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散文精选/名家散文典藏(彩插版)

培根散文精选/名家散文典藏(彩插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培根 著,张和声 译
图书标签:
  • 培根
  • 散文
  • 英语散文
  • 经典
  • 名家散文
  • 随笔
  • 彩插
  • 文学
  • 外国文学
  • 精选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9879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209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2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诗与思的完美融合。

2. 熔铸了著名思想家培根的生存智慧与人生经验,字里行间皆是对世道人心的通透洞察。

3. 百读不厌的传世经典,受到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一致推崇。

4. 格言警句层出不穷,可谓是*佳的写作素材。


内容简介

培根是英国极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其《随笔集》乃英国随笔的开山之作。本书收录了培根《随笔集》的所有篇目,还增加了多篇散见于《新工具》《学术的进步》等著作中的代表性作品,是目前推出的*全面、*完整地反映培根随笔创作面貌的精选集。本书在体例上也有所创新,根据作品内容,分为哲学篇、人性篇、政治篇、情趣篇、社交篇、生活篇六辑,便于读者分类阅读。作品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是人生的大百科全书。其深邃的思想和睿智的人生哲思,几百年来持续给予读者莫大的启迪,直到今天依然余音袅袅、韵味悠长。

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12岁入剑桥大学,后担任英国女王的法律顾问、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晚年脱离政治活动,专门从事科学和哲学研究,著有《随笔集》《新工具》《学术的进展》《伟大的复兴》等。其作品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展现了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目录

哲学篇

论真理/003
论迷信/006
论美/008
论宗教统一/010
论无神论/016
论科学的伟大复兴/020
论人欲胜天,必先顺天/025
论四种假象/027
论意愿和情感阻碍人的理智/030
论洞穴假象影响人的理解力/032
论学问的尊严/036人性篇

论人的天性/043
论善与性善/045
论复仇/048
论嫉妒/050
论迟钝/055
论狡猾/057
论自私/061
论假聪明/063
论野心/065
论虚荣/067
论荣誉/069
论愤怒/072政治篇

论高位/077
论文治武功/081
论学问与治国/083
论谋反和动乱/085
论贵族/091
论王权/093
论忠告/099
论革新/103
论强国之道/105
论殖民地/113
论党派/116
论预言/118论谈判/122
论司法/124
论谣言/128
论世道沧桑/130

情趣篇

论学习/137
论旅游/139
论假面剧和竞技/141
论建筑/143
论园艺/147社交篇

论逆境/155
论大胆/157
论快捷/159
论猜疑/161
论言谈/163
论友情/165
论随从与朋友/172
论请托者/174
论礼貌/176
论赞扬/178
论作伪与掩饰/180生活篇

