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提核心功能解剖学 核心稳定性高效训练图解

普拉提核心功能解剖学 核心稳定性高效训练图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埃文·奥沙(Evan Osar) 著,张猛 译
图书标签:
  • 普拉提
  • 核心训练
  • 功能解剖学
  • 核心稳定性
  • 运动康复
  • 健身
  • 图解
  • 运动医学
  • 身体力学
  • 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66761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2831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 普拉提专业人士及普拉提爱好者2 有减肥、改善身体柔韧性、增加核心稳定性需求的健身人士
1 本书适用于没有运动基础的人、久坐的上班族和不同水平的普拉提练习者提升体能、改善体态。
2 全彩色专业解剖图和标准动作示范图,让你能够更深入地认识普拉提的运动原理以及对人体肌肉、骨骼、神经系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 每一个针对身体深层肌肉的训练动作都按步骤讲解,让你每项练习都做到位,既保证姿势标准、呼吸匀称,又充分尊重身体极限,避免受伤。
4 系统介绍了普拉提对发展人体核心稳定性,进而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性,避免常见姿势功能障碍及肌肉失衡、紧张和疼痛,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作用。
5 本书不是对人体解剖学或普拉提运动科学的详尽研究报告,而是向参与普拉提的人提供有价值的解剖学细节,在普拉提核心功能训练原则方面提供坚实的依据。

内容简介

本书是深入了解普拉提运动、掌握普拉提训练方法的指导书。全书从介绍普拉提 6 大原则、了解功能性核心、发展核心稳定性以及核心功能性失调等六个方面,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地讲解了安全有效的普拉提训练项目。书中使用人体肌肉解剖图和普拉提动作练习实拍图,为读者直观展现普拉提的运动原理以及对人体肌肉、骨骼、神经系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本书是普拉提专业人士及普拉提爱好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埃文·奥沙(Evan Osar)博士是功能性解剖、矫正锻炼以及功能康复与训练领域的国际知名作家和行业专家。奥沙为健康和健身专业人士编写了多本图书、手册和视频光盘内容,包括广受欢迎的Corrective Exercise Solutions及Common Hip and Shoulder Dysfunction。他是Integrative Movement System?的开发人员,这是一种基于原则的、用于锻炼普通人群的方法。
麦瑞李·巴萨德(Marylee Bussard)自2003年一直教授普拉提。她是芝加哥Soma学院临床推拿疗法的毕业生,一名通过资格认证的IMS。

内页插图

目录

致谢 5
缩写 7

1 普拉提原则介绍 9
遗失的肌肉运动意识智慧 10
21世纪的普拉提 12
普拉提6大原则(重新阐释) 13
来自筋膜和大脑研究的其他启示 17
2 功能性核心:胸盆间筒状区的角色 19
神经系统 20
骨韧带系统 24
肌筋膜(肌肉+ 筋膜)系统 29
小结 47
3 发展核心稳定性 49
稳定性的定义 50
发展高效的核心稳定策略 54
重新训练理想的呼吸策略 66
腰大肌 86
小结 91
4 核心功能失调 93
神经发育 94
创伤 98
习惯 104
小结 110
5 对不理想的核心稳定策略的反应 111
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111
对姿势和深层肌筋膜系统的影响 113
缺乏理想控制时的代偿策略 116
紧缩 119
紧缩策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134
小结 137
6 将普拉提原则融会贯通 139
普拉提动力核心的运动感觉标志 140
建立运动意识的指导方法 143
发现运动时感觉有困难的区域 145
探索运动感觉标记的锻炼 148

