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詩文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

元稹詩文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軍 著
圖書標籤:
  • 元稹
  • 唐詩
  • 詩文
  • 中國古典文學
  • 典藏
  • 選集
  • 唐代文學
  • 文學史
  • 文化經典
  • 古代詩歌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文學齣版社
ISBN:9787020117130
版次:1
商品編碼:12276413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21
字數:174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元稹佳句: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離思五首·其四》)

前年科第偏年少,未解知羞*愛狂。(《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

等閑相見銷長日,也有閑時更學琴。(《贈樂天》)

努力少年求好官,好花須是少年看。(《看花》)

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俠客行》)

劉郎不用閑惆悵,且作花間共醉人。(《酬白樂天杏花園》)


內容簡介

元稹是與白居易同時並同等重要的唐代詩人。本書對其詩文加以選注,以明楊循吉據宋本影鈔《元氏長慶集》六十捲為底本,參校諸本,對重要的異文齣以校記。選注者經過精審的校理,為讀者提供瞭可靠的文本。注釋吸收前人成果,辯明作品寫作背景,著重引證典實,注準詞義,間有對大意的串講。本書是作者在其獲奬圖書《元稹集編年箋注》基礎上精益求精而選注成的具有較高學術品位的古典詩歌選本。

本書是“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之一。


精彩書評

元稹:乾隆*喜歡學習的詩人之一。《樂善堂全集》、《禦製詩集》追和元稹9題111首。

目錄

元稹詩文選

目錄

前言

詩選

雉媒

大觜烏

分水嶺

四皓廟

種竹並序

說劍

鬆鶴

競渡

寺院新竹

酬彆緻用

竹部

賽神

競舟

茅捨

後湖

八駿圖詩並序

畫鬆

遣興十首

野節鞭

……

續遣病

感夢(十月初二日)

酬劉猛見送

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

哭呂衡州六首(選三)

追昔遊

空屋題

三遣悲懷

感夢(行吟坐嘆知何極)

聽庾及之彈烏夜啼引

夢井

……

哭女樊

哭女樊四十韻

哭子十首

妻滿月日相唁

代麯江老人百韻

黃明府詩並序

……

閬州開元寺壁題樂天詩

得樂天書

寄樂天(無身尚擬魂相就)

和樂天贈楊秘書

酬樂天舟泊夜讀微之詩

酬樂天見寄

酬樂天得稹所寄紵絲布白輕庸製成衣服以詩報之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選一)

彆毅郎

寄樂天二首

酬樂天喜鄰郡

以州宅誇於樂天

重誇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

戲贈樂天復言

重酬樂天

酬樂天馀思不盡加為六韻之作

寄樂天(莫嗟虛老海壖西)

樂府古題序

夢上天

……

和張秘書因寄馬贈詩

夢遊春七十韻

古艷詩二首

古決絕詞三首

鶯鶯詩

離思五首

雜憶五首

春曉

桐花落

夢昔時

和樂天示楊瓊

代九九

桃花

舞腰

白衣裳二首

過東都彆樂天二首

寄贈薛濤

再酬復言和誇州宅

遊雲門

題法華山天衣寺

文選

觀兵部馬射賦

纔識兼茂明於體用策一道

敘詩寄樂天書

上門下裴相公書

白氏長慶集序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

祭亡妻韋氏文

小說

鶯鶯傳

附錄

元稹譜略前言


精彩書摘

元稹詩文選

賽神〔1〕

楚俗不事事,巫風事妖神〔2〕。事妖結妖社,不問疏與親。年年十月暮,珠稻欲垂新。傢傢不斂獲,賽妖無富貧〔3〕。殺牛貰官酒,椎鼓集頑民〔4〕。喧闐裏閭隘,凶酗日夜頻〔5〕。歲暮雪霜至,稻珠隨隴湮。吏來官稅迫,求質倍稱緡〔6〕。貧者日消鑠,富亦無倉囷〔7〕。不謂事神苦,自言誠不真。嶽陽賢刺史,念此為俗屯〔8〕。未可一朝去,俾之為等倫〔9〕。粗許存習俗,不得呼黨人。但許一日澤,不得月與旬。吾聞國僑理,三年名乃振〔10〕。巫風燎原久,未必憐徙薪〔11〕。我來歌此事,非獨歌政仁。此事四鄰有,亦欲聞四鄰。

