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盒包含《活著,就得有點滋味兒》(汪曾祺、汪朗閤著)《我們都是世間小兒女》及《閑與慢生活曆》三本書。
1. 汪曾祺的“紙上博物館”
書中收錄瞭汪曾祺的散文、小說、詩歌、書信等,並配有汪曾祺的精美書畫和珍貴老照片,堪稱汪曾祺的“紙上博物館”。
2. 京東專享精美禮品
隨盒贈送汪曾祺四小幅宣紙畫作,畫作配有定製的精美信封。
3. 節日裏饋贈親友的暖心禮品
我們馬上迎來元旦、春節等重要節日,給親朋好友送上一套禮盒,既顯檔次又有麵子。
4.集閱讀、實用功能於一體
讀汪曾祺帶著“煙火味兒”的文字,體味“生之喜悅”;用製作精良的生活曆,在流逝的時光中滿載而歸。
本套盒囊括:
《活著,就得有點滋味兒》(汪曾祺、汪朗閤著):汪曾祺把寫字、畫畫、做飯這些生活中zui平常的事兒,讓每一個讀他文字的人能深切感受其獨有的味道和樂趣。同時收錄汪朗多篇未齣版的“食之軼事”。汪氏父子隔空對話,娓娓道來生活中那有滋有味的小故事。
《我們都是世間小兒女》:集結瞭汪曾祺經典的散文作品。從敘事抒情再到人生感悟。簡單的話語中自然流露齣汪曾祺淡泊的人生態度。在他的筆下,每種草木都各有性情,各不相同。凡小事、民俗、花鳥蟲魚燈都變得生動有趣。內容從容平淡,給人一種不可言說的溫暖。
《閑與慢生活曆》:集汪曾祺散文、雜記、小說、詩歌、書信等經典語句為一體並搭配汪曾祺的精美書畫、珍貴老照片的2018年生活曆。每天一句智慧語,讓你的每一天不再平庸。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著名小說傢、散文傢,京派小說傳人,瀋從文的入室弟子。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zui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zui後一個士大夫。”
汪老與我的“一老一少”緣,結於“食”,就像汪老所記我倆吃的“老友麵”,有滋有味,如在昨天。
——賈平凹
他就是他自己,一個從容地“東張西望”著,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愛老頭。這個老頭,安然迎送著每一段或寂寥,或熱鬧的時光,用自己誠實而溫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滿靈性的故事,撫慰著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
——鐵凝
《活著,就得有點滋味兒》
老頭兒(代序)/6
第一輯 四方
口味/24
傢常酒菜/29
肉食者不鄙/36
手把羊肉/41
京城羊肉爆烤涮/44
切膾/49
魚我所欲也/52
臭魚掇拾/56
河豚/61
河豚記憶/63
乾絲/67
菌小譜/69
大白菜暢想/74
昆明菜/79
韭菜花/89
豆汁兒/92
貼鞦膘/94
過三鞦與鞦膘/99
蘿蔔/106
故鄉的野菜/112
食豆飲水齋閑筆/119
第二輯 五味
五味/132
麵之雅俗/137
故鄉的食物/140
栗子/156
蠶豆/159
豆腐/163
考察臭豆腐/171
鹵煮齣身/176
第三輯 食事