术语表 167
参考文献 170
《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评估与康复》 引言 运动损伤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结构、功能与环境相互作用失衡的体现。要有效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深入理解损伤发生的生物力学机制至关重要。本书《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评估与康复》旨在为运动科学、康复治疗、运动医学等领域的从业者及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生物力学视角下的运动损伤评估与康复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南。我们并非仅仅罗列损伤的种类或治疗的方法,而是着眼于“为何会损伤”,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生物力学来重获健康与运动表现”。 第一部分:运动生物力学基础与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视角 本部分将为读者奠定坚实的运动生物力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运动损伤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概论 1.1 运动生物力学的定义与范畴: 阐述运动生物力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如何融合了力学原理与生物学知识,应用于运动分析、人体运动学、运动动力学等领域。 1.2 运动中的基本力学原理: 详细解析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功率、压力、应力、应变等基本力学概念,并解释它们如何在人体运动中体现。例如,如何理解跳跃时的功率输出,或跑步时地面对足部的反作用力。 1.3 人体骨骼肌系统的力学特性: 深入探讨肌肉的收缩机制(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离心收缩),肌纤维类型及其在不同运动模式下的激活顺序,肌肉的杠杆作用,以及肌腱与韧带的弹性与刚性。 1.4 运动链的概念与人体运动模式: 解释运动链(Kinetic Chain)在人体运动中的重要性,即身体各部分相互关联、协同工作的模式。详细解析下肢运动链(髋、膝、踝)和上肢运动链(肩、肘、腕)在各类运动中的传导与转化。 1.5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介绍常用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技术,如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台、肌电图(EMG)、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等,并说明它们如何帮助我们量化人体运动。 第二章: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病因学 2.1 损伤的类型与力学载荷: 分析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韧带扭伤、肌腱炎、应力性骨折、关节软骨损伤等)与受到的力学载荷(如张力、压缩、剪切、扭转)之间的关系。 2.2 急性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 探讨在瞬间产生过大或异常力学载荷时,组织如何超出其弹性限度而发生损伤。例如,踝关节扭伤中,外翻力矩如何导致外侧韧带的撕裂。 2.3 慢性损伤的生物力学累积效应: 揭示长期、重复的微小力学应力如何导致组织微损伤累积,最终引发炎症、退变等慢性损伤。例如,跑步者的胫骨应力性骨折与足部生物力学异常的长期累积效应。 2.4 组织生物力学在损伤中的作用: 详细讨论骨骼、肌肉、肌腱、韧带、关节软骨、椎间盘等不同组织的力学特性如何影响其损伤的易感性。例如,关节软骨的低再生能力使其一旦损伤难以恢复。 2.5 运动模式的生物力学异常与损伤风险: 分析不良的运动模式(如不正确的跑步姿势、错误的举重技术、不协调的跳跃动作)如何改变身体受力情况,增加特定部位的生物力学应力,从而导致损伤。 第二部分: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评估方法 本部分将聚焦于如何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运动损伤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第三章:运动生物力学评估的理论基础 3.1 评估的目的与原则: 强调生物力学评估不仅是为了诊断损伤,更是为了理解损伤的根本原因,为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提供依据。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功能到结构”的原则。 3.2 运动损伤的评估流程: 概述完整的生物力学评估流程,包括主观问诊、姿势分析、静态与动态运动学评估、肌力与柔韧性测试、特殊测试等。 3.3 评估工具与技术选择: 介绍适用于运动生物力学评估的各种工具,如测量尺、角度计、水平仪、步态分析系统、等速肌力测试仪等,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工具。 第四章:姿势与步态的生物力学分析 4.1 静态姿势分析: 讲解如何通过观察身体的关节角度、骨性标志、肌肉张力等,评估身体在静止状态下的生物力学平衡。重点关注足部、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等关键部位的对线情况。 4.2 动态步态分析: 详细解析正常步态的生物力学过程,包括站立期、摆动期等关键阶段的受力与运动规律。重点分析步频、步幅、足部着地方式、触地压力分布、膝关节与髋关节的运动轨迹等。 4.3 步态异常的生物力学解读: 分析常见的步态异常(如内八字、外八字、跛行、足内翻/外翻等)的生物力学成因,以及它们可能引发的损伤风险。例如,足内翻步态如何增加踝关节外侧扭伤的风险。 4.4 运动专项步态分析: 探讨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如跑步、跳跃、投掷、转向运动)的专项步态分析技术,以及如何从中识别可能导致损伤的特定运动模式。 第五章:运动链的生物力学评估 5.1 下肢运动链评估: 5.1.1 足部与踝关节评估: 评估足弓形态、足部生物力学(足内翻/外翻)、踝关节活动度、肌力(特别是胫骨前肌、腓骨肌群)。 5.1.2 膝关节评估: 评估膝关节力线、髌股关节生物力学(如Q角)、膝关节的屈伸与旋转活动度、股四头肌与腘绳肌的肌力平衡。 5.1.3 髋关节评估: 评估髋关节活动度(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内外旋)、股骨的力学对线(如股骨颈与股骨体的夹角)、髋屈肌、髋伸肌、髋外展肌、髋内收肌的肌力。 5.2 上肢运动链评估: 5.2.1 肩关节评估: 评估肩关节活动度、肩胛骨的运动模式、肩袖肌群的肌力与协调性、肩关节的稳定性。 5.2.2 肘关节与腕关节评估: 评估肘关节与腕关节的活动度、前臂肌群的肌力、手部抓握力。 5.3 躯干核心稳定性评估: 强调核心肌群(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多裂肌、盆底肌等)在维持脊柱稳定、传递力量中的关键作用。评估核心肌群的激活能力、耐力与协同工作能力。 第六章:特殊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评估案例 6.1 下肢常见损伤评估: 6.1.1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 重点分析“Q角异常”、“股骨内旋”、“胫骨前移”等生物力学因素在ACL损伤中的作用。 