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

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衡 著
图书标签:
  • FANUC数控
  • 车削加工
  • 数控编程
  • 加工实训
  • 入门教程
  • 工业制造
  • 机械加工
  • 生产技术
  • 一本通
  • 数控车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026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647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5
字数:28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既适合初学者学习,又是数控车削加工人员提升岗位能力的参考书,可作为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技术、机电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参考书,还可作为数控加工岗位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
1、面向初学者,编写结构力争清晰明了,内容通俗易懂便于掌握。书中指令、实例分析简单、明确,通过图解形式进行讲解,突出基础内容的掌握。书中实例均按生产实际编制加工工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2、配多个机床现场操作视频,给读者增加直观体验。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数控加工实例,精讲数控车削编程、机加工工艺基础、数控车床操作技能等知识,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利于读者自学;在数控机床操作技能中增加了数控加工工艺守则、数控车床的维护保养等岗位知识,提升数控车工岗位能力和职业操守;介绍了数控操作工应会的几个实用数控系统操作方法,如手动数控数据备份与恢复、手动设置机床参数、数控机床与PC计算机通信等,扩展数控从业人员的知识面和操作技能;本书还附赠数控车削现场加工视频,以增强读者学习的直观感受。本书内容注重实践环节,兼顾理论知识,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应用。
本书既适合初学者学习,又是数控车削加工人员提升岗位能力的参考书,可作为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技术、机电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参考书,还可作为数控加工岗位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数控车削基础 / 001
1.1数控车床入门 / 002
1.1.1数控车床与数控系统 / 002
1.1.2数控机床加工过程 / 002
1.1.3零件加工程序 / 002
1.1.4数控机床坐标系 / 003
1.2数控车削常用刀具 / 004
1.2.1刀具材料 / 004
1.2.2常用刀具分类 / 005
1.2.3数控车刀选择 / 007
1.2.4数控车床切削用量选择 / 008
1.3数控车床上装夹工艺装备 / 011
1.3.1车刀装夹要点 / 011
1.3.2外圆车刀的装夹操作 / 012
1.3.3切断刀的装夹操作 / 012
1.3.4尾座工具的安装 / 012
1.4数控车削中工件的定位与装夹 / 012
1.4.1车削中工件的定位 / 012
1.4.2定位基准的选择 / 013
1.4.3工件的装夹 / 013
第2章数控车削程序编制 / 019
2.1FANUC系统数控编程基础 / 020
2.1.1编制零件加工程序过程 / 020
2.1.2FANUC系统数控程序组成 / 021
2.1.3程序段格式 / 023
2.1.4常用辅助功能M代码 / 025
2.1.5车削程序G功能代码 / 025
2.1.6数字单位英制与公制的转换 / 027
2.1.7小数点编程 / 027
2.2数控车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 / 028
2.2.1机床坐标系 / 028
2.2.2工件坐标系 / 030
2.2.3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关系 / 030
2.2.4用G54~G59设定工件坐标系 / 031
2.2.5用G50设定工件坐标系 / 031
2.2.6G54~G59设置坐标系和G50设置坐标系的区别 / 032
2.2.7直径编程与半径编程 / 032
2.2.8绝对坐标值与增量坐标值 / 032
2.2.9指定切削进给速度单位G98、G99 / 033
2.3基本编程指令 / 033
2.3.1刀具快速定位G00 / 033
2.3.2直线插补指令G01 / 034
2.3.3圆弧插补指令G02、G03 / 035
2.3.4程序暂停G04 / 039
2.3.5返回参考点指令 / 039
2.3.6恒表面切削速度控制G96、G97 / 040
2.4刀具补偿指令 / 041
2.4.1刀具补偿概念 / 041
2.4.2刀具偏置补偿 / 042
2.4.3刀具半径补偿 / 044
2.5循环加工指令 / 046
2.5.1外圆、内径车削固定循环指令G90 / 046
2.5.2端面车削循环G94 / 049
2.5.3外圆粗车多重循环G71 / 050
2.5.4精车循环G70 / 051
2.5.5平端面粗车循环G72 / 052
2.5.6型车复合循环G73 / 053
2.6轴类件的螺纹车削 / 056
