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散文经典:孤独是一朵莲花【作家榜经典出品】

郁达夫散文经典:孤独是一朵莲花【作家榜经典出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郁达夫 著
图书标签:
  • 郁达夫
  • 散文
  • 经典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作家榜
  • 孤独
  • 莲花
  • 情感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395162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5299
品牌:大星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作家榜经典文库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265000
附件:书签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郁达夫用绝美的语言剖析灵魂深处的孤独感悟——孤独才是人生,独处激发成长。
  ◆精心选编郁达夫76篇传世之作,432页超值典藏,经典好读。
  ◆参照郁达夫自编《达夫全集》与《郁达夫全集》(全12卷)勘校,全新典藏。
  ◆新增6张唯美插图,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内容简介

  “人人皆可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沈从文
  完整收录郁达夫《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一个人在途上》《孤独者》等76篇传世之作。
  在这本书中,“孤独大师”郁达夫用他浪漫的文字,描风月山水,写故人旧事;用他深情的语言,解读孤独,道破天机——孤独才是人生,独处激发成长。当你感到孤独、迷茫时,那是心灵在成长。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
  一生境遇坎坷,幼时丧父,体弱早慧,九岁赋诗惊四座。年少随长兄赴日求学,学习过医科、政治学科,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在日本留学期间,他阅读过数千部西方小说。25岁时,出版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沉沦》,以“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震惊文坛。
  郁达夫先后在北京、武汉、广东等地任教。与郭沫若等人成立创造社,与鲁迅搭档合编《奔流》月刊。
  42岁客居南洋。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化名隐居。
  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时年50岁。
  郁达夫落笔大胆,独运匠心,以细腻沉郁的笔调从束缚中挣扎而出,张扬独特的诗意美,被誉为文坛“孤独大师”。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人人皆可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
  ——沈从文

  ◆我觉得,在中国现代作家里,郁达夫是非常具个性的,也是很有魅力的。一个作家的作品,五十年之后,依然有人去读,那他起码是个不错的作家。一个作家的作品,八十年前为人所热读,八十年后依旧被热读,——郁达夫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
  ——贾平凹

  ◆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郭沫若

  ◆惟有他敢用笔把自己的弱点完全暴露出来,这种写法扩大了现代中国小说心理和道德的范围。可惜后来学他的人……却谁也没有他那样老实和认真的态度。
  ——夏志清

目录

远一程,再远一程

003 归航

011 还乡记

033 故都的秋

037 苏州烟雨记

048 过富春江

051 小春天气

060 南行杂记

070 感伤的行旅

089 钓台的春昼

097 移家琐记

102 杭州的八月

104 二十二年的旅行

107 屯溪夜泊记

112 花坞

115 扬州旧梦寄语堂

122 西溪的晴雨

125 江南的冬景

129 上海的茶楼

133 玉皇山

137 北平的四季

143 饮食男女在福州

151 日本的文化生活

在回忆里

159 打听诗人的消息

163 志摩在回忆里

169 雕刻家刘开渠

172 记曾孟朴先生

176 怀四十岁的志摩

179 回忆鲁迅

201 记广洽法师

202 为郭沫若氏祝五十诞辰

说食色与欲

207 艺术与国家

213 牢骚五种

219 如何的救度中国的电影

222 在热波里喘息

224 说食色与欲

227 炉边独语

231 说春游

233 清新的小品文字

236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242 秋阴蕞记

245 谈结婚

247 苍蝇脚上的毫毛

251 小说与好奇的心理

253 我所喜欢的文艺读物

254 日记文学

261 日本的娼妇与文士

264 獭祭的功用

266 写作闲谈

269 关于戏剧演出时之接吻问题

逆流的诗

273 诗人的末路

275 海上通信

282 零余者

289 给沫若

295 一个人在途上

302 故事

305 灯蛾埋葬之夜

311 寂寞的春朝

313 春愁

315 惜掌之歌

319 住所的话

323 记风雨茅庐

326 郁达夫启事

327 郁达夫启事

328 覆车小记

332 在警报声里

337 水样的春愁(自传之四)

344 孤独者(自传之六)

349 海上(自传之八)

355 雪夜(自传之一章)

360 致孙荃

362 致王映霞

364 致王映霞

366 致王映霞

368 村居日记(1927 年1 月1 日至31 日)

398 断篇日记二(1927 年8 月1 日至11 月8 日)

411 遗嘱


精彩书摘

  零余者
  Arm am Beutel,krank am Herzen,
  Schleppt ich meine langen Tage.
  Armut ist die groesste Plage.
  Reichtum ist das hoechste Gut.
  
