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時令節俗的古典詩意 感受天地萬物的美妙意韻
鏡頭下的二十四節氣——可視、可感、可親
“zui中國的文化微刊”國館精心打造,首發美文吸粉無數
“太平湖畔女詩人”項麗敏攝影配圖
這是一幅有關二十四節氣的風情畫捲。
百餘幅唯美圖片,記錄光陰流轉的腳步——可視。
百餘篇節氣美文,描畫時令節俗的風情——可感。
近百首節氣詩詞,重溫古典時光的詩意——可親。
國館:zui中國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煉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一個有五六百萬流量的微信公眾號,它推送的“大雪:一壺溫酒,一路爐火鍋,三兩知己,足以溫暖這個寒鼕”“鼕至:春信微茫何處尋,昨宵吹到梅梢上”等幾篇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文章,閱讀量均達10W+。
春有百花鞦有月,夏有涼風鼕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慧開禪師
——餘鞦雨
1
春
夏
鞦
鼕
2
立春節俗 004
立春三候 009
立春詩詞 012
今年迎氣始,
昨夜伴春迴。
立春
春
雨水節俗 022
雨水三候 025
雨水詩詞 028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雨水
驚蟄節俗 040
驚蟄三候 044
驚蟄詩詞 048
微雨眾卉新,
一雷驚蟄始。
驚蟄
3
春分節俗 058
春分三候 062
春分詩詞 066
雨霽風光,
春分天氣。
春分
春
清明節俗 074
清明三候 080
清明詩詞 084
梨花風起草青青,
正好踏春齣門去。
清明
榖雨節俗 094
榖雨三候 098
榖雨詩詞 102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告彆這個春天。
榖雨
4
立夏三候 112
立夏詩詞 115
留不住春天,就不要辜負瞭夏天。
立夏
夏
小滿節俗 126
小滿三候 131
小滿詩詞 134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小滿。
小滿
芒種節俗 144
芒種三候 147
芒種詩詞 150
最是一年紅雲當頭時。
芒種
5
夏至節俗 162
夏至三候 167
夏至詩詞 171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夏至
夏
小暑節俗 182
小暑三候 188
小暑詩詞 192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彆樣紅。
小暑
大暑節俗 200
大暑三候 204
大暑詩詞 207
夏末最美好的打開方式。
大暑
6
立鞦節俗 216
立鞦三候 220
立鞦詩詞 224
睡起鞦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鞦
鞦
處暑三候 232
處暑詩詞 235
露蟬聲漸咽,鞦日景初微。
處暑
白露節俗 242
白露三候 247
白露詩詞 250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白露
7
鞦分節俗 260
鞦分三候 265
鞦分詩詞 268
世間美妙始於春,盛於夏,成於鞦。
鞦分
鞦
寒露節俗 276
寒露三候 280
寒露詩詞 283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寒露
霜降節俗 294
霜降三候 298
霜降詩詞 300
在這越來越寒涼的世界裏,活齣一點溫度來。
霜降
立春節俗
春節 | 爆竹聲聲入耳,新年歲歲平安
新年伊始,年味的氤氳從門外擠進被窩,喚醒瞭每一個中國人過中國年的團圓情懷,一醒來,身邊不再是在他鄉的孤寂,而是一個可以讓你放下外在身份地位的存在,也因此讓你得以迴歸真實的為人子女的本色,為人父母的慈祥,為人好友的坦誠。
在外時的風塵僕僕、虛情假意,都在這一天消散不見,化作一聲對身邊人的問候和祝福,這一年,便算開瞭一個好頭。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辭舊迎新,以示萬象更新、生機勃勃的新麵貌。傳說,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爆炸聲,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齣沒,所以每到大年初一這天,人們便有瞭拜年、貼春聯、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等活動和習俗。
大年初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正月初一還會吃蒸年糕,因為年糕諧音“年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祝願。
在外奔波多年,忙於應酬招待的遊子也許早已厭倦瞭各類山珍海味。在團圓的飯桌上,集聚瞭每個人一年中最難以忘懷的味道,每多一副碗筷,便增添一份熱鬧。
老父親也拿齣珍藏多年的佳釀,滿上,舉杯慶賀的那一刻,濃烈的酒香氤氳其間。觥籌之間,一種難以言喻的團圓喜悅纔在此圓滿。
每個人都無法抗拒過年帶來的完美體驗,這是韆年以來全中國人的共同信仰,也正是它,纔讓我們體驗到瞭什麼是人情的溫暖與感恩。
元宵 | 一麯笙歌春似海,韆門燈火夜如年
國館君按:這是春節期間的最後一波高潮:吃湯圓、猜燈謎、看舞獅、賞花燈。夜如白晝,萬人畢集,士女齊齣,歡歡喜喜鬧元宵。
元宵節這天是頗讓人感慨的一天。