2.6.1等螺距螺纹切削指令G32 / 056
2.6.2螺纹切削循环指令G92 / 058
2.6.3车削螺纹多重循环G76 / 059
2.6.4多头螺纹切削 / 060
第3章子程序与宏程序 / 063
3.1子程序与宏程序基础 / 064
3.1.1子程序 / 064
3.1.2用户宏程序 / 065
3.1.3常量、变量 / 066
3.1.4变量的算术和函数运算 / 068
3.1.5宏程序语句和NC语句 / 069
3.1.6转移和循环 / 069
3.1.7宏程序调用 / 071
3.2数控车削宏程序应用 / 073
3.2.1系列零件加工宏程序 / 073
3.2.2加工椭圆表面宏程序 / 075
3.2.3加工抛物线表面宏程序 / 079
第4章FANUC系统数控车床操作 / 083
4.1FANUC数控系统数控车床操作设备 / 084
4.1.1安全操作规程 / 084
4.1.2数控车床操作屏面组成 / 084
4.1.3数控系统操作面板 / 085
4.1.4数控车床机床操作面板 / 087
4.2数控机床屏面基本信息显示 / 090
4.2.1屏面显示内容 / 090
4.2.2屏面中显示的数控系统(CNC)当前状态信息 / 090
4.2.3显示屏面的切换 / 092
4.2.4在屏面上显示刀具的位置 / 093
4.2.5在屏面上显示程序和程序运行中信息 / 094
4.3手动操作数控车床 / 096
4.3.1通电操作 / 096
4.3.2手动回零 / 097
4.3.3用按键手动移动刀架(手动连续进给JOG) / 097
4.3.4用手轮移动刀架(手摇脉冲发生器HANDLE进给) / 098
4.3.5安全操作 / 099
4.3.6MDI运行数控程序 / 100
4.4创建、运行车削程序操作 / 101
4.4.1数控加工操作的一般步骤 / 101
4.4.2编写加工程序 / 101
4.4.3创建数控程序 / 102
4.4.4用G50建立工件坐标系的对刀 / 103
4.4.5运行程序(自动加工) / 105
4.5存储偏移参数操作 / 106
4.5.1编制加工程序 / 106
4.5.2用G54指令建立工件坐标系 / 108
4.5.3存储刀具偏移值操作 / 112
4.5.4多把刀具偏移值设置 / 114
4.6自动运行 / 118
4.6.1检索数控程序 / 118
4.6.2运行程序 / 118
4.6.3检查程序 / 120
4.6.4试切削 / 120
4.7加工工艺守则 / 121
4.7.1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守则 / 121
4.7.2数控加工工艺守则 / 122
第5章FANUC系统数控车削实例 / 123
5.1轴件数控车削 / 124
5.1.1工艺要点 / 124
5.1.2加工程序 / 125
5.1.3车削程序的基本内容 / 126
5.1.4程序校验和加工尺寸修调 / 126
5.2套类零件车削 / 127
5.2.1工艺要点 / 127
5.2.2加工程序 / 128
5.3孔类零件车削 / 129
5.3.1数控加工工艺要点 / 129
5.3.2数控车削程序 / 130
5.3.3车孔工艺特点 / 132
5.4槽类件数控车削 / 132
5.4.1工艺要点 / 132
5.4.2数控车削程序 / 133
5.4.3车槽工艺特点 / 135
5.5配合件车削 / 136
5.5.1编程数据处理 / 137
5.5.2刀具选择 / 137
5.5.3工艺要点 / 137
5.5.4工件2(套)加工程序 / 138
5.5.5工件1(轴)加工程序 / 140
5.5.6编程技巧 / 142
第6章数控车床维护与数控系统实用操作 / 143
6.1数控车床维修与保养 / 144
6.1.1数控机床的维修工作内容 / 144
6.1.2机床本体的维护 / 145
6.1.3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日常维护 / 146
6.2屏幕显示数控系统构成 / 147
6.2.1数控系统构成 / 147
6.2.2在屏面上显示数控系统构成 / 149
6.3FANUC 0i系统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 / 151
6.3.1数控系统软件组成 / 151
6.3.2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 / 152
6.3.3屏显本机系统软件 / 153
6.3.4由引导屏面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 / 153
6.3.5数据备份操作 / 153
6.3.6数据恢复操作 / 155
6.3.7C-F存储卡格式化 / 156
6.3.8引导屏面备份数据注意事项 / 156
6.4手动MDI键盘设定机床参数 / 157
6.4.1参数用途 / 157
6.4.2屏显参数 / 158
6.4.3SETTING(设置)屏面功能 / 160
6.4.4用MDI键盘设定参数 / 161
6.4.5数控机床基本功能参数 / 163
6.4.6参数在维修中的使用 / 164
6.5数控系统与计算机通信 / 165
6.5.1数控系统通信 / 165
6.5.2数控系统与计算机通信所需参数设定 / 165
6.5.3由数控系统与计算机通信输入/输出参数 / 167
6.5.4由数控系统与计算机通信输入/输出数控程序 / 168
6.5.5数控系统与计算机通信应注意的问题 / 168
6.5.6数控系统与计算机通信常见故障 / 169
6.6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 / 169
6.6.1机床开箱的检查工作 / 169
6.6.2机床的组装 / 169
6.6.3数控系统的连接与调整 / 170
6.6.4通电试车 / 172
6.6.5机床精度检测及调试 / 172
6.6.6机床验收 / 174
参考文献 / 175