吃食和文學/187
且說全傢福/197
泡茶館/203
葵?薤/215
食之“是非”/221
桃花源記/226
多年父子成兄弟(代跋)/234
《我們都是世間小兒女》
我的世界(代序之一)/12
顔色的世界(代序之二)/15
第一輯 隨遇而安
自得其樂/20
七十書懷/28
看畫/35
隨遇而安/39
自報傢門/50
我的父親/63
我的母親/71
我的傢/76
記夢/88
晚年/90
難得最是得從容/93
第二輯 人間草木
人間草木/112
花園/117
夏天/127
鼕天/130
淡淡鞦光/133
果園雜記/139
草木春鞦/141
臘梅花/150
北京的鞦花/153
翠湖心影/158
貓/165
靈通麻雀/167
第三輯 七載雲煙
遙寄愛荷華/170
星鬥其文,赤子其人/179
老捨先生/191
懷念德熙/197
金嶽霖先生/200
跑警報/205
和尚/214
大媽們/219
老年的愛憎/224
玉淵潭傳說/226
沙嶺子/230
七載雲煙/237
吳大和尚和七拳半/251
《閑與慢生活曆》
口味 汪曾祺
“口之於味,有同嗜焉。”好吃的東西大傢都愛吃。宴會上有烹大蝦(得是極新鮮的),大都剩不下。但是也不盡然。羊肉是很好吃的。“羊大為美。”中國吃羊肉的曆史大概和這個民族的曆史同樣久遠。中國羊肉的吃法很多,不能列舉。我以為最好吃的是手把羊肉。維吾爾、哈薩剋都有手把羊肉,但似以內濛為最好。內濛很多盟旗都說他們那裏的羊肉不膻,因為羊吃瞭草原上的野蔥,生前已經自己把膻味解瞭。我以為不膻固好,膻亦無妨。我曾在達茂旗吃過“羊貝子”,即白煮全羊。整隻羊放在鍋裏隻煮四十五分鍾(為瞭照顧遠來的漢人客人,多煮瞭十五分鍾,他們自己吃,隻煮半小時),各人用刀割取自己中意的部位,蘸一點作料(原來隻備一碗鹽水,近年有瞭較多的作料)吃。羊肉帶生,一刀切下去,會汪齣一點血,但是鮮嫩無比。內濛人說,羊肉越煮越老,半熟的,纔易消化,也能多吃。我幾次到內濛,吃羊肉吃得非常過癮。同行有一位女同誌,不但不吃,連聞都不能聞。一走進食堂,聞到羊肉氣味就想吐。她隻好每頓用開水泡飯,吃鹹菜,真是苦煞。全國不吃羊肉的人,不在少數。“魚羊為鮮”,有一位老同誌是獲鹿縣人,是迴民,他倒是吃羊肉的,但是一生不解何所謂鮮。他的愛人是南京人,動輒說:“這個菜很鮮”,他說,“什麼叫‘鮮’?我隻知道什麼東西吃著‘香’。”要解釋什麼是“鮮”,是睏難的。我的傢鄉以為最能代錶鮮味的是蝦子。蝦子鼕筍、蝦子豆腐羹,都很鮮。蝦子放得太多,就會“鮮得連眉毛都掉瞭”的。我有個小孫女,很愛吃我配料煮的龍須掛麵。有一次我放瞭蝦子,她嘗瞭一口,說:“有股什麼味!”不吃。
中國不少省份的人都愛吃辣椒。雲、貴、川、黔、湘、贛。延邊朝鮮族也極能吃辣。人說吃辣椒愛上火。井岡山人說:“辣子冇補(沒有營養),兩頭受苦。”我認識一個演員,他一天不吃辣椒,就會便秘!我認識一個乾部,他每天在機關吃午飯,什麼菜也不吃,隻帶瞭一小飯盒油炸辣椒來,吃辣椒下飯。頓頓如此。此人真是個吃辣椒專傢,全國各地的辣椒,都設法弄瞭來吃。據他的品評,認為土傢族的最好。有一次他帶瞭一飯盒來,讓我嘗嘗,真是又辣又香。然而有人是不吃辣的。我曾隨劇團到重慶體驗生活。四川無菜不辣,有人實在受不瞭。有一個演員帶瞭幾個年輕的女演員去吃湯圓,一個唱老旦的演員進門就嚷嚷:“不要辣椒!”賣湯圓的白瞭她一眼:“湯圓沒有放辣椒的!”
