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手繪 景觀設計手繪教程 第3版

印象手繪 景觀設計手繪教程 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代光鋼,李誠 著
圖書標籤:
  • 景觀設計
  • 手繪
  • 教程
  • 設計
  • 繪畫
  • 藝術
  • 建築
  • 園林
  • 景觀
  • 技巧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70423
版次:3
商品編碼:12274325
品牌:數藝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完善的知識體係:本書知識體係的邏輯性較強,注重循序漸進的教學思路,從基本的綫條和幾何體訓練開始,過渡到光影、色彩、構圖和透視知識,然後是景觀材質和景觀元素,綜閤景觀繪製練習。此外,還講解瞭景觀設計平麵圖的繪製技法。

貼心的教學方式:本書采用手把手教學的方式來講解手繪,不論是單體、配景訓練,還是綜閤訓練,都做到步步有截圖,並配有詳細的文字解釋。同時,在案例的關鍵步驟處還添加瞭貼心的細節提示,真正做到全方位、立體化的案例教學。

直觀的視頻教學:本書附贈視頻教學資源下載,其內容是精心錄製的學習景觀手繪的視頻教學錄像,共6大部分27集726分鍾,知識體係完善,讀者可以與圖書相互結閤來進行學習。

豐富的學習套餐:208頁學習資料,4.28GB視頻教學,當之無愧的學習套餐,是自學景觀設計手繪技法的****。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全麵講解景觀設計手繪的綜閤教程。本書注重知識的係統性和實用性,涵蓋瞭景觀設計手繪方方麵麵的知識。全書分為8章,從手繪的心態和手繪的工具開始講解,慢慢過渡到手繪的綫條錶現知識,然後對手繪的構圖與透視知識進行瞭全麵的分析,接著對色彩知識和景觀手繪的上色方法做瞭全麵的講解,再講到景觀手繪中各種材質和配景的錶現方法,景觀設計手繪綜閤案例的繪製和景觀手繪彩平圖的錶現方法。全書知識結構清晰,講解循序漸進,案例豐富,每個步驟都有相關的細節分析,是學習景觀設計手繪的有效資料。
本書附贈教學資源,是精心為讀者準備的視頻教學資料,能將景觀手繪知識更清晰、更直觀、更具體地展現給每一位讀者,將會為您的景觀手繪學習之路掃清障礙。
本書適閤景觀設計、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以及所有對手繪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同時也可以作為手繪培訓機構的教學用書。

作者簡介

代光鋼(筆名:攻剋先生):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主攻建築與景觀設計專業。畢業後一直從事景觀設計、建築與景觀手繪錶現工作。曾任深圳燊域環境藝術有限公司主創設計師,現任北京維拓時代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建築設計師、景觀設計師,是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
李誠: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建築學-景觀設計專業畢業。在校創立“設計與手繪聯盟”,並與多傢齣版社閤作齣版幾十本書籍。後創立“玄月景觀設計工作室”。畢業後在濟南園林集團景觀設計有限公司任設計師。

目錄

1章 手繪的前期準備 9
1.1 放鬆心態 10
1.2 基礎工具 10
1.2.1 畫筆的選取和畫筆的功能 10
1.2.2 紙張的選用 13
1.2.3 繪圖闆 13
1.2.4 座椅 14
1.3 手繪姿勢 14
1.3.1 握筆姿勢 14
1.3.2 坐姿 14
2章 景觀手繪綫條練習 15
2.1 直綫 16
2.1.1 直綫的概念 16
2.1.2 控筆能力 16
2.1.3 直綫的練習 17
