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瑟?奥尔森教授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者,无疑是当代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学术贡献远远不止经济学范围,对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都产生重大作用。他一生致力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为什么有的国家兴盛发达,有的国家不断衰落?其中,分利集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在本书中,关于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作者分析了为什么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存在特别多的分歧。作者认为,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良好微观经济政策。不存对更加开放、竞争环境的替代。
这部伟大著作的主题是:一个社会政治稳定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发展起造成更低经济效率的强大特殊利益集团。奥尔森一生致力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为什么有的国家兴盛发达,有的国家不断衰落?他从分利集团多少、分利集团涉及范围的广泛程度等方面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发达民主国家——美国、德国、日本等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同时,他对国家衰落的原因提出了一个一般性的解释,即大量分利集团、分利联盟的存在。奥尔森认为大量分利集团的存在可能会成为一个国家衰落的充分必要条件,但不存在大量分利集团却似乎不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繁荣的充分条件,充其量它只能是一个必要条件。
奥尔森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所提出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的兴衰理论等在经济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奥尔森一生著述不少,影响深远的主要有三部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国家的兴衰》(1982)、《权力与繁荣》(2000)。本书是作者的一部重要学术著作。
奥尔森和《国家的兴衰》/1
前言/1
致谢/1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满意答案必须满足的标准/1
第二章 集体行动的逻辑/17
第三章 含义/36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发达民主国家/75
第五章 管辖权一体化与对外贸易/121
第六章 不平等、歧视与发展/150
第七章 滞胀、失业和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学的演化方法/186
术语与人名对照表/245
前言
很可能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在如此众多的学者指出经济学种种缺陷的时候,竟然有经济学家宣称,扩展现有经济理论,不仅可以解释近来已引起广泛抱怨的“滞胀”和经济增长率下降,而且还可以部分解释通常属于其他学科领域的诸多问题——许多现代社会的“失控”、英国的阶级结构、印度的种姓等级制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权力和收入分配的极度不平等,以及西欧国家从中世纪早期的相对落后中崛起并在19世纪末成为世界主宰。然而,对我们原来并不满意的东西进行成功的改进、拓展是非常普遍的:有许多原来被人们认为根本不可能的技术,经过进一步发展而变得经济、可靠。经济学也是如此,尽管它遭到越来越多的怀疑,但在许多新观念的帮助下,可能会有助于解释许多以前无法说明的问题。
我们如果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就不仅可以发现,最近10年来许多经济学家遇到的困窘,而且可以看到两个多世纪以来不断积累的知识进步。我很喜欢引用牛顿的看法,即如果他比其他人看得更远,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牛顿在17世纪就可以这样说,那么当代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不论学识深浅,至少都可以宣称有一个很高的出发点。经济学家都是一些公认的天才思想家的继承者,如斯密(Smith)、李嘉图(Richardo)、穆勒(Mill)、马克思(Marx)、瓦尔拉斯(Walras)、威克塞尔(Wicksell)、马歇尔(Marshall)和凯恩斯(Keynes),还包括其他数以百计的出色学者。事实上,经济学巨人们通常也都站在其先驱者的肩膀上,因此当代经济学家就好像是站在天才人物组成的“金字塔”上面。那么,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经济学家,还是没有预测到20世纪70—80年代出现的经济现实呢?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受技术蒙蔽,只能看到经济学家们通常讨论的眼前现象。本书试图表明,如果我们不怕麻烦,考察一下其他学科领域,将会得到整个图景的不同画面。
部分是因为这项研究包含几个学科领域,或者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试图影响决策者和学生,我尽力采用了一种与在专业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时不同的语言风格。因此,对于首先要考虑的同行经济学家而言,这本书比实际需要的要详细。但是我相信,任何专业的学者都可以理解这本书的内容(除了某些注释和附加说明外)。幸运的是,我在这里提出的大部分观点,一旦得到恰当的理解和解释,都是出人意料的简单。
我不仅对许多过去的经济学家心存感激,而且对那些阅读过本书初稿或从本书抽取出来的论文并做过大量慷慨批评的经济学家感激不尽。这些有益的批评是如此详细、分散,我在本书专门加了一个致谢,以尽力公正地处理这个问题。支持本项研究的基金和其他组织不是很多,我在这里提一下。本项研究最主要的支持来源于国家科学基金的经济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计划,包括创新过程研究计划、经济学计划和衡量方法与数据来源计划。尽管它们手段单一、需求多样,但这些计划对本书和其他一些专业文稿研究的支持是无法用价值衡量的。我对未来基金会提供的资源也深表感激,不仅包括他们的资金支持和细心周到的关照,而且他们同意了我为完成本书而推迟他们关心的另一本书的计划。环境保护署和斯隆基金会也提供了帮助,利曼研究所、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和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术中心也将我与他们的学者放在一起,为我提供了几个月自由写作的空间。