〔1〕賽神:謂設祭酬神,乃舊時鄉間重要活動之一,常用儀仗、簫鼓、雜戲迎神,集會酬祭,熱鬧非凡。此詩及以下《競舟》、《茅捨》、《後湖》諸篇,皆寫江陵時事,頌揚瞭韋丹、嚴綬等地方長官移風易俗、改善居民生存環境的業績。

〔2〕“楚俗”二句:《漢書·地理誌下》:“楚地……信巫鬼,重淫祀。”不事事,不理事務,不務正業。巫風,巫覡降神之風氣。

〔3〕“傢傢”二句:謂當地無論貧富,競相賽神,不務農事。斂獲,收割。

〔4〕“殺牛”二句:此二句及以下二句,寫賽神時殺牛飲酒、椎鼓集會等活動。貰(shì是),賒欠。

〔5〕喧闐(tián田):哄鬧聲。凶酗:狂飲。

〔6〕“求質”句:意謂以加倍之錢糧作抵押。質,以財物抵押。稱,古代量詞,十五斤為一稱。緡(mín民),古代量詞,通常一韆文為一緡。

〔7〕“貧者”二句:言由於賽神時大肆揮霍,貧農富民的積蓄均被淘空。消鑠,消減,減損。指事物由多變少,由大變小,由盛而衰。《京氏易傳·否》:“陰陽升降,陽道消鑠,陰氣凝結。”倉囷,古代糧倉方形曰倉,圓形曰囷。鑠,宋蜀本作“削”。

〔8〕嶽陽:唐之嶽州,南朝宋時稱巴陵郡,梁時稱嶽陽郡。賢刺史:指韋丹,詳《茅捨》注〔7〕、注〔11〕。屯:弊端。

〔9〕“未可”二句:意謂既然一時無法取締,權且限製規模。去,指鏟除此類惡習。等倫,同類,同輩。

〔10〕“粗許”六句:謂這位嶽陽刺史采取循序漸進的辦法逐步治理賽神風習,三年後終於獲得成效。國僑,即春鞦時鄭大夫公孫僑。僑字子産,穆公之孫。父公子發,字子國,以父字為氏,故又稱國僑。僑當政四十馀年,晉、楚不能加兵。臨終告誡其子“唯有德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並以水為喻,說明以寬服民之難。孔子稱其為“古之遺愛也”。事詳《史記·鄭世傢》。

〔11〕徙薪:西漢時徐福曾上疏,進言對霍氏逆行應防患未然。後霍氏事發,徐福未受到奬賞,他又上書,以“麯突徙薪”故事為喻,說明防患於未然者功宜受重賞。“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竈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麯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傢果失火,鄰裏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麯突者。人謂主人曰:‘嚮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賞,麯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請之。”事見《漢書·霍光傳》。

競舟〔1〕

楚俗不愛力,費力為競舟〔2〕。買舟俟一競,競斂貧者賕〔3〕。年年四五月,繭實麥小鞦〔4〕。積水堰堤壞,拔秧蒲稗稠。此時集丁壯,習競南畝頭。朝飲村社酒,暮椎鄰捨牛。祭船如祭祖,習競如習仇〔5〕。連延數十日,作業不復憂。君侯饌良吉,會客陳膳羞〔6〕。畫鷁四來閤〔7〕,大競長江流。建標明取捨,勝負死生求〔8〕。一時歡呼罷,三月農事休。嶽陽賢刺史,念此為俗疣〔9〕。習俗難盡去,聊用去其尤〔10〕。百船不留一,一競不滯留。自為裏中戲,我亦不寓遊。吾聞管仲教,沐樹懲墮遊〔11〕。節此淫競俗,得為良政不?我來歌此事,非獨歌此州。此事數州有,亦欲聞數州。

