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陆军 1941—2017(套装上下册)

苏俄陆军 1941—2017(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坚 著
图书标签:
  • 军事史
  • 苏联/俄罗斯军事
  • 陆军
  • 二战
  • 冷战
  • 现代军事
  • 军事装备
  • 历史
  • 战争
  • 国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2121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854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98
套装数量:2
字数:8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详尽、值得珍藏的苏俄军事资料大全

  ☆深入探究我国北方邻居的一扇窗口

  ☆四百余幅珍贵图片,多幅彩图,生动展现苏俄陆军全貌


  

内容简介

  

  作者近年来致力于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17年苏联及俄罗斯陆军各部队组建、驻地、序列、沿革、兵力、装备、战史等情况的资料收集和研究,本书即为其*新成果,配有四百余幅珍贵图片(包括多幅彩图),既深具历史价值,又有时效性,堪称国内全面、深入、系统研究“二战”后苏俄陆军主要作战部队发展脉络的第一部专著。


  

作者简介

  杨坚,1974年生人,现居广州,资深军迷,对世界各国军事尤其是现代苏俄陆军、东线战史有较深入的专业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现代苏俄地面部队简介..................................................................................................1

第一节 苏联陆军............................................................................................................................ 1

第二节 苏联空降兵........................................................................................................................ 5

第三节 俄罗斯陆军........................................................................................................................ 9

第四节 俄罗斯空降兵.................................................................................................................. 16

第二章 1941—2017 年苏俄陆军各兵种的发展.......................................................................23

第一节 地面部队步兵、坦克兵.................................................................................................. 23

一 步兵、坦克兵的发展 ..................................................................................................... 23

二 坦克(机械化)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 ..................................................... 38

三 机械化军、坦克军、步兵军、合成军 ......................................................................... 43

四 坦克师、机械化步兵师、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以及新面貌旅 ............................. 50

第二节 空降兵.............................................................................................................................. 92

第三节 骑兵................................................................................................................................ 100

第四节 导弹兵和炮兵................................................................................................................ 103

第五节 地面防空部队................................................................................................................ 119

第六节 陆军航空兵.................................................................................................................... 127

第七节 工程兵............................................................................................................................ 129

第八节 通信兵............................................................................................................................ 134

第九节 核、化学和生物武器防护部队(三防兵)................................................................ 137

第十节 后勤和技术支援部队.................................................................................................... 138

第三章 战后重建:1945 年 6 月—1948 年的苏联陆军........................................................141

第一节 1945 年 5 月苏联红军地面武装力量........................................................................... 141

第二节 1945 年 6 月 10 日苏联陆军序列(机械化、步兵部队)......................................... 152

第三节 1945 年夏首次裁军....................................................................................................... 160

第四节 1945 年 11 月苏联陆军序列(机械化、步兵部队)................................................. 164

第五节 1945 年末―1946 年苏联陆军的整编.......................................................................... 173

第六节 1948 年 9 月 1 日苏联陆军序列................................................................................... 178

第四章 大变革前的扩军:1948—1955 年的苏联陆军......................................................... 185

第一节 1948 年苏联陆军的整编............................................................................................... 185

第二节 1955 年苏联陆军重排番号........................................................................................... 196

第三节 1955 年 6 月 13 日苏联陆军序列................................................................................. 197

第五章 军事大变革:1955—1964 年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陆军......................................... 207

第一节 1955―1957 年间苏联陆军的裁军............................................................................... 207

第二节 1957 年苏联陆军的整编............................................................................................... 209

第三节 1957 年 8 月苏联陆军序列........................................................................................... 213

第四节 1955―1960 年苏联陆军裁军报告............................................................................... 221

第六章 军事扩张:1965―1980 年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陆军......................................... 231

第一节 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陆军的发展................................................................................ 231

第二节 1979 年 2 月苏联陆军序列........................................................................................... 235

第七章 盛极而衰:1980―1989 年的苏联陆军..................................................................... 245