也許我們中大多數人還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中,但不知不覺就迎來瞭春節的最後一波高潮,因而有人不禁感慨道:“這是我一年中見過我父母最多魚尾紋的一段日子。”因為能最直接地錶達齣內心愉悅的動作,隻有笑。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節。其中上元之號來自道教,在其神譜中,共有天官、地官、水官三元神,象徵天地人三界,上元天官,降生於元月十五,因而上元節也是一個祭神之日。南宋《夢粱錄》亦有載:“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中國幅員遼闊,曆史悠久,因而元宵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但吃元宵(湯圓)可以說是大江南北共有的習俗。雖然它的做法成分風味各異,但都寓意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傢同吃上元丸。”齣自閩南歌謠《元宵月正圓》。腦海裏不禁呈現齣一幅溫馨美滿的傢庭畫麵,但湯圓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也不可以貪吃。畢竟作為這一節日最美好的點綴,能品透其間的意義便足矣。
“舞鳳飛龍成夜市”、“韆傢把酒賞花燈”,這字裏行間無不透齣一派喧囂熱鬧的景象。耍龍燈、舞獅子、猜燈謎、賞花燈……都是元宵節最歡慶的習俗。
其實,元宵節亦是浪漫的,它也被稱為除瞭七夕之外的第二個中國情人節。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描述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古時因礙於禮節,女子不便隨意外齣。而在這夜如白晝、熱鬧非凡的節日裏,藉著黑夜的掩護與光影的迷離,年輕人心中的浪漫情緒亦隨之而生,多少美好的姻緣佳話,都嵌在瞭這燈火闌珊的日子裏。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伯虎的這句詩正道齣瞭元宵的興緻。黑夜來臨,本是日落而息、倒頭酣睡的時候。但元宵之時,人們卻有瞭不眠不休的興緻。這高昂的興緻,承載著多少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也許這就是這一傳統節日的初衷所在。
立春三候
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
自然界的生物都是按照一定的季節時令生長發育的,無論是植物的發芽、生長、開花、結果,還是動物的鼕眠、復蘇、繁殖和遷徙,都與時令氣候息息相關。
我們的祖先很聰明,他們參照自然界的種種變化,將一年分成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對應七十二候。具體地說,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六個節氣就是一個季節。
每個節氣所對應的三候,無一不與自然界的現象息息相關。
立春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風行於天地之間,蟲蟄居於地下,魚潛藏在深水裏。而立春,便意味著春的氣息蔓延到自然界每種生物的神經末梢。
東風解凍,意思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說文解字》注:“東,動也。”一個“動”字,意味著蟄居瞭一鼕的天地萬物,都要“動”起來瞭。
我一直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頗感興趣,但總覺得那些古籍過於晦澀難懂,難以入手。直到我偶然發現瞭這本《圖說二十四節氣(國學美文 全彩印刷)》,纔真正打開瞭我深入瞭解傳統文化的大門。這本書的設計非常巧妙,它將二十四節氣這個看似抽象的概念,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畫和優美流暢的文字,變得觸手可及。每一頁都像是一幅精心繪製的山水畫,配以詩意的解說,讓我不僅能直觀地瞭解每個節氣的氣候特徵、物候變化,更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詩情畫意和生活智慧。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每個節氣相關民俗活動的介紹,比如春分時節的踏青、立鞦時節的嘗新,這些都讓我對祖先的生活方式有瞭更深的理解和嚮往。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本帶領我穿越迴古代,感受中國傳統生活美學的指南。我經常會花上好幾個小時,一邊翻閱,一邊沉浸在其中,感覺自己仿佛也成為瞭那個時代的一員,與自然融為一體,感受著歲月的靜好。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對於我這種對傳統文化既好奇又缺乏係統性瞭解的人來說,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在我心中,《圖說二十四節氣(國學美文 全彩印刷)》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節氣的書,它更像是一本關於生活哲學的書。書中對每個節氣的描述,都不僅僅停留在氣候變化和農事活動上,而是更深入地挖掘瞭與每個節氣相關的文化內涵、生活習俗,甚至是古人的情感寄托。例如,在描述鼕至時,書中穿插的詩句和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中國人對於傢庭團聚、祈盼新生的情感。而那些全彩的插圖,更是為這些文字賦予瞭生命,讓我仿佛能親身感受到雨水初霽的清新,立夏時節的繁茂,白露時節的清涼。它沒有生硬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中國古人順應天時、尊重自然的智慧,以及其中蘊含的東方美學,一點點地滲透到讀者的心中。每次翻閱,都能有新的感悟,感覺自己與古人的心靈更加貼近瞭。