〔1〕元和九年(814)仲春,元稹由江陵赴潭州(今湖南長沙)訪友,歸途經嶽州(今湖南嶽陽)作此詩。競舟,即劃船比賽。相傳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日自投汨羅江而死,民俗因於這天舉行龍舟競渡,以示紀念。競舟失去節製,直接影響農業生産。嶽州刺史采用限製日期的辦法,使習俗得以改易。

〔2〕不愛力:不愛惜財力、物力、人力。費力:花費人力物力。

〔3〕俟:等待。賕(qiú求):帶著禮物求人。

〔4〕繭實:蠶繭飽滿。小鞦:謂春季作物成熟。鞦熟謂“大鞦”。

〔5〕習仇:謂如仇人相見,無絲毫妥協退讓。

〔6〕君侯:對達官貴人之敬稱。饌:通“選”,選擇。良吉:吉日良辰。膳羞:美味食物。

〔7〕畫鷁(yì益):指船。鷁,一種水鳥,古代船上常畫鷁於船頭。

〔8〕建標:樹立標誌。晉孫綽《遊天颱山賦》:“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李善注:“建標,立物以為錶識也。”勝負死生求:意為你死我活地追求勝負。

〔9〕疣:贅疣,身體上的腫瘤。此比喻陋習。

〔10〕去其尤:除去其突齣者。

〔11〕管仲:字夷吾,春鞦時齊國賢相,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沐樹:芟除樹枝,使之無蔭。使民無遊蕩之所,從而安心務農。《管子·輕重丁》:“桓公問管子曰:‘民飢而無食,寒而無衣,應聲之正,無以給上,屋室漏而不居,牆垣壞而不築,為之奈何?’管子對曰:‘沐塗(途)樹之枝也。’”


前言/序言

前言

元稹(779—831),字微之,彆字威明,行九。祖籍洛陽,六世祖時遷居長安。其先屬鮮卑族拓跋部,稹係後魏昭成皇帝十五代孫(岑仲勉以為十四代孫,詳《唐集質疑》之《元稹世係條》)。代宗大曆十四年生。八歲喪父,母鄭夫人賢慧知文,親授詩書。九歲即工屬文,十五歲明經擢第,二十四歲中書判拔萃第四等,授秘書省校書郎。

元和元年(806),將應製舉,與白居易退居上都華陽觀,閉戶纍月,揣摩當代之事。應纔識兼茂明於體用科,對策第一,授左拾遺。憲宗召對,論及時政。年少英銳,疾惡繩愆,不避權勢,屢觸忌諱。數月間,上封事六、七件,權倖憚忌,齣為河南尉。四年拜監察禦史,三月,奉使按獄東川,一按任敬仲獄,詳察得情,再劾節度使嚴礪違詔過賦數百萬事,又奏平塗山甫等八十八傢冤事。一時,名動三川。五年,河南尹房式有違法事,元稹彈劾甚急,並援例將其拘至禦史颱。……九年鞦,淮西吳元濟叛,嚴綬拜山南東道節度使加淮西招討使,進軍唐州,稹為從事,隨至前綫,反對藩鎮,立場鮮明。十年正月,奉詔迴京,與白居易詩酒相酬,激揚文字,以為起用有望。鏇轉徙通州司馬,患瘧幾死。

十三年底移虢州長史。……,於次年齣為武昌軍節度使。大和五年七月卒於任所,終年五十三歲。

元稹一生交遊極其廣泛,其中不乏在當時政壇、文壇知名的人物,如白居易、李紳、韓愈、柳宗元、呂溫、劉禹锡、李德裕、令狐楚、白行簡、蔣防、王建、劉猛、李馀等,或因政治人事關係、或文酒高會、或詩筒唱酬,他們的文學創作形成瞭互相影響的態勢。或在樂府詩、或在傳奇小說、或在長篇排律方麵,俱能同聲相求,切磋琢磨,互相影響和促進,儼然成為一個鬆散的文學集團式的群體,而備受曆來文學史傢矚目。

中唐之世,內憂外患,唐王朝正由盛轉衰,而對於容易幻想的文人來說又似乎有著“中興”的希望,元稹和許多著名文學傢如白居易、韓愈、柳宗元、劉禹锡等人就是在這樣的時勢下從事文學活動的,文學史上所說的也是元稹領導、首倡或參與的“新樂府運動”、“元和體”、“古文運動”等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期。在詩歌方麵,元稹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論唐詩者輒曰“前有李杜,後有元白”,後先輝映。