前言/序言

随着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社会需要大批既掌握数控编程知识,又具有数控机床操作能力的人才。本书是为有志学习数控加工的初学者、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编程程序员及学习数控加工的学生编写的。数控加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以数控加工的应用为目的,基于目前企业中广泛使用的FANUC数控系统,介绍数控车床加工中的手工编程、数控车床操作、工艺参数的选择、典型加工实例、数控系统实用操作、数控车床维护保养、实用数控系统操作等知识。
本书依据数控加工职业资格标准,旨在培养具备编制程序、操作数控机床和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能力的实用型数控车削加工人才。本书内容注重实践环节,兼顾理论知识,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应用。本书有四个特点。
一是结合数控加工实例,精讲数控车削编程、机加工工艺基础、数控车床操作技能等知识,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利于读者自学。
二是在数控机床操作技能中增加了数控加工工艺守则、数控车床的维护保养等岗位知识,提升数控车工岗位能力和职业操守。
三是介绍了数控操作工应会的几个实用数控系统操作方法,如手动数控数据备份与恢复、手动设置机床参数、数控机床与PC计算机通信等,扩展数控从业人员的知识面和操作技能。
四是随书附赠数控车削加工的现场操作视频演示,增强学习的直观认识。读者可扫描封底的二维码观看。
本书属于实用型技术书籍,书中内容由浅入深,既满足初学者的学习需要,又是数控车削加工人员提升岗位能力的参考书。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技术、机电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参考书,还可作为数控加工岗位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
本书由徐衡编著,编写过程中李超、周光宇、栾敏、关颖、胡育辉、田春霞、段晓旭、赵宏立、孙红雨、杨海、汤振宁、赵玉伟、郎敬喜、徐光远、关崎炜、朱新宇、张元军、刘艳林、王丹、李宝岭、刘艳华等对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及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车削加工工艺精要与实践》 本书旨在为机械加工领域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一本系统、实用、易于理解的关于车削加工的综合性指南。我们将深入探讨车削加工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从基础理论到实际操作,从经典方法到前沿技术,力求帮助读者全面掌握车削加工的核心技能,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第一部分:车削加工基础理论 我们将从车削加工最基础的概念讲起,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车削加工概述: 详细介绍车削加工的定义、分类(如外圆车削、内圆车削、端面车削、螺纹车削、锥度车削等),以及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范围。 切削原理与切削参数: 深入解析切削过程中的力学、热学以及几何学原理。我们将详细讲解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这三大基本切削参数对加工效率、刀具寿命、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的影响。提供不同材料(如碳钢、不锈钢、铝合金、铸铁、硬质合金等)在不同加工阶段(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推荐切削参数范围,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刀具基础知识: 重点介绍车削刀具的几何参数(如前角、后角、刀刃角度、刀尖圆弧半径等)对切削性能的影响。详细分类并介绍不同类型的车刀,包括外圆车刀、内孔车刀、偏刀、切槽刀、螺纹刀、圆角刀等,以及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介绍刀具材料(如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刀具、立方氮化硼刀具等)的性能特点和选择依据。 切削力与切削热: 分析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及其对工件、刀具和机床的影响。讲解切削热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刀具磨损、工件变形和加工精度的危害。介绍有效的散热方式(如切削液的使用)及其选择原则。 工件材料的切削性能: 探讨不同金属材料(如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高碳钢、低碳钢、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等)的机械性能与其切削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材料在切削过程中的典型加工特点和难点,并提供相应的加工策略。 第二部分:车削加工工艺实践 在掌握了基础理论后,我们将重点关注车削加工的实际操作和工艺设计。 工装夹具设计与选择: 详细介绍车削加工中常用的工装夹具,包括三爪卡盘、四爪卡盘、顶尖、顶针、吸盘、专用夹具等。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加工要求和机床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夹具并进行正确安装和调整,确保工件的定位精度和夹紧可靠性。 加工基准与定位: 讲解工件在车削加工中的基准选择原则,包括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夹基准。分析不同类型的定位方式及其在车削加工中的应用,强调建立准确的加工基准对于保证零件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的重要性。 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 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详细阐述各种典型零件(如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套筒类零件、螺纹零件等)的车削加工工艺流程。