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孩子突然开始讨厌你?你说东孩子偏要向西?孩子开始顶嘴?孩子爱发脾气?这些都是叛逆的表现!
提供20种孩子的叛逆表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为什么叛逆,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对症下药,不打不骂,科学管好叛逆的孩子!
42个科学教育指南,和孩子一起共度叛逆期,让孩子乖乖听话,成为家长的亲密朋友!
《正向管教:如何管好叛逆的孩子》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在上篇中作者从叛逆的几个时期入手,列举了儿童和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事例,并客观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在下篇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应对之策。如何管教叛逆的孩子一直是父母们头疼的问题。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很多时候,叛逆只是孩子表面的一个假象,家长们要看透孩子们的需求,正确对待他们的叛逆行为。
杜帅,知名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学者,专注于儿童和家庭咨询十余年,在实践中曾帮助千余个孩子和家庭修复关系。
前言
上篇:父母向左走,我就向右走
我讨厌妈妈
父母向左走,我就向右走
离家出走,家里的世界很无奈
我爱发脾气
不要以命令的口气和我说话
我们不需要沟通
“我的地盘听我的”
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不需要你们管
交朋友是我自己的事
妈妈,你在威胁我
我的兴趣我做主
反正我也学不好,甭费劲了
打死我也不改——倔强的“萝卜”
我不要“空头支票”
不是我的错——听我解释
为什么你可以,我却不可以
这样穿才有个性——我喜欢“我型我秀”
他们算什么,哪能和我比——自负的孩子
下篇:别做孩子的“阿拉丁神灯”
家有“逆”子——不与人合作
我们想成为他的朋友
不能说的秘密
就是不肯去学校的孩子
我家孩子冷如“冰”
你到底要不要听我的
给孩子一个顶嘴的机会
你已经落伍啦——难以逾越的代沟
惩罚也要讲原则和底线
不再回避孩子的问题
让孩子没有心魔——嫉妒
学会宽恕,得饶人处且饶人
纠正孩子说脏话的坏毛病
别做孩子的“阿拉丁神灯”
教子无方,不懂谦让
家有孩子——不爱父母爱网络
让孩子也成为“理财专家”
恶习,让我们无从适应
1 我讨厌妈妈
日本作家酒井驹子有一部作品叫《我讨厌妈妈》,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小兔子,他说他讨厌妈妈星期天早上赖床,不准备早餐给他吃。他讨厌妈妈总是一直看连续剧,却不许他看漫画。他讨厌妈妈一直催促他动作快一点,自己却老是与朋友聊天聊很久。他讨厌妈妈常常忘了洗衣服,害他穿着昨天穿过的袜子上幼儿园。让他最讨厌的居然是——妈妈说等他长大后也不能跟他结婚。虽然听起来有些幼稚,可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我们也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
“我不要你做我妈妈了,以后我不要你管。”前两天,一位母亲向我们反映,她发现8岁的儿子陈晨作业没写完就去玩电脑,她一恼火就过去关了电脑,并忍不住批评了儿子两句。谁料儿子竟冲着妈妈咆哮起来:“你自己还不是这样,天天上网看小说看电影,说话不算话,还老爱管人家……”8岁的儿子罗列了妈妈的一堆“罪状”。妈妈说一句他会顶三句,全然不像小时候那个听话的“乖宝宝”。这让这位母亲感到很意外。然而更意外的是,陈晨竟然真的几天不理她,每天见到她就像仇人一样,连吃饭都不愿意跟她同一桌,令她苦闷至极。
12岁的六年级女生小敏,曾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乖巧听话,学习成绩一向很好,从小就很懂事,自觉学习,还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小敏开始无心上学,成绩也开始下滑。临近毕业考试的时候,小敏厌学现象更明显。尤令父母担心的是,小小年纪的她竟然交了一个男朋友。小敏常常找各种借口,开始逃课,频繁出入网吧,有时很晚才回家,和“不良青少年”一起去KTV、去酒吧。
其实孩子都是好孩子。
父母眼里的“叛逆孩子”,其叛逆的原因,除了少数是孩子本身因素外,大多数是因为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
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向好的强烈愿望。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行为,只是表面的一个假象,他们只不过是想通过这些行为引起父母和人们更多的关注。