北方人愛吃生蔥生蒜。山東人特愛吃蔥,吃煎餅、鍋盔,沒有蔥是不行的。有一個笑話:婆媳吵嘴,兒媳婦跳瞭井。兒子迴來,婆婆說:“可瞭不得啦,你媳婦跳井啦!”兒子說:“不咋!”拿瞭一根蔥在井口逛瞭一下,媳婦就上來瞭。山東大蔥的確很好吃,蔥白長至半尺,是甜的。江浙人不吃生蔥蒜,做魚肉時放蔥,謂之“香蔥”,實即北方的小蔥,幾根小蔥,挽成一個疙瘩,叫做“蔥結”。他們把大蔥叫做“鬍蔥”,即做菜時也不大用。有一個著名女演員,不吃蔥,她和大傢一同去體驗生活,菜都得給她單做。“文化大革命”鬥她的時候,這成瞭一條罪狀。北方人吃炸醬麵,必須有幾瓣蒜。在長影拍片時,有一天我起晚瞭,早飯已經開過,我到廚房裏和幾位炊事員一塊吃。那天吃的是炸油餅,他們吃油餅就蒜。我說,“吃油餅哪有就蒜的!”一個河南籍的炊事員說:“嘿!你試試!”果然,“另一個味兒”。我前幾年迴傢鄉,接連吃瞭幾天雞鴨魚蝦,吃膩瞭,我跟傢裏人說:“給我下一碗陽春麵,弄一碟蔥,兩頭蒜來。”傢裏人看我生吃蔥蒜,大為驚駭。
有些東西,本來不吃,吃吃也就習慣瞭。我曾經誇口,說我什麼都吃,為此挨瞭兩次捉弄。一次在傢鄉。我原來不吃芫荽(香菜),以為有臭蟲味。我傢所開的中藥鋪請我去吃麵,——那天是藥王生日,鋪中管事弄瞭一大碗涼拌芫荽,說:“你不是什麼都吃嗎?”我一咬牙吃瞭。從此,我就吃芫荽瞭。後來北地,每吃涮羊肉,調料裏總要撒上大量芫荽。一次在昆明。苦瓜,我原來也是不吃的,——沒有吃過。我們傢鄉有苦瓜,叫做癩葡萄,是放在瓷盤裏看著玩,不吃的。有一位詩人請我下小館子,他要瞭三個菜:涼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湯。他說:“你不是什麼都吃嗎?”從此,我就吃苦瓜瞭。北京人原來是不吃苦瓜的,近年也學會吃瞭。不過他們用涼水連“拔”三次,基本上不苦瞭,那還有什麼意思!
有些東西,自己盡可不吃,但不要反對旁人吃。不要以為自己不吃的東西,誰吃,就是豈有此理。比如廣東人吃蛇,吃龍虱;傣族人愛吃苦腸,即牛腸裏沒有完全消化的糞汁,蘸肉吃。這在廣東人、傣族人,是沒有什麼奇怪的。他們愛吃,你管得著嗎?不過有些東西,我也以為不吃為宜,比如炒肉芽——腐肉所生之蛆。
總之,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
……
“三書有幸(京東特供禮盒版)”中的第二本書,則帶給瞭我一種截然不同的閱讀體驗。如果說第一本書是娓娓道來的敘事,那麼這本書就更像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作者以其深厚的學識和犀利的視角,對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進行瞭深刻的剖析。一開始閱讀的時候,我甚至有些跟不上作者的思路,需要反復咀嚼,時而停下來思考,時而又要翻迴去重新閱讀,纔能真正領會其中的精妙之處。這本書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從哲學、曆史到社會學,作者都能信手拈來,並且將它們巧妙地融閤在一起,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我尤其欣賞作者那種敢於挑戰權威,敢於提齣質疑的精神。他不會輕易接受現成的答案,而是鼓勵讀者自己去獨立思考,去探索真相。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的思維邊界被不斷拓寬,對許多問題都有瞭全新的認識。有時候,我會因為作者的某個觀點而産生強烈的共鳴,有時候,我又會被他的某個論證過程所摺服。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在於不斷地質疑和求索。
評分這套“三書有幸(京東特供禮盒版)”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尤其是那個禮盒,簡直美得讓我驚嘆。拆開的時候,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驚喜,那個沉甸甸的盒子,錶麵那種溫潤的觸感,仿佛握著一件古老的藝術品。打開盒子,裏麵襯著的絲絨柔軟而細膩,將三本書襯托得如同珍寶。書的裝幀更是挑不齣毛病,采用的是我一直很喜歡的布麵精裝,觸感溫和,而且封麵設計簡約大氣,沒有一絲多餘的裝飾,但那種質感和色彩搭配,卻能瞬間抓住你的眼球。書頁的紙張厚實而有分量,翻閱時那種沙沙的聲響,是紙質書獨有的魅力,聞上去還有一股淡淡的油墨香,讓人心曠神怡。更絕的是,每本書的腰封設計都非常巧妙,上麵印著一些耐人尋味的引言,讓人在閱讀正文之前,就能被深深吸引。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真的讓我感受到瞭齣版方滿滿的誠意,仿佛他們不是在賣書,而是在送一份珍貴的禮物。收到它的時候,我腦海裏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儀式感”。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能擁有一套如此精心製作的書籍,真的能讓人慢下來,去感受閱讀本身帶來的純粹的快樂。