  不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过的这几句诗,轻轻的在口头念着,我两脚合了微吟的拍子,又慢慢的在一条城外的大道上走了。
  
  袋里无钱,心头多恨,
  这样无聊的日子,教我捱到何时始尽。
  啊啊,贫苦是最大的灾星,
  富裕是最上的幸运。
  
  诗的意思,大约不外乎此,实际上人生的一切,我想也尽于此了。“不过令人愁闷的贫苦,何以与我这样的有缘?使人生快乐的富裕,何以总与我绝对的不来接近?”我眼睛呆呆的注视着前面空处,两脚一步一步踏上前去,一面口中虽在微吟,一面于无意中又在作这些牢骚的想头。
  是日斜的午后,残冬的日影,大约不久也将收敛光辉了,城外一带的空气,仿佛要凝结拢来的样子。视野中散在那里的灰色的城墙、冰冻的河道、沙土的空地荒田,和几丛枯曲的疏树,都披了淡薄的斜阳,在那里伴人的孤独。一直在前面大约半里多路前的几个行人,因为他们和我中间距离太远了,在我脑里竟不发生什么影响。我觉得他们的几个肉体,和散在道旁的几家泥屋及左面远立着的教会堂,都是一类的东西,散漫零乱,中间没有半点联络,也没有半点生气,当然更没有一些儿的情感了。
  “唉嘿,我也不知在这里干什么?”
  微吟倦了,我不知不觉便轻轻的长叹了一声。慢慢的走去,脑里的思想,只往昏黑的方面进行;我的头愈俯愈下了。
  ——实在我的衰退之期,来得太早了。……像这样一个人在郊外独步的时候,若我的身子忽而能同一堆春雪遇着热汤似的消化得干干净净,岂不很好么?……回想起来,又觉得我过去二十余年的生涯是很长的样子,……我什么事情没有做过?……儿子也生了,女人也有了,书也念了,考也考过好几次了,哭也哭过,笑也笑过,嫖赌吃着,心里发怒,受人欺辱,种种事情,种种行为,我都经验过了,我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过?……等一等,让我再想一想看,究竟有没有什么没有经验过的事情了,……自家死还没有死过;啊,还有还有,我高声骂人的情还不曾有过,譬如气得不得了的时候,放大了喉咙,把敌人大骂一场的事情。就是复仇复了的时候的快感,我还没有感得过。……啊啊!还有还有,监牢还不曾坐过,……唉,但是假使这些事情,都被我经验过了,也有什么?结果还不是一个空么?……嘿嘿,嗯嗯。——
  到了这里,我的思想的连续又断了。
  
  袋里无钱,心头多恨,
  这样无聊的日子,教我捱到何时始尽。
  啊啊,贫苦是最大的灾星,
  富裕是最上的幸运。
  
  微微的重新念着前诗,我抬起头来一看,觉得太阳好像往西边又落了一段,倒在右手路上的自己的影子,更长起来了。从后面来的几乘人力车,也慢慢的赶过了我。一边让他们的路,一边我听取了坐车的人和车夫在那里谈话的几句断片,他们的话题,好像是关于女人的事情。啊啊,可羡的你们这几个虚无主义者,你们大约是上前边黄土坑去买快乐去的罢,我见了你们,倒恨起我自家没有以前的生趣来了。
  一边想一边往西北的走去,不知不觉已走到了京绥铁路的路线上。从此偏东北的再进几步,经过了白房子的地狱,便可顺了通万牲园的大道进西直门去的。苍凉的暮色,从我的灰黄的周围逼近拢来,那倾斜的赤日,也一步一步的低垂下去了,大好的夕阳,留不多时,我自家以为在瞑想里沉没得不久,而四边的急景,却告诉我黄昏将至了。在这荒野里的物体的影子,渐渐的散漫起来,不知从何处吹来的微风,也有些急促的样子,带着一种惨伤的寒意。后面踱踱踱踱的又来了一乘空的运货马车,一个披着光面皮里子的车夫,默默的斜坐在前头车板上吃烟,我忽而感觉得天寒岁暮,好像一个人漂泊在俄国乡下。马车去远了,白房子的门外,有几乘黑旧的人力车停在那里。车夫大约坐在踏脚板上休息,所以看不出他们的影子来,我避过了白房子的地狱,从一块高墈上的地里,打算走上通西直门的大道上去。从这高处向四边一望,见了凋丧零乱排列在灰色幕上的野景,更使我感得了一种日暮的悲哀。
  ——唉唉,人生实在不知究竟是什么一回事?歌歌哭哭,死死生生,……世界社会,兄弟朋友,妻子父母,还有恋爱,啊吓,恋爱,恋爱,恋爱,……还有金钱,……啊啊……
  
