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年度散文

2017中国年度散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剑冰 著
图书标签:
  • 散文集
  • 年度佳作
  • 中国散文
  • 2017年
  • 文学
  • 随笔
  • 散文
  • 中国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佳作推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8345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993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20
字数:2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叶辛《到佛子岭去》
  迟子建《水银花开的夜晚》
  刘庆邦《推磨》
  刘醒龙《吉祥是某种几乎错过》
  李娟《擅于离别的人和擅于到来的人》
  葛水平《长袖曼舞的时光》
  张守仁《王蒙: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方式》
  石英《良性的感觉就是恩》
  鲁敏《伪装成幽默的黑色泪水》
  裘山山《最后一程》

内容简介

  叶辛、迟子建、张炜、刘庆邦、李辉、徐则臣、梁衡、刘醒龙……45位作家的45篇散文佳作,优美的文字与朴实的语言共存,真实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相映,凸显着作家本人的性情与体温,有清新,有厚重,寓意丰赡,可堪回味。
  由中国散文界知名选家选编的2017年度散文,是从当年在全国文学报刊上发表的优秀散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该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散文。

作者简介

  王剑冰,河北省唐山市人,中共党员,专业作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散文学会会长。曾任《散文选刊》副主编、主编。已出版散文集《蓝色的回响》《有缘伴你》《绝版的周庄》《王剑冰精短散文》等多部。有多篇散文在全国各地被刻碑铭记,并入选中学考题和教材。

目录

001/到佛子岭去叶辛
006/水银花开的夜晚迟子建
011/松浦居随笔张炜
023/推磨刘庆邦
029/常书鸿:此生只为敦煌李辉
042/去额尔古纳的几种方式徐则臣
046/何处是乡愁梁衡
051/吉祥是某种几乎错过刘醒龙
059/读红细解“三春”意朱增泉
067/大理风花雪月丹增
075/那一个地方——康巴藏区散记谭谈
081/那一年的白灾雪原张承志
090/我多想让他再恨我一回——与百岁老作家马识途先生的交往周明
095/远思长忆路小路
104/三看昭通叶梅
111/脱贫何以称“攻坚”?蒋子龙
116/衣装亦庄邵丽
120/翼下盛开的故乡张子影
125/擅于离别的人和擅于到来的人李娟
129/长袖曼舞的时光葛水平
136/重读汪曾祺赠画韩小蕙
138/王蒙: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方式张守仁
150/风吹岁月(延安插队生活片忆三题)叶延滨
157/和父亲猴年说猫阎纲
163/起先我调金虎,后来金虎调我黄亚洲
170/君子慎独龙一
175/信义平遥苏雪依
184/良性的感觉就是恩石英
192/天下蔚州梅洁
200/庄子的魅力陈世旭
207/你看风景,风景看你丁帆
211/少年鲁迅的家境张映勤
221/伪装成幽默的黑色泪水鲁敏
225/乡野之神林森
233/生命无法错过偶然乔忠延
240/天大的一盘沙——巴丹吉林行吟漠月
249/轻盈的浮动的朱以撒
252/隐逃的倭瓜蒋建伟
256/最后一程裘山山
260/黄钟大吕听雄安徐剑
273/不知道的夏天徐芳
277/通天河畔的藏娘社(节选)唐涓
286/那些消逝的声音余继聪
295/辗转反侧时,古诗是良药李晓愚
299/回望书简默
309/编后记 王剑冰