元和體是元稹詩歌創作中最為重要的也是他非常看重的部分,包括杯酒光景間小碎詩章和次韻相酬的長篇排律兩方麵(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其審美趣味在於……元稹擅長風緻宕逸的艷麗小詩,雖然曆來被指為輕靡,但確是最富於藝術色彩的。而其中悼亡詩則齣於真情實感,深至真切,不應以艷情目之。情感細膩,意象明麗,哀感頑艷,誠所謂“情緻麯盡,入人肝脾”(王若虛《滹南詩話》)。陳寅恪在《元白詩箋證稿》中說:“微之以絕代之纔華,抒寫男女生死離彆悲歡之感情,其哀艷纏綿,不僅在唐人詩中不多見,而影響及於後來之文學者尤巨。”刻畫寫景之詩,如“夜閤帶煙籠曉月,牡丹經雨泣殘陽”(《鶯鶯詩》);“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還嚮萬竿深竹裏,一枝渾臥碧流中”(《亞枝紅》);“桐花暗淡柳惺憁,池帶輕波柳帶風”(《送孫勝》);“鶯澀馀聲絮墮風,牡丹花盡葉成叢。可憐顔色經年彆,收取硃欄一片紅”(《贈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餞行》);“嶽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悵望殘春萬般意,滿欞湖水入西江”(《嶽陽樓》);“日暮嘉陵江水東,梨花萬片逐江風。江花何處最腸斷,半落江流半在空”(《江花落》)……舉不勝舉,皆即景即情,語句鮮活而情思靈動,直是麗麯妍辭,韻高而詞勝。《以州宅誇於樂天》、《重誇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更是膾炙人口的寫景名篇。極重色澤,敷腴鮮亮,誠所謂“雜徐庾之流麗”,難怪宰相令狐楚“以為今代之鮑謝”(《舊唐書》本傳)。

元、白等元和詩人喜作長篇排律,《元氏長慶集》中五言排律共有三十多首,百韻以上的如《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酬樂天東南行一百韻》等是其代錶。……

樂府詩嚮被視為元詩之積極部分,《唐音審體》捲一五雲:“要之,元白絕唱,樂府歌行第一;長韻律詩次之;七言四韻又其次也。”這些樂府詩篇,為現實政治服務,“惟歌生民病”是其內容,“願達天子知”是其目的,其中既有對時弊民瘼的針砭和籲呼,也有對安史之亂以後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國傢政治的憂患。以其切實的內容、豐富的激情和健康的文字在文學史特彆是樂府詩歌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元、白堪稱元和、長慶詩壇的旗手,同為“新樂府運動”的領導者。在《樂府古題序》中,元稹條述瞭詩史的源流正變,既肯定瞭“寓意古題,刺美見事”,也贊美瞭杜甫新樂府創作“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精神。他認為,樂府創作或古題新義,或古義新詞,隻要有助於“美刺”,均值得提倡。在《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序》裏,元稹肯定瞭李紳《樂府新題》“雅有所謂,不虛為文”,這與白居易在《新樂府序》裏所倡導的“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的精神完全一緻,對於新樂府的創作實踐具有綱領性意義。而他的《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則在文學史上首次全麵概括和高度評價瞭杜詩,確立瞭杜詩的曆史地位,影響非常深遠。

元、白並稱,卻有異同。陳繹曾雲:“白意古詞俗,元詞古意俗。”(鬍震亨《唐音癸簽》捲七引)陸時雍雲:“微之多深著色,樂天多淺著趣。”(《詩鏡總論》)……今人蘇仲翔先生則徑以為“輕”指浪漫色彩、清新流轉的一麵,“俗”指大眾化、俚俗風趣的一麵,此兩點“要不足為二人病,毋寜說這是他們迥齣時流的地方”(《元白詩選注·導言》),此論良有以也。

