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症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后果严重。每名儿科医生都必须掌握急症处理。人手必备。
★本书围绕“常见急症”、“常见急病”要点清晰,按照紧急程度指明具体评估及处理,指导高效抢救。临床必备。
★本书主编团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编写实力,内容重点突出,指导性、操作性强,是儿科医生必备的急症救治工具书。
本书介绍儿科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包括:急诊救治思维、如何早期识别急重症、呼吸支持、镇静镇痛管理和安全转运,以及危及生命急症与常见急症、水电解质紊乱救治,再具体到各系统常见急症处理的系统内容,其中新生儿急症也有涉及。儿科镇静镇痛管理涉及评估、用药、监护等系列内容,解决非急重症医师临床惧怕用药和不适当用药问题。临床急症各部分均有要点提醒。内容实用,重点突出,操作指引性强,为儿科医师必备案头工具书。
朱翠平
——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与科研工作30余年,期间在博士后工作站两年。现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从事儿科急重症工作,先后任急诊科副主任、PICU副主任,组建急诊综合病区并任主任、急诊专科主任。2011年在院领导鼎力支持下,进行急诊改造,大力推进专科建设,极力推行规范化急诊急救技能,经数年不懈努力,和急诊医护一起为本科室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石。临床救治工作中勤于总结分析,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总结临床思维常见问题,将批判性思维引入急诊教学培训,使医护人员急重症识别和救治能力明显提升,有效减少了医患纠纷。
博士论文获儿科年会优秀论文奖;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广州市医药科技重点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支撑项目等有关脓毒症课题的研究,以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并发表中英文论文近40篇。此外,近年来积极参与有关急诊学组的学术活动,现为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儿科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学会急诊学组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务委员。
第一章 急症救治必备基础知识
第一节 急症临床思维及其品质培养
第二节 如何识别急重症患儿
第三节 呼吸支持与氧疗
第四节 急症镇静镇痛管理
第五节 急症静脉治疗
第六节 急救常用药物与仪器配备
第七节 危重症多学科会诊与安全转运
第二章 危及生命的急症
第一节 心搏骤停
第二节 急性呼吸衰竭
第三节 休克
第四节 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
第五节 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第六节 颅内高压/颅高压危象
第七节 意识障碍
第八节 抽搐
第三章 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
第一节 内环境与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概述
第二节 脱水
第三节 低钠血症
第四节 高钠血症
第五节 低钾血症
第六节 高钾血症
第七节 低钙血症
第八节 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第九节 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第四章 常见急症
第一节 发热
第二节 输液反应
第三节 气促/呼吸窘迫
第四节 恶心/呕吐
第五节 难以解释的发作性事件
第六节 难以安抚的婴儿哭闹
第七节 急性腹痛
第八节 头痛
第九节 胸痛
第十节 晕厥
第五章 呼吸系统常见急性疾病
第一节 哮喘急性发作
第二节 急性喉炎
第三节 毛细支气管炎
第四节 肺炎
第六章 消化系统常见急性疾病
第一节 急性胃肠炎
第二节 消化道出血
第三节 急性胰腺炎
第四节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第五节 营养不良
第七章 神经系统常见急性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脑膜/脑炎
第二节 细菌性脑膜/脑炎
第三节 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迟缓性麻痹
第四节 重症肌无力
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常见急性疾病
第一节 常见心血管急症概述
第二节 急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
第三节 心源性休克
第四节 暴发型心肌炎
第五节 川崎病
第六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七节 室性心动过速
第八节 房室传导阻滞
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常见急性疾病
第一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第二节 肾上腺危象
第三节 高氨血症及高氨危象
第四节 低血糖
第十章 泌尿系统常见急性疾病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第三节 泌尿道感染
第四节 急性肾损伤/肾衰竭
第五节 肾性水肿
