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天胤是一位在文學界、史學界、齣版界都有重要貢獻的山西名賢,他注重通過典籍的刊刻擴大文化傳播,其主持刻印的“孔本”圖書及其序言中所闡發的詩文理論,依舊為我國文獻學、版本學界及文學界所珍視。孔天胤一生為官清廉,對山西文化建設有諸多建樹,其仕途經曆和交遊範圍,直觀地錶現齣明中期的社會、政治、教育、文化等狀況。
孔天胤(1505~1581),汾州文同裏百金堡村(今屬山西文水縣)人,是一位承前啓後的理學傢、教育傢、文學傢及詩學理論傢、齣版傢。
本書從孔天胤的仕途生涯論述瞭明代的科舉、吏治、宗藩管理等製度。其次,對孔天胤在山西的文化建樹進行瞭研究,論述瞭古代士紳對地方文化的帶動和影響作用,並通過對孔天胤的宦曆、交遊的考證,展現瞭明中期的社會、政治、教育、文化等狀況。
張勇耀,現任《名作欣賞》上旬刊執行主編、總編助理。山西省作傢協會會員,山西省女作傢協會理事。齣版有散文集《會唱歌的蝴蝶》,散文小說閤集《風中飄過村口的影子》等。
韓兵強,武漢科技大學教授。目前承擔國傢科技攻關項目一項,攀枝花市科技局及攀鋼集團項目各一項,鑒定成果2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奬各一項。發錶論文三十餘篇。
目錄
第一章 成長經曆 / 1
一、“宣聖之裔,帝室之甥” / 1
二、“課試自成一傢言” / 4
三、鄉試答捲:“全不類時作” / 12
四、殿試:“敦本厚生”“抑浮通變” / 16
五、榜眼及第 / 21
第二章 仕途宦跡 / 27
一、王親無緣翰林院 / 27
二、陝西提學僉事:端士習,正學風 / 31
三、祁州知州:建廟學,修貞文書院 / 41
四、潁州兵備:“以文章飭政事” / 47
五、河南參議:清心省事,強兵禦敵 / 54
六、浙江提學副使:課士校文,救荒建祠 / 59
七、陝西、河南布政使:助開馬市,憂心國事 / 75
八、被糾“閑住”與退歸生活 / 82
第三章 詩歌創作及理論 / 87
一、詩歌創作:“詩文高古,海內重之” / 87
二、詩歌理論:神韻、性情與“名通之論” / 120
第四章 圖書刊刻 / 137
一、前賢名典 / 137
二、師友同道詩文集 / 147
第五章 三晉史筆 / 168
一、山西三十餘年寇亂始末 / 168
二、山西各地水利建設 / 184
三、孔天胤與山西的幾部誌書 / 189
四、山西題名碑、廟學、祠閣、寺觀建設 / 19
第六章 哲學思想 / 215
一、為政觀:君子視天下為一身 / 215
二、武備觀:“師有不戰之勝,兵有時戢之威” / 232
三、對儒傢經義及理學思想的闡發 / 237
四、正心為上、德本藝末的教育思想 / 248
五、儒釋道相融的學術思想 / 261
六、一園一亭有深意 / 269
第七章 交遊考述 / 277
一、汾州、孝義好友群體 / 277
二、進士同年群體 / 290
三、山西地方官群體 / 295
四、請序群體 / 297
五、海內知交同道 / 300
第八章 王府春鞦 / 330
一、五代慶成王德行的見證者 / 330
二、重視王府教育 / 335
三、與王府宗親交遊 / 339
第九章 詩社活動 / 342
一、王府詩社:金蘭社與青蓮社 / 342
二、與王道行、裴邦奇、呂陽所結的異地詩社 / 344
三、天真四友人社:野老們的詩酒宴集 / 354
第十章 生前身後 / 357
一、詩文集刊刻 / 357
二、文星隕落 / 359
三、研究辨誤 / 364
附錄一 孔天胤交遊名錄及事略 / 369
附錄二 孔天胤年譜精編 / 394
主要參考書目 / 409
後 記 / 414
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在經曆一場思想的遠足。作者筆下的文字,有一種特彆的力量,能夠輕易地將我帶入到他所描繪的情境之中。我仿佛能聽到那些曆史的腳步聲,感受到那些人物的呼吸。他對於細節的刻畫,尤其是那些細微的情感變化和心理活動,簡直可以用“入木三分”來形容。我尤其佩服他處理那些復雜的人際關係和權力鬥爭的方式,總是能在我以為已經猜到結局的時候,又給我帶來新的驚喜。這本書不像是那種按部就班的傳記,更像是一部精心編排的戲劇,充滿瞭懸念和轉摺。我時常會因為某個情節的發展而屏住呼吸,又會因為某個角色的命運而扼腕嘆息。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但又不是那種空洞的華麗,而是充滿瞭力量和深度。讀完某個章節,我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而且,他對於曆史背景的還原也非常到位,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覺得非常有畫麵感。我甚至會幻想自己也置身於那個時代,親眼目睹那些事件的發生。這本書讓我對曆史的理解,不再是冷冰冰的史實堆砌,而是充滿瞭人性的溫度和情感的共鳴。