论父母与儿女/185
论婚姻与独身/187
论青年与老年/189
论习惯与教育/192

精彩书摘

论真理

人生至乐莫过于高踞清新纯静的真理之巅,俯瞰谷底种种谬误迷惘,云遮雾障。
“真理算什么东西?”彼拉多不无嘲讽地问道,问罢却不屑等待答复彼拉多,罗马帝国巡抚,在行将处死耶稣前,彼拉多对他说:“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出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彼拉多说:“真理是什么呢?”。有的人确实毫无定见,将固守一种信仰视为自扛枷锁,所思所行皆推崇自由意志。这种哲学流派虽已成为历史,好辩的遗风至今犹存。其言论虽与古人同出一辙,其底气已今不如昔。然而人们喜爱谎言不仅仅是因为探索真理殊非易事,或是因为真理会束缚人的思想,讨厌真理,喜爱谎言,出自人们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希腊晚期哲学学派中卢奇安曾探讨此事,他搞不清人们为何如此喜欢谎言,说谎既不能像作诗那样令人赏心悦目,也不会像经商那样使人发财致富。我只能说,真理是赤裸裸的,犹如日光。世间种种虚假浮华做作自夸在烛光之下显得那般堂皇典雅,在日光的直射下就大为减色了。真理的价值犹如珍珠,在日光下显得最美。真理可能抵不上钻石和红宝石的价值,后者在不同的光线下能尽显美色。假象悦目,谎言顺耳。假如从人们的心中排除一切虚荣、自负、想入非非的幻觉,所剩余的不就是些猥琐、郁闷、病态和令人厌烦的东西吗?对此,谁又会怀疑呢?
一位先贤曾将诗歌斥为“魔鬼之酒”,因为诗出自想象,充满着虚幻不实之词,然而诗仅仅是谎言的影子。如前所述,真正害人的不是那些掠过脑际的幻觉,而是潜伏在心底的谎言。尽管这些东西存在于人们荒谬的观念和偏爱之中,真理只受自身的评判。探寻真理就要热爱真理,追求真理;认识真理就是与之共存;信仰真理就要能欣赏真理;这才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上帝造物之初,先造感性之光,最后创造理性之光。安息日之后,上帝的工作便是以圣灵昭示世人,将光明洒向混沌,洒向选民,普照人间。有一个并不出色的哲学派别,其中却有一个令其增色的诗人。他说得极好:“伫立岸边,凭眺海上颠簸的船舶,乃一大乐事;站在城堡的窗前,目睹世间干戈扰攘,成败兴衰,亦人生一乐;然而,人生至乐莫过于高踞清新纯静的真理之巅,俯瞰谷底种种谬误迷惘,云遮雾障。”只要观者心存怜悯而不自傲,这番议论还是言之有理。如果所思所念能以仁慈为主宰,以天道为归宿,以真理为枢纽,那简直是身居尘世乐比天堂。
且让我们从神学和哲学方面的真理转向日常生活的真理。即使品行不端之人也承认正直坦率乃人性之尊严。金银币中掺杂合金后虽然容易铸造,成色却大打折扣,为人时真时伪同样如此。蛇无足,只能卑贱地贴着地皮蜿蜒而行,狡诈虚伪的伎俩恰如蛇行。
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一旦被人识破将无地自容,由此带来的羞辱甚于其他恶行。“谎言”一词为何如此令人蒙羞,如此令人厌恶?蒙田说:“谎言直面上帝,回避世人。细加掂量,说某人撒谎等于说他勇于面对上帝,怯于面对世人。”对谎言的揭发可谓一针见血。谎言犹如钟声,它呼唤上帝对世人做出最后的审判。有道是:“基督重临之日,世间已无诚信可言。”
《哲思的火光:穿越时空的智慧回响》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总在追寻一种恒久的宁静与深刻的洞见。当喧嚣退去,当浮华落尽,我们渴望那些能够触及灵魂、启迪心智的文字。正如古老文明的星辰,总有那么一些思想的火花,穿越漫漫长河,依然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哲思的火光:穿越时空的智慧回响》正是这样一部汇聚了人类思想精华的散文集,它以其深邃的内涵、隽永的笔触,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探索自我、理解世界的精神旅程。 本书收录的作者,皆是历史上思想卓绝、文笔犀利的大家。他们的文字,如同精心雕琢的宝石,每一句都蕴含着独特的智慧与对人生的深刻体悟。他们并非纸上谈兵的哲人,而是饱含生活热情、饱受时代洗礼的实践者。他们的笔下,没有空洞的理论,只有饱含温度的思考,对生命、道德、知识、人际关系、社会百态,皆有独到的见解。 一、对生命真谛的探寻:存在的重量与意义 人生是一场宏大的旅程,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在这趟旅程中,我们时常会迷失方向,困惑于生命的意义。本书中的诸多篇章,便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作者们以其超越时代的洞察力,审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同时也歌颂生命的坚韧与可贵。 例如,在关于“死亡”的思考中,有的作者并非简单地渲染其悲凉,而是将其视为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种促使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力量。他们鼓励我们正视死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价值。死亡并非终结,而是对生命深度与广度的反思,是一种无声的催促,让我们审视自己的人生是否活得真实、活得有意义。 又如,在探讨“快乐”的篇章里,作者们剥离了世俗眼中物质带来的短暂欢愉,而是深入挖掘内心深处真正的满足感。他们认为,真正的快乐并非源于欲望的满足,而是来自内心的平和、精神的充盈,以及与他人和谐的连接。这种快乐,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我们疲惫的心灵,让我们在生活的波澜中,也能感受到源源不断的温暖与力量。 二、道德的疆界与升华:善恶的辩证与人性的光辉 道德,是约束个体行为、维系社会秩序的基石。然而,道德的边界并非一成不变,人性的善恶也常常在复杂的境遇中展现出令人惊讶的复杂性。本书的作者们,正是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分析,剖析了道德的本质,探讨了人性中光明与黑暗的交织。 在关于“诚实”的论述中,作者们揭示了诚实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美德,更在于它是一种力量。诚实的人,拥有内心的坦荡与自由,能够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并在社会中赢得信任。即使在看似不利的情况下,坚持诚实,最终也会收获心灵的安宁与长远的利益。 而对于“复仇”的审视,作者们则以一种更为深邃的视角,揭示了其内在的悖论。他们指出,以暴制暴,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滋生更多的仇恨与痛苦。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个人的恩怨,寻求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回归内心的平静与宽容。