对于每个零件,我们将从毛坯选择、工艺路线规划、工序安排、加工方法、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确定、测量检验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指导。 表面质量与尺寸精度控制: 深入探讨影响车削加工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关键因素,包括刀具磨损、切削参数不当、机床刚性不足、热变形、振动、切削液选择等。提供系统性的控制方法和优化策略,指导读者如何获得高质量的加工表面和精确的尺寸。 特殊车削加工技术: 介绍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特殊车削加工技术,例如: 螺纹加工: 详细讲解不同类型螺纹(如公制螺纹、英制螺纹、锥螺纹等)的车削方法,包括螺纹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置、进给方式等。 槽、孔加工: 介绍如何通过车削加工实现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槽、孔,包括切槽刀的使用、钻削与扩孔等。 偏心轮加工: 讲解如何通过特殊夹持和编程方式实现偏心轮零件的车削。 大直径、长细件加工: 探讨加工这类零件时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支撑、平衡和抗振措施。 硬车削技术: 介绍硬车削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刀具选择和工艺要点,以及其在替代磨削加工中的优势。 第三部分:车削加工的质量管理与优化 在掌握了基本的加工技术后,本书还将引导读者关注质量管理和工艺优化。 车削加工中的测量与检验: 介绍车削加工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包括游标卡尺、千分尺、高度尺、内径百分表、角度尺、投影仪、三坐标测量机等。讲解如何根据零件的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准确地对加工结果进行检验。 刀具寿命管理与优化: 探讨影响刀具寿命的主要因素,并提供刀具磨损的判别方法。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合理的切削参数设置、正确的刀具装夹和维护、以及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和涂层,来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故障诊断与排除: 针对车削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如表面粗糙度不合格、尺寸超差、刀具崩刃、工件变形等,提供系统性的故障分析思路和排除方法,帮助读者快速定位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节能降耗与绿色制造: 关注车削加工过程中的节能降耗问题,介绍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刀具损耗、合理使用切削液等方式,降低能耗和物料消耗,践行绿色制造理念。 高效车削与智能化趋势: 展望车削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一些提高加工效率的先进技术,例如高效切削刀具、高速切削技术、在线测量与补偿技术等,并简单提及智能化制造对车削加工的影响。 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旨在成为广大机械加工从业者、技术人员、学生以及爱好者在车削加工领域的得力助手。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车削加工的奥秘,提升实际操作技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为个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拿到这本《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我真的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作为一名在工厂摸爬滚打多年的数控车工,我深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市面上关于数控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做到“边看边学”的,我之前还真没遇到过。这本书的排版和内容呈现方式,给我的第一印象就非常直观,图文并茂,而且步骤讲解得细致入微,仿佛老师傅手把手教你一样。 我特别喜欢它关于G代码和M代码的讲解部分。不是那种枯燥的罗列,而是结合了实际加工场景,比如一个简单的外圆加工,它会一步步告诉你每一个G代码的含义,以及它在程序中的作用。这样一来,我不再是被动地记忆,而是能理解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从而更好地掌握编程的逻辑。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实际加工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这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比如,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加工精度难以达标的问题,反复调试程序和刀具参数都没能彻底解决。翻看这本书时,我正好看到它关于刀具磨损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那一章节。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刀具磨损会如何影响工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检查方法和调整建议。我按照书中的指导,仔细检查了自己的刀具,果然发现了问题。及时更换了刀具并做了相应的参数补偿后,加工精度立刻就上来了。这种“遇到问题,书中自有答案”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真正解决了我们一线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痛点。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想学的心,而是系统性的、易于理解的学习材料。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面对复杂的FANUC系统,很容易感到无从下手。《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它循序渐进,从基础概念到复杂应用,都讲解得非常到位。 我尤其欣赏它关于加工工艺的讲解。