評分讀這本書,感覺像是與一位飽經滄桑的長者對話。他用一種平和而深邃的語調,分享著他對人生、對世事的看法。這本書沒有激烈的衝突,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字裏行間卻蘊含著一種令人心安的力量。作者對於人性的洞察,簡直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他能夠捕捉到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真實情感,能夠理解那些看似矛盾的行為背後的動機。我尤其喜歡他對於“得失”、“成敗”這些人生哲學問題的探討,他的觀點總能讓我反思自己過去的一些經曆,並從中找到一種釋然。讀完某個章節,我常常會感到一種平靜,仿佛內心的波瀾被撫平瞭。這本書沒有給我灌輸任何道理,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感悟,引導我去體會人生的真諦。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過於執著於外在的東西,而忽略瞭內心的平和與寜靜。這本書就像一盞燈,照亮瞭我前行的道路,讓我對未來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感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心靈得到瞭淨化和升華。
評分我得承認,這本書的開篇,給我帶來瞭一點點小小的驚喜。作者以一種非常不尋常的方式切入主題,立刻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他沒有選擇那種常規的敘事手法,而是用一種更加個性化、更具文學色彩的方式來展開。這種寫法,讓我覺得耳目一新,也對這本書産生瞭更濃厚的興趣。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文字上的駕馭能力,他能夠用最簡潔的語言,描繪齣最生動的畫麵,傳達齣最深刻的情感。他的筆觸細膩而富有張力,讀起來絲毫不費力,但卻能在不知不覺中觸動你內心的最深處。我感覺,他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更是在與讀者進行一場心靈的交流。書中的某些觀點,雖然我一開始不太理解,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越來越能感受到其中的智慧和力量。他總能在我意想不到的地方,給我帶來啓示,讓我重新審視一些我一直以來所持有的觀念。這本書讓我體會到,閱讀不僅僅是獲取信息的過程,更是一種情感的體驗和思想的碰撞。我非常享受這種被文字所吸引,被思想所引導的過程。
評分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不過一直沒時間細看。最近總算抽空翻瞭幾頁,發現這書裏的某些論述,跟我的有些想法特彆契閤,就好像作者是我的知音一樣。讀的時候,時不時會停下來,在腦子裏把他的觀點跟自己的經曆對一對,甚至還會拿齣紙筆,記下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想著以後還要再仔細琢磨。書中的有些地方,雖然我不太能完全理解,但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他一定在這個話題上花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尤其是在探討一些曆史事件的時候,他能從一個非常獨特的角度去解讀,讓我看到瞭很多我之前從未注意過的細節。有時候,我會覺得他就像一個老朋友,坐在我對麵,娓娓道來,分享他的人生感悟。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觸動,讓我開始重新審視一些我習以為常的事情。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固有的觀念,其實是需要時不時地被一些新的視角來打破的,而這本書恰恰就做到瞭這一點。我特彆喜歡書中那種循序漸進的論證方式,一點一點地引導讀者去思考,去發現,而不是直接拋齣結論。這種體驗,就像在品嘗一道精心烹製的菜肴,每一口都有不同的滋味,層層遞進,迴味無窮。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對我來說,算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剛開始翻閱的時候,有些地方的用詞和概念,讓我覺得有些晦澀。但正是這份挑戰,激發瞭我深入探究的欲望。我開始查閱一些背景資料,去理解作者所引用的那些理論和觀點。這個過程雖然花費瞭我不少時間和精力,但隨之而來的收獲卻是巨大的。我發現,一旦剋服瞭最初的障礙,那些曾經讓我睏惑的段落,立刻就變得豁然開朗。作者的邏輯性非常強,他的論證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嚴謹的思維。尤其是在分析一些社會現象的時候,他能夠將宏觀的理論與微觀的個體經曆巧妙地結閤起來,形成一種獨特的洞察力。我經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忍不住在腦子裏構築一個思維導圖,把作者的觀點梳理清楚。這本書讓我明白,很多看似復雜的問題,其實都有其內在的邏輯,隻要我們願意花心思去鑽研,就一定能夠找到解決之道。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我感覺自己的思考能力,在這本書的引導下,得到瞭很大的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