  Armut ist die groesste Plage,
  Reichtum ist das hoechste Gut.
  
  好诗好诗!
  
  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The lowing herd winds slowly o'er the lea,
  The ploughman homeward plods his weary way,
  And leaves the world to darkness and to me.
  
  好诗好诗!
  
  And leaves the world to darkness and to me.
  
  我的错杂的思想,又这样的弥散开来了。天空高处,寒风乌乌的响了几下,我俯倒了头,尽往东北的走去,天就快黑了。
  远远的城外河边,有几点灯火,看得出来,大约紫蓝的天空里,也有几点疏星放起光来了吧?大道上断续的有几乘空马车来往,车轮的踱踱踱踱的声音,好像是空虚的人生的反响,在灰暗寂寞的空气中散了。我遵了大道,以几点灯火作了目标,将走近西直门的时候,模糊隐约的我的脑里,忽而起了一个霹雳。到这时候止,常在脑里起伏的那些毫无系统的思想,都集中在一个中心点上,成了一个霹雳,显现出来。
  “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
  这就是霹雳的核心,另外的许多思想,不过是些附属在这霹雳上的枝节而已。这样的忽而发现了思想的中心点,以后我就用了科学的方法推想起来:
  ——我的确是一个零余者,所以对于社会人世是完全没有用的。a superfluous man!a useless man!superfluous!superfluous……证据呢?这是很容易证明的……——
  这时候,我的两只脚已经在西直门内的大街上运转。四边来往的人类,究竟比城外混杂得多。天也已经昏黑,道旁的几家破店和小摊,都点上灯了。
  ——第一……我且从远处说起吧……第一,我对于世界是完全没有用的。……我这样生在这里,世界和世界上的人类,也不能受一点益处,反之,我死了,世界社会,也没有一些儿损害,这是千真万真的。……第二,且说中国吧!对于这样混乱的中国,我竟不能制造一个炸弹,杀死一个坏人。中国生我养我,有什么用处呢?……再缩小一点,嗳,再缩小一点,第三,第三且说家庭吧!啊,对于我的家庭,我却是个少不得的人了。在外国念书的时候,已故的祖母听见说我有病,就要哭得两眼红肿。就是半男性的母亲,当我有一次醉死在朋友家里的时候,也急得大哭起来。此外我的女人,我的小孩,当然是少我不得的!哈哈,还好还好,我还是个有用之人。——
  想到了这里,我的思想上又起了一个冲突。前刻发现的那个思想上的霹雳,几乎可以取消的样子,但迟疑了一会,我终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矛盾性。抬起头来一看,我才知道我的身体已被我搬在一条比较热闹的长街上行动。街路两旁的灯火很多,来往的车辆也不少,人声也很嘈杂,已经是真正的黄昏时候了。
  ——像这样的时候,若我的女人在北京,大约我总不会到市上来飘荡的罢!在灯火底下,抱了自家的儿子,一边吻吻他的小嘴,一边和来往厨下忙碌的她问答几句,踱来踱去,踱去踱来,多少快乐啊!啊啊,我对于我的女人,还是一个有用之人哩!不错不错,前一个疑问,还没有解决,我究竟还是一个有用之人么?——
  这时候,我意识里的一切周围的印象,又消失了。我还是伏倒了头,慢慢的在解决我的疑问:
  ——家庭,家庭,……第三,家庭,……让我看,哦,啊,我对于家庭还是一个完全无用之人!……丝毫没有功利主义的存心,完全沉溺于的盲目之爱的我的祖母,已经死了,母亲呢?……啊啊,我读书学术,到了现在,还不能做出一点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就是这几块钱……——
  我那时候两只手却插在大氅的袋内,想到了这里,两只手自然而然的向袋里散放着的几张钞票捏了一捏。
  ——啊啊,就是这几块钱,还是昨天从母亲那里寄出来的,我对于母亲有什么用处呢?我对于家庭有什么用处呢?我的女人,我不去娶她,总有人会去娶她的;我的小孩,我不生他,也有人会生他的,我完全是一个无用之人吓,我依旧是一个无用之人吓!——
  急转直下的想到了这里,我的胸前忽觉得有一块铁板压着似的难过得很。我想放大了喉咙,啊的大叫一声,但是把嘴张了好几次,喉头终放不出音来。没有方法,我只能放大了脚步,向前同跑也似的急进了几步。这样的不知走了几分钟,我看见一乘人力车跑上前来兜我的买卖。我不问皂白,跨上了车就坐定了。车夫问我上什么地方去,我用手向前指指,喉咙只是和被热铁封锁住的一样,一句话也讲不出来。人力车向前面的跑去,我只见许多灯火人类,和许多不能类列的物体,在我的两旁旋转。
  “前进!前进!像这样的前进罢!不要休止,不要停下来!”
  我心里一边在这样的希望,一边却在恨车夫跑得太慢。
  ……

