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执政党建设的中国逻辑》体现了作者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中国逻辑的基本看法。
《执政党建设的中国逻辑》中收录文章涵盖两个大的领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新时期执政党建设问题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的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阐述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最终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作者简介
宋福范,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参与中央党建领导小组重大调研课题、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工程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多项,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和省部级重要报刊发表文章一百余篇。
目录
整体性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厘清党的基本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邓小平晚年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行动指南
《江泽民文选》十大创新用语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及依据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宏观理路
习近平思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问题的基本逻辑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逻辑
党的发展历程与党的自身建设
毛泽东思考党建问题的方法和启示
从时代高度认识邓小平党建理论的贡献
“三个代表”与新时期执政党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
认知党的执政规律的基本方法
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
正确把握党的执政理念的科学体系
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
党的先进性的时代特征
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命之魂
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理论逻辑
论共产党员先进性
以“三个代表”为指针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论刘少奇扩大党内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正确把握规律才能实现组织工作科学化
应在组织规律框架内认知党内民主
把握群众路线的理论逻辑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逻辑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及深刻启示
从战略上把握现阶段我国腐败的基本特点
“四不贪”机制对当代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启示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执政党建设的中国逻辑》:
二、对1992年后中国发展出现新问题的深刻洞察:“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是邓小平基于1993年的新认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之路存在问题的深刻反思,表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思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有了深刻洞察。
20世纪90年代,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整个中国开始从温饱社会向总体小康社会过渡。中国从总体上走出温饱社会,这是当代中国发展历程的历史性跨越。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一旦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必然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走出生存型阶段以后,发展思路必须根据新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说来,在走过生存型阶段以后,在发展目标上要根据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发展内容上,不仅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进一步把“蛋糕”做好;在发展途径上,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根据新的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发展政治、文化、社会,关注生态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满足了这些新的发展要求,社会才能继续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对这些问题没有充分的认知,在已经走出生存型阶段的情况下,仍然完全按照生存型阶段的发展思路来推动国家发展。这样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我们的物质财富总量当然在不断增加,这为国家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另一方面导致了经济建设一条腿长,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多条腿短的局面,为我们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1993年9月,邓小平提出的上述论断表明他首次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从邓小平思想的发展脉络来看,过去他一直认为,经济建设搞好了,就能牵住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牛鼻子,但是这个谈话表明,邓小平晚年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在以前认识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即使是经济建设搞好了,还会出现一些其他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同样会危及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为了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对原来的发展思路进行调整,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三、对未来中国发展之路的深刻提醒:收入差距问题“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收入差距问题“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这是邓小平在深刻分析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以后,对未来中国发展之路的深刻提醒,对我们新世纪新阶段确立新的发展思路有重要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反复强调,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发展,必须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但是,他同时也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我们没有根据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对我国的发展思路作出有效的调整,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日益突出。邓小平过去一直强调发展经济是“大问题”,希望通过发展经济解决“十二亿怎样实现富裕”的问题,但是,1993年9月,他进一步认识到,“富裕起来后财富怎样分配”也是“大问题”,“分配的问题大得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发展的实践表明,分配问题搞得好不好,确实是一个与发展经济问题一样关乎国家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其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能否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实现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而且就其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讲,如果搞得不好,最终会从根本上影响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大多数社会成员因收入偏低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直接造成了中国经济发展后劲乏力,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
前言/序言
承蒙出版社之约,笔者整理了这些年来撰写的党建研究成果,以《执政党建设的中国逻辑》为题出版,希望此书能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研究有所助益。
之所以以《执政党建设的中国逻辑》为题,盖因为从笔者踏入党建研究领域始,所涉猎的全部问题,皆属对执政党建设中国逻辑的探讨。因而,执政党建设的中国逻辑,可以较好地概括本书的主题。全书所有篇目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是对这一问题多角度、多层次的回答。有鉴于此,又因为所选篇目中没有就此主题专门进行阐述的文章,所以借此机会,笔者集中谈一下对此问题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当代中国学者研究视阈中的党建问题,尽管从不同学科、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但是全部工作落脚到最后,其实都在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是因为受这一规律导引,才形成了党的建设独特的局面。在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只有真正把握了这些规律,自觉按照这些规律办事,才能有助于解决当下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真正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把握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规律,需要确立一个基本的前提,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不是任何其他别的政党的建设,其他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些好的做法,可以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提供借鉴,但是无法解决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所面临的独特矛盾和问题。这是因为,虽然从应然的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现代政党,应该遵循现代政党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现代政党作为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产物,毫无疑问,欧美发达国家的政党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现代政党自身建设的某些方面也确实走在了前面,因而应当成为我们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主要参照对象,在很多方面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毕竟这些政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一种个性的存在和发展,就这点而言,它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并无区别。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不应该仅仅从欧美发达国家政党存在和发展的经验中去寻找,而应该在包括中国共产党存在和发展在内的所有的个性中去进行提炼和概括。把欧美发达国家政党存在和发展的规律,笼统地看作是一般规律,不是一种完全科学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使自己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更好地承担历史使命、完成历史任务,明确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这一命题。推进这项工作,没有其他任何别的政党的规律可以遵循。而这项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只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自身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去寻找。执政以来,当党的建设进程进展得比较顺利的时候,说明比较好地顺应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而这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党的建设的经验;当党的建设进程推进得比较曲折的时候,说明违背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而这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党的建设的教训。无论经验和教训,都在正反两个方向上向我们展示着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应当把握的基本法则。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刻地总结了党执政以来党的建设六条基本经验,以此作为新时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遵循。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理论逻辑的深刻认知。实际上,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全部思路,都体现了执政党建设的中国逻辑。
执政党建设的中国逻辑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执政党建设的中国逻辑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