第一节 1980―1989 年苏联陆军的发展................................................................................... 245

第二节 1989 年 1 月苏联陆军序列........................................................................................... 258

第八章 大崩溃:1989—1991 年苏联解体前的苏联陆军..................................................... 323

第一节 裁军 50 万后的苏联陆军(1990 年 11 月)............................................................... 323

第二节 大撤军............................................................................................................................ 331

第三节 1991 年 12 月苏联陆军序列......................................................................................... 335


精彩书摘

  《苏俄陆军 1941—2017(套装上下册)》:
  到1945年的夏天,红军共有520个步兵师和9个空降师,有部分在德国和东欧国家的部队开始撤回苏联境内,回国后就解散了。保留下来的师从1944年12月起陆续过渡到新的编制,到1945年5月大约30个师完成改编,部分步兵师(包括8个空降师)到1945年底采用了新的编制:3个步兵团,1个炮兵旅(3个炮兵团),3个炮兵营(反坦克炮、高炮和自行火炮营),4个独立营(教导、通信、战斗工兵、卫生),2个独立连(摩托化侦察连和防化连)。也就是说,步兵师实际上增加了1.5倍的攻击力。
  第18集团军(山地)没有改组山地步兵师。
  到1946年上半年,有42个步兵师被改编为机械化师,之前师属步兵团和其余部队(炮兵和迫击炮旅、团除外)在战争期间的编制和番号几乎没有变动。1946年夏天过后,这些师的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装备有16辆坦克、42辆自行火炮和6门ZSU—57高射炮,火力己明显增加,即使师炮兵旅解散也没有强烈影响到全师的战斗力。
  然后红军开始了新一轮裁军,裁撤了约150个步兵师,另有130个师被缩编为旅。这些裁减影响到了集团军其他部分。例如,坦克第10、20、23、25师,机械化第8和第9师(前身为同名军)及数个师缩编为团。
  此后,在1953—1955年,1957—1960年和1965—1968年期间,苏军进行了最为雄心勃勃的变革。
  主要变革是裁撤军级单位,改为集团军直辖师,然而,由于1948年“冷战”开始,苏军变革的一大目的就是让师级和团级单位齐装满员,而之前步兵师已被裁减到团、营和简编师的水平了。在1953—1955年问,一部分步兵师和骑兵师变更了番号,苏军改编了约15个机械化师和7个坦克师(或重型坦克师)。
  到1957年,师的变化更大。1948年底,苏联陆军有4类师级部队:坦克师、机械化步兵师、步兵师和空降师,到1957年,所有保留下来的机械化步兵师或步兵师均整编为摩托化步兵师或坦克师。早在1955年4月30日,大部分番号高于170的步兵师及600以上的步兵团,随着番号出现空缺,有一些部队使用了新番号。
  1955年后,随着一些师被改编以及重新排列番号,苏联陆军约有65个机械化师,30个坦克师,14个空降师、约120个步兵师。进入1957年后,这些数字再次发生变化,陆军拥有47个坦克师,11个空降师和大约130个摩步师。
  到1965年,师的类型没有变动,唯一明显发生变化的是兵力和内部编制。20世纪50年代末一60年代初,苏军师级部队在总量上有所变化,坦克师、空降师和摩步师的数量大约为45、10和154,但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苏军在远东方向上的部队有所增加,陆军的师级单位再次发生变化,达到50个坦克师、10个空降师和大约140个摩步师。当时苏军新组建了大约20个师,如摩托化步兵第36、46、62、67师,坦克第14、51、76师等。
  在1945—1947年期间,苏军约有300个师被解散,除了1945年夏天将高加索军区的第13军步兵第94旅扩充为步兵第407师之外,没有组建其他的新部队。1946年6月—1948年,约120个步兵师被缩编成步兵旅,所辖的团缩编为营。
  ……

