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天胤是一位在文学界、史学界、出版界都有重要贡献的山西名贤,他注重通过典籍的刊刻扩大文化传播,其主持刻印的“孔本”图书及其序言中所阐发的诗文理论,依旧为我国文献学、版本学界及文学界所珍视。孔天胤一生为官清廉,对山西文化建设有诸多建树,其仕途经历和交游范围,直观地表现出明中期的社会、政治、教育、文化等状况。
孔天胤(1505~1581),汾州文同里百金堡村(今属山西文水县)人,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及诗学理论家、出版家。
本书从孔天胤的仕途生涯论述了明代的科举、吏治、宗藩管理等制度。其次,对孔天胤在山西的文化建树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古代士绅对地方文化的带动和影响作用,并通过对孔天胤的宦历、交游的考证,展现了明中期的社会、政治、教育、文化等状况。
张勇耀,现任《名作欣赏》上旬刊执行主编、总编助理。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女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散文集《会唱歌的蝴蝶》,散文小说合集《风中飘过村口的影子》等。
韩兵强,武汉科技大学教授。目前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一项,攀枝花市科技局及攀钢集团项目各一项,鉴定成果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成长经历 / 1
一、“宣圣之裔,帝室之甥” / 1
二、“课试自成一家言” / 4
三、乡试答卷:“全不类时作” / 12
四、殿试:“敦本厚生”“抑浮通变” / 16
五、榜眼及第 / 21
第二章 仕途宦迹 / 27
一、王亲无缘翰林院 / 27
二、陕西提学佥事:端士习,正学风 / 31
三、祁州知州:建庙学,修贞文书院 / 41
四、颍州兵备:“以文章饬政事” / 47
五、河南参议:清心省事,强兵御敌 / 54
六、浙江提学副使:课士校文,救荒建祠 / 59
七、陕西、河南布政使:助开马市,忧心国事 / 75
八、被纠“闲住”与退归生活 / 82
第三章 诗歌创作及理论 / 87
一、诗歌创作:“诗文高古,海内重之” / 87
二、诗歌理论:神韵、性情与“名通之论” / 120
第四章 图书刊刻 / 137
一、前贤名典 / 137
二、师友同道诗文集 / 147
第五章 三晋史笔 / 168
一、山西三十余年寇乱始末 / 168
二、山西各地水利建设 / 184
三、孔天胤与山西的几部志书 / 189
四、山西题名碑、庙学、祠阁、寺观建设 / 19
第六章 哲学思想 / 215
一、为政观:君子视天下为一身 / 215
二、武备观:“师有不战之胜,兵有时戢之威” / 232
三、对儒家经义及理学思想的阐发 / 237
四、正心为上、德本艺末的教育思想 / 248
五、儒释道相融的学术思想 / 261
六、一园一亭有深意 / 269
第七章 交游考述 / 277
一、汾州、孝义好友群体 / 277
二、进士同年群体 / 290
三、山西地方官群体 / 295
四、请序群体 / 297
五、海内知交同道 / 300
第八章 王府春秋 / 330
一、五代庆成王德行的见证者 / 330
二、重视王府教育 / 335
三、与王府宗亲交游 / 339
第九章 诗社活动 / 342
一、王府诗社:金兰社与青莲社 / 342
二、与王道行、裴邦奇、吕阳所结的异地诗社 / 344
三、天真四友人社:野老们的诗酒宴集 / 354
第十章 生前身后 / 357
一、诗文集刊刻 / 357
二、文星陨落 / 359
三、研究辨误 / 364
附录一 孔天胤交游名录及事略 / 369
附录二 孔天胤年谱精编 / 394
主要参考书目 / 409
后 记 / 414
我得承认,这本书的开篇,给我带来了一点点小小的惊喜。作者以一种非常不寻常的方式切入主题,立刻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他没有选择那种常规的叙事手法,而是用一种更加个性化、更具文学色彩的方式来展开。这种写法,让我觉得耳目一新,也对这本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文字上的驾驭能力,他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最生动的画面,传达出最深刻的情感。他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张力,读起来丝毫不费力,但却能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你内心的最深处。我感觉,他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是在与读者进行一场心灵的交流。书中的某些观点,虽然我一开始不太理解,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能感受到其中的智慧和力量。他总能在我意想不到的地方,给我带来启示,让我重新审视一些我一直以来所持有的观念。这本书让我体会到,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碰撞。我非常享受这种被文字所吸引,被思想所引导的过程。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对我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刚开始翻阅的时候,有些地方的用词和概念,让我觉得有些晦涩。但正是这份挑战,激发了我深入探究的欲望。我开始查阅一些背景资料,去理解作者所引用的那些理论和观点。这个过程虽然花费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但随之而来的收获却是巨大的。我发现,一旦克服了最初的障碍,那些曾经让我困惑的段落,立刻就变得豁然开朗。作者的逻辑性非常强,他的论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严谨的思维。尤其是在分析一些社会现象的时候,他能够将宏观的理论与微观的个体经历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洞察力。我经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忍不住在脑子里构筑一个思维导图,把作者的观点梳理清楚。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只要我们愿意花心思去钻研,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之道。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感觉自己的思考能力,在这本书的引导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经历一场思想的远足。作者笔下的文字,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能够轻易地将我带入到他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我仿佛能听到那些历史的脚步声,感受到那些人物的呼吸。他对于细节的刻画,尤其是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简直可以用“入木三分”来形容。我尤其佩服他处理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的方式,总是能在我以为已经猜到结局的时候,又给我带来新的惊喜。这本书不像是那种按部就班的传记,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戏剧,充满了悬念和转折。我时常会因为某个情节的发展而屏住呼吸,又会因为某个角色的命运而扼腕叹息。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但又不是那种空洞的华丽,而是充满了力量和深度。读完某个章节,我总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且,他对于历史背景的还原也非常到位,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觉得非常有画面感。我甚至会幻想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目睹那些事件的发生。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是冷冰冰的史实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情感的共鸣。
评分读这本书,感觉像是与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对话。他用一种平和而深邃的语调,分享着他对人生、对世事的看法。这本书没有激烈的冲突,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字里行间却蕴含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作者对于人性的洞察,简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能够捕捉到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情感,能够理解那些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的动机。我尤其喜欢他对于“得失”、“成败”这些人生哲学问题的探讨,他的观点总能让我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并从中找到一种释然。读完某个章节,我常常会感到一种平静,仿佛内心的波澜被抚平了。这本书没有给我灌输任何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感悟,引导我去体会人生的真谛。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执着于外在的东西,而忽略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本书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感觉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不过一直没时间细看。最近总算抽空翻了几页,发现这书里的某些论述,跟我的有些想法特别契合,就好像作者是我的知音一样。读的时候,时不时会停下来,在脑子里把他的观点跟自己的经历对一对,甚至还会拿出纸笔,记下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想着以后还要再仔细琢磨。书中的有些地方,虽然我不太能完全理解,但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他一定在这个话题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尤其是在探讨一些历史事件的时候,他能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去解读,让我看到了很多我之前从未注意过的细节。有时候,我会觉得他就像一个老朋友,坐在我对面,娓娓道来,分享他的人生感悟。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触动,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一些我习以为常的事情。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固有的观念,其实是需要时不时地被一些新的视角来打破的,而这本书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循序渐进的论证方式,一点一点地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发现,而不是直接抛出结论。这种体验,就像在品尝一道精心烹制的菜肴,每一口都有不同的滋味,层层递进,回味无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