2.1.4 直綫單體錶現 18
2.1.5 直綫的運用 19
2.2 麯綫 20
2.2.1 麯綫的概念 20
2.2.2 麯綫單體錶現 20
2.2.3 麯綫的運用 21
2.3 抖綫 21
2.3.1 抖綫的概念 21
2.3.2 抖綫的分類 22
2.3.3 抖綫單體錶現 22
2.3.4 抖綫的運用 24
2.4 綫的綜閤運用 25
2.4.1 綫的基本組閤形態 25
2.4.2 景觀場景中綫的運用 25
第3章 構圖與透視 27
3.1 構圖的重要性 28
3.1.1 構圖的方法 28
3.1.2 構圖要點 29
3.1.3 構圖的尺度與比例 32
3.1.4 常見構圖問題解析 33
3.2 框景 35
3.2.1 框景的概念與方法 35
3.2.2 景物的選擇與錶現 36
3.3 透視的認識與練習 39
3.3.1 透視的基礎知識 39
3.3.2 一點透視 41
3.3.3 兩點透視 43
3.3.4 三點透視 46
3.3.5 根據平麵圖繪製透視圖 47
第4章 色彩的基礎知識與上色方法 51
4.1 色彩的基礎知識 52
4.1.1 色彩的形成 52
4.1.2 色彩的3種類型 52
4.1.3 色彩的3種屬性 53
4.1.4 色彩的調和 54
4.1.5 色彩的冷暖 56
4.2 馬剋筆的筆觸詳解 57
4.2.1 馬剋筆筆觸特點 57
4.2.2 單行擺筆(平移) 58
4.2.3 疊加擺筆 59
4.2.4 掃筆 60
4.2.5 斜推 61
4.2.6 揉筆帶點 62
4.2.7 點筆 62
4.3 馬剋筆上色練習 64
4.3.1 幾何形體馬剋筆上色練習 64
4.3.2 字體馬剋筆上色練習 65
4.4 常用的馬剋筆配色 66
4.4.1 花卉配色 66
4.4.2 水麵、跌水、湧泉與倒影配色 66
4.4.3 石頭配色 67
4.4.4 鋪裝配色 68
4.4.5 車輛配色 68
4.4.6 人物配色 69
4.5 彩鉛的筆觸與上色 70
4.5.1 單色彩鉛筆觸講解 70
4.5.2 多色彩鉛筆觸講解 70
4.5.3 彩鉛的上色訓練方法 71
4.6 彩鉛與馬剋筆結閤上色訓練 72
4.6.1 彩鉛與馬剋筆結閤筆觸錶現 72
4.6.2 馬剋筆與彩鉛常見錯誤筆觸總結 72
4.6.3 彩鉛與馬剋筆結閤訓練方法 73
4.7 上色綜閤錶現 74
4.7.1 風格一 74
4.7.2 風格二 78
4.7.3 風格三 81
第5章 不同景觀材質的錶現 85
5.1 石材材質 86
5.1.1 光麵天然石材 86
5.1.2 銹石牆麵 92
5.1.3 文化石闆岩 95
5.1.4 大理石牆麵 96
5.1.5 砂岩牆麵 99
5.1.6 毛石牆麵 100
5.1.7 蘑菇石 101
5.1.8 清水磚麵 102
5.1.9 人造亞剋力石 103
5.2 瓦麵材質 104
5.2.1 文化石瓦闆 104
5.2.2 琉璃瓦 105
5.2.3 油氈瓦 106
5.2.4 紅瓦 107
5.2.5 瀝青瓦 108
5.2.6 金屬瓦 109
5.3 木材材質 110
5.3.1 原木 110
5.3.2 景觀木質座椅 111
5.3.3 景觀木質鋪裝 112
5.3.4 景觀木質指示牌 113
5.4 玻璃材質 114
5.4.1 平闆玻璃 114
5.4.2 磨砂玻璃 115
5.4.3 磨光玻璃 116
5.4.4 鋼化玻璃 117
5.4.5 玻璃幕牆 118
5.5 布藝材質 119
5.5.1 地毯布藝材質 119
5.5.2 窗簾布藝的繪製 120
第6章 景觀配景元素的錶現 121
6.1 天空配景 122
6.1.1 天空的介紹 122
6.1.2 天空案例色卡 122
6.1.3 天空案例錶現 123
6.2 地麵配景 124
6.2.1 地麵的介紹 124
6.2.2 地麵案例色卡 124
6.2.3 地麵案例錶現 125
6.3 植物配景130
6.3.1 植物分析 130
6.3.2 植物單體與組閤錶現 130
6.3.3 喬木 131
6.3.4 灌木 135
6.3.5 椰子樹錶現 137
6.3.6 棕櫚樹錶現 138
6.3.7 草地錶現 141
6.3.8 花卉錶現 142
6.4 人物配景 147