元稹描述“元和詩”的流布寫道:“予始與樂天同校秘書之名,多以詩章相贈答。會餘譴掾江陵,樂天猶在翰林,予寄百韻律詩及雜體,前後數十章。是後,各佐江通,復相酬寄。巴蜀江楚間洎長安中少年,遞相仿效,競作新詞,自謂‘元和詩’。而樂天《秦中吟》、《賀雨》諷諭等篇,時人罕能知者。然而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賣於街市,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揚越間多作書模勒樂天及予雜詩,賣於市肆之中也。)其甚者,有盜竊名姓,苟求自售,雜亂間廁,無可奈何。予於平水市中(鏡湖旁草市名。)見村校諸童競習詩,召而問之,皆對曰:‘先生教我樂天、微之詩。’固不知予之為微之也。又雞林賈人求之頗切,自雲:‘本國宰相每以百金換一篇,其甚僞者,宰相輒能辨彆之。’自篇章以來,未有如是流傳之廣者。”(《白氏長慶集序》)由此可見:中唐時期,在中國大地上齣現過全民參與曆時二十年之久的學習、傳誦元白詩歌的運動;在這個運動中,為世人所珍重的是那些杯酒光景間小碎詩章,和次韻相酬的長篇律詩,……巨大的市場需求自然引發繕寫模勒,在雕闆印刷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的元和、長慶年間,當代詩人的新作以印刷品的形式發錶、流布,“元白詩”肇開端緒;至於村校教習,外國求購,也自有文化史上的意義。已往的文學史傢往往摘錄“二十年間”以下數語,用以論述白居易,於是給讀者的印象似乎隻有白詩流傳得這麼廣,無形中産生瞭誤解。

元稹生前即對自己的詩文作過多次整理,最終形成《元氏長慶集》一百捲。此本至北宋失傳。……正德間(1506—1522)華堅蘭雪堂銅活字本(簡稱華本),存單三十五捲;嘉靖三十一年(1552)董氏刻本(簡稱董本);萬曆三十二年(1604)馬元調據董本覆刻之本(簡稱馬本)。楊本抄錄時,遇宋本因年久漫滅之字,仍留作空缺,後經錢謙益據當時尚存世的宋浙本校補(簡稱錢校、錢校宋本),同時錢氏還增補瞭楊本抄錄時所缺之頁,元稹文集遂成完璧。1959年文學古籍刊行社據以影印行世。而在華本、馬本中,對於宋本空缺之字揣摩填充,往往文義違背。馬本有補遺六捲;清人盧文弨亦曾用當時尚存世之宋蜀刻本校勘華本及馬本,並撰成校記(簡稱盧校、盧校宋本)。《四庫全書》係據馬本著錄。二十世紀以來,王國維、張元濟、傅增湘等都曾對《元氏長慶集》作過校理,沾溉學林,功莫大焉。……皆為元稹研究成果之犖犖大者。

元稹作品,今存詩歌570題,共800首,散文230篇,小說1篇,其中有少量疑僞之作。據元稹在《敘詩寄樂天書》中“至是元和七年矣,有詩八百馀首”之語推知,元集舊有之作當比今之存量多得多。本書入選詩歌273首,散文8篇,小說1篇,大緻展現瞭元稹創作的基本風貌。……那就讓我們通過這些作品,聆聽詩人的傾訴,一窺其心路曆程。

本書錄文,主要依據楊本,兼及馬本外集之補遺和《元稹集》外集之續補。次序與《元稹集》相一緻。校勘則以楊本為底本,校以前述諸本。較為重要的異文,列校記於注釋中。我們希望通過審細的校理,能為讀者提供元稹作品可靠的文本。注釋以有利於讀者理解作品為原則,首條有解題的意思,一般辨明該作品寫作的時地背景,主要依據卞著《元稹年譜》,也吸收瞭其他人的研究成果,時有我們的心得,冀收拋磚引玉之效。正文條目的注解,著重引徵典實,詮注詞源,間有對大意的串講。

本書從第一稿交與齣版社,至今日定稿,曆時三年,前後數易其稿。感謝人民文學齣版社宋紅、葛雲波二位先生為提高書稿質量所付齣的巨大辛勞,他們以其齣色的工作,使我們從專業知識和敬業精神兩方麵深受教益。我們達成共識,力求奉獻給讀者的是一本有較高學術品位的書,是一本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書。編者自知淺學,本書中疏誤容或多有,祈望讀者及同行專傢不吝賜教。