12岁的小敏,因为父母整天忙着做生意,没时间照顾她,不管什么事,做得再好,父母也看不到,所以心里很失落。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只要自己不听话,父母就会注意,就来过问,于是她便以这样的方式去引起父母的关注。
8岁的陈晨,心里有着许多委屈,小的时候父母对他疼爱有加,要什么给什么。但长大后,父母总喜欢以命令式的口吻叫他做这样做那样的,还不许他有意见。一旦陈晨做错了什么事,父母第一反应就是批评,从不听他的解释,总之,“父母说的都是对的”。而他的优点,比如喜欢帮助人,对同学友好等,父母却视而不见。
到底什么样的孩子会出现逆反情绪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出对权力人物的不合作、对抗与敌视行为,包括:
(1)频繁地大发脾气;
(2)与父母过度争吵;
(3)明显地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原则;
(4)故意使人痛苦和不安;
(5)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却责怪他人;
(6)极度地易怒;
(7)频繁发怒和怨恨他人;
(8)难过时说话刻薄、恶毒;
(9)寻机报复。
以上征兆通常在很多场合出现,但在家里和学校表现得特别明显。5%到15%的学龄儿童都有叛逆行为的征兆,但许多父母却认为,他们的孩子只是比兄弟姐妹表现得更刚强或要求更高。
表现出明显叛逆症状的儿童应该得到全面的检查。重要的是,要观察孩子是否同时出现其他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消沉以及焦虑。如果同时出现的其他问题得不到治疗的话,也许很难矫正孩子现在的叛逆症状。一些有叛逆症状的孩子以后可能会发展成行为问题。
叛逆症状的治疗计划包括:有助于管理孩子行为的父母培训计划,有助于有效消除愤怒的个人心理治疗,以加强沟通为目的的家庭心理治疗,有助于解决问题和消极性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增强变通性和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为目的的社交技巧培训。
教育有叛逆症状的孩子对父母来说是很大的困难。这些父母需要支持和理解。父母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
(1)对孩子表现出的合作与变通总是给予正面的表扬。
(2)如果你继续,只会使你与孩子的冲突更糟糕,那么暂停,或抽时间出去。
(3)确定合理的、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限制,并坚持下去。
(4)除了你的孩子外,保持其他的兴趣爱好,这样,管理你的孩子就不会耗散你所有的时间与精力。努力与他人合作,并获得与孩子有关的其他人(老师、教练和你的配偶)的支持。
(5)用体育锻炼等来舒缓你的紧张情绪,避免向孩子发脾气。
许多有叛逆症状的孩子对父母的正面教育都有反应。父母在必要时可以寻求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帮助。
如今的社会,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学生学习成绩的高压、独生子女的孤独等都造成了家长与孩子的生疏。此外,一些孩子个性内向,再加上家庭教育过于严肃,形成了缺乏沟通的家庭氛围。
家长首先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主动走近孩子、了解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完全按家长的意愿去做事。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阅历经验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对自己积累知识有很大益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变得不听话、爱捣乱,甚至还学会了跟你顶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动不动就爱发脾气,甚至总是跟你对着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变得叛逆、逃学、打架、沉迷于上网,甚至面对你的批评置之不理、动不动就扬言离家出走……
面对孩子的种种叛逆行为,好多家长无可奈何地道出:“好好的孩子,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孩子越来越没法管了。”于是,有的家长一味批评打骂,有的家长则置之不理。殊不知,孩子越打越叛逆,越不管越会变本加厉!