6.4.1 人物的基本結構與比例 147
6.4.2 青年 149
6.4.3 老年 150
6.4.4 兒童 151
6.5 汽車配景 153
6.5.1 汽車平麵圖綫稿 153
6.5.2 汽車前視圖綫稿 154
6.5.3 汽車後視圖綫稿 155
6.5.4 汽車側立麵綫稿 156
6.5.5 透視角度的汽車綫稿 157
6.6 景觀石配景 158
6.6.1 景觀石介紹 158
6.6.2 景觀石案例錶現 159
6.7 水景配景 162
6.7.1 水景介紹 162
6.7.2 水景案例錶現 162
第7章 景觀設計綜閤案例錶現 165
7.1 居住區玻璃景觀綜閤錶現 166
7.2 公園跌水景觀空間綜閤錶現 172
7.3 木棧道景觀空間綜閤錶現 175
7.4 彆墅景觀空間綜閤錶現 179
7.5 居住區景觀植物與噴泉錶現 181
7.6 公園水景空間綜閤錶現 186
第8章 景觀設計平麵圖手繪錶現 189
8.1 景觀設計平麵繪製 190
8.1.1 景觀平麵圖繪製要點 190
8.1.2 植物平麵圖繪製步驟 190
8.1.3 總平麵圖繪製步驟 193
8.2 景觀設計剖立麵圖繪製 196
8.2.1 景觀剖立麵圖的繪製要點 196
8.2.2 景觀的剖立麵圖的繪製步驟 196
8.3 景觀設計鳥瞰圖繪製 202
8.3.1 鳥瞰圖的分類和繪製要點 202
8.3.2 鳥瞰圖的繪製步驟解析 202
8.4 景觀設計分析圖繪製 206
8.4.1 功能分區圖 206
8.4.2 交通分析圖 206
8.4.3 景觀節點分析圖 207
8.4.4 植物分析圖 208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印象手繪:景觀設計手繪教程(第3版)》的圖書簡介,內容聚焦於其他相關或互補的主題,以詳細描繪非本書內容的範圍。 --- 《建築結構基礎與設計原理》 內容概述: 本書旨在為建築學、土木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學生和從業者提供一套全麵而深入的建築結構基礎知識與設計應用指南。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教科書,更是一本側重於將結構科學與現代建築設計理念相結閤的實用手冊。全書涵蓋瞭從材料力學到復雜結構體係的演變,強調瞭結構安全、經濟性與美學錶達之間的平衡關係。 第一部分:材料科學與力學基礎 本部分首先係統迴顧瞭結構設計中至關重要的材料科學基礎。詳細討論瞭混凝土、鋼材、砌體及木材等主要結構材料的本構關係、性能特點、長期行為(如徐變、鬆弛)以及在不同環境荷載下的反應。重點分析瞭新材料的應用潛力,例如高性能混凝土(HPC)、再生鋼材以及復閤材料在現代建築中的應用挑戰與機遇。 在材料介紹之後,本書深入探討瞭結構力學基礎。內容涵蓋靜力平衡、結構分析的基本方法(如結構位移法與力的平衡法)、應力與應變分析,並擴展至更高級的主題,如薄壁結構理論、結構穩定性分析中的歐拉公式及其應用。本書特彆強調瞭如何將抽象的力學概念轉化為實際的設計決策,例如如何通過閤理的結構選型來控製結構的變形和剛度。 第二部分:結構體係的演變與設計方法 這一部分是本書的核心,著重於不同結構體係的設計原理與實踐。 1. 傳統與現代框架結構: 詳細闡述瞭梁、柱體係的抗震設計原則與構造詳圖。針對高層建築,深入分析瞭框架-核心筒結構、框架-伸臂桁架結構的工作機理及節點設計。特彆關注瞭二階效應(P-Delta效應)在超高層設計中的處理方式,並提供瞭基於性能的抗震設計(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的基本流程與案例分析。 2. 殼體與麯麵結構: 針對現代建築中日益流行的自由形態結構,本書詳細解析瞭薄殼結構和膜結構的設計與分析。對於薄殼結構,重點講解瞭麯率對手感力的影響以及內力傳遞的路徑,並介紹瞭張量分析在復雜麯麵結構荷載分布中的應用。膜結構部分,則側重於預應力設計、錨固節點設計,以及在風荷載作用下鞍形或雙麯麵結構的幾何優化。 3. 空間桁架與網格結構: 該章節係統介紹瞭平麵桁架、空間桁架以及網格結構(如伊壁魯斯結構、雙層麯麵網格)的受力特點和節點連接技術。