孤独是一朵莲花:郁达夫散文的深情回响 在这喧嚣浮躁的时代,我们渴望寻觅一处宁静的港湾,安放疲惫的身心,与灵魂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而郁达夫的散文,恰似一朵在尘世中静静绽放的莲花,以其独特的孤独之美,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温润而深邃的精神世界。 《郁达夫散文经典:孤独是一朵莲花》并非简单地罗列作者的篇章,它更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精神之旅,试图从郁达夫笔下那些或明媚、或忧伤、或激昂的文字中,提炼出他生命中最核心的孤独意象,并将其与现代人的情感体验巧妙对接。这本书,正如其名,将“孤独”视为一种别样的风华,一种超越寂寞的沉思,一种孕育独立与深刻的温床。它并非宣扬消极的孤僻,而是邀请读者一同感受那种在人群中依然保持的清醒与自我,那种对生命本质的追问,那种在独处中体悟到的辽阔与自由。 时代的烙印与个人的低语 郁达夫,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作家,他的文字始终与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从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浪潮,到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复杂境遇,他的人生轨迹,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的散文,便是这幅画卷中最细腻、最真实的笔触。 然而,与宏大的历史叙事不同,郁达夫的散文更倾向于捕捉个体生命中最微小的震颤。他笔下的“我”,常常是敏感而多情的,对周遭的一切都怀有细腻的感知。他可以为一片落叶的飘零而伤感,可以为一个陌生人的眼神而思索,更可以为国家的命运而扼腕长叹。这种对个体情感的极致袒露,使得他的文字具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染力。 在这本《郁达夫散文经典》中,我们尤其能感受到他对“孤独”的深刻体验。这份孤独,并非仅仅来源于肉体上的形单影只,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疏离感。他身处闹市,却仿佛置身荒原;他身处人群,却感觉无人能懂。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让他既饱受煎熬,又从中提炼出超越俗世的洞察力。 “孤独是一朵莲花”:意象的解读与情感的共鸣 “孤独是一朵莲花”——这句诗般的标题,便是本书的核心隐喻。莲花,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承载着纯洁、高雅、超脱的象征意义。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恰如郁达夫在世俗的纷扰中,努力保持自己精神的纯粹。 莲花在水中静静地生长,不与周遭争艳,只默默地汲取养分,展现自己的姿态。这便是郁达夫所理解的孤独——一种内省式的、自我充盈的状态。它并非冷漠,而是对外界喧嚣的审慎回应;它并非孤立,而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度开掘。他写故乡的月夜,写江南的烟雨,写旅途中的见闻,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一份淡淡的忧伤,一份对过往的眷恋,一份对生命的哲思。 例如,他在《春雨通知》中,细致描绘了春雨的到来,以及春雨带来的种种意象——湿润的空气,嫩绿的草芽,以及雨中行人匆匆的剪影。然而,在这看似寻常的景象背后,却隐藏着他独特的感触。他能从雨丝的缠绵中读出岁月的无情,从草芽的倔强中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他的“孤独”,便是这种在观察与体悟中,与自然、与生命进行对话,并从中获得慰藉与启迪的过程。 又如,他在《达夫一生的随笔》中,对自己过往的经历进行了回溯。那些关于爱情的纠葛,关于友谊的失落,关于理想的破灭,都被他以一种近乎坦诚的姿态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经历,无疑构成了他孤独感的来源,但也正是这些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丰富了他的情感,让他成为一个更具深度和韧性的灵魂。他并不回避痛苦,而是将其转化为一种沉淀,一种对生命更加深刻的理解。 多维度的散文魅力 《郁达夫散文经典:孤独是一朵莲花》所收录的散文,绝非只有一种单一的情感基调。郁达夫的笔触丰富而多变,既有少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也有中年之后的沉思与苍凉。 一、怀旧与乡愁: 郁达夫的故乡情结,是他散文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故乡山水的描绘,对童年往事的追忆,充满了深情。他笔下的江南水乡,总是带着朦胧的诗意,仿佛一幅幅水墨画卷。然而,在他的怀旧中,也常常掺杂着对当下现实的失落感。故乡的宁静与回忆,与现实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了他内心的孤寂。 二、人生感悟与哲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郁达夫的散文逐渐融入了更多的人生哲思。他对生命的短暂,对时间的流逝,对命运的无常,都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不会给出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件、细腻的观察,引导读者去体味生命的真谛。他的文字,如同老酒,越品越醇厚,越发显现出其内在的智慧。 三、对美的追求与感悟: 郁达夫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人。