精彩书摘

  九月夜晚的额尔古纳已经开始清冷,街道上零星的行人和车。借火的老兄把摩托车停在路边,夹着根香烟等着对面有人来。我用打火机帮他点上,他用山东和东北夹杂的口音谢我。一身摩托客装扮,头盔,防风服,登山鞋,武装到了牙齿,独独在半路上丢了火。他刚从根河骑过来,一定要在额尔古纳住宿。他喜欢这地方,每次骑行漫游到附近,只要车程不超过四小时,都要睡在额尔古纳。“听听,额尔古纳。不知啥意思你都会觉得这名字好听,是不?”他说。年轻时他在辽宁当了六年兵,就想着来额尔古纳玩。然后退伍了,然后在老家烟台工作了,然后退休了,终于可以来了。一个人骑上摩托车,满世界跑,额尔古纳却是每年都要来的。
  ——徐则臣《去额尔古纳的几种方式》
  母亲虽在基地住下,但他们只能在晚饭后的一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见面。父亲带着母亲沿着机场跑道边的草地缓缓踱步,一架架巨大的银鹰静默蹲踞在黄绿伪装的机窝中。父亲说,地面虽远,天空很近。曾经有大半年,他在南京附近驻防,若干次驾机越过长江,机头再一偏,十数秒后就看到家乡肥东的土地,大片大朵如花般在翼下盛开的村庄,令他心热神迷。
  他们在营区小径旁的石凳上对坐,落日如金,夕光照眼,身边两株高大梧桐繁花尽开,朵朵淡紫的花瓣,片片静淑飘落。
  ——张子影《翼下盛开的故乡》
  擅于离别的人和擅于到来的人
  李?娟
  我妈是擅于到来的人。她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坏天气和无数行李。
  她冒雪而来,背后背一个大包,左右肩膀各挎一个大包,双手还各拎一只大包。像是一个被各种包劫持的人。
  一见面,顾不上别的,她先从所有包的绑架中拼命脱身。气儿还没喘匀,就催着我和她去拿剩下的东西。我跟着她走到楼下,看到单元门外还有两倍之多的行李。
  我妈为我带来的东西五花八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两根长棍。
  准确地说,应该是两棵小松树的树干。笔直细长,粗的一端比网球略粗,细的一端比乒乓球略细。大约三米多长……
  难以想象她是怎么把这两根树干带上班车的。
  要知道,在当时,所有的班车都不允许在车顶上装货了。
  放进下面的行李仓?也不可能。
  放到座椅中的过道里?更不可能。
  况且她还倒了三趟车。
  总之这是千古之谜。
  她把这两根树干挂在我的阳台上方,然后……让我晾衣服……
  她骄傲地说:“看!细吧?看!长吧?又长又细又直!我找了好久才找到这么好的木头!真是很少能见到这么好的,又长又细又直!……”——于是就给我带到阿勒泰了。
  是的,她扛着这两根三米长的树干及一大堆行李,倒了三趟车。
  没有候车室,没有火炉。她在省道线或国道线的路口等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她守着她的行李站在茫茫风雪之中。
  不知车什么时候来,也不知车会不会来。
  头一天她也在同一个路口等了半天,又冷又饿,最后却被路过的老乡告之班车坏了,要停运一天……但第二天她仍站在老地方等待,心怀一线希望。
  世界上最强烈的希望就是“一线希望”。
  后来车来了。司机在白茫茫天地间顶着无边无际的风雪前行,突然看到前方路口的冰雪间有一大团黑乎乎的事物。据他的经验,应该有三到五个人在那里等车。
