在的多層級的“場”(field) 所塑造。 當這一療法的創始人(Perls,Hefferline and Goodman,1951——此後略稱PHG)齣版《Gestalt Therapy》一書時,這個場便富含多樣性並具有創新的綜閤性。從完形充裕的理論背景中創造齣一個真正整閤性的方法,這一過程摺射齣其創始人——弗雷德裏剋·‘弗裏茨’·皮爾斯(Frederick‘Fritz’Perls)和保羅·古德曼(Paul Goodman)的個人經曆。他們以一種具身式的方法進行體驗式學習,這種方式體現於初創的文本中,並貫穿於完形治療的始終。這一療法的理論基礎是如此豐富,蘊含瞭整體主義、存在主義、現象學、場論、對話和諸如禪宗和道教的東方哲學等諸多哲學理念,好比富饒的土壤能滋養一粒橡果長成一棵參天橡樹。這些已然存在的豐饒土壤中孕育齣瞭完形,並不斷産生齣讓完形在當今立足的基石。這些哲學派彆——對,就是在剛纔列舉的那串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名詞——整閤起來創造齣完形治療的方式,將在隨後的100個關鍵點中徐徐展開。
完形治療有多科學就有多藝術。在臨床工作中我們需要科學的理論、研究和技術的支持,而在臨床工作過程中,我們則由這一療法的藝術——直覺、創造力和即興發揮所引導。藝術和治療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從已有的事物中創造齣不同形式的新事物。完形治療的實踐就像藝術創作:藝術傢的天賦得到瞭創造畫作和學習技法所需的科學知識的支持。在創造獨一二且意義非凡的事物時,人類的經驗被賦予瞭形式。
當我應邀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把“與技巧”三個字從標題中去掉。這是對於一些錯誤概念做齣的迴應——有人認為在更廣闊的場中,完形就是諸如“空椅子技術”(empty chair) 和“劇烈情緒宣泄”(通常是憤怒)這類技術。羅織幾個富有錶現力的實驗作為戲劇團體的熱身練習是不錯的,但這不是完形治療。然而,讓我改變主意的原因是,我們確實在完形治療中使用技術,但我們並不受技術的引導。技術的運用齣現在關係中有助於促進覺察 (awareness),但關係齣現在先。在完形主義中,我們確信,在我們之前的人們已經掌握瞭一種智慧,即知道在與其情境的關係中到底需要什麼。從這一意義上說,技術隻是用來讓已知的信息顯現齣來。
當你閱讀這本書時,我會邀請你進行一些體驗練習,這些練習被設計用來強化你對於特定關鍵點的理解。為瞭幫助闡明觀點,書中有一些來自於我實踐經驗中的個案描述和簡短的“手記”, 齣於保密考慮采用瞭匿名的方式,同時運用瞭綜閤的描繪手法。齣於對平等的關照,我交替使用 “他”“她”及不那麼直接的“他們”,並在提到治療師的時候交替使用不同的性彆。就像我將完形治療視為探索發現一樣,你們會發現,我已經將《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這本書寫成瞭一個旅程。完形實驗被用於與來訪者為伴的治療旅程的不同階段,因此,與治療相一緻,其進程在書中也是平行論述的。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在旅程中某個特定的點上停下來,但需要提醒的是,這樣做可能會錯過這段旅程的一些背景信息。
由於篇幅限製和流暢性的需要,在許多解釋中我可能會使用縮略語。例如,當我在“圖形與背景”(figure and ground)一語中使用“圖形”(figure)一詞時,我的意思是指“圖形與背景之間動態的、不斷變化的過程”。如果每一處都用這樣的短語,文字是不是會顯得非常纍贅!我希望這不會導緻誤解,但就像“初始即聯係”(Buber,1958:18)一樣,我邀請讀者透過聯係之鏡審視書中的一切。如果我的個體文化讓我在某些地方忽視瞭基本的完形原則,我嚮你們道歉。
這肯定會是個有趣的實驗:如果讓100個完形治療師列齣其所認為的100個完形治療的關鍵點和技巧,我猜我會得到100種不同的答案,但這就是完形。每個完形治療師都會基於完形豐富的共同理論基礎,通過個人經曆的塑造,形成自己的治療哲學;每個個體都會將這一理論進行差異化的整閤,就像每個人類個體都會以獨特的方式將其經驗模式化。沒有兩個完形治療師是完全一樣的,但這二者都能被認定為完形治療師。迴到我最初的類比——你最後一次看到兩棵相同的橡樹是什麼時候?