无论是自然之美,还是人文之美,亦或是情感之美,他都能敏锐地捕捉并用文字加以赞颂。他对女性美的描绘,对艺术的鉴赏,对异域风情的体验,都展现了他丰富而细腻的审美情趣。他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时代的批判与反思: 尽管郁达夫的散文多以个人视角出发,但他并未因此逃避时代的责任。在字里行间,我们依然能看到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民族命运的忧虑。他用他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他对这个时代的思考与担当。 阅读的收获:超越时代的灵魂对话 阅读《郁达夫散文经典:孤独是一朵莲花》,不仅仅是对一位文学巨匠作品的欣赏,更是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理解孤独的价值: 我们将有机会重新审视“孤独”的内涵。它不再是令人畏惧的词汇,而是一种可以孕育深刻思想、滋养独立人格的宝贵体验。通过郁达夫的文字,我们会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喧嚣的呼应,而是源于内心的丰盈与清醒。 品味文字的力量: 郁达夫的语言,有着一种独特的力量。他善于运用意象,善于营造氛围,他的文字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感性。阅读他的散文,本身就是一种美的熏陶,一种语言艺术的享受。 感受生命的厚重: 郁达夫的人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他的散文,是他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味到一个鲜活的个体,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思考、前行。他的经历,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平凡与伟大。 获得情感的慰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迷失和焦虑。郁达夫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流,能抚慰我们躁动的心灵。他坦诚的倾诉,真挚的情感,能够引发我们强烈的共鸣,让我们知道,我们并不孤单。 《郁达夫散文经典:孤独是一朵莲花》呈现的,是一位作家对生命、对孤独、对时代最真挚的回响。它邀请我们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在文字的芬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朵“孤独的莲花”。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通往更深邃精神世界的一扇门,一盏引路的灯。它将陪伴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学会与孤独为伴,并从中汲取无尽的力量与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翻开《郁达夫散文经典:孤独是一朵莲花》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种与时代若即若离的疏离感。郁达夫先生的文字,总带着一股淡淡的忧愁,仿佛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而是从某个泛黄的旧相册里缓缓走出。他笔下的城市,是老上海的霓虹初上,是江南水乡的烟雨朦胧,但这些场景又不仅仅是简单的风光描绘,它们承载着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也折射出那个年代特有的氛围。 他对于“孤独”的阐释,不是那种嘶声裂肺的绝望,而是一种内敛的、深入骨髓的情感。这种孤独,体现在他对人情冷暖的敏锐洞察,体现在他对逝去时光的深深眷恋,也体现在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淡淡的疏离。他仿佛是一个旁观者,静静地观察着周遭的世界,用细腻的笔触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细节。 例如,他在描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常常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隔阂感。即使身处人群之中,他也仿佛置身事外,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这种疏离感,并非源于傲慢,而是源于一种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对现实世界中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的清醒认识。他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与自己的思绪对话。 而且,郁达夫先生的文字,有一种将日常变得诗意的能力。他能够从平凡的生活细节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之中。那些关于季节的更替,关于人生的感悟,他都能用一种充满哲思的语言表达出来,引人深思。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阅读一篇篇散文,更像是在与一位老朋友进行一次灵魂的交流。他用他的文字,向我展示了一个时代的侧影,一个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那种在浮华世界中,如何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他的笔触,细腻而又深沉,总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评分