书中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编写程序,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写。例如,在讲解切削用量选择时,它会结合不同的刀具材料、工件材料以及加工要求,给出合理的建议,并且解释背后的原因。这让我不再是盲目地套用经验,而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更优化的选择,从而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刀具损耗。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书中关于宏程序和子程序的讲解。这部分内容通常是数控加工中比较进阶的部分,但这本书把它讲得非常通俗易懂。它通过一些实例,清晰地展示了宏程序和子程序在简化程序、提高编程效率方面的强大作用。我之前对这块一直有些畏惧,但看完这本书后,我跃跃欲试,已经开始尝试在自己的工作中应用了。 而且,这本书的案例非常贴近实际生产。它不只是理论的堆砌,而是真正从工厂的实际需求出发,精选了大量的典型零件加工实例。这些实例涵盖了不同形状、不同精度要求的工件,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讲解,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各种加工指令和程序的应用。 它还对FANUC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参数设置、刀具补偿、坐标系管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操作中经常会用到,但又不一定能完全掌握的功能。《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将这些分散的功能点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让我对整个FANUC系统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 这本书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的互动性。虽然我还没有完全体验到,但书中的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让我觉得我可以边看边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阅读层面。这对于巩固知识、加深理解非常有帮助。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书中的练习都一一做完,相信会有很大的提升。 总的来说,《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一位可靠的帮手。它帮助我理清了思路,解决了困惑,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我非常庆幸能拥有这本书,它将是我在数控车削加工道路上不断前进的重要伙伴。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的,当时我的朋友向我推荐,说这本书内容很扎实,非常适合我们这些需要不断提升技能的数控从业者。拿到书后,我翻看了几页,就被它独特的讲解方式所吸引。 这本书的标题就非常直观——“边看边学”,这正是我们很多在职人员所需要的学习方式。它没有花哨的包装,也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直击要点,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来教授FANUC数控车削加工的知识。我尤其喜欢它对于G代码和M代码的讲解,不是那种枯燥的列表式介绍,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加工实例,让你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每一个代码的含义和作用。 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对实际加工工艺的深入剖析。很多时候,我们学到的编程只是“怎么做”,而这本书更进一步,教会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它在讲解切削用量选择的时候,会考虑到不同的刀具材料、工件材料以及加工表面的要求,给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这让我不再是凭感觉去设置参数,而是能够有理有据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书中对不同类型刀具的介绍和应用,也让我受益匪浅。以前我可能只对一些常用的刀具比较熟悉,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更多 specialised 的刀具,并且知道它们在特定加工场合下的优势。这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能够更灵活地选择刀具来应对各种复杂的加工任务。 另外,这本书对于FANUC系统操作界面的讲解也非常到位。很多操作人员可能只熟悉自己常用的一些功能,对于系统的一些高级设置和诊断功能可能了解不多。《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系统地梳理了这些内容,让我能够更全面地掌握FANUC系统的各项功能,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排查和解决。 我特别想提的一点是,这本书中对于复杂零件的加工实例分析。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完整的加工程序,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和讲解,包括工件的装夹、刀具的对刀、程序的逻辑等。这对于我们理解复杂的加工流程,提升整体的加工能力非常有帮助。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文字清晰,图文并茂,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些二维码,扫描后可以观看相关的视频教程,这对于学习新知识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总而言之,《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技术参考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数控师傅,在指点我如何更高效、更精准地完成加工任务。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要在数控车削领域深入发展的同行们。