  可是走到近前,却发现只有一个人和三到五个人的行李。
  总之,她不辞辛苦给我带来了两根树干。
  ——它们又长又直又匀称,最难得的是,居然还那么细。她觉得这么好的东西完全能配得上城里人。却没想到城里人随便牵根铁丝就能晾衣服。
  后来我搬家了。那两根木头实在没法带走,便留给了房东。不知为什么,当时一点也不觉得可惜。
  又过去了好几年,搬了好几次家,最后打算辞职。我妈说:“你要是离开阿勒泰的话,一定记得把我的木头带回来。”……到那时,才突然间感到愧疚。
  我告诉她早就没了。她伤心地说:“那么好的木头!那么直,那么长,关键是还那么细!你怎么舍得扔了!”
  却丝毫不提当年把它们带到阿勒泰的艰辛。
  那是2003年左右,我在阿勒泰上班,同时照料不能自理的外婆。工资六百块,两百块钱交房租费,两百块钱存到冬天交暖气费,剩下两百块钱是生活费。也就是说,日子过得相当紧巴。
  我妈第一次来阿勒泰时,一进到我的出租屋,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房间的30瓦灯泡拧下来,统统换成她带来的15瓦的。
  第二件事是帮我灭蟑螂。
  那时我不敢杀生,后果便是整幢楼的邻居都跟着遭殃。
  我妈烧了满满一壶开水,往暖气片后面猛浇。黑压压的蟑螂爆炸一般四面逃窜,更多的被沸水冲得满地都是。
  接下来的行程内容是逛街。
  乡下人难得进一次城,她列了长长的清单。然而什么都嫌贵。最后只买了些蔬菜。
  菜哪儿没卖的?但是阿勒泰的菜比富蕴县的便宜。
  还买了几株带根的花苗。
  天寒地冻的,她担心中途倒车的时候花苗被冻坏,便将它们小心地塞进一个暖瓶里,轻轻旋上盖子。
  她每次来阿勒泰顶多待一天。一天之内,她能干完十天的事情。
  每次她走后,好像家里撤走了一支部队。
  走之前,她把她买的宝贝花慷慨地分了我一支。
  我家没有花盆,她拾回一只塑料油桶,剪开桶口,洗得干干净净。又不知从哪儿挖了点土,把花种进去,放在我的窗台上。
  因为油壶是透明的,她担心阳光直晒下土太烫了,对根不好,特意用我的一本书挡着。
  她走后,只有这盆花和花背后的那本书见证了她曾到来。
  而我,我最擅长离别。迄今为止,我圆满完成过各种各样的离别。
  我送我妈离开,在客运站帮她买票,又帮她把行李放进班车的行李厢,并上车帮她找到座位。
  最后的时间里,我俩一时无话可说,一同等待发车时间的到来。
  那时,我想起来很久很久以前的另一场离别。旧时的伤心与无奈突然深刻涌上心头。
  我好想开口提起那件事,我强烈渴望得知她当时的感受。
  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此时此刻,彼此间突然无比陌生。甚至微微尴尬。
  我又想,人是被时间磨损的吗?……不是的。人是被各种各样的离别磨损的。
  这时,车发动了。我赶紧下车,又绕到车窗下冲她挥手。
  就这样,又一场离别圆满结束了。
  最后的仪式是我目送这辆平凡的大巴车带走她。
  然而,车刚驶出客运站就停了下来。高峰期堵车。
  最后的仪式迟迟不能结束。我一直看着这辆车。我好恨它的平凡。
  我看着它停了好久好久。有好几次强烈渴望走上前去,走到我妈窗下,踮起脚敲打车窗,让她看到我,然后和她再重新离别一次。
  但终于没有。
  刊于《文汇报·笔会》2017年6月27日
  ……