元稹詩文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 引言 元稹,字微之,唐代傑齣的詩人、文學傢,與白居易並稱“元白”,其詩歌、散文在唐代文壇獨樹一幟,影響深遠。本書精選瞭元稹各時期最具代錶性的詩歌與散文作品,涵蓋瞭其創作生涯的精華,旨在嚮讀者呈現一個立體、真實的元稹。通過這些作品,我們不僅能領略到唐代文人細膩的情感世界、宏大的社會圖景,更能深入理解元稹作為一位政治傢、文學傢的復雜人生與獨特思考。 創作背景與風格 元稹所處的時代,正是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時期。社會動蕩,政治黑暗,民生多艱。這種時代背景深刻地影響瞭元稹的創作。他的詩歌,既有對現實政治的深刻批判,也有對底層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更有對個人命運起伏的無奈感慨。他的散文,則以其嚴謹的邏輯、精煉的語言,對當時的社會問題提齣瞭獨到的見解,展現瞭他作為一位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的擔當。 元稹的詩歌風格多樣,既有“新樂府”運動的現實主義精神,也有對愛情、友情、生活瑣事的細膩描摹。他的敘事詩,如《連昌宮詞》、《李夫人》,情節麯摺,人物形象鮮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他的抒情詩,則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如《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感人至深,成為韆古絕唱。在語言運用上,元稹力求通俗易懂,又兼具文采,使得他的作品在當時廣為流傳,深受百姓喜愛。 詩歌精選賞析 本書精選的詩歌作品,力求全麵展現元稹詩歌創作的各個方麵。 現實主義力作: 《連昌宮詞》以唐代一朝的興衰為主綫,通過描寫唐玄宗晚年的奢靡享樂,以及安史之亂後的慘狀,深刻揭示瞭盛唐衰落的必然性。詩中對政治腐敗、社會不公的揭露,具有強烈的批判色彩,體現瞭“新樂府”運動的現實主義精神。此外,如《古原草》、《樂遊原》等詩歌,雖然篇幅不長,卻以景寫情,藉景喻事,描繪瞭時代的變遷和個人的感慨,意境深遠。 愛情與友情: 元稹的愛情詩,尤其是與亡妻韋叢的愛情,感人至深,成為後世傳頌的佳話。《離思五首》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以極其生動形象的比喻,錶達瞭對亡妻刻骨銘心的思念和忠貞不渝的愛情,成為錶達愛情的經典名句。本書收錄瞭這組詩歌,讓讀者感受元稹深沉的情感世界。同時,元稹與白居易的深厚友情也體現在他的詩歌中,如《酬樂天》、《酬長安雜題六首》等,字裏行間流露齣真摯的友誼和彼此的欣賞。 生活百態與人生感悟: 除瞭宏大敘事和深情抒發,元稹的詩歌也觸及瞭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他筆下的花鳥蟲魚,山川草木,無不生動傳神。例如,《初到梁州》中對邊塞風光的描繪,《酬樂天雨後見寄》中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寫,都展現瞭他敏銳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藝術錶現力。更重要的是,元稹的詩歌中也蘊含著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的人生經曆坎坷,仕途多舛,這些經曆使得他的作品常常流露齣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對功名利祿的淡泊,以及對內心寜靜的追求。 散文精選賞析 元稹的散文,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本書精選的散文,旨在展現元稹作為一位思想傢和評論傢的纔能。 政治評論與社會批判: 《論鄭何》、《論李景亮》等作品,是元稹對當時政治現象和官員品行的深刻剖析。他以犀利的筆觸,揭露瞭官場的弊端,抨擊瞭為官者的不法行為,體現瞭他作為一位正直士大夫的良知和責任感。這些文章不僅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也為我們理解唐代政治提供瞭獨特的視角。 文學批評與理論探討: 元稹在文學理論方麵也有獨到的見解。他對詩歌創作的理解,強調情感的真摯和語言的準確。《與元九書》是他與白居易關於詩歌創作理念交流的經典文獻,雖然本書不直接收錄長篇書信,但其蘊含的創作思想,會通過其他文章的風格和主題有所體現。他提倡“言誌”與“言事”相結閤,重視詩歌的教化功能,對後世的詩歌創作産生瞭重要影響。 記敘與議論結閤: 元稹的散文常常將記敘和議論巧妙地結閤在一起。例如,在描寫某個事件或人物時,他會深入分析其背後的原因,提齣自己的觀點。這種寫作方式使得他的散文既有生動的故事性,又不失深刻的思想性。 本書的價值與意義 本書的齣版,對於深入研究元稹的文學成就和唐代文學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全麵性: 本書收錄瞭元稹詩歌和散文的代錶性作品,力求全麵展現其創作的全貌,便於讀者係統地瞭解元稹的文學貢獻。 權威性: 本書的編選和注釋,將力求嚴謹,參考國內外學界的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閱讀體驗。 可讀性: 在保留作品原貌的基礎上,會進行適當的白話解釋和背景介紹,幫助不同層次的讀者理解作品的內涵。 傳承性: 通過本書,我們希望將元稹這位偉大詩人的精神和作品,傳承給新一代讀者,讓更多人領略中國古典文學的魅力。 結語 元稹的詩文,是唐代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承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印記。通過閱讀本書,我們不僅能欣賞到優美的詩句,領略到深邃的思想,更能與一位韆古文人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受他的人生悲歡,理解他的人文關懷。本書期望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連接讀者與偉大詩人的橋梁,共同品味中國古典文學的博大精深。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次入手這本《元稹詩文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主要是因為對“典藏”二字有著莫名的情結,總覺得這樣的書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厚重感和收藏價值。收到書後,果不其然,紙質優良,印刷精美,封麵設計也極具古典韻味,擺在書架上賞心悅目。翻開書頁,我發現元稹的作品遠比我想象中要豐富和多元。他的詩,時而如行雲流水,細膩委婉,描繪兒女情長;時而又如刀劍齣鞘,慷慨激昂,針砭時弊。我尤其喜歡他那些描寫自然風光的篇章,讀來仿佛身臨其境,能感受到清風拂麵,鳥語花香。而散文部分,更是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真實的元稹。他的敘事散文,情節跌宕起伏,語言生動形象,讓人讀來欲罷不能。這本選集,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元稹,也讓我對中國古典文學的魅力有瞭更深的體會。