评分

拿到《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专业”。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是稳重,一看就知道是干货满满。作为一名在车间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师傅,我接触过不少数控相关的书籍,很多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太浅显,很难满足我们一线工人真正学习的需求。 这本书在讲解FANUC数控车削加工方面,确实做到了“一本通”的精髓。它从最基础的G代码、M代码开始,一点点深入到复杂的加工指令和编程技巧。我尤其喜欢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方式。书中大量的图示和表格,让原本枯燥的代码和指令变得生动形象,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我之前在处理一些复杂零件的编程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瓶颈。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特殊的曲面加工或者精度要求极高的零件,编程起来总是感觉力不从心。《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加工指令的用法,并且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指令来解决实际加工中的难题。 比如,书中对刀具路径的优化和切削参数的选择,讲解得非常细致。我学会了如何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以及刀具的性能,来选择最优的加工路径和切削参数,从而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刀具损耗,甚至改善工件的表面质量。这对我来说,简直是颠覆性的认知。 这本书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并且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安全注意事项。这对于我们一线工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安全第一。 而且,书中对FANUC系统的参数设置和故障排除也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些内容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我之前对一些参数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每个参数的作用,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更快速地定位和解决。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宏程序和子程序的编写技巧。这部分内容对于提高编程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之前对这块内容有所了解,但《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的讲解,更加系统和深入,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它不像某些学术书籍那样晦涩难懂,而是用一种非常朴实、易于理解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概念。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保持高度的专注,并且能够轻松地消化吸收书中的知识。 总而言之,《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数控加工方面最实用、最全面的一本技术书籍。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我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数控车削加工的同行们。

评分

收到《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作为一名对数控技术充满热情,但又深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初学者,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本真正能够指导我入门,并且能帮助我快速掌握FANUC数控车削加工技能的书籍。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 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将复杂的数控概念进行过度理论化,而是从最基础的“看”和“学”入手,将每一个操作步骤,每一个指令含义,都分解得十分清晰。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G代码和M代码的讲解,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生动的图示和实际的加工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它们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 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非常系统,从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坐标系、刀具的认知,到基本的G代码、M代码指令,再到程序编制、刀具补偿、坐标系设定,以及一些进阶的加工技巧,都循序渐进地展开。这样的编排方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迷茫,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我个人觉得,本书在对复杂加工内容的讲解上,做得尤为出色。比如,在讲解如何加工曲面零件时,书中详细介绍了样条插补指令的应用,并且通过一个具体的曲面零件加工实例,一步步地解析了如何确定插补点的坐标,如何选择合适的刀具路径,以及如何优化程序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另外,书中关于刀具磨损的判定和补偿,以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都有深入的阐述。我过去常常为加工精度不稳定而烦恼,通过学习本书,我了解到刀具的状态对加工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刀痕、测量尺寸来判断刀具磨损程度,并进行相应的补偿。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还包含了对FANUC系统参数的详细介绍。很多操作人员可能只关注基本的编程和操作,对于系统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可能了解不多。本书将一些常用的参数进行了分类介绍,并且解释了它们的作用和影响,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优化加工过程非常有帮助。 书中提供的很多实例,都来自于真实的生产场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实例,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快速提升自己的实操能力。 总而言之,《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为我打开了FANUC数控车削加工的大门。它不仅教授了知识,更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非常庆幸能拥有这本书,它将是我在数控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评分