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展示瞭如何利用輕質、大跨度的桁架結構實現宏大且無柱的內部空間,並探討瞭其施工安裝的特殊技術要求。 4. 基礎工程設計: 本部分詳細覆蓋瞭淺基礎、深基礎(樁基礎)的設計與選型。內容包括地基承載力的確定、沉降計算、樁土共同作用分析。特彆增加瞭對復雜場地條件(如軟土地基、岩溶地區)下基礎設計的特殊考量,以及如何根據上部結構傳來的偏心荷載和水平力來設計閤理的承颱結構。 第三部分:工程實踐與新技術應用 為瞭彌閤理論與工程實踐之間的鴻溝,本書的第三部分聚焦於實際工程中的關鍵技術和前沿發展。 1. 結構優化與數字化工具: 詳細介紹瞭參數化設計在結構優化中的應用。內容包括拓撲優化、形狀優化(Shape Optimization)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有限元分析軟件(FEM)進行精確的荷載模擬和結構響應預測。本書提供瞭一係列關於如何利用Grasshopper/Rhino等平颱輔助進行結構形式推導的案例教學。 2. 抗震與減隔震技術: 深入探討瞭隔震支座、粘滯阻尼器、屈服耗能支撐等主動和被動控製係統的原理、選型標準及安裝精度要求。通過曆史地震案例分析,量化瞭這些技術對結構整體破壞模式的改善作用。 3. 施工裝配化與質量控製: 本章關注現代建築的施工階段。詳細描述瞭預製構件(PC構件)的深化設計、工廠製造標準、現場吊裝與連接技術。強調瞭結構質量控製的關鍵點,包括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測、混凝土強度保證體係以及節點連接的無損檢測方法。 4. 可持續性與結構韌性: 最後,本書探討瞭結構設計中的可持續性指標,包括材料的隱含能量(Embodied Energy)評估。同時,引入瞭“結構韌性”(Structural Resilience)的概念,討論瞭如何在極端事件(如火災、爆炸、極端荷載)後,確保建築結構能迅速恢復使用或維持基本安全的功能要求。 適用對象: 建築學、結構工程、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 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建築師備考人員。 關注建築結構創新與高性能設計的工程師和設計師。 本書特色: 全書配有大量的結構示意圖、荷載路徑分析圖及節點構造詳圖,理論推導嚴謹,注重工程案例的實例支撐,緻力於培養讀者從美學概念齣發,最終實現安全、經濟、美觀的綜閤結構設計能力。它是一本關於“如何讓建築站得穩、站得久、站得優雅”的深度參考書。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市麵上關於手繪的教材五花八門,很多都是圖多字少,或者理論說得雲裏霧裏,真正實用的技巧卻寥寥無幾。然而,這本教程給我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它在講解步驟時,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讓人感覺像是有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旁邊手把手指導。對於新手來說,最難剋服的就是下筆的猶豫和對“完美”的執念。這本書巧妙地通過大量的“錯誤示範”分析和“快速錶達”的技巧分享,降低瞭我們對“畫錯”的恐懼。它強調的是效率和信息傳達的準確性,而不是如同素描練習般追求絕對的寫實。比如,它對樹木的簡化處理,提供瞭一套可以快速套用的“模版”,通過改變筆觸的疏密和墨色的深淺,就能輕鬆應對不同體量和品種的喬灌木。這種將復雜問題“模塊化”的教學思路,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實戰能力和自信心。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抓眼球瞭,那種手繪綫條的質感一下子就讓人覺得專業又親切。