評分

我一直對唐代詩歌情有獨鍾,但接觸元稹的作品相對較少,更多時候是在白居易的詩歌中看到他的名字。所以,當看到這本《元稹詩文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時,我毫不猶豫地入手瞭。這本書的編選質量很高,不僅收錄瞭元稹的許多經典詩篇,更難得的是,它還將他的散文也納入其中,讓我得以全麵地瞭解這位唐代文人的纔華。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一些詩歌的背景介紹和賞析,它們為我理解作品提供瞭重要的綫索,讓我能夠更深入地體會元稹詩歌中的情感和意境。讀著他的詩,我能感受到他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也能看到他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而他的散文,更是讓我看到瞭他作為一名官員、一位朋友、一位丈夫的真實麵貌。這本選集,讓我徹底改觀瞭對元稹的印象,也讓我更加熱愛中國古典文學。

評分

作為一名對中國古典文學有著濃厚興趣的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係統性地瞭解某位大傢作品的途徑。這本《元稹詩文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僅收錄瞭元稹的代錶性詩作,還納入瞭不少重要的散文篇章,使得我們在欣賞其詩歌藝術的同時,也能深入理解其思想情感和人生經曆。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一些詩歌的解讀和注釋,它們不像有些版本那樣生澀難懂,而是娓娓道來,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溫度。這使得像我這樣的非專業讀者,也能輕鬆地領略到作品的精髓。通過閱讀這本選集,我更加清晰地看到瞭元稹在詩歌創作上的一些獨到之處,比如他對現實生活的熱切關注,對民間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他個人情感的真摯流露。這本典藏版,可以說是我深入瞭解元稹這位唐代文壇巨匠的一份寶貴財富。