这种对复仇的超越,是对人类情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也是对社会和谐的理性呼唤。 三、知识的海洋与智慧的启迪:学习的价值与思想的力量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智慧则是指引方向的明灯。本书的作者们,无一不是知识的海洋中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他们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思想火花,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读者。 在关于“阅读”的重要性上,作者们将其提升到精神滋养的高度。他们认为,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是为了与伟大的灵魂对话,汲取跨越时空的智慧。每一次翻开书页,都是一次心灵的远行,一次思想的碰撞。好的书籍,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内心,帮助我们建立更宏大的认知体系。 对于“学习”的定义,作者们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读。他们认为,学习并非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一种对世界保持好奇心与探索欲的态度。真正的学习者,懂得如何分辨信息的真伪,如何将零散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学习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超越。 四、人际的艺术与社会的洞察:交往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个体的命运与群体的联系密不可分。本书的作者们,凭借其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人际交往的艺术和社会运行的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在关于“友谊”的探讨中,作者们强调了友谊的珍贵与维系友谊的责任。他们认为,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与支持之上的。它能够抵御时间的侵蚀,经受住考验,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坚实的后盾。同时,他们也告诫读者,要谨慎选择朋友,避免与那些虚伪、自私之人为伍。 对于“权力”的审视,作者们更是以一种警醒的姿态,揭示了其潜在的腐蚀性。他们看到了权力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它可能带来的诱惑与堕落。他们呼吁人们保持警惕,不被权力的光环所迷惑,始终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用智慧与审慎来驾驭权力。 五、生活的哲理与艺术的品味:平凡中的不凡与美的追求 生活,本身就是一门深刻的艺术。本书的作者们,在日常的观察与感悟中,发掘出平凡生活中的不凡之处,并引导读者去品味生活的美学。 在关于“时间”的流逝的描绘中,作者们并非仅仅感慨其匆忙,而是引导我们去感受时间的痕迹,去珍惜每一个当下。他们告诉我们,如何将零散的时间碎片,编织成有意义的生命图景。 而对于“自然”的赞美,更是贯穿了许多篇章。作者们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汲取灵感,感悟生命的律动。他们看到了自然界蕴含的深刻哲理,也从中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总结 《哲思的火光:穿越时空的智慧回响》不仅仅是一本散文集,它更像是一座思想的宝库,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与伟大的心灵对话,汲取他们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精华。无论您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还是在日常的平凡生活中,《哲思的火光》都将为您带来深刻的启迪与持久的力量。它鼓励我们审视自我,理解他人,洞察世界,最终活出更充实、更有意义的人生。 本书的文字,如同一盏盏不灭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财富并非外在的物质,而是内心的丰盈与思想的深度。在这片思想的沃土上,愿您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智慧果实,让生命的火光,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闪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品”书。每一页都充满了值得反复揣摩的智慧,每一句话都如同经过精心打磨的宝石。培根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他能将最朴素的道理,用最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 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权势”的看法。他并没有一味地批判权势的腐蚀性,而是深入分析了身居高位者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诱惑,以及如何在这种环境中保持清醒和正直。他的观点非常客观,既看到了权势的危险,也承认了其在某些情况下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书中对“贫困”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培根没有将贫困视为一种羞耻,而是从中看到了人类韧性和创造力的体现。他鼓励人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这种温暖而充满力量的视角,让我对生活中的困难有了新的认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用心,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属上乘。即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我喜欢在午后的阳光下,泡上一杯茶,静静地沉浸在培根的智慧世界里,感受那种宁静而充实的阅读乐趣。