第六节 肾性高血压
第十一章 血液系统常见急性疾病
第一节 血友病
第二节 溶血危象
第三节 高白细胞增多症
第四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五节 噬血细胞综合征
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七节 化疗后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第十二章 其他内科常见急性疾病
第一节 手足口病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
第三节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第四节 斯-琼综合征
第五节 过敏性紫癜
第十三章 外科及五官科常见急症
第一节 肠梗阻
第二节 肠套叠
第三节 急性阑尾炎
第四节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第五节 眼外伤
第六节 耳痛
第十四章 常见意外伤害
第一节 急性中毒
第二节 创伤
第三节 淹溺
第四节 中暑/暑热病
第五节 电击伤
第六节 气道异物
第七节 消化道异物
第八节 外耳道异物
第九节 烧烫伤
第十节 虫咬/毒液伤
第十五章 附录与索引
第一节 急症急救药物使用表
第二节 流程图
第三节 其他图表
第四节 小视频
儿科疾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早期识别急重症并适当处理,对提高生存率、减少致残率极为重要。虽然近二十余年我国急诊医学发展迅猛,但儿科急诊医学发展仍迟滞于儿科危重症医学,目前各级医院儿科急诊救治能力极不均衡,并未形成儿科急诊急救的系统性临床思维,缺乏能够作为儿科急症救治技能培训的系统资料。一线医师对急重症救治具体化、更具针对性的临床指引的需求极为迫切。
主编在2011年所在急诊科室的改进项目中,已将“儿科急症救治常规”作为规范科室诊疗的重要内容。此后开始思考、酝酿,并收集资料,尝试性地改进,通过实施急重症早期识别和分诊的规范培训,到总结急诊思维特点以更好地用于临床,数年来成效显著;通过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推广,参与的同行也都从中获益。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以及近两年的文字总结,终于心愿达成,完成了这本《儿科急症救治临床指引》,希望能对广大儿科医务人员有所帮助。
本书的编写紧紧围绕“儿科急诊临床指引及其实用性”主题进行撰写,参考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量的最新的儿科急诊急救指南以及近期临床研究文献,并融入作者多年临床救治经验,突出了“急诊先救命后治病”的急症救治理念与特点。
该指引在内容上有以下特色:
1.该指引介绍儿科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包括:急诊救治思维、如何早期识别急重症、呼吸支持、镇静镇痛管理和安全转运,以及危及生命急症与常见急症、水电解质紊乱救治,再具体到各系统常见急症处理的系统内容,其中新生儿急症也有涉及。未涉及重症监护更具体内容如呼吸机、血液滤过或体外膜肺等更详细的知识技能,因此,该书更适用于儿科非重症监护专业的所有儿科医师参考。
2. 基础部分的急症早期识别中,引进了急症病情“滑坡”规律和BTF(滑坡两旗标间)等新的概念与术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急症发生发展和及早识别救治。静脉治疗部分强调静脉治疗的安全性,避免医源性水电解质紊乱等的具体内容。儿科镇静镇痛管理涉及评估、用药、监护等系列内容,希望能作为培训资料,解决非急重症医师临床惧怕用药和不适当用药问题。
3.临床急症各部分由概述、临床表现、紧急情况评估、重点病史询问、紧急处理、一般处理、辅助检查等组成,每一部分均有要点提醒。其中紧急情况评估主要涉及气道、呼吸、循环(ABC)异常的相关症状体征。紧急处理为针对紧急情况患儿的优先处理,ABC监护和管理是基本要求,强调优先稳定生命,以及必要时的(多)专科合作管理。
参与该书撰写的作者多为急诊工作多年的临床骨干医师,其中主编也是主要作者。涉及专科部分的内容均由临床经验丰富及基础理论扎实的专科医师把关,每个章节均由主编逐字逐句审改。
该书的顺利付梓除了付出大量心血的作者,还与一路相助相伴的老师、同事,鼎力相助的专家教授的支持密不可分。感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谢宗德教授、易著文教授和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封志纯教授提出的宝贵建议,他们严谨学术风范的硕士、博士培养,才使我具备了写作的基础;感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曾其毅教授,早期在其指导下使我的儿科急症救治水平的得到了切实提高,几年的相处使我终生获益;衷心感谢原湖南省儿童医院赵祥文教授的指教和支持;感谢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主任李春盛教授、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晓星教授的建议和鼓励;感谢北京儿童医院钱素云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祝益民教授的支持和指正;感谢安徽省儿童医院解启莲教授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邓力、徐翼、罗仁忠、李秀珍、杨红玲、田航等主任的无私帮助;感谢梁宇峰、司徒勋、杨峰霞医师和邱先桃技师,以及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覃立刚主任的建议和支持!最后还要感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急诊科护士长冯丽婵、邱月珍、吴金霞的鼎力相助,以及科室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和所有参与撰写作者的辛勤付出!
