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按照中醫執業及助理醫師全新考試大綱的要求,在認真分析、總結曆年考試的命題規律後精心編寫而成。全書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展開,內容編寫做到口訣化、題眼化、考點化、總結對比化。提煉考點,濃縮齣精華,使考生能快速掌握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的範圍及重要考點。本書全麵而有重點地準確把握考試的命題方嚮,又能掌握重要的考試要求和考試細節,是復習應試的必背輔導書。
第一章中醫基礎理論
第一單元中醫學理論體係的主要特點001
第二單元陰陽學說001
第三單元五行學說002
第四單元藏象學說004
第五單元五髒004
第六單元六腑005
第七單元奇恒之腑006
第八單元精、氣、血、津液、神007
第九單元經絡008
第十單元體質009
第十一單元病因010
第十二單元發病011
第十三單元病機011
第十四單元防治與養生012
第二章中醫診斷學
第一單元緒論014
第二單元望診014
第三單元望舌018
第四單元聞診020
第五單元問診022
第六單元脈診024
第七單元按診026
第八單元八綱辨證027
第九單元病因辨證(助理不考)028
第十單元氣血津液辨證029
第十一單元髒腑辨證031
第十二單元六經辨證(助理不考)034
第十三單元衛氣營血辨證(助理不考)037
第十四單元三焦辨證(助理不考)038
第三章中藥學
第一單元中藥的性能039
第二單元中藥的配伍039
第三單元中藥的用藥禁忌039
第四單元中藥的劑量與用法040
第五單元解錶藥041
第六單元清熱藥043
第七單元瀉下藥045
第八單元祛風濕藥046
第九單元化濕藥047
第十單元利水滲濕藥047
第十一單元溫裏藥048
第十二單元理氣藥049
第十三單元消食藥050
第十四單元驅蟲藥050
笫十五單元止血藥050
第十六單元活血化瘀藥052
第十七單元化痰止咳平喘藥053
第十八單元安神藥054
第十九單元平肝息風藥055
第二十單元開竅藥056
第二十一單元補虛藥056
第二十二單元收澀藥059
第二十三單元攻毒殺蟲止癢藥059
第二十四單元拔毒化腐生肌藥(助理不考)060
第二十五單元常考藥物劑量總結060
第四章方劑學
第一單元總論061
第二單元解錶劑061
第三單元瀉下劑063
第四單元和解劑065
第五單元清熱劑066
第六單元袪暑劑069
第七單元溫裏劑070
第八單元錶裏雙解劑071
第九單元補益劑072
第十單元固澀劑074
第十一單元安神劑076
第十二單元開竅劑076
第十三單元理氣劑077
第十四單元理血劑079
第十五單元治風劑081
第十六單元治燥劑082
第十七單元祛濕劑083
第十八單元祛痰劑086
第十九單元消食劑087
第二十單元驅蟲劑087
第二十一單元方劑學總結088
第五章中醫內科學
第一單元肺係病證089
第二單元心係病證094
第三單元腦係病證097
第四單元脾胃病證101
第五單元肝膽病證107
第六單元腎係病證110
第七單元氣血津液病證113
第八單元肢體經絡病證123
第六章中醫外科學
第一單元中醫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機(助理不考)126
第二單元中醫外科疾病辨證(助理不考)126
第三單元中醫外科疾病治法128
第四單元瘡瘍129
第五單元乳房疾病132
第六單元癭134
第七單元瘤、岩135
第八單元皮膚及性傳播疾病136
第九單元肛門直腸疾病141
第十單元泌尿男性疾病143
第十一單元其他外科疾病145
第十二單元周圍血管疾病146
第七章中醫婦科學
第一單元緒論(助理不考)148
第二單元女性生殖器官148
第三單元女性生殖生理148
第四單元婦科疾病的病因病機150
第五單元婦科疾病的診斷與辨證(助理不考)150
第六單元婦科疾病的治療151
第七單元月經病152
第八單元帶下病163
第九單元妊娠病164
第十單元産後病169
第十一單元婦科雜病172
第十二單元計劃生育175
第十三單元女性生殖功能的調節與周期性變化(助理不考)176
第十四單元婦産科特殊檢查與常用診斷技術(助理不考)177
第八章中醫兒科學
第一單元兒科學基礎178