评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培根的散文,虽然是写于数个世纪前,但其中的许多思想和感悟,却丝毫没有过时。他仿佛一位穿越时空的旅人,将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对不同困境时的思考,都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尤其被他对“教育”的论述所打动。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人的品德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提醒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一个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不是成为某个思想的奴隶。 书中对“家庭”的探讨,也让我对亲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培根用一种温和而又深刻的方式,阐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他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本书的翻译风格非常讨喜,既保留了培根原文的精髓,又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语言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仿佛和一位博学多才的朋友在交流。

评分

培根的智慧,穿越时空,依旧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初次翻阅这本书,我便被那种深邃而又平易近人的洞察力深深吸引。每一篇散文都像一颗璀璨的宝石,折射出他对生活、对人性、对知识的独到见解。他对于“真理”、“爱情”、“婚姻”、“财富”等永恒话题的探讨,并非枯燥的说教,而是充满了生动的比喻和发人深省的例子。 读到“论读书”那一段,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埋头于书海中的身影,培根寥寥数语,便道出了读书的乐趣与益处,以及读书时的误区。他提醒我们,有的书只需尝尝,有的书可以吞咽,而有的书则需要细嚼慢咽,甚至需要消化。这种生动的类比,让我对阅读本身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珍视那些值得反复品味的书籍。 他的文字,时而如涓涓细流,温柔地抚慰人心;时而又如惊涛骇浪,激荡起思想的涟漪。那种对人类情感的精准捕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都让我感到无比的震撼。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哲人,而是一个与我们并肩行走,分享人生感悟的智者。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习以为常的观念,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培根的智慧,并非遥不可及的哲学理论,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感悟,是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的实用指南。阅读他的散文,如同与一位睿智的长者对话,从中汲取力量,获得启迪。

评分

这是一本真正能“滋养”心灵的书。培根的散文,如同山间的清泉,洗涤着我们被世俗尘埃蒙蔽的心灵。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让人在读完之后,心中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我特别欣赏他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他提醒我们,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去。他的文字,有一种敦促我们前进的力量,让人不再虚度光阴。 书中关于“艺术和美”的论述,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美的期待。培根认为,艺术不仅仅是用来欣赏的,更是用来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他鼓励我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艺术带来的愉悦。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字体清晰,行距适中,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每一页都充满了阅读的愉悦感,让我愿意一次又一次地翻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人生导师,陪伴着我,引导着我,让我不断成长。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精致的设计和别致的排版所吸引,彩色的插图更是为原本就充满智慧的文字增添了一抹灵动。我一直对培根的散文颇感兴趣,但总是被那些晦涩难懂的翻译劝退。然而,这本书的译文流畅自然,仿佛就是用我们现在人能理解的语言在讲述,丝毫没有距离感。 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友谊”的论述。培根将友谊比作“生命的甘露”,详细地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朋友所能带来的益处,以及如何维系真挚的友谊。他的观点非常实用,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与朋友的关系,也更加懂得珍惜那些真正关心自己、能给自己带来正能量的朋友。 书中对“嫉妒”的剖析也让我印象深刻。他没有简单地将嫉妒视为一种负面情绪,而是深入探讨了嫉妒产生的根源,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潜在影响。这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让我对许多复杂的情感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插图是点睛之笔。每一幅插画都与文章的内容相得益彰,既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又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培根的思想。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无论放在书架上还是随身携带,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评分

可以

评分

印刷比较清晰,用纸还可以,磨砂手感。民国才女,虽然她后来对鲁迅先生多有恶意抨击,但她的作品还是值得一读的,毕竟喜欢的是她的文字。

评分

名家作品,名不虚传,大有收获。

评分

评分

最近买了好多书给孩子,还没有看,别人推荐的

评分

商品满意总是可以

评分

从社会效益角度讲,书籍具有以下四种基本功能:文化传承、舆论导向、信息传播和休闲娱乐功能

评分

评分

学校四月阅读月指定阅读书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