6.1.2 跟腱炎/跟腱断裂: 分析足部生物力学异常(如足弓塌陷)、小腿三头肌过度紧张、离心收缩控制能力不足等与跟腱损伤的关系。 6.1.3 梨状肌综合征: 探讨髋关节内外旋肌群失衡、梨状肌紧张或肥大如何压迫坐骨神经。 6.2 上肢常见损伤评估: 6.2.1 肩袖损伤: 分析肩胛骨运动异常、肩峰下间隙狭窄、肩部肌群力量不平衡与肩袖损伤的联系。 6.2.2 网球肘/高尔夫球肘: 探讨腕伸肌/腕屈肌群的过度使用、前臂生物力学异常与肌腱炎的关系。 6.3 脊柱与骨盆相关损伤评估: 6.3.1 腰椎间盘突出: 分析不良的脊柱生物力学(如过度屈曲、扭转)、核心稳定性不足如何增加椎间盘的压力。 6.3.2 骨盆不稳定: 探讨骨盆生物力学异常(如骨盆前后倾、两侧不对称)对下肢及腰椎的影响。 第三部分:基于生物力学的运动损伤康复策略 本部分将阐述如何运用生物力学原理,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运动损伤康复计划,最终帮助患者重返运动。 第七章:康复目标与生物力学康复原则 7.1 康复目标设定: 明确康复的短期与长期目标,包括疼痛控制、炎症消退、关节活动度恢复、肌力与耐力重建、本体感觉与平衡训练、功能性运动模式重塑、重返运动等。 7.2 生物力学康复的核心理念: 7.2.1 纠正生物力学异常: 强调康复并非简单地强化损伤部位,而是要找出并纠正导致损伤的根本生物力学失衡。 7.2.2 模仿正常生理运动: 训练应尽可能模拟正常的运动模式,逐步加载,避免再次损伤。 7.2.3 强调功能性训练: 康复训练应回归到运动项目的具体需求,以功能性动作为导向。 7.3 康复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监测: 介绍如何在康复过程中,利用评估工具和技术,持续监测患者的生物力学进展,并根据进展调整康复方案。 第八章:肌力、柔韧性与耐力的生物力学训练 8.1 针对性肌力训练: 8.1.1 离心收缩训练在肌腱病康复中的应用: 详细阐述离心训练如何通过改变肌腱的力学特性,促进愈合与增强。 8.1.2 核心肌群的激活与强化: 介绍针对不同核心肌群的训练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评估了解其激活顺序与能力。 8.1.3 运动链协同与平衡训练: 训练时如何关注上下肢运动链的协同发力,以及不同肌群(如屈肌与伸肌、内收肌与外展肌)的力量平衡。 8.2 关节活动度与柔韧性训练: 8.2.1 动态拉伸与静态拉伸的应用: 区分两种拉伸方式的生物力学效应,以及在康复不同阶段的应用。 8.2.2 关节松动术与神经松动术: 介绍这些技术如何改善关节和神经的生物力学特性。 8.3 肌耐力与力量耐力训练: 8.3.1 模仿运动模式的耐力训练: 设计能模拟运动专项需求的耐力训练。 8.3.2 训练负荷与恢复的管理: 在保证训练效果的同时,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再次损伤。 第九章:本体感觉、平衡与运动控制训练 9.1 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的重要性: 解释本体感觉如何影响关节的稳定性、运动的协调性和损伤的预防。 9.2 平衡与稳定训练: 9.2.1 静态与动态平衡训练: 介绍不同训练器械(如平衡板、 BOSU 球)的使用,以及如何从简单到复杂进行训练。 9.2.2 针对运动链的平衡训练: 在单腿站立、不稳定平面等基础上,进行更具挑战性的平衡训练。 9.3 运动控制与神经肌肉再教育: 9.3.1 改善运动模式: 通过反馈(视觉、触觉、听觉)帮助患者重塑正确的运动模式。 9.3.2 神经肌肉协同训练: 强调大脑与肌肉之间信号传递的优化,提高运动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十章:功能性运动回归训练与运动专项训练 10.1 功能性训练的 progression: 从基础的、低强度的动作,逐步过渡到模拟运动项目需求的、高强度的动作。 10.2 运动专项技术训练: 针对特定运动项目,进行技术动作的分解、模仿和强化训练,确保运动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效率。 10.3 伤病复发预防策略: 10.3.1 识别高风险因素: 结合生物力学评估结果,帮助患者了解自身可能存在的二次损伤风险。 10.3.2 制定长期运动健康计划: 强调持续的力量训练、柔韧性保持和运动模式的优化。 10.4 运动员重返赛场的生物力学考量: 在运动员重返高强度训练和比赛前,进行全面的生物力学评估,确保其身体能够承受运动负荷。 结论 《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评估与康复》一书,旨在填补运动科学、临床康复与生物力学之间的鸿沟。通过深入解析运动中的力学原理,揭示损伤发生的生物力学根源,并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评估与康复方法,本书将帮助从业者和研究者更有效地预防、诊断和治疗运动损伤,最终提升运动表现,维护运动健康。这不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套解决问题的实用指南,期望能为运动损伤的科学化管理贡献一份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专业,标题“普拉提核心功能解剖学 核心稳定性高效训练图解”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普拉提的练习原理很感兴趣,尤其关注核心肌群的训练。在尝试了许多普拉提课程和线上资源后,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深入解析动作背后解剖学原理的书籍。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图示,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哪些肌肉在运动中被激活,它们的具体位置和功能是什么。同时,我对“高效训练”这几个字尤为看重,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进阶的训练方法,或者是在基础动作之上,通过对核心功能更深层次的理解,来优化训练效果。了解到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核心稳定性高效训练图解”,我对它在图解方面的表现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像一本视觉化的教科书,带领我一步步探索普拉提核心训练的奥秘,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提升运动表现。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普拉提核心功能解剖学 核心稳定性高效训练图解”听起来就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作为一名对运动解剖学和普拉提都感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将这两者完美结合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准确的解剖学知识,让我不仅仅是知道动作怎么做,更能理解动作背后的生物力学原理。特别是关于核心区域的肌肉,例如腹横肌、腹内外斜肌、多裂肌、盆底肌等,我希望书中能有详尽的介绍,并配以高质量的插图,让我能清楚地看到它们的位置和形态。同时,我非常关注“核心稳定性”这个概念,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通过普拉提练习来有效建立和增强核心稳定性的详细指导。而“高效训练”的承诺,更是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训练技巧和方法,帮助我优化我的普拉提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分