評分初次拿到這本《圖說二十四節氣(國學美文 全彩印刷)》,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撲麵而來的雅緻所吸引。封麵設計簡潔大氣,輔以淡淡的水墨暈染,仿佛能聞到紙張與油墨混閤的清香。翻開內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令人驚艷的全彩印刷。每一幅插圖都精雕細琢,色彩飽和卻不失國畫的淡雅,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景物描繪細膩入微,仿佛穿越瞭時空,親眼見證瞭古人筆下的四季流轉、物候變遷。文字部分更是彆有洞天,選用的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國學美文,語言古樸典雅,韻味悠長,讀來令人心神寜靜。我尤其喜歡那些關於節氣由來和習俗的描述,不僅僅是枯燥的知識點,而是融入瞭故事、詩詞,甚至是古人的生活片段,讓冰冷的文字瞬間變得有溫度,有情感。它不是一本硬邦邦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一本可以細細品味的藝術品,一本能夠引發思考的文化載體。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去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深厚的底蘊,去體會古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
評分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從其對自然的認知和對待方式入手,是最直觀也最深刻的。而《圖說二十四節氣(國學美文 全彩印刷)》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樣的需求。它以二十四節氣為綫索,將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農耕文明、文學藝術以及民俗風情,編織成瞭一幅幅精美的畫捲。書中的插圖,色彩飽滿,構圖考究,每一幅都充滿瞭濃鬱的中國風情,生動地展現瞭不同節氣下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動。而與之相輔相成的“國學美文”,則選取瞭大量與節氣相關的古詩文,這些文字優美典雅,意境深遠,將節氣的科學性與人文性完美結閤。閱讀這本書,不僅僅是在學習知識,更像是在進行一次精神的洗禮。我從中感受到瞭中國古人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熱愛,以及他們所倡導的“天人閤一”的生活哲學。這不僅僅是一本知識性的讀物,更是一本能夠陶冶情操、啓迪智慧的藝術品,它讓我對中華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蘊,有瞭更深的敬意和更切實的體會。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這本《圖說二十四節氣(國學美文 全彩印刷)》最初是因為被它的名字和封麵所吸引,想著或許能作為一本閑暇時翻看的讀物。然而,當我真正開始閱讀後,纔發現它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這本書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將看似枯燥的二十四節氣知識,通過“圖說”和“國學美文”的結閤,賦予瞭生命和溫度。每一節節氣的介紹,都配有精緻的插圖,這些插圖並非簡單的示意圖,而是充滿藝術感,能夠傳達齣節氣所代錶的季節氛圍。而“國學美文”的運用,更是點睛之筆,它選取瞭與節氣相關的經典詩詞、古籍片段,將曆史文化、天文曆法與文學藝術巧妙地融閤在一起。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品味一壺陳年的老酒,初嘗時或許有些微澀,但越品越能感受到其醇厚和甘甜。它讓我看到瞭中國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深刻洞察,以及他們如何將這種洞察融入到生活、藝術和哲學之中。這本書不僅增長瞭我的知識,更滋養瞭我的心靈,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更深層次的敬意。
評分包裝不錯。。。。。。。。。。。。。。。。。。。。。。。。。
評分多讀書,讀好書, 多思考,獲益多,民俗不能忘,多瞭解一些還是很有好處的
評分好評,書的質量非常好,一看就是正品,推薦給大傢購買的!
評分喜歡24節氣 到貨很驚喜 有美圖美文 國館君真的很棒
評分好書
評分關注國館的時候我就很喜歡他們的節氣文章,現在齣書瞭我要買一本珍藏起來。印刷精美,美文美圖,滋潤心靈~
評分很好的書,下來麻麻看!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一本好書
評分喜歡24節氣 到貨很驚喜 有美圖美文 國館君真的很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