作为一名资深的儿科护士,我深知临床一线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争分夺秒的时刻,而《儿科急症救治临床指引》这本书,正是我梦寐以求的那种实用手册。它不仅仅是给医生看的,对于我们护士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关于不同急症的处理流程,很多步骤都涉及到我们护士的具体操作,比如药物的配制、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对患儿的安抚等等。我尤其欣赏它在描述病情变化时的细致入微,能够提前预警我们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此外,书中提到的“增值”内容,我猜想可能包含了一些临床常用技能的视频演示,这对于我们提升操作规范性和熟练度,无疑是巨大的助力。这本书让我感觉,它真正理解了临床工作者的需求,并且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名基层儿科医生来说,能够接触到如此全面且实用的儿科急症救治指南,真是太幸运了。《儿科急症救治临床指引》的最大亮点在于它的“急”和“救”。它没有花费过多的篇幅去罗列那些相对稳定的疾病,而是将重点放在了那些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和干预的危重情况。我欣赏它在每个章节的开篇,都会简明扼要地概括核心要点,并在后续章节进行详细阐述。这种结构设计,让我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定位到关键信息,而不会被繁杂的细节所淹没。书中的一些图片和插画,也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那些抽象的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提到的“增值”部分,我猜想可能是一些在线的学习资源,这对于我们这些身处信息相对滞后地区的医生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补充。这本书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位可靠的“伙伴”。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最近医学学习道路上的“及时雨”!作为一名刚开始接触儿科急症的住院医生,总觉得理论知识很多,但一遇到实际情况就手足无措。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搭建了一个坚实的脚手架。它摒弃了那些冗长晦涩的理论,直接切入核心,用最直观、最实用的方式,把各种儿科急症的处理流程、鉴别诊断、以及最重要的——救治措施,一一呈现。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章节开头都会有一个思维导图式的总结,让我能迅速把握整体脉络,之后再深入细节,感觉学习效率大大提升。而且,书中提供的很多案例分析都非常贴近临床实际,甚至包括了一些我之前从未遇到过的罕见病例,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补充。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配备了一些“增值”内容,我猜想可能是线上资源或者视频教学,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多维度学习的人来说,简直是锦上添花。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消化完,但仅凭目前的阅读感受,我就能预见到它将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甚至是指导我日常工作的“圣经”。
评分坦白说,我在准备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的过程中,尝试过很多教材和参考书,但总觉得欠缺一点“灵魂”。直到我遇见了《儿科急症救治临床指引》。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一股脑地灌输知识点,而是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用一种非常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的许多论述,都非常有条理,而且逻辑性极强,让我能够理解每一个救治决策背后的原因。我特别喜欢它在讨论疑难病例时,会提供多种可能的诊断思路,并详细分析它们的优劣,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临床思维能力。而且,我注意到书中有一些“增值”的附加内容,这让我非常期待,也许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能够更生动地展示一些复杂的操作或者罕见的病情。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儿科医生,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临床指引”类的书籍抱着一丝疑虑,觉得很多时候它们只是理论的堆砌,与真实临床场景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儿科急症救治临床指引》彻底打消了我的这种顾虑。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接地气”的风格,语言通俗易懂,丝毫没有故弄玄虚的感觉。作者在描述疾病时,会非常细致地告诉你,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你需要关注哪些关键体征,需要优先考虑哪些诊断,以及最重要的是,在紧急情况下,你手里现有的药品和设备,如何最有效地去使用。书中的图表和流程图设计得非常精巧,逻辑清晰,让我能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即使在压力巨大的抢救过程中,也能镇定自若地按照步骤操作。还有那些“增值”的部分,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但仅仅是想到这些补充的资源,就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高的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告诉”你该做什么的书,更是一本“教会”你如何思考、如何决策的书,对于培养年轻医生的独立临床思维非常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