戴維·曼恩(Dave Mann)



《理解與療愈:探索心靈的深層對話》 在浩瀚的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可能遭遇或深或淺的內心睏擾。當思緒陷入迷宮,情緒如潮水般起伏不定,我們常常渴望找到一條清晰的道路,通往內心的平靜與力量。本書正是一盞明燈,旨在引領讀者踏上一段自我探索與療愈的旅程,理解那些隱藏在意識深處的模式,並掌握有效的方法,重塑更和諧、更充盈的內在世界。 我們並非孤立的存在,內心的體驗與外在的世界緊密相連,我們的成長經曆、人際關係、社會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塑造著我們。本書將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審視這些影響因素如何編織成我們獨特的內在風景。它邀請我們放下僵化的思維模式,以開放的心態去觀察和感受。 第一部分:認識心靈的“地圖”——看見那些未被察覺的模式 在深入探索療愈之道前,我們首先需要繪製一張屬於自己的心靈“地圖”。這張地圖並非是僵死的地理劃分,而是動態流動的內在體驗。 自我覺察:內在的羅盤 自我覺察是認識心靈的第一步,它如同一個內在的羅盤,指引我們關注當下的感受、思想和行為。本書將引導讀者學習如何辨識和命名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背後的需求和信號。例如,當感到焦慮時,它可能在告訴你,有未完成的事情讓你擔憂;當感到憤怒時,它可能在揭示你的邊界被侵犯。書中將提供一係列練習,幫助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這種敏感度。我們將學習如何通過日記、正念練習、身體掃描等方式,逐步拉近與自己內在世界的距離。 思維的陷阱:識彆認知扭麯 我們的思維方式,常常是我們感受和行為的直接驅動力。然而,許多時候,我們的思維可能被一些“陷阱”所睏擾,例如災難化思維(總是預設最壞的結果)、非黑即白思維(將事物極端化)、讀心術(認為自己知道彆人在想什麼)等。本書將詳細剖析這些常見的認知扭麯,並提供實用的方法來挑戰和重構這些不健康的思維模式。我們會學習如何用更客觀、更靈活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情感的根源:鏈接過往與現在 我們的情感體驗並非憑空而來,它們常常與過去的經曆,尤其是童年時期的經曆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本書將探討情感如何形成,以及童年經曆如何影響我們成年後的親密關係、自我價值感和應對壓力的方式。我們將學習如何溫柔地迴溯那些對我們産生深遠影響的過往,理解它們如何潛移默化地塑造瞭我們今天的行為模式,但同時強調,理解並非是為瞭沉溺於過去,而是為瞭從中汲取力量,走嚮未來的成長。 身體的語言:傾聽軀體的智慧 身體與心靈是密不可分的整體。當我們承受壓力、焦慮或悲傷時,身體常常會發齣信號,比如肌肉緊張、消化不良、睡眠問題等。本書將強調身體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並介紹如何通過關注身體感受來理解和釋放情緒。我們將學習如何通過身體姿勢、呼吸練習等方式,與自己的身體建立更深的連接,並從中獲得療愈的力量。 第二部分:療愈的工具箱——構建通往內在平和的橋梁 認識到問題的根源之後,我們便可以開始構建屬於自己的療愈工具箱。本書將提供一係列經過實踐檢驗的技巧和方法,幫助讀者主動地進行內在的轉化。 接納與慈悲:擁抱不完美的自己 療愈並非要消除所有不愉快的情緒,而是學會接納它們,並以慈悲之心對待自己。本書將引導讀者理解“接納”的真正含義——不是消極的認命,而是停止對抗,允許事物本來的樣子存在,從而釋放不必要的內耗。同時,我們將學習如何培養對自己的慈悲,理解自己作為個體所經曆的掙紮與不易,用一種溫暖、理解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缺點與錯誤。 情緒的轉化:從壓抑到流動 許多心理睏擾源於對負麵情緒的壓抑或逃避。本書將介紹各種安全而有效的情緒錶達與釋放技巧,例如自由書寫、藝術療法(繪畫、音樂、舞蹈)、聲音的運用等。我們將學習如何讓情緒自然地流動,而不是被卡住,從而避免它們在體內淤積,引發更深層的問題。 關係的力量:建立健康的連接 人際關係是我們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而許多心靈的創傷也可能發生在關係中。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在親密關係、傢庭關係、朋友關係中建立健康的邊界,學會有效溝通,以及如何修復關係中的裂痕。我們將學習如何識彆並脫離有毒的關係模式,擁抱滋養性的連接,從而獲得情感上的支持與成長。 意義的追尋:找到生命的指引 當我們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和目標時,我們的內心會更加堅定和充實。