对于那些想要深入了解普拉提运动中核心肌群作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标题似乎提供了一个非常直接的答案。“普拉提核心功能解剖学 核心稳定性高效训练图解”——这几个关键词精准地概括了我对这类书籍的期望。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教会我“为什么”和“怎么做”的书。我渴望理解普拉提的核心训练是如何建立起身体的稳固地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哪些肌肉在扮演着关键角色。详细的解剖学解释,配以清晰的图示,对于我这种希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不仅仅是动作的演示,更是动作与肌肉激活之间的关联,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动作来更有效地训练核心。关于“高效训练”的承诺,更是让我充满了兴趣,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帮助我在练习中取得更显著的进步。

评分

这本书的定位似乎非常精准,直击我对普拉提核心训练最迫切的需求。我之前阅读过一些普拉提相关的书籍,但很多要么过于泛泛而谈,要么就过于偏重动作的表述,而缺乏对背后解剖学原理的深入剖析。我非常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不再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而是真正理解每一个核心动作是如何作用于身体的,例如,当我说“收紧核心”时,到底是在激活哪些肌肉?它们是如何相互协作来提供稳定性的?这本书如果能够详细解释这些,我相信对我的练习会产生质的飞跃。而且,“高效训练”这个词组也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科学的训练策略,帮助我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精力,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特别是“图解”二字,更是让我感到兴奋,因为我是一个视觉学习者,清晰、准确的解剖图示对我理解复杂的肌肉结构和运动链至关重要。

评分

我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建立对普拉提核心训练的系统性认识的书籍。我参加过一些普拉提课程,也看过一些网上的教学视频,但总感觉有些零散,不成体系。特别是对于核心肌群的解剖学部分,我一直有些模糊的概念,知道它们很重要,但具体到哪些肌肉群,它们的起始、止点,以及它们在普拉提动作中的具体作用,我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从解剖学的角度,系统地介绍核心肌群的构成,然后循序渐进地讲解这些肌群如何在普拉提动作中协同工作,达到核心稳定性的目的。如果书中能有详细的图示,能够清晰地标示出每一块肌肉,并且能够解释它们在不同核心练习中的激活模式,那就太棒了。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高效训练”的部分,希望能找到一些基于解剖学原理的训练建议,帮助我更精准地找到发力点,避免代偿,从而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