前言/序言

  自序

  经过7年的艰苦努力,《苏俄陆军1941—2017》终于要面世了。作为填补国内空白的全面研究伟大卫国战争后苏俄陆军序列沿革的专著,本书将以平实的文字、丰富的资料、通俗易懂的结构向广大读者汇报苏俄陆军序列沿革研究的最新成果。

  关于卫国战争后苏俄军队的资料长期以来是极其缺乏的,直到2004年后俄罗斯军事历史学家维克多?费斯托夫等人相继出版发行《苏联军队1945—1991》《冷战中的苏联军队1946—1991》等书,这些资料才零零碎碎地陆续传入我国。而随着俄罗斯国家档案馆等机构陆续解密有关资料,更多的俄罗斯等国专家、学者投入到苏军乃至苏联解体后前苏各国军队的研究,这一研究领域近年来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更多更新的研究成果陆续发表。

  本专著着眼于系统整理相关的资料,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部队加以分类,力求全面、深入浅出地介绍苏俄军队历史最悠久的军种—陆军部队在卫国战争后的发展历程。为了全面了解各部队的历史,还将“二战”末期存续的红军陆军师以上作战部队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在全面掌握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苏俄陆军序列。本书可以说是系统研究苏俄陆军最详尽、数据最准确的专著。

  本著为计划中的“苏俄陆军研究书系”之第一种。为写作本书系,笔者查阅了数千万字的俄文、英文、中文材料,不断地筛选、更新、修改。本书系计划各种的主要内容与侧重如下:

  第一种现代苏俄陆军沿革概况和战区、军区、驻外集群

  第二种苏俄陆军集团军

  第三种苏俄陆军军

  第四种苏俄陆军步兵师1945—1957第五种苏俄陆军摩托化步兵师、坦克师

  第六种“二战”后的苏俄陆军机械化师、空降师、骑兵师、炮兵师、高炮师以及新面貌旅

  外一种“二战”苏军诸兵种合成方面军

  本书系的主要参考资料有:

  1.军事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苏联军事百科》。这是最早专门涉及苏联军队的著作,是权威读物,但成书时间太早,资料缺漏很多,部分内容过时。

  2.维基俄文版、英文版、中文版相关资料。这一资料更新较快,但良萎不齐,需要鉴别吸收。

  3.维克多?费斯托夫等人的著作。这一系列资料丰富,但篇幅较小,专业性太强,不易阅读,早期的资料错误甚多,不过直到目前仍在广泛流传。

  4.公认的专业网站资料。如http://www.soldat.ru,www.ww2.dk。这些网站的资料也很丰富,但比较零碎。

  此外,苏俄将帅的回忆录、国内外的书刊文献也为本书系的完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书的编写,力求资料可靠、阐述全面、富有条理、易于阅读,但限于笔者水平和资料有限,成书仓促,书中一定还有不少疏漏、不准确甚至错误之处,敬请读者见谅,并予以斧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我国的安全形势很不乐观,借鉴战火中锤炼、大战恶战不断的苏俄军队,希望可以帮助我人民解放军在新的征程中坚定信念,为祖国、人民和世界和平再立新功。

  非常感谢网友CCCPISM的帮助,是您提供的资料,为本书的编写扫清了最大的障碍。感谢知远防务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鼎盛王朝军事论坛,是你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帮助笔者得以进步。在此向对该书给予帮助的领导、专家、编辑、发行单位、读者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谨以此书献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