2017:时光碎片与情感回响 2017年,仿佛是历史长河中一颗不显眼的砂砾,然而,当我们俯下身去,便能从中窥见无数细微的光芒。这些光芒,汇聚成《2017中国年度散文》,它们是个人情感的沉淀,是时代变迁的注脚,是生活哲思的凝练。这是一本关于“此时此刻”的书,它不追求宏大叙事,不热衷于政治风云,而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平凡日子里的波澜,那些藏匿于日常琐碎中的深邃。 书中收录的篇章,如同一个个精心打磨的镜头,捕捉了2017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无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困惑与坚持,他们的失落与希望。这些文字,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矫揉造作的辞藻,它们朴实而真诚,直击人心。我们能从中读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个体生命所经历的种种挣扎与调适。有关于家庭的温情,有关于友谊的珍贵,有关于爱情的萌动与遗憾,更有关于自我探索的漫漫长路。 比如,你可能会在某一篇中,看见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面对租金上涨、职业瓶颈的焦虑,但同时,也描绘了他如何在加班的间隙,发现街角咖啡馆里的一抹阳光,如何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重新审视自己与这座城市的亲密关系。这种描写,细腻而真实,让无数有过相似经历的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它让我们意识到,即使在最寻常的生活里,也隐藏着不平凡的勇气和韧性。 又或者,另一篇文章会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乡村的角落,描绘那里的人们如何传承古老的习俗,如何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努力守护着一方水土的情感。作者可能以一位老人的视角,讲述儿时嬉戏的田野,如今已变成高楼林立的景象,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但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生命力的乐观期许。这种对故土的情感,是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共鸣,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家乡永远是我们情感的根。 书中一些作品,则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现象,但依然保持着散文特有的温度和个性。比如,作者可能通过一次旅行,一次偶然的邂逅,对当下社会中的某种价值观或生活方式,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可能是一位中年女性,在经历了生活的跌宕起伏后,对“中年危机”有了全新的理解,她不再是那个迷茫无助的形象,而是用一种更成熟、更豁达的态度,拥抱生命的下一个阶段。这种成长性的叙述,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看待人生困境的视角。 2017年,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的力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也可能捕捉到这种时代特征,比如,作者可能描写了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经历,如何被海量的信息所裹挟,如何在这种虚拟世界中寻找真实的自己,如何辨别真伪,如何过滤喧嚣,最终寻得内心的宁静。这种对数字生活的反思,反映了当代人普遍面临的挑战,也展现了他们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与独立的努力。 此外,对“当下”的敏锐捕捉,也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们并非沉溺于过去的辉煌或未来的幻想,而是将目光牢牢地锁定在2017年的中国。他们可能描写了那一年的热门话题,但不是简单地复述,而是通过个人的体验和感悟,赋予这些话题更深层的意义。比如,关于环境保护的讨论,可能通过作者一次徒步的经历,展现了山川的壮美与脆弱,以及我们作为个体,在其中应扮演的角色。这种将宏大议题融入个人叙事的写法,使得文章既有现实的厚度,又不失个体的鲜活。 情感的细腻描摹,是这些散文最动人的地方。它们不回避生活的苦涩,也不掩饰内心的脆弱,但同时,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情。可能是一段关于母爱的回忆,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细枝末节处的关怀,却能让人潸然泪下;可能是一次与友人的重逢,简短的对话,却道尽了多年未见的默契与情谊;也可能是一次独自面对挑战的经历,过程的艰难,但最终的突破,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书中的一些篇章,还带有哲学的思辨色彩。作者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陷入对生命意义、时间流逝、存在价值等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融入在生活场景中的自然流露。比如,一位在海边散步的老人,望着潮起潮落,突然对生命的无常有了深刻的体悟;或者,一个在深夜加班的年轻人,看着城市璀璨的灯火,思考着个体在宏大时代中的位置。这种从生活出发的哲学思考,既接地气,又具有启发性。 《2017中国年度散文》是一本能够陪伴读者静心阅读的书。它不是一本需要快速翻阅的读物,而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它提供了一个停顿的时刻,一个反思的空间。当你翻开这本书,你可能会发现,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细节,那些曾经被遗忘的情感,在此刻重新鲜活起来。你可能会在字里行间,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经历,相似的困惑,相似的期盼。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展现了“中国”这个词语背后,无数个鲜活的个体生命。它让我们看到,在2017年,我们共同经历着什么,我们思考着什么,我们感受着什么。它不是一篇篇孤立的文章,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份集体情感的回响。它让我们明白,即使是在变化最快的年代,那些关于人性、关于生活、关于情感的永恒主题,依然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珍贵的财富。 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文字的力量如此强大,它能够穿越时空,连接心灵。你会感受到,那些平凡日子里蕴含的诗意,那些琐碎生活中的哲学。这本书,是2017年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记录了我们的过去,也启发着我们的未来。它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自己;它是一扇窗户,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它是一场心灵的旅程,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它所呈现的,是一种“此时此刻”的真实,一种“个体生命”的温度。它不迎合潮流,不标榜深刻,但它所蕴含的真诚与力量,足以穿透浮华,抵达人心。它提醒我们,即使在喧嚣的世界里,也总有一些角落,存在着静谧的美好,总有一些情感,值得我们去珍藏与回味。这本《2017中国年度散文》,正是这样一本,能够触动你内心最柔软地带的书。它用最朴素的语言,诉说着最动人的故事,凝聚着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情感印记。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2017中国年度散文》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那些能够带来精神慰藉的作品上。生活常常是忙碌而琐碎的,难免会让人感到疲惫和迷失。我希望在这本散文集中,能够找到一些能够让我停下脚步,静心思考的文字。也许是关于一位老人对待生活的豁达,也许是一位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又或许是一位旅人对未知远方的憧憬。这些平凡却又不凡的故事,往往最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也会留意那些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因为我总觉得,当我们沉浸在大自然的壮丽或宁静中时,内心的浮躁便会烟消云散。我期待着作者们用他们的笔触,为我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感受到四季的更迭,听到鸟儿的歌唱,闻到泥土的芬芳。我相信,好的散文,就像一剂良药,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评分