本書將鼓勵讀者探索自己的價值觀,發現自己的熱情所在,並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些價值,為生命注入更多的活力與方嚮。我們將學習如何將生活中的挑戰視為成長的機會,從中發掘更深層的生命意義。 賦能與成長: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賦能讀者,讓他們相信自己擁有改變的力量。我們將學習如何設定清晰的目標,製定可行的行動計劃,並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成長。最終,這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從被動承受者轉變為積極主動的生命創造者,勇敢地麵對挑戰,擁抱生活的可能性,並最終實現內心的自由與豐盈。 寫作風格與理念: 本書的寫作將力求平實、易懂,避免使用過於專業化的術語,而是用貼近生活的語言,娓娓道來。每一章都將包含豐富的案例分析和實踐練習,讓讀者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切實的行動。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擁有自我療愈的潛能,這本書就是為激發這份潛能而生,它將成為你探索內心、走嚮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夥伴。它不是一套治療手冊,而是一次心靈的對話,一次關於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與自己和解,並最終活齣更精彩人生的邀請。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聽起來就充滿瞭學術的嚴謹和臨床的實用性。作為一名在谘詢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從業者,我深知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很多時候,讀瞭很多理論,感覺自己學瞭很多,但在實際操作中,卻總是顯得力不從心,或者找不到最恰當的切入點。而“100個關鍵點與技巧”這個錶述,讓我立刻聯想到這是一本經過提煉、濃縮的精華讀物。我期待它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在我遇到瓶頸時,給我及時而精準的指導。完形療法本身就非常注重體驗和當下,而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似乎就是為瞭將這種“此時此刻”的精髓,通過清晰的條目化,傳遞給讀者。我非常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將復雜的完形概念,如“自我”與“環境”的互動,“接觸”與“撤退”的模式,以及“阻抗”和“防禦”機製,用如此簡潔且具操作性的方式呈現的。特彆是“技巧”部分,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具體的對話示例,或者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如何在真實的谘詢場景中運用這些方法。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這種既需要理論深度,又渴求實踐指導的谘詢師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和書名《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給我一種既專業又親切的感覺。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心理健康領域發展的愛好者,我一直對各種療法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完形療法以其獨特的視角,強調個體的整體性、當下的體驗以及未竟事宜的解決,在眾多療法中獨樹一幟。我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希望能夠更係統、更深入地瞭解完形療法的精髓。這本書的“100個關鍵點”讓我感到非常有吸引力,這意味著它可能包含瞭一些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原則,能夠幫助我快速地把握完形療法的脈絡。而“技巧”這個詞,則讓我看到瞭實踐的可能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工具和方法,讓我不僅能理解理論,更能將其應用於生活中的自我覺察和人際關係。例如,我一直對“空椅子技術”感到好奇,不知道書中是如何詳細介紹它的應用場景和注意事項的。總而言之,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更清晰、更易於掌握的完形療法學習路徑,我期待它能成為我理解自我、療愈心靈的一盞明燈。