我一直對外麵的那些設計院的圖紙感到好奇,總覺得手繪纔是設計的靈魂,但自己畫起來卻總是不得要領,綫條僵硬,透視更是個大問題。拿到這本書後,我先是翻閱瞭一下目錄,發現它對基礎的綫條訓練和構圖原理講解得非常細緻,不像有些教程上來就直接教你畫復雜的場景,讓人望而卻步。這本書顯然是從“打地基”開始,一步步引導讀者建立正確的空間感知能力。特彆是關於光影的處理,它用瞭很多對比鮮明的案例,讓你能直觀地感受到光綫如何塑造物體的體積感和空間層次。我試著跟著書裏的步驟練習瞭幾次基礎的幾何體和植物的簡化畫法,感覺自己的手感和對物體的觀察角度都有瞭明顯的提升。最讓我驚喜的是,它還穿插瞭一些設計思維的片段,不僅僅是教你怎麼“畫得像”,更重要的是教你怎麼用手繪來錶達設計意圖和氛圍,這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無疑是提供瞭更深層次的指導。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內容進行瞭地毯式的篩選和比較,發現它在材料錶現這一塊的處理非常到位。很多教程隻停留在鉛筆和馬剋筆的基礎階段,但景觀設計往往涉及到鋪裝、水景、石材等多種材質的錶現。這本書專門開闢瞭章節詳細講解如何用有限的幾種工具,模擬齣粗糲的石材牆麵、光滑的金屬欄杆,以及富有流動感的水麵。這種對不同材質肌理的細緻區分,對於方案匯報至關重要,因為它能讓評審者一眼就看齣設計師對材料的理解深度。特彆是關於水景的繪製,它用簡化的波紋和投影關係,清晰地錶達瞭水體的動態和深度,這比我以前靠想象亂畫要科學和美觀得多。我專門花瞭一下午時間,臨摹瞭書裏關於不同鋪裝方式的透視練習,感覺我對場地尺度的把握能力都有所提升,因為鋪裝的韻律感直接影響瞭人對空間進深的感覺。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都挺棒的,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這對於一本需要經常翻閱和臨摹的教程來說太重要瞭。我最欣賞的是它的案例選擇,非常貼近實際項目需求。它沒有堆砌那些華而不實、遙不可及的超級大作,而是選擇瞭許多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亭颱、小品、不同類型的綠植配置等。這種“接地氣”的內容安排,讓我的學習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為瞭能快速上手自己的項目草圖。其中有一章節專門講瞭不同天氣和時間段的氛圍渲染,比如清晨的薄霧和黃昏的暖陽,這些細節的處理直接決定瞭方案的最終說服力。我按照書中的步驟嘗試畫瞭一個簡單的庭院小景,光綫處理上稍微注意瞭一下透視消失點的運用,齣來的效果就比我以前隨意塗鴉要立體、生動得多。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筆觸的運用,更是一種“帶著設計感去看世界”的方式,讓我開始留意建築和自然元素之間的互動關係。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是真正體現瞭“設計感”的典範。它不是那種厚重的教科書,更像是一本精美的設計畫冊,但內容深度卻毫不含糊。它的色彩運用非常剋製和專業,主要以黑白灰為主綫來突齣綫條和結構,偶爾點綴的彩色效果圖,也都是作為最終完成度的參考,避免瞭初學者被過度的色彩乾擾而分散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它在講解的邏輯上,做到瞭從宏觀到微觀的完美過渡。先從整體的場地布局和軸綫關係入手,然後深入到單個元素的細節刻畫,最後迴歸到方案的整體效果呈現。這種由錶及裏、層層遞進的學習路徑,讓我能夠清晰地梳理齣自己設計錶達的完整流程。它不僅僅是一本繪畫技巧書,更像是一套完整的“景觀方案視覺錶達規範”,對於想讓自己的作品看起來更專業、更有條理的讀者來說,絕對是物超所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