  杨坚

  2017年7月



《红色钢铁的史诗:从铁幕到新世纪的陆军传奇》 一部波澜壮阔的军事画卷,深入揭示了一个军事巨头的崛起、转型与不懈前行。 自二十世纪初的炮火硝烟中诞生,苏俄陆军便以其独特的战略思想、磅礴的军事力量和严酷的实战考验,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十月革命的熊熊烈火中淬炼而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考验,再到冷战时期的战略对峙,直至二十一世纪的全新挑战,苏俄陆军(及其继承者)始终是全球军事格局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本套装巨著,将以史无前例的深度与广度,为您铺陈开这支传奇陆军横跨百年的壮丽史诗。 第一卷:铁幕下的辉煌与挑战(1941-1991) 本卷将焦点锁定在苏俄陆军最为激荡与辉煌的年代——从严峻的卫国战争开端,直至冷战铁幕的落下。我们将深入剖析那场惊心动魄的卫国战争,不仅仅是战役的复盘,更是对苏俄陆军在极端压力下展现出的钢铁意志、非凡韧性与战略智慧的深刻解读。 战争的洗礼与重生(1941-1945): 从巴巴罗萨计划的猝不及防,到莫斯科保卫战的浴血奋战,再到斯大林格勒的绞肉机、库尔斯克的坦克洪流,直至柏林战役的最终胜利,我们将详细描绘苏俄陆军如何从最初的狼狈失利中迅速崛起,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战争机器。这不仅仅是关于武器装备的演进,更是关于战术创新(如“俄国阵地战”的灵活运用)、后勤保障的艰辛、以及无数普通士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胜利。我们将深入探究,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这支军队在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面前,迸发出如此惊人的战斗力。从步兵战术到装甲兵的突破,再到炮兵的精确打击,每个层面的发展都将得到细致的呈现。 冷战前线的钢铁壁垒(1945-1960s): 战争的结束并未迎来真正的和平,而是进入了更为复杂与漫长的冷战对峙。本卷将详述苏俄陆军如何在这段时期内,从战后的重建迅速转向战略扩张与军事现代化。我们将考察其在军事理论上的发展,如何吸取二战经验,并将其融入新的战略构想。诸如“空地勤务”(Airborne Assault)、“纵深作战”(Deep Battle)等核心理论的演变,以及其在实际军事演习与部署中的体现。华约集团的形成,东方阵线的构建,以及苏俄陆军在其中的核心地位,都将得到详尽的阐述。同时,我们将探讨核武器阴影下的陆军发展,以及其在有限冲突(如代理人战争)中的作用。 全球部署与战略博弈(1970s-1980s): 进入冷战后期,苏俄陆军的触角已遍及全球。本卷将深入分析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存在,包括在东欧的驻军,在中东、非洲、亚洲的军事援助与影响。阿富汗战争的经历,将是本卷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将不回避这场战争的复杂性与争议,深入剖析苏俄陆军在面对游击战时的挑战,其战术的调整,以及这场战争对整个军队士气与战略思维的深远影响。同时,我们将审视其在技术发展上的投入,如新型坦克的研发(如T-64、T-72、T-80系列)、导弹技术的进步,以及其如何与西方阵营进行持续的技术与军事竞赛。 转型期的阵痛与遗产(1980s-1991): 戈尔巴乔夫时代的改革,对苏俄陆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卷将探讨经济困境、政治动荡如何影响军队的运作、士气与装备的维护。苏联解体前的军事力量部署,内部的重组与动荡,以及最终的解体,都将成为重要章节。我们将审视,在巨变面前,这支庞大的军事机器是如何被重塑,又是哪些军事传统与能力得以延续,为后来的俄罗斯联邦陆军奠定了基础。 第二卷:新世纪的征途与重塑(1991-2017) 本卷将聚焦于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陆军,深入分析其在全新地缘政治格局下的挑战、改革、以及在二十一世纪的军事行动与战略转型。 低谷的徘徊与艰难的复苏(1990s):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陆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军费骤减、装备老化、士气低落、人才流失,以及一系列地区冲突的考验。本卷将细致描绘这段艰难的时期,包括第一次与第二次车臣战争的惨痛教训。我们将深入分析,在这些冲突中,俄罗斯陆军暴露出的指挥体系问题、后勤保障的不足、以及战术应对的滞后。然而,正是在这些血与火的洗礼中,俄罗斯陆军也开始孕育变革的种子,为未来的重塑积累经验。 改革的浪潮与现代化的步伐(2000s): 进入二十一世纪,俄罗斯开始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军事改革。本卷将重点探讨这些改革的动因、内容与成效。从削减臃肿的编制,到提升专业化水平;从装备的更新换代,到新技术的引入;从军官培养体系的改革,到提高士兵待遇,我们将全面审视这些举措如何试图将俄罗斯陆军从一支继承苏联体制的旧军队,转变为一支适应现代战争需求的现代化武装力量。我们将考察新一代陆军装备的列装,如“阿玛塔”(Armata)系列主战坦克、新的步兵战车、以及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提升。 走向世界的战略调整(2000s-2010s): 随着俄罗斯国际地位的重塑,其陆军的战略定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本卷将分析其在地区性军事干预中的表现,如2008年俄格战争。