唯一能够超过我对上述机构感激之情的,是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像这样一本书需要许多年的精心关注,最重要的是,我的妻子和孩子给了我安心思考的机会,使这些关注成为可能。既然《集体行动的逻辑》是献给我的妻子——艾利森(Alison)的,那么这本书——作为那本书的姊妹篇——献给我的三个孩子就再合适不过了。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来自于它所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必然性”与“可能性”的深刻思考。作者并非在唱衰任何一个国家,而是以一种冷静客观的笔调,剖析了所有经济体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能面临的共性挑战。我特别被他关于“路径依赖”的论述所打动,他解释了为何一个曾经成功的模式,在新的时代下反而会成为阻碍创新的枷锁。他对于“社会僵化”的描述,细致入微,仿佛是一位外科医生,在解剖那些导致经济体失去活力的深层病灶。当我读到他关于“国家衰落”的章节时,虽然感受到一丝沉重,但更多的是一种警醒。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活力,需要不断地突破和创新,需要警惕那些固化的利益格局和僵化的思维模式。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经济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洞察社会运行规律的启示录。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让我看到了经济发展并非一条单向的直线,而是充满了迂回曲折,甚至可能出现“钟摆效应”。作者在探讨“兴衰”的循环时,运用了大量的案例研究,从古代的帝国到近代的工业强国,他都尝试去捕捉那些决定其命运的关键变量。我尤其喜欢他对“国家能力”的探讨,他认为一个国家的长期繁荣,不仅取决于其经济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在于其能否有效地组织资源,以及能否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灵活性。当他讨论到“滞胀”的原因时,他并非简单地归咎于某个领导人或某个政策,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进行分析。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跳出局部的纷争,去理解更深层次的经济动因。读完之后,我对“发展”和“停滞”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警惕那些看似稳固的繁荣背后可能潜藏的危机。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在浩瀚的经济史海洋中为我指引方向。我最先被吸引的,是作者在分析国家经济兴衰时,那种近乎“宿命论”却又充满理性的视角。他并没有将国家的命运完全归结于偶然因素,而是强调了制度、文化以及社会结构在长期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尤其是在关于“僵化”的论述部分,我读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感,作者描绘的那些因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固化而导致的停滞,以及由此产生的创新乏力,让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一些熟悉的场景。他对于“逆向选择”和“寻租行为”的细致描绘,更是让我看到了经济运行中不那么光鲜亮丽的一面。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直面问题的勇气,这本书才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明白,经济的繁荣并非一蹴而就,而衰退也并非不可避免,关键在于能否审时度势,及时调整。
评分我必须要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场思维上的“马拉松”。它并非那种可以轻松愉快地翻阅的书籍,而是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作者的论证逻辑严谨得如同精密机械,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精心构建的环节,层层递进,最终指向一个宏大的结论。我特别欣赏他对于历史事件的宏观把握,能够将跨越数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轨迹,清晰地梳理出内在的脉络。书中对于一些关键转折点的分析,比如工业革命的萌芽,或者某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原因,都让我看到了事物发展背后更为深层次的动力。而当他开始探讨“滞胀”这一复杂现象时,更是将他的分析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他没有将滞胀简单化为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的叠加,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结构性的矛盾和政策失误。这种对复杂问题的透彻剖析,让我对经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理解宏观经济运行有了更清晰的框架。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就像是在品尝一道极其复杂的佳肴,初入口时,或许会觉得某些调味太过浓烈,甚至有些不协调,但随着细嚼慢咽,那背后蕴含的深层滋味便会渐渐浮现。我尤其对作者在阐述经济增长背后的微妙因素时所使用的比喻印象深刻。他并非简单地罗列统计数据,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而富有洞察力的故事,将抽象的经济理论具象化。比如,他描绘的某个时期,某个国家因为某个政策的微小调整,最终引发了连锁反应,这种叙事方式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历史的洪流,感受到了决策者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与选择。当然,书中的某些论点,起初读来确实挑战了我原有的认知,让我不得不反复咀嚼,甚至暂时放下,去思考作者是如何将看似毫不相关的现象联系起来的。例如,他对“社会僵化”的解读,从根源上剖析了为何曾经充满活力的经济体,会逐渐变得迟滞,这种解释非常有启发性,让我开始审视当下社会中的一些“理所当然”的运作模式,并思考其潜在的风险。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非常有价值
评分好书,逻辑论证非常严密,有收获
评分东西不错以后还回来买的的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非常有价值
评分非常有意义的一本书。
评分一本好书,值得推荐阅读和收藏!
评分很喜欢的一本书,终于等到你
评分不错……………
评分很喜欢的一本书,终于等到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