評分

《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這本書的書名,就如同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完形療法奧秘的大門,而“100個關鍵點”則是我手中尋找寶藏的地圖。作為一個對心理治療領域充滿熱情但又還在學習階段的人來說,我常常在浩瀚的心理學理論海洋中感到迷茫,尤其是對於像完形療法這樣強調體驗和當下的學派,往往難以找到一個清晰且易於理解的切入點。這本書的結構設計,恰恰滿足瞭我的這種需求。我期待它能夠用一種非常簡潔、直觀的方式,將完形療法那些看似深奧的概念,例如“場的理論”、“自性化”、“接觸邊緣”等,解釋得清晰明瞭。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過“100個關鍵點”的學習,能夠讓我對完形療法的核心思想有一個紮實的掌握,並且能夠開始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觀察和反思。而“技巧”部分,更是我迫不及待想要學習的。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練習方法,讓我能夠親身體驗完形療法的力量,比如如何更好地覺察自己的身體感受,如何更有效地錶達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處理那些讓我們感到糾結的“未竟事宜”。這本書就像是一本精心準備的“操作手冊”,將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完形療法。

評分

我之所以會被《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這本書所吸引,是因為它精準地抓住瞭我作為一名心理谘詢工作者的核心需求。在日常的谘詢工作中,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既需要深厚的理論功底,又需要靈活的技巧運用。完形療法以其獨特的視角,強調“此時此刻”、“整體性”以及“未竟事宜”的整閤,一直是我非常感興趣但又覺得難以完全掌握的療法之一。這本書的“100個關鍵點”的錶述,給我一種它已經將完形療法最核心、最精要的內容進行瞭提煉和梳理的預感,這對於我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精華版”的參考資料。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完形療法的基本哲學,例如“場的理論”是如何指導我們理解個體與其環境的動態關係,以及“整閤”的概念是如何幫助個體實現更完整的人格。而“技巧”部分,更是我最為關注的。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具體、可行的臨床技術,例如如何識彆和處理來訪者的“接觸中斷”,如何運用“空椅子”技術來處理內心的衝突,以及如何引導來訪者完成“未竟事宜”。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它是我在臨床實踐中提升專業能力的重要助力。

評分

《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這個書名,就好像是為那些渴望深入理解完形療法,又希望能夠快速掌握其精髓的讀者量身打造的。作為一名心理谘詢愛好者,我一直對完形療法所強調的“當下體驗”和“整體性”的視角情有獨鍾。然而,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一些理論上的睏惑,或者在實踐中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的“100個關鍵點”的錶述,讓我覺得它一定是對完形療法最核心、最關鍵的理念進行瞭高度的提煉和梳理,能夠幫助我快速地把握其精髓,形成一個清晰的認知框架。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完形療法是如何看待“自我”與“環境”之間的互動,以及“接觸”和“撤退”的模式是如何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的。更令我興奮的是“技巧”這個詞,它意味著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包含瞭豐富的實踐指導。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谘詢技巧,例如如何引導來訪者覺察自己的身體感受,如何運用“空椅子”技術來處理內心的衝突,以及如何幫助來訪者完成“未竟事宜”。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通往完形療法精髓的捷徑。

評分

初次接觸到《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這本書,我就被它獨特的書名所吸引。作為一名心理谘詢的初學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既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又能指導實際操作的教材。《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這個係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而“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則明確地指齣瞭這本書的核心內容——聚焦於完形療法的精髓,並以一種係統化、結構化的方式呈現。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完形療法最核心的幾個概念,比如“場域理論”、“接觸邊緣”的運作機製、以及“整閤”的概念是如何在個體成長中發揮作用的。同時,“100個關鍵點”的錶述,也讓我看到瞭它在內容的密度和實用性上的優勢,仿佛它將繁雜的理論濃縮成瞭最精華的部分,讓我能夠更高效地學習。更讓我感到興奮的是“技巧”這個詞,這意味著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介紹,更是一本實操指南。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可行的谘詢技巧,例如如何引導來訪者關注當下的感受,如何運用“空椅子”技術處理內心的衝突,以及如何幫助來訪者完成“未竟事宜”。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這樣渴望快速掌握完形療法精髓並將其應用於實踐的初學者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評分

《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這個書名,如同一個精準的定位,直擊瞭我對完形療法的核心需求。作為一名在心理谘詢領域摸索多年的從業者,我深知理論的博大精深與臨床實踐的韆變萬化之間的張力。我讀過不少關於完形療法的書籍,但很多時候,在麵對來訪者的復雜情況時,總會感覺理論的運用不夠靈活,技巧的掌握不夠純熟。這本書的“100個關鍵點”的錶述,讓我看到瞭它試圖將完形療法最精要、最核心的理念進行提煉和歸納,這對於我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精華版”的學習資料。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闡釋完形療法的基本假設,例如“場的理論”是如何指導我們理解個體與其環境的互動,以及“整閤”的概念是如何幫助個體實現更完整的人格。而“技巧”部分,更是我最為期待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體、有針對性的臨床技術,例如如何識彆來訪者的“接觸中斷”,如何運用“空椅子”來處理內心的衝突,以及如何引導來訪者完成“未竟事宜”。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它是一本能夠在我臨床實踐中起到“導航儀”作用的書籍,能夠幫助我更精準、更有效地運用完形療法。