这场战争既是对俄罗斯陆军现代化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暴露了其在某些方面仍需改进的空间。我们将审视其在军事演习中的新特点,如大规模、复杂环境下的联合演练,以及其与独联体国家、以及其他伙伴国之间的军事合作。 应对新挑战的演进(2010s): 本卷将聚焦于2017年前俄罗斯陆军在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环境中的表现。我们将探讨其在叙利亚内战中的角色,以及其在非对称作战、反恐行动中的经验积累。同时,我们将分析其在信息战、网络战等新兴领域的投入与发展,以及这些新兴能力如何融入传统的陆军作战体系。俄罗斯陆军在保持其传统陆战强国地位的同时,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前行,应对未来的挑战,将是本卷的最终落脚点。 《红色钢铁的史诗:从铁幕到新世纪的陆军传奇》,不仅仅是一部军事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一个国家战略意志、军事哲学与民族精神的深刻探索。它将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洪流,直面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理解这支曾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陆军,如何在变革与挑战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钢铁史诗。无论您是军事爱好者、历史学者,还是对国家力量演变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洞见与广阔的视野。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军事历史的细节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展现军队真实运作的著作。“苏俄陆军 1941—2017”这个书名,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承诺将一段跨越近八十年、贯穿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及其后的庞大军事历史呈现在我面前。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处理如此漫长的时间跨度,如何将不同时期的军队特点、战略思想、装备技术以及人事变迁有机地联系起来。上册聚焦的1941年,自然绕不开那场改变世界格局的伟大卫国战争。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战役的复盘,更能深入探讨苏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是如何依靠其独特的组织方式、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最终取得胜利的。我期待看到对基层部队的描写,对指挥官的决策分析,以及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埋没的普通士兵的故事。而下册的2017年,则代表着一个与1941年截然不同的时代。我很好奇,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陆军经历了怎样的重塑?他们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发展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军事力量?书中是否会触及他们近年来的军事行动,以及这些行动如何体现了俄罗斯陆军的现代作战能力和战略意图?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对苏俄陆军从战争机器到现代化军队的全面理解,填补我对这段历史的认知空白。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就被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场景。1941年的苏联,整个国家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那种绝望与抗争交织的氛围,光是想象就令人心潮澎湃。我特别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那个时期的苏军士兵,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训练、他们的战友情谊,以及他们在面对强大敌人时的恐惧与勇气。卫国战争不仅仅是宏大的战役和战略,更是无数个普通人的生死抉择。我期待书中能有生动的叙述,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苏军战士的艰辛与伟大。而故事的另一半,2017年的俄罗斯陆军,则代表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幻莫测,俄罗斯军队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我很好奇,他们在经历了苏联解体后的重创后,是如何重新站起来的?他们的军事技术是否得到了更新?他们的战术是否适应了新的战场环境?尤其是在信息战、无人机技术等现代军事要素日益重要的今天,俄罗斯陆军又呈现出怎样的面貌?书中对这些现代化进程的描述,对于理解当代世界军事力量的平衡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对一段军事史的回顾,更是对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在历史洪流中沉浮与蜕变的深刻洞察。