第二單元兒童保健181
第三單元新生兒疾病181
第四單元肺係病證183
第五單元脾係病證188
第六單元心肝病證192
第七單元腎係病證196
第八單元傳染病198
第九單元蟲證203
第十單元其他疾病204
第九章針灸學
第一單元經絡係統207
第二單元經絡的作用208
第三單元腧穴的分類208
第四單元腧穴的主治特點和規律209
第五單元特定穴209
第六單元腧穴的定位方法211
第七單元手太陰肺經、腧穴212
第八單元手陽明大腸經、腧穴213
第九單元足陽明胃經、腧穴214
第十單元足太陰脾經、腧穴215
第十一單元手少陰心經、腧穴216
第十二單元手太陽小腸經、腧穴217
第十三單元足太陽膀胱經、腧穴217
第十四單元足少陰腎經、腧穴219
第十五單元手厥陰心包經、腧穴220
第十六單元手少陽三焦經、腧穴221
第十七單元足少陽膽經、腧穴222
第十八單元足厥陰肝經、腧穴223
第十九單元督脈、腧穴224
第二十單元任脈、腧穴225
第二十一單元奇穴226
第二十二單元針灸穴位總結227
第二十三單元毫針刺法229
第二十四單元灸法229
第二十五單元拔罐法230
第二十六單元其他針法230
第二十七單元頭針、耳針(助理不考)231
第二十八單元治療總論231
第二十九單元內科病證的針灸治療231
第三十單元婦兒科病證的針灸治療237
第三十一單元皮外骨傷科病證的針灸治療238
第三十二單元五官科病證的針灸治療240
第三十三單元其他病證的針灸治療241
第十章診斷學基礎
第一單元癥狀學242
第二單元問診247
第三單元檢體診斷247
第四單元實驗室診斷254
第五單元心電圖診斷261
第六單元影像診斷262
第十一章內科學
第一單元呼吸係統疾病264
第二單元循環係統疾病267
第三單元消化係統疾病271
第四單元泌尿係統疾病275
第五單元血液係統疾病277
第六單元內分泌與代謝疾病279
第七單元結締組織病281
第八單元神經係統疾病283
第九單元常見急危重癥284
第十二章傳染病學
第一單元傳染病學總論287
第二單元病毒感染288
第三單元細菌感染292
第四單元消毒與隔離296
第十三章醫學倫理學
第一單元醫學倫理學的曆史發展298
第二單元醫學倫理學的理論基礎299
第三單元醫學道德的規範體係299
第四單元醫患關係道德300
第五單元臨床診療工作中的道德300
第六單元醫學科研工作的道德301
第七單元醫學道德的評價302
第八單元生命倫理學302
第九單元醫學倫理學文獻總結303
第十四章衛生法規
第一單元衛生法、衛生法律責任、《執業醫師法》304
第二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305
第三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306
第四單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307
第五單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307
第六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 308
第七單元《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308
這套筆記的排版簡直是災難,完全沒有章法可言,拿到手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正規齣版物。首先,它的字體大小和行間距極其不一緻,有時候為瞭塞下更多的內容,作者會用極小的字號擠在一起,閱讀起來非常吃力,尤其是對於像我這種需要長時間盯著書本復習的人來說,簡直是摺磨。更要命的是,重點標記係統完全混亂,你根本分不清哪裏是必須記憶的考點,哪裏隻是作者的零散備注。有時候一個重要的理論,可能被分割在好幾個毫不相關的角落裏,需要靠著驚人的記憶力和耐心纔能將它們串聯起來。我嘗試用熒光筆做標記,結果發現很多地方已經過度標記,或者標記的顔色和內容完全不匹配,導緻我不得不放棄原有的標記係統,重新自己整理一套體係。如果說它是一本“筆記”,那它更像是一個人臨時起意記錄的草稿堆砌而成,缺乏清晰的邏輯主綫和結構感,讓人在復習的關鍵時刻,找不到清晰的指引,浪費瞭大量時間在試圖理解作者的“腦迴路”上,而不是掌握核心知識點。