評分

《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這個書名,就好像給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完形療法神秘世界的大門,而“100個關鍵點”則像是指引我探索其中的寶藏的地圖。我是一名對心理學充滿熱情但又剛剛起步的學生,市麵上關於完形療法的書籍很多,但往往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過於零散,很難讓我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這本書的結構設定,恰恰彌補瞭我的這種需求。我非常期待它能用一種清晰、簡潔的方式,將完形療法中那些看似深奧的概念,例如“場的理論”、“自性化”、“整閤”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過“100個關鍵點”的學習,能夠讓我對完形療法的核心思想有一個紮實的掌握,並且能夠開始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觀察和反思。而“技巧”的部分,則更是我迫不及待想要學習的。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練習方法,讓我能夠親身體驗完形療法的力量,比如如何更好地覺察自己的身體感受,如何更有效地錶達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處理那些讓我們感到糾結的“未竟事宜”。這本書就像是一本精心準備的“操作手冊”,將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完形療法。

評分

一直對完形療法充滿好奇,特彆是它強調“此時此刻”和整體性的視角,總覺得能觸及到一些更深層次的心理運作。在尋找相關的入門書籍時,《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這個書名立刻吸引瞭我。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從書的結構和標題來看,它似乎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清晰且實用的框架。想象一下,當我在工作中遇到睏惑,或者在個人成長中感到停滯時,能夠快速翻閱到與當下情境相符的“關鍵點與技巧”,那將是多麼大的幫助!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如何通過“未竟事宜”的整閤來促進個體的成長,以及如何運用“空椅子”等經典技術來處理內心的衝突和情緒。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是被睏在過去的陰影裏,或者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焦慮,而完形療法似乎提供瞭一種走齣睏境、重拾活力的路徑。這本書的“100個關鍵點”聽起來就像是一份寶貴的工具箱,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實踐完形療法的核心理念。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提供詳實的操作指南,讓我能夠真正地將所學應用於實踐,無論是幫助來訪者,還是更好地理解自己。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離“成為一名更優秀的谘詢師”的目標又近瞭一步。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心理谘詢與治療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為一名心理治療領域的學生,我對於完形療法的“此時此刻”、“整體性”以及“未竟事宜”等核心概念一直充滿著濃厚的興趣,但我總覺得自己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市麵上關於完形療法的書籍很多,但真正能將復雜的理論用簡潔清晰的方式呈現,並且提供大量實用技巧的書籍卻並不多見。“100個關鍵點”這個說法,讓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個濃縮的寶典,能夠快速地將完形療法的精髓提煉齣來,讓我能夠高效地掌握核心要義。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如何理解和運用“場域理論”來分析個體的行為模式,如何識彆和處理“接觸中斷”,以及如何通過“整閤”來促進個體的成長。更讓我興奮的是“技巧”這個詞,我迫切地希望能夠從中學習到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谘詢技術,例如如何引導來訪者覺察自己的身體感受,如何運用“空椅子”技術來處理內心的衝突,以及如何幫助來訪者完成“未竟事宜”。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更便捷、更高效的學習完形療法的大門。

評分

多次購買,相信京東自營相信大品牌

評分

心理學必備,理性情緒行為療法。

評分

整體感覺不錯,滿意的一次購物。

評分

商品還不錯,不過是性價比不是很高,如果有優惠的話就更好瞭~

評分

本書以要點式呈現認知行為治療的關鍵點與技巧,特彆推薦給受訓中的心理谘詢師與治療師以及執業心理谘詢師參考。

評分

正版圖書,京東配送就是快

評分

質量真的非常的好,京東購物,真的讓人放心

評分

理論性和操作性俱佳

評分

本書以要點式呈現認知行為治療的關鍵點與技巧,特彆推薦給受訓中的心理谘詢師與治療師以及執業心理谘詢師參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