《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当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它和其他的书籍有些不一样。它的设计理念似乎就是为了解决我们这些一线操作人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不是科班出身,很多理论知识都是在工作中慢慢摸索出来的,所以,一本能够“边看边学”的书,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将FANUC数控车削加工的知识点,拆解得非常细致,并且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我尤其喜欢它对于G代码和M代码的讲解,不是枯燥的罗列,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图示和实际的加工案例,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每一个代码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我之前在编程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死记硬背”的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指令,总是理解不透彻,用起来也缺乏信心。《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详细讲解了各种指令的用法,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指令来解决实际加工中的难题。 比如,在讲解刀具路径规划时,书中不仅仅是给出了一个固定的程序,而是分析了不同的加工策略,以及它们对加工效率、表面质量和刀具寿命的影响。这让我明白了,编程不仅仅是输入指令,更是一门需要思考和优化的艺术。 另外,书中对于刀具补偿的讲解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之前对刀具补偿的理解比较片面,常常会因为刀具磨损而导致加工尺寸不准确。《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刀具补偿的原理和应用,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刀具补偿,保证加工精度。 让我感到非常实用的一点是,本书还包含了对FANUC系统报警信息的解读和故障排除的方法。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报警,而掌握这些报警信息和故障排除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恢复生产,减少停机时间。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将最实用的知识传递给读者。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觉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交流一样,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是我在数控学习道路上遇到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导师,能够指引我不断前进,提升我的专业技能。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渴望掌握FANUC数控车削加工技术的同行们。

评分

我是一名对数控技术充满好奇心的年轻技工,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学习FANUC数控车削加工的书籍。《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目前为止找到的最符合我期望的学习材料。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边看边学”的模式,这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书中大量的图示和详细的步骤分解,让原本枯燥的G代码和M代码变得生动有趣。我不再是被动地记忆,而是能够理解它们在实际加工中的含义和作用。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加工工艺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如何编写程序,而是深入剖析了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设定、加工路径的优化等等。这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数控加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指令层面。 书中对一些常见加工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也非常实用。比如,如何处理加工变形、如何提高表面光洁度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让我受益匪浅。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还包含了对宏程序和子程序的讲解。这部分内容对于提高编程效率,实现复杂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非常有帮助。虽然我目前还在初级阶段,但我已经能够感受到它的强大之处,并且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另外,本书对FANUC系统的操作界面的介绍也十分详细,让我能够更熟悉地掌握系统的各项功能。我之前对一些参数的设置和调整,总是不太确定,而通过阅读本书,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它们的作用,并且能够更自信地进行操作。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通俗易懂,即使是没有数控基础的人,也能够轻松地理解。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为我打开了FANUC数控车削加工的大门。它不仅教授了知识,更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非常庆幸能拥有这本书,它将是我在数控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评分

当我第一次翻开《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时,我就被它那种朴实而又专业的风格所吸引。我从事数控车床操作多年,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边看边学”的理念。书中并没有生硬地罗列枯燥的指令,而是通过大量的图示、表格和实际加工案例,将FANUC数控车削加工的知识点,分解得清晰易懂。我尤其喜欢它对G代码和M代码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这些代码是什么,而是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让我们明白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在程序中的作用。 这本书在讲解加工工艺方面,做得非常深入。它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编写程序,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在讲解切削用量选择时,它会考虑到刀具材料、工件材料、加工精度等多方面因素,给出详细的建议,并且解释背后的原因。这让我不再是凭感觉去设置参数,而是能够基于理论依据做出更优化的选择,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让我感到非常实用的一点是,书中包含了大量实际零件的加工实例。这些实例涵盖了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精度要求的零件,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数控编程的技巧,并且学会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之前在处理一些高难度零件的编程时,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而通过学习本书的案例,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另外,书中对FANUC系统操作界面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很多操作人员可能只熟悉系统的一些常用功能,而对于一些隐藏在菜单深处的功能,却知之甚少。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带着我一起探索FANUC系统的每一个角落,让我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系统的各项功能。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专业术语的堆砌,而是用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讲解清楚。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保持高度的专注,并且能够轻松地吸收书中的知识。 总而言之,《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为我打开了FANUC数控车削加工的大门。它不仅教授了知识,更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非常庆幸能拥有这本书,它将是我在数控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评分