当我沉浸在《郁达夫散文经典:孤独是一朵莲花》的世界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郁达夫先生的文字,如同一坛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他所描绘的“孤独”,不是一种负面的情绪,而是一种对自我存在的深刻认知,一种与世界保持距离的优雅。他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时代的变迁,人事的沧桑,以及在这种背景下,个体所承受的无形压力。 他对意境的营造,尤为出色。他能将寻常的景物,赋予一种独特的诗意,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愁绪,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例如,他对江南水乡的描绘,既有其景致的优美,也饱含着他对故乡的思念,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他的散文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他对于人物的塑造,也非常成功。即使是短暂出现的人物,他也总能捕捉到他们的神韵,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命运轨迹,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叙事中。这些人物,或是与他有过短暂交集的朋友,或是他观察到的路人,都在他的笔下鲜活起来,成为他散文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且,郁达夫先生在处理情感时,有一种极为克制的美感。他不会大肆渲染,而是通过一些细节的暗示,一些留白的表达,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强的艺术张力和解读空间。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文学享受。郁达夫先生的文字,如同一阵清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灵;又如同一朵莲花,在寂静中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他笔下的“孤独”,与其说是孤寂,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这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评分

品读《郁达夫散文经典:孤独是一朵莲花》,我深深地着迷于他那独特的叙事风格,它不是直白的倾诉,而是娓娓道来的陈述,却能在不经意间触动心弦。郁达夫先生的笔触,仿佛带着一股淡淡的烟草味,混合着旧时光的尘埃,将读者轻轻拉入他所营造的世界。他笔下的“孤独”,不是一种病态的孤僻,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独立,一种在喧嚣尘世中,保持自我审视的宁静。 他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堪称一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对话,在他笔下都能被赋予深厚的含义。他能从一杯茶的温度,一扇窗的透光,体察到人生的冷暖,世事的变迁。这种对微小之处的关注,使得他的散文充满了生活的质感,让读者仿佛能够亲身经历他所描绘的场景。 而且,他对于情感的处理,总是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忧伤。即使身处困境,或遭遇不顺,他也不会大声抱怨,而是将那些复杂的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对景物的描写,对人事的回忆之中。这种含蓄的美,恰恰是中国传统文人气质的体现,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他在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常常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疏离感,并非不近人情,而是他对人际交往有着更深的体认,他更看重精神上的契合,而非表面的寒暄。这种对心灵深处孤独的描绘,反而更能引起那些同样有着深刻内心体验的读者的共鸣。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沉静而深邃的阅读体验。郁达夫先生的文字,如同一面清澈的湖水,映照出他内心的世界,也映照出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子。他用他的笔,描绘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也诠释了一种独特的人生况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评分

读《郁达夫散文经典:孤独是一朵莲花》,我最先被吸引的是那份不动声色的忧伤,它不是那种撕心裂肺的呐喊,而是如同一汪深潭,平静的外表下涌动着千般愁绪。郁达夫的文字,总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能够轻柔地触碰到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他笔下的孤独,不是一个人独自面对世界的孤寂,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疏离,一种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微妙感受。 这种孤独,常常体现在他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无论是落日余晖下的荒野,还是细雨霏霏的江南小镇,他都能从中捕捉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淡淡的哀愁。那片落叶,那声鸟鸣,甚至是空气中弥漫的湿气,在他笔下都仿佛染上了他独有的孤独色彩。这种情感的渲染,不是刻意的煽情,而是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共鸣,仿佛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体验。 而且,这种孤独并非全然消极。相反,它有时候也孕育着一种对生活精致的体察。在孤独中,他得以审视内心,观察周遭,体味寻常事物中的不寻常之美。他能够从一朵花的枯萎中看到生命的轮回,从一段旧事的回忆中品味人生的况味。这种孤独,让他变得更加敏感,更加善于发现和表达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微情感。 读他的散文,仿佛穿越回那个动荡却又充满文人气息的年代。他笔下的生活场景,那些老宅、庭院、茶馆,那些人物的言谈举止,都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他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时代的变迁,人事的沧桑,以及在这种背景下,个体所承受的无形压力。他的文字,既有诗人的细腻,又有散文家的从容,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时代的洪流,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时代印记。 他处理情感的方式,总是那么不动声色。即使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上也常常波澜不惊。这种含蓄的美,是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一种体现,也是郁达夫文字的独特魅力所在。他不会直接告诉你“我很孤独”,而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对人物心理的暗示,让你自己去体会那份挥之不去的落寞。