于是,有的家长很困惑,我到底管还是不管?别急,本书将会告诉你,面对叛逆的孩子,我们不但要管,还要管得科学,管得到位。尽管每个孩子的叛逆行为不会完全相同,但本质上不会相差太多。本书就从孩子的几个叛逆时期入手,具体阐述不同时期孩子的叛逆行为和解决方法,为广大家长提供参考。
本书还要告诉家长的是: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所谓父母眼里的“叛逆孩子”,其叛逆的原因,除了少数是孩子自身因素外,大多数是因为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向好的强烈愿望。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行为,只是表面的一个假象,他们只不过是想通过这些行为引起父母和人们更多的关注。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开始叛逆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找到孩子叛逆的真正原因以采取适当的方法。相信这样,你不再会痛心疾首而又束手无策,孩子也将会快乐健康地成长!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颜色搭配柔和又不失专业感,书名“正向管教”几个字更是直接击中了我的痛点。我一直对“打骂教育”心存疑虑,总觉得那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看到“不打不骂,科学管好叛逆的孩子!”这句副标题,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作为一位新手父母,我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都充满了未知和焦虑,尤其是孩子进入所谓的“叛逆期”后,更是让我手足无措。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有些看到了短暂的效果,但很快又会回到原点。我迫切地想找到一种真正科学、有效且能维护亲子关系的方法。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我看到了摆脱困境的可能。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理论和实用的技巧,帮助我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学会如何以更温和、更有智慧的方式去引导和沟通,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真正做到“正向”,而不是敷衍了事,更不是只是口号,而是能切实地体现在日常的亲子互动中。
评分我是一名有着十几年教龄的教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学校,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也见证过许多家庭教育的模式。但当我回到家,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我发现理论和实践之间似乎总有一层隔阂。尤其是在孩子青春期,他们开始展现出独立思考和自主意识,有时会与我的期望产生冲突,让我感到力不从心。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触及孩子心灵、建立深度连接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压制他们的个性。这本书的书名和副标题,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会深入探讨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并提供一些真正具有操作性的方法。我尤其关注“科学”二字,这表明作者可能基于心理学、行为学等专业知识,而不是凭空捏造的经验之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全新的视角,帮助我理解孩子叛逆行为的成因,比如是成长阶段的必然,还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也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设定合理的界限,以及如何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同时,引导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教育道路上的重要启迪。
评分作为一名社会观察者,我一直关注着当下社会家庭教育的现状,尤其是“望子成龙”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育儿焦虑。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反思传统的教育方式,并寻求更加科学、人性化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出版,恰好契合了这一时代的需求。我非常期待它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当前社会环境下孩子叛逆现象的成因,比如是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是教育理念的滞后。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经过验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正向管教”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孩子的具体实践方法。我尤其感兴趣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家长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心态,不再将孩子的“叛逆”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将其看作是孩子独立思考和成长的标志。我希望这本书能够 Empower 家长,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立无援,而是能够自信地、有策略地应对育儿挑战,最终培养出健康、快乐、有创造力的下一代。
评分说实话,孩子进入学龄期后,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和“叛逆”做斗争。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多时候和我的想法背道而驰。我试着讲道理,结果往往是鸡同鸭讲;我试着威胁,孩子反而更加反抗。我真的很累,也感到很挫败,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问题。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我绝望的时候伸出了一只手。书名“正向管教”和“科学管好叛逆的孩子”这些词语,让我觉得它不是那种只会讲大道理的书,而是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我最希望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是一些能够立竿见影的方法,比如在孩子不愿意听话的时候,我该怎么说才能让他们愿意听?当他们因为小事大发脾气时,我该如何去安抚和引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具体的对话范例,具体的应对策略,甚至是情绪管理的方法。我不再想听到那些空洞的“你应该这样”的建议,我需要的是具体能操作的、有效的工具,让我能够真正地“管好”孩子,同时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并且让他们感受到爱和理解。
评分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是一个非常精细的艺术,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决定了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最近我发现,家里的孩子似乎进入了一个“挑战权威”的阶段,很多时候我提出的要求,都会得到他们的质疑和拒绝。我承认,我有时候会因为他们的不配合而感到恼火,甚至会忍不住提高嗓门。但事后我总会后悔,觉得那样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疏远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这本书的书名“正向管教”让我觉得眼前一亮,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不同于我一直以来习惯的“指令式”或者“强制式”的沟通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也许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对独立性的渴望,或者是对自身价值的探索。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习到如何识别这些潜在的信号,并用一种更加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去回应。我渴望找到一种能够真正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同时又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让“叛逆”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积极的动力,而不是阻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