评分

对于我而言,军事历史书就像一扇扇窗口,让我得以窥探过去那些波澜壮阔的岁月。“苏俄陆军 1941—2017”这个书名,直接点燃了我内心的探索欲。1941年,这是一个注定要被铭记的年份,苏俄陆军在卫国战争的初期遭受了重创,但他们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最终的反攻,无不令人震撼。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苏军在那个时期的组织架构、训练模式、指挥体系以及士兵的战斗精神。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基层部队的细节,了解他们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之道,以及那些影响战局的关键性战役。我一直对那些改变历史的军事决策和战术革新充满兴趣,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贡献。而下册的2017年,则代表着一个更加现代化的视角。后苏联时代,俄罗斯陆军经历了怎样的转型?他们的武器装备是否得到了更新迭代?军事理论是否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我很好奇,在信息化战争、无人机技术等新兴军事力量崛起的大背景下,俄罗斯陆军是如何应对的?书中是否会涉及其在近年来的一些军事行动,以及这些行动如何体现了其现代化的作战能力?我渴望通过这本书,不仅了解苏俄陆军的过去,更能洞察其当下的发展轨迹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填补我对这支重要军事力量在不同时期的认知空白。

评分

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对俄罗斯军事历史的新视角。我一直对军事史充满兴趣,尤其是20世纪的战争。而“苏俄陆军 1941—2017”这个书名,在我眼中就像一座宝藏的钥匙,它承诺将我带入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从二战的严酷战场,一直到后苏联时期的现代化改革。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苏俄陆军的印象还停留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炮火纷飞和卫国战争的钢铁洪流中,虽然我知道他们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细节总是模糊不清。我一直渴望了解,在硝烟散尽之后,这支军队是如何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继续发展的?他们的组织结构、武器装备、战术思想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从上册的“1941”开始,我就期待着能看到苏军在最艰难的时刻如何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牺牲扭转战局,对那些战役的深入剖析,对普通士兵生活细节的描绘,都是我所期盼的。而下册的“2017”,则更是让我充满好奇。后苏联时期,俄罗斯陆军面临着解体、重组、经济困境等一系列挑战,他们是如何一步步重建和现代化的?新的威胁又带来了哪些军事改革的压力?书中会不会涉及近代的局部冲突,以及俄罗斯陆军在其中的作用和表现?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够解答我心中关于这支军队在漫长历史河流中的种种疑问,它是否能将那些零散的历史碎片串联成一幅完整的画卷,让我对俄罗斯陆军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这样对军事史,尤其是20世纪苏俄军事力量发展轨迹充满好奇的读者量身定做的。1941年,那是一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卫国战争的严酷考验,以及苏俄陆军在那场战争中的浴血奋战,是我一直以来最感兴趣的篇章。我渴望了解,在最初的猝不及防和严峻形势下,苏军是如何调整战略,如何动员全民,又是如何以巨大的牺牲换来了最终的胜利。书中对武器装备的细节分析、战术战法的演变、以及在不同战场环境下的适应性,都是我非常期待的。那些令人血脉贲张的战斗场面,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的无数战士,都应该被详细地记录下来。而到了2017年,这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冷战结束后,世界军事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俄罗斯陆军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特别想知道,在经济转型和国际局势变动的大背景下,俄罗斯陆军是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他们的军事思想是否与时俱进?他们在应对新的安全威胁方面,又展现出了怎样的能力?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其在近年来的一些军事部署和行动,以及这些行动背后所折射出的战略考量?总而言之,这本书将带我穿越时空,从二战的战火走向现代化的军事舞台,让我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这支拥有悠久历史和复杂演变历程的苏俄陆军。

评分

书内容不错,满减活动时再用优惠卷价格划算,下次活动接着

评分

很好的军史资料

评分

还行吧················

评分

送货很快,品相也很好,感谢京东

评分

还行吧················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很好的军史资料

评分

好看!内容详细,非常全面!适合做研究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