評分這本所謂的“高分筆記”,在“實用性”上做得還不如我自己的手寫總結。它的設計理念似乎完全偏離瞭“應試”的初衷,反而更像是一本試圖涵蓋所有知識點的“百科全書”,但卻沒有進行有效的篩選和提煉。醫學考試最核心的要求是抓住重點,區分主次,而這本書的處理方式是“平均用力”,把每一個知識點都用幾乎相同的篇幅來介紹,結果就是重點不突齣,次要信息堆積。比如,一些極其罕見的病癥和診斷標準,它用瞭大量的篇幅去解釋,反而是一些年年必考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鑒彆診斷要點,卻被一筆帶過,或者隻用瞭一個簡單的流程圖敷衍瞭事。這讓我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去判斷哪些內容是“噪音”,哪些是“信號”,這種過濾成本太高瞭。一個真正高效的筆記,應該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大師,直接把考試的“脈絡圖”畫給你看,但這本筆記給我的感覺是,它把所有雜亂的綫索都混在一起,需要我自己去重新整理,這與我購買它的目的——省時高效——背道而馳。
評分從裝幀質量上來說,這本書的品控簡直是一場笑話。紙張的厚度和光潔度都很差,我感覺用最便宜的銅版紙都比它強。稍微用力一點翻閱,或者用中性筆稍微用力寫字,墨水就會有輕微的洇開現象,尤其是在圖錶和公式密集的地方,顯得非常混亂。更糟糕的是,裝訂非常鬆散,我纔使用瞭不到一個月,書脊就已經開始齣現裂痕,一些頁碼開始鬆動,我擔心在考前最關鍵的衝刺階段,這本書會散架,那將是多麼令人沮喪的體驗。而且,書本的整體重量比預期的要重得多,這大概是因為它塞入瞭太多過於詳盡的、但對考試幫助不大的背景知識。對於需要經常攜帶復習資料的考生來說,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物理負擔。一本專業的考試用書,最起碼應該保證在物理形態上的耐用性和便攜性,而這本筆記在這方麵的錶現,讓人感到極其不專業,仿佛隻是為瞭應付齣版任務而匆忙交差的作品。
評分說實話,如果不是時間緊迫,我真想直接扔掉它。這本書在內容覆蓋上存在著明顯的漏洞和滯後性,完全沒有體現齣“高分筆記”應有的前瞻性和全麵性。我發現在涉及某些近幾年的新版指南和最新的臨床操作規範時,這本書的內容明顯跟不上節奏,停留在好幾年前的標準上。這對於報考執業醫師考試的人來說,是緻命的缺陷,因為考試的齣題方嚮正是緊盯最新的變化。例如,在某些慢性病管理方案的推薦用藥上,我對比瞭其他幾本更權威的參考書,發現這本筆記裏推薦的藥物和劑量已經過時,如果完全依據它來記憶,可能會在實戰中齣現偏差。此外,對於一些高頻考點,它的解析深度遠遠不夠,僅僅是羅列瞭結論,缺乏深入的病理生理機製或診斷邏輯的鋪墊,導緻我雖然記住瞭“是什麼”,但完全不理解“為什麼”,遇到稍微靈活的題目就立刻懵圈。準備醫考,需要的不僅是記憶,更是理解,而這本“筆記”在這方麵顯得極其單薄。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和錶達方式,讓人感到一種深深的隔閡感。它似乎更傾嚮於學術論文的寫作風格,充斥著大量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復雜的長難句,完全沒有采用考生易於接受的、口語化或結構清晰的“教學語言”。我多次發現,一個簡單的概念,需要我反復閱讀兩三遍,纔能勉強理解作者想錶達的核心意思。這對於基礎相對薄弱的考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一個好的復習資料,應該像一位耐心又高明的老師,用最簡潔、最準確的語言把復雜的知識點剖析清楚。然而,這本筆記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個知識的搬運工,它把教材裏的內容原封不動地搬瞭過來,隻進行瞭粗暴的刪減,卻忽略瞭轉化和優化。很多關鍵的術語解釋含糊不清,或者需要讀者自行去查閱教材進行交叉驗證,這極大地拖慢瞭復習的效率,讓我不斷地在“這本書”和“教材”之間來迴切換,完全無法沉浸式地學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