拿到《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那实用的风格。这本书没有花哨的封面设计,也没有冗长的理论铺垫,而是直接切入主题,以“边看边学”为核心,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FANUC数控车削加工的技能。 书中对G代码和M代码的讲解,是我最看重的一部分。它并没有枯燥地罗列代码,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图示和实际的加工场景,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每一个代码的含义和作用。这种“情景式”的学习方式,让我不再是被动地记忆,而是能够主动地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编程的逻辑。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加工工艺的讲解。它不仅教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在讲解切削用量选择时,它会考虑到刀具材料、工件材料、加工精度等多方面因素,给出详细的建议,并且解释背后的原因。这让我不再是凭经验去设置参数,而是能够基于理论依据做出更优化的选择。 本书中的加工实例,也非常贴近实际生产。它们涵盖了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精度要求的零件,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数控编程的技巧,并且学会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之前在处理一些复杂零件的编程时,常常会感到迷茫,而通过学习本书的案例,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对FANUC系统参数的详细介绍。很多操作人员可能只关注基本的编程和操作,而对于系统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可能了解不多。本书将一些常用的参数进行了分类介绍,并且解释了它们的作用和影响,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优化加工过程非常有帮助。 另外,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通俗易懂,没有过多专业术语的堆砌,而是用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讲解清楚。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觉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交流一样,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是我在数控学习道路上遇到的宝藏。它不仅教授了知识,更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非常庆幸能拥有这本书,它将是我在数控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评分

当我第一次看到《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的标题所吸引。我是一名数控车工,平时的工作中,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边实践边学习,而不是死板地背诵理论。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样的需求。 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直观,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插图和表格,将复杂的数控编程概念变得容易理解。我尤其喜欢它对G代码和M代码的介绍,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加工场景,让我能够立刻明白这些代码在实际加工中是如何使用的。 书中对各种加工工艺的讲解,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在讲解外圆加工时,它会详细说明不同的切削策略,如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以及每种策略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刀具和切削参数。这让我不再是盲目地设置参数,而是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出更优化的加工方案。 让我感到非常实用的一点是,这本书中包含了大量实际零件的加工实例。这些实例涵盖了各种复杂的形状和精度要求,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控编程的逻辑,并且学会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我之前在处理一些特殊加工任务时,常常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难题,比如如何进行螺纹加工,如何进行仿形加工等。《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指导。它不仅讲解了相关的指令,还给出了具体的程序示例,让我能够轻松地掌握这些复杂的加工技术。 另外,书中对FANUC系统操作界面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熟悉系统的一些常用功能,而对于一些隐藏在菜单深处的功能,却知之甚少。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带着我一起探索FANUC系统的每一个角落。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一线操作人员,没有过多专业术语的堆砌,而是用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讲解清楚。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保持高度的专注,并且能够轻松地吸收书中的知识。 总而言之,《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实用的数控加工技术书籍之一。它不仅帮助我巩固了已有的知识,更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技能。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渴望提升自己数控加工能力的同行们。

评分

当我拿到《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那清晰的排版和丰富的插图。作为一名在数控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深知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对于提升技能的重要性。这本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边看边学”的设计理念。书中并没有将复杂的数控概念进行过度理论化,而是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实际的加工案例,将每一个操作步骤,每一个指令含义,都分解得十分清晰。我尤其喜欢它对G代码和M代码的讲解,它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加工场景,让你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每一个代码的含义和作用,从而大大缩短了学习的周期。 本书在对加工工艺的深入剖析上,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编写程序,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在讲解切削用量选择时,它会考虑到不同刀具材料、工件材料以及加工表面的要求,给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这让我不再是凭经验去猜测,而是能够有理有据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个人觉得,本书最核心的价值还在于它对复杂零件加工实例的解析。它通过具体的零件,一步步地解析了如何进行编程,如何选择刀具,如何进行对刀,以及如何优化加工路径。这对于我们理解复杂的加工流程,提升整体的加工能力非常有帮助。我之前在处理一些高难度零件的加工时,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而通过学习本书的案例,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另外,书中关于刀具磨损的判定和补偿,以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都有深入的阐述。我过去常常为加工精度不稳定而烦恼,通过学习本书,我了解到刀具的状态对加工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刀痕、测量尺寸来判断刀具磨损程度,并进行相应的补偿。 《边看边学FANUC数控车削加工一本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贴近一线操作人员,没有太多专业术语的堆砌,而是用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讲解清楚。这让我非常容易地吸收书中的知识,并且能够将学到的内容快速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参考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数控师傅,在指点我如何更高效、更精准地完成加工任务。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渴望在数控车削领域深入发展的同行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