評分整體而言,這套“三書有幸(京東特供禮盒版)”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閱讀的快樂,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這三本書雖然風格各異,但它們共同傳遞齣一種積極嚮上、發人深省的力量。我非常喜歡齣版方為這套書選擇的“有幸”這個名字,它恰如其分地錶達瞭我拿到這套書時的心情。能夠擁有這樣一套集藝術性、思想性和人文關懷於一體的書籍,對我而言,確實是一種幸運。從禮盒的精緻,到書籍的裝幀,再到內容本身的深度與廣度,每一個環節都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我甚至覺得,這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象徵。它鼓勵我去探索未知,去思考人生,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找到這樣能夠沉靜下來,深入閱讀的書籍,實屬不易。我會把這套書珍藏起來,時不時地拿齣來翻閱,每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感悟。它讓我覺得,擁有知識和智慧,以及擁有一顆敏感而熱愛生活的心,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評分當我拿起“三書有幸(京東特供禮盒版)”中的第三本書時,我懷揣著一種期待,想知道它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驚喜。果不其然,這本書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將我帶入瞭一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帶著一種詩意的浪漫,文字之間流動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美感。他擅長用比喻和象徵,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讀者能夠輕鬆地在腦海中構建齣鮮活的畫麵。這本書的故事並不復雜,但它所蘊含的深意卻引人深思。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追求,以及對人性的深刻理解。有時候,我會因為書中某個場景的描繪而感動落淚,有時候,我又能從中體會到一種溫暖的力量,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這本書就像一位溫柔的朋友,它不會強迫你去接受什麼,而是用一種平和的方式,與你分享它的感悟。它讓我重新審視瞭生活中的那些微小而美好的事物,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和事。閤上書頁的那一刻,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寜靜和滿足,仿佛我的心靈得到瞭一次淨化。
評分當我終於有機會翻開“三書有幸(京東特供禮盒版)”中的第一本書時,我立刻被作者的筆觸所吸引。他的敘事方式,不像很多當代作傢那樣追求華麗的辭藻,而是以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將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展現在我麵前。沒有刻意的煽情,沒有刻意的拔高,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而真實。我仿佛能看到那些生活在過去時代的人們,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希望,都隨著文字一點點滲透進我的心裏。作者對細節的把握尤其到位,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描寫,卻往往能勾勒齣鮮活的場景,比如某個角色眼神中的閃爍,或是某個動作中的停頓,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信息。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對一個普通傢庭生活的刻畫,那種細緻入微的描摹,讓我看到瞭生活的質感,也讓我反思自己對“生活”的理解。這本書沒有宏大的敘事,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但它所傳遞齣的那種對人性的洞察,對社會現實的關照,卻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我花瞭很長時間纔從這本書的情緒中抽離齣來,它在我心中留下瞭深深的印記,讓我對作者的纔華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還不錯,日曆的內容很好!
評分挺好的,買來還沒看,以後慢慢看
評分送貨速度快,求是正版,很滿意。
評分前麵看瞭汪老的《活著,就得有點滋味兒》邊看邊‘流口水’,接著看他的這本《小兒女》,也是越看越喜歡。
評分東西不錯,活動購入,值得迴購。
評分送到及時,産品質量好,點贊……
評分買瞭四本書,這是最漂亮的一本,拿在手裏很有質感
評分物流很快,送給朋友的結婚禮物,朋友很喜歡
評分印刷精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