评分

阅读《郁达夫散文经典:孤独是一朵莲花》,我被一种极为独特的情感体验所吸引,那是一种仿佛置身于旧日时光中的沉思。郁达夫的文字,就像是一杯陈年的普洱,初入口时可能有些许的涩,但细细品味,却能从中感受到醇厚的韵味和悠长的回甘。他笔下的“孤独”,不是现代社会中那种被边缘化的孤寂,而是一种更深层、更内在的精神状态,是对人生、对世界的某种深刻体认。 他对景物的描绘,总带着一种与自身情绪的高度契合。无论是“古道西风瘦马”的苍凉,还是“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都仿佛是他内心世界的投射。他不是在简单地描绘风景,而是在通过风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生命、对时光流逝的感悟。这种“移情”的手法,使得他的散文充满了画面感和感染力。 而且,他在叙述个人经历和情感时,有一种极为克制的表达方式。他不会用过分煽情的语言来渲染悲伤,而是通过一些含蓄的细节,一些欲说还休的笔触,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种挥之不去的忧郁。这种“留白”的处理,反而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让情感在心中无限蔓延。 他对人物的刻画,也同样耐人寻味。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带着各自的悲欢离合,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人生百态的体现。即使是描写一些萍水相逢的过客,他也总能从中捕捉到一些动人的细节,将他们的生命痕迹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文字中。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文学体验。郁达夫先生的文字,有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能够触动当代读者的心灵。他笔下的“孤独”,并非一种绝望,而是一种对生命深刻的理解和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才华横溢的智者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

D4ul口1,上午10:34

评分

好美的词,真是一种享受!配图也很美。

评分

不错,看起来是正版,希望能好看吧

评分

书页的质量很好,活动时间买的很是实惠,好久没有买书了,一下子买了十几本。在这个数码产品横行的时代,我们该静下心来看看书,别忘了造纸术可是我们的四大发明之一。

评分

得给力,京东的活动赶上就很划算,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了,评价都有点评不过来,满意我就会用这段话来评价,京东自营很不错很给力,快递神速,售后也很好,就是活动有时候都错过。还是要多关注。

评分

终于收到我需要的宝贝了,东西很好,价美物廉,谢谢掌柜的!说实在,这是我购物来让我最满意的一次购物。无论是掌柜的态度还是对物品,我都非常满意的。掌柜态度很专业热情,有问必答,回复也很快,我问了不少问题,他都不觉得烦,都会认真回答我,这点我向掌柜表示由衷的敬意,这样的好掌柜可不多。再说宝贝,正是我需要的,收到的时候包装完整,打开后让我惊喜的是,宝贝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不得不得竖起大拇指。下次需要的时候我还会再来的,到时候麻烦掌柜给个优惠哦!

评分

每次都在京东买书。一下子买了好几本书,质量都很不错。包了封皮珍惜的不得了。每次都在京东买书。一下子买了好几本书,质量都很不错。包了封皮珍惜的不得了。每次都在京东买书。一下子买了好几本书,质量都很不错。包了封皮珍惜的不得了。每次都在京东买书。一下子买了好几本书,质量都很不错。包了封皮珍惜的不得了。每次都在京东买书。一下子买了好几本书,质量都很不错。包了封皮珍惜的不得了。

评分

包装好,书没有被伤到,整体特别好,囤货。————接下来的不用看了,因为本仙女很懒,不想每个产品都一样一样的去写好评,所以特地写了这么一段话,但是这个产品无论质量还是外观都是本仙女喜欢的, 如果不喜欢本仙女收到东西会很生气的,连评价的心情都没有了呢。然后呢这里写一下,也给各位网友一个参考这个产品还是值得买的。 ——来自一位懒惰的只爱购物不爱评价却想换积分的仙女。

评分

俄文:Я должен бороться с соевым соусо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