評分

這本《元稹詩文選/中國古典詩文讀本叢書典藏》我真是太驚喜瞭!說實話,一開始隻是被這套“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的名字吸引,覺得名字夠大氣,擺在書架上也顯品味。拿到手之後,更是愛不釋手。書的裝幀設計非常考究,紙張的質感、印刷的清晰度都屬上乘,翻閱起來有一種溫潤的感覺,這對於我這樣喜歡紙質書的讀者來說,簡直是視覺和觸覺的雙重享受。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好看,內容也是分量十足。元稹,這個名字在唐詩裏總是與白居易相提並論,總覺得他詩歌的地位似乎被稍微蓋過瞭一些,但拿到這本選集,我纔真正開始審視他,挖掘他詩歌裏的光芒。選集的編排很用心,詩歌和散文兼顧,讓我看到瞭元稹作為一個詩人,同時也是一個在政治、生活等方麵都有所建樹的文人的多麵形象。很多篇目是我之前沒有接觸過的,讀來讓人耳目一新,感受到瞭不同於“離離原上草”那種更具個人情感和生活氣息的錶達。

評分

這本《元稹詩文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真的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唐代文人雅士的真實生活圖景。之前對元稹的印象,主要停留在那些耳熟能詳的邊塞詩和悼亡詩,感覺他的作品總帶著一種深沉而略顯悲涼的色彩。但經過這本選集的梳理,我纔發現,原來元稹的筆下,也有如此輕快、細膩,甚至帶著些許調侃意味的作品。他的一些敘事性詩歌,簡直就像古代的微縮電影,寥寥數筆就勾勒齣鮮活的人物和生動的場景,讓我感覺穿越瞭時空,置身於當時的市井街頭,或是官宦邸宅。散文部分更是精彩,無論是描繪山水景緻,還是抒發個人情懷,都展現瞭他紮實的文字功底和敏銳的觀察力。尤其是一些書信和銘文,讀來能感受到他與友人的深厚情誼,以及他對於人生道理的深刻思考。這套書的齣現,讓我對元稹這位被“低估”的詩人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也讓我更加體會到中國古典文學的博大精深。

評分

趁京東搞活動,一口氣把進來想讀的書都買瞭!京東快遞真是超一流!書本包裝嚴實,裝幀精美。期待下一次的優惠活動。還有一堆書想買呢。

評分

非常不錯,這個版本挺好的,點贊!

評分

讀書月活動買的,滿100減50,還算便宜,以前上學時候讀過幾篇感覺很好。這次買來再讀讀,找找原來的感覺。

評分

本書由近現代詞學泰鬥唐圭璋先生編選簡釋,共精選唐宋詞各種風格代錶作品二百三十二首。每選一詞,接以解說串講、體會心得,既對詞之起結、過片、層次、轉摺等組織結構條分縷析;又將詞中“描繪自然景色之細切,體會人物形象之生動,錶達內心情誼之深厚,以及語言凝練、聲韻響亮、氣魄雄偉”等藝術特點一一闡釋,言簡意賅,文辭雋永,初版三十年以來,已成讀詞選本之經典。

評分

她沒有問我有什麼緩解的辦法,但她來找我說,應該是希望從我這裏得到一點精神支持。無獨有偶,也是昨天,一個學生問我,老師,您對最近發生的大事,感到心裏難受嗎?我說,確實感到憋悶,但因為我很早就有這樣的判斷,所以精神上倒沒有受到很大的衝擊。我想起曾經不止一個人對我說,真是羨慕你的“心力”,似乎永遠熱情飽滿,不為外界所動。於是我想,拋開生理上的差異,我究竟有沒有一些自我調節的經驗,可以與彆人分享,讓彆人也買。

評分

一本很不錯的元稹詩文選,人民文學齣版經典從書。

評分

王維具有多種纔藝,不同藝術相互滲透對其詩歌産生瞭深遠的影響。他以畫入詩,使其山水詩形成瞭富有詩情畫意的基本特徵、、、、、、

評分

質量非常好,用著很舒服,很不錯。

評分

此選本不但選取瞭蘇軾的大量豪放詞,也精選瞭不少婉約細膩之作,更為值得關注的是該書選瞭一些較好的詩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