我对《2017中国年度散文》的期望,在于它是否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未曾察觉的内心世界。我期待那些能够挑战我固有观念,引发我反思的作品。也许是一些关于社会现象的犀利剖析,也许是一些关于个人成长的深刻洞察,又或者是一些关于哲学思考的独特见解。我希望作者们能够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那些被大众忽略的细节,用深刻的笔触,揭示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我也会关注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那些关注弱势群体,呼唤社会良知的文字,总能让我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我相信,一本优秀的散文集,不仅仅是文学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它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深刻,更加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

评分

初拿到《2017中国年度散文》时,心中便涌起一股期待,仿佛翻开一本沉甸甸的日记本,里面承载着一年的时光碎片,也记录着那些触动心灵的细微感受。我喜欢这种能够在一个集子里窥见不同作者、不同生活轨迹的体验。每篇散文,就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他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感悟。我特别期待那些能够唤醒我内心共鸣的作品,那些关于成长、关于亲情、关于故乡的细腻描绘,总能让我回忆起自己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我也会关注那些描绘时代变迁、社会观察的作品,看看在这一年里,普通人的生活有哪些细微却深刻的变化,有哪些不曾被宏大叙事捕捉到的真实情感。我更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被一些文字的温度所感染,被一些洞察力所启发,甚至是被一些幽默感所逗乐。一本好的散文集,不应该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思想的交流,而《2017中国年度散文》,恰恰给了我这样的可能。

评分

这本书《2017中国年度散文》,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喧嚣尘世中,依然保持着一份纯粹与真诚的灵魂。我希望能从这些文字中,感受到作者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忱。也许是一些关于童年回忆的片段,那些纯真无邪的快乐,总能让人回味无穷;也许是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感悟,那些微妙的情感纠葛,往往最能揭示人性的复杂与美好;又或许是一些关于梦想的追逐,那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总能激励人心。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我深度思考的作品,那些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描述,而是能够触及事物本质,揭示深刻道理的文字。我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与作者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从中获得新的视角,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

评分

翻阅《2017中国年度散文》这本书,我仿佛能听到来自不同角落的声音,感受到不同的心跳。我热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收录那些真正触动人心的故事,那些充满时代气息的记录。我期待着那些描绘着普通人奋斗历程的作品,他们的坚持,他们的泪水,他们的汗水,都值得被铭记。我也会关注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片段,那些柴米油盐中的温情,那些平凡日子里的闪光点,往往最能温暖人心。我希望作者们能够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最动人的故事,让我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感受到生命的温度。我相信,一本好的散文集,就像一位老友,它能够在你孤单的时候陪伴你,在你迷茫的时候指引你,在你失落的时候给你力量。

评分

这本散文集借得推荐阅读,每年更新不同的文学思想。

评分

内容越来越老,艺术乏善可陈,都是些老面孔,看了几篇就有些看不动了。

评分

每年都会买这个

评分

精选散文,我很喜欢,每年都买。

评分

在京东购买任何物品,速度快,质量有保障。

评分

举酒属客,歌窈窕之章。

评分

评分

在京东购买任何物品,速度快,质量有保障。

评分

真心喜欢,质量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