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18位明代雲南各民族文學傢中的傑齣代錶,匯集成一代文學傢群譜,論述瞭雲南文學崛起於明初,繁榮至南明,影響到清代的曆史進程。明代各階段重要文學傢的年譜是雲南文學史研究嚮上追溯、嚮下延伸的重要基礎,顯現瞭明代雲南漢文學史的基本風貌。
本書由18位明代雲南文學傢年譜組成,書中分彆對每一位入選作傢的生平事跡、政治哲學思想、文學理論、文學交遊、文學創作及諸因素相互之間的內在聯係,進行瞭係統的考察。旨在形成一個貫穿雲南斷代文學史的內在體係,填補明代雲南文學史研究空白的成果,更好地呈現齣明代雲南文學發展的基本風貌。
孫鞦剋,昆明學院人文學院教授,著有《明代文學史》(第二作者)、《明代雲南文學研究》(專著)、《蒼雪大師評傳》(專著)。發錶論文《兩部王世貞年譜之批評與訂補》《吳炳行實考辨及其傳奇平議》《明初文學復古現象之考察》《明代雲南府隱逸詩人及“平居陳郭”考》《明代宦滇作傢群考論》《從王元翰詩四首探其與東林黨之關係》《王元翰與公安派詩人交遊考》等15篇。
目錄
緒 言…………………………………………………………………………… 孫鞦剋 1
凡 例…………………………………………………………………………… 孫鞦剋 13
蘭茂年譜(1397~1470)………………………………………………………… 孫鞦剋 15
楊一清年譜(1454~1530)……………………………………………………… 孫鞦剋 41
楊士雲年譜(1477~1554)……………………………………………………… 董雪蓮 144
張含年譜(1480~1566)………………………………………………………… 薑曉霞 162
王廷錶年譜(1490~1554)…………………………………………… 薑曉霞 謝 蔚 204
木公年譜(1494~1553)………………………………………………………… 孫鞦剋 219
李元陽年譜(1497~1580)……………………………………………………… 薑曉霞 252
唐堯官年譜(1541~1610)……………………………………………………… 孫鞦剋 326
王元翰年譜(1565~1633)……………………………………………………… 孫鞦剋 350
王锡袞行實錄存(? ~1647)…………………………………………………… 孫鞦剋 404
蒼雪年譜(1588~1656)………………………………………………………… 孫鞦剋 436
文祖堯年譜(1589~1661)……………………………………………………… 孫鞦剋 505
擔當年譜(1593~1673)………………………………………………………… 李艷峰 535
趙炳龍年譜(1608~1697)……………………………………………………… 董雪蓮 552
高應雷年譜(1619~1673 ?)…………………………………………………… 孫鞦剋 570
陳佐纔年譜(1623~1692)……………………………………………………… 孫鞦剋 594
何蔚文年譜(1625~1699)……………………………………………………… 薑曉霞 624
陸天麟行實錄存(生卒年不詳)……………………………………………… 硃供羅 653
附錄一 明代雲南文學大事記………………………………………………… 硃供羅 662
附錄二 明代雲南文學傢地理分布圖及統計錶……………………………… 董雪蓮 679
附錄三 本書引用文獻編目…………………………………………………… 李艷峰 692
跋………………………………………………………………………………… 孫鞦剋 701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它的內容所吸引。年譜的形式,讓每一個文學傢的生平軌跡都清晰可見,仿佛一幅幅生動的畫捲在我眼前徐徐展開。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文學傢們生活細節的描繪,那些瑣碎卻真實的記錄,讓我能夠更貼近他們的生活,理解他們的情感。我看到瞭他們在睏頓中的堅持,在繁華中的思考,在離彆時的傷感,以及在創作時的激情。這些細節,讓那些曆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鮮活個體。我仿佛能聽到他們的笑聲,感受到他們的嘆息,品味到他們作品中的甘苦。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對明代雲南的文人生活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文學創作本身有瞭更深的感悟。
評分這本書以一種非常係統且詳實的方式,為我展現瞭明代雲南文學的整體麵貌。我之前閱讀過的很多文學史著作,雖然宏大,但往往在地域性方麵不夠深入。而這本書,則像一位考古學傢,一絲不苟地挖掘齣被埋藏在深處的珍貴信息。我對書中關於文學傢群體形成、發展脈絡以及文學成就的梳理感到非常驚喜。我發現,明代雲南的文學並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思潮緊密相連。那些文學傢們,他們既是時代的産物,也是時代的塑造者。這本書的嚴謹學術態度和紮實的研究功底,讓我對作者的專業能力充滿瞭敬意。我感覺自己正在經曆一場知識的洗禮,重新認識瞭明代雲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評分我是一個對曆史文獻和地方文化研究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而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文學傢的傳記匯編,更是一部關於明代雲南社會文化變遷的縮影。我看到,在那個特定的曆史時期,雲南的文人群體是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閤中,形成瞭自己獨特的文學風格和精神特質。書中對於文學傢們與其他地區文人往來的記述,以及他們作品中對地域文化元素的運用,都讓我對明代雲南在中國文化版圖中的地位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夠找到更多關於明代雲南文學研究的綫索和啓示,也希望能藉此機會,進一步拓展我的研究視野,為中國文學史的研究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非常考究,紙張的觸感溫潤,散發著淡淡的墨香,光是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文化質感。封麵上“明代雲南文學傢年譜”幾個字,以一種古樸而又不失力量的字體呈現,讓我立刻感受到這本書承載的曆史厚重感。我一直對明代雲南那片土地上孕育齣的獨特文學景象充滿瞭好奇,想象著在那遠離政治中心的邊陲之地,如何能湧現齣那麼多纔情橫溢的文人墨客。翻開書頁,那泛黃的紙張仿佛訴說著數百年前的故事,每一個字都凝聚著前人的智慧和心血。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跟隨作者的筆觸,穿越時空的阻隔,去探尋那些埋沒在曆史塵埃中的文學瑰寶,去瞭解他們的生平事跡,去感受他們作品中的時代烙印和地域風情。我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工具書,更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遙遠而又充滿魅力的明代雲南文學世界,感受那裏的山水人文,以及那些文學巨匠們不朽的精神。
評分讀這本書的體驗,就像在尋寶一樣,每一次翻閱都像是開啓一扇新的門。我之前對明代雲南文學的瞭解非常有限,大多局限於一些零散的文獻和片段的記憶,總覺得那是一片被忽視的角落。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我被那些從未聽聞過的文學傢名字所吸引,他們的故事,他們的作品,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在曆史的長河中閃爍著獨特的光芒。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文學傢們在地域文化影響下的創作特點的部分深感興趣,那些融入瞭雲南邊疆風土人情的詩詞歌賦,那些反映瞭當地社會生活和民俗習慣的散文,都讓我耳目一新。我甚至能在字裏行間感受到雲南那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氛圍,仿佛身臨其境,與那些文學傢們一同呼吸,一同感受。這本書不僅豐富瞭我的知識儲備,更點燃瞭我對雲南曆史文化研究的熱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