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文學愛好者 德國浪漫派詩人代錶,被譽為“藍花詩人”。
內容簡介
《德語文學大師典藏:夜頌》:諾瓦利斯是德國18—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他的抒情詩代錶作有《夜之贊歌》(1800),《聖歌》(1799)等。他還寫過長篇小說《亨利希·封·奧弗特丁根》,書中以藍花作為浪漫主義的憧憬的象徵,所以他又被稱為“藍花詩人”。《夜頌》收錄瞭作者的詩歌和斷片。斷片是諾瓦利斯作品中的精華,集中體現瞭他驚人的、與眾不同的哲思妙語。這些內同涉獵數學與自然科學、醫學與靈魂學、語言學與藝術、國傢學與人類學、宇宙學與宗教等。諾瓦利斯關於以上諸領域的思考,是他留給世人zui寶貴的精神財富。
“德國文學大師典藏”收錄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五位作傢的作品,包括裏爾剋唯yi的小說《布裏格手記》、代錶作《新詩集》;特拉剋爾的代錶作《夢中的塞巴斯蒂安》,荷爾德林zui重要的作品《追憶》;德國浪漫派代錶人物諾瓦利斯的《夜頌》;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唯yi能夠代錶“古老的、真正的、純粹的、精神上的德國”作傢黑塞的詩集《黑塞詩選》等。
作者簡介
作者:(德)諾瓦利斯,德國浪漫主義詩人。著有長篇小說《亨利希·封·奧弗特丁根》,書中以藍花作為浪漫主義的憧憬的象徵,因此諾瓦利斯也被稱為“藍花詩人”。其抒情詩代錶作有《夜之贊歌》(1800),《聖歌》(1799)等。
譯者:林剋,1958年4月生於四川南充。先後畢業於四川外語學院法德語係和北京大學西語係。主要從事德語詩歌翻譯。主要譯著有:《死論》《愛的秩序》《杜伊諾哀歌》《夢中的塞巴斯蒂安》《追憶》。
精彩書評
其實,德意誌浪漫派人物個個纔思橫溢,為何諾瓦利斯顯得格外耀眼?”這恐怕隻能歸結到他是“又一個耀眼地劃過長空的流星式德意誌天縱之纔”。
——劉小楓
目錄
諾瓦利斯及其隱微詩文 [德]魏 爾
捲一 詩歌
《詩》導讀
認識你自己
頌 歌
死者之歌
緻蒂剋
如果數字和圓形不再是……
異鄉人
疲倦的異鄉人已經消失
草綠又染齣一篇新綠
酒神啊,你把我灌滿後拽我去何方?
《夜頌》導讀
第一首頌歌
第二首頌歌
第三首頌歌
第四首頌歌
第五首頌歌
第六首頌歌 渴望死亡
《虔敬之歌》導讀
捲二 斷片
《斷片》導讀
花 粉
花粉補遺
新斷片(節選)
一、詩學
二、理念學斷片
三、索菲或關於女性
四、寫在生命的邊緣
五、論隱秘的世界
六、百科全書(節選)
七、哲學
八、數學與自然科學
九、醫學與靈魂學
十、語言學與藝術
十一、國傢學與人類學
十二、宇宙學與宗教
十三、譯後記
精彩書摘
花粉
朋友,這是一片貧瘠的土地,我們
必須廣撒種籽,卻隻有平常的收獲。
001
我們到處尋找絕對物(dasUnbedingte),卻始終隻找到常物(Dinge)。
002
用聲音和筆畫命名是一種令人驚嘆的抽象。四個字母為我標明上帝(Gott);幾筆就能錶示百萬事物。以此駕馭宇宙何等容易,靈的世界的同心性又何等直觀!語法乃是靈的王國的動力學。一個祈使語可以調動韆軍萬馬;“自由”一詞可以驅策各個民族。
003
世界之國是軀體,美的世界、愉悅的世界賦予它靈魂。前者是後者的必要的器官。
004
學徒期適閤於詩的學子,研修期則適閤於哲學的學子。科學院應該是一個純哲學機構:隻有一個學科;整個機構的功能在於激活並有目的地訓練思維能力。
005
在首要意義上,學徒期就是學習生活的藝術。人們通過循序漸進的嘗試,去瞭解這門藝術的原則,掌握按這些原則隨意操作的技巧。
006
我們永遠不會完全相互理解,但是我們將會並能夠遠遠超過相互理解。
007
某些阻礙好比吹笛者的指法,他時而按住這個笛孔,時而按住那個笛孔,以便奏齣不同的音符,他仿佛隨心所欲地串通瞭發音和不發音的笛孔。
008
幻想與真理的區彆在於二者生命功能的差異。幻想靠真理存活;真理則存活於自身之中。人們像消除疾病一樣消除幻想,所以,幻想無非是邏輯上的失火或熄火、狂熱或平庸。前者通常導緻思維能力的明顯欠缺,隻有靠一係列強度遞減的興奮劑和強製手段,纔能彌補這種欠缺。後者則往往轉化為一種虛張聲勢,其危險的革命傾嚮,隻能用一係列越來越強硬的暴力手段加以扼製。隻有經過長期的、嚴格的治療纔能改變這兩種癥狀。
009
我們的整個感知能力類似於眼睛。客體必須通過完全不同的媒質,纔能完好地齣現在眼球上。
010
經驗是對理性的檢驗,反之亦然。實踐傢常常批評純理論在應用上的不足,但這種不足反而齣現在對純經驗的理性應用上,對此,真正的哲學傢已有足夠清楚的認識,不過他們明白這種結果的必然性。實踐傢因此全麵抨擊純粹的理論,卻未料到下麵這個問題恐怕絞盡腦汁也難以迴答:“是理論為瞭應用,還是應用為瞭理論?”
011
最高的即最易懂的、最近的、最必要的。
012
奇跡與自然規律的作用是相互交替的:它們互相製約並共同構成一個整體。它們通過相互取消而閤而為一。沒有自然事件就沒有奇跡,反之亦然。
013
自然是永久占有之敵。它按既定的法則摧毀一切産權標記,消除一切所屬記號。地球屬於每一代人;每個人都擁有對一切的權利。先輩不能因這種偶然的長子繼承權而享受優先——所有權將在特定的時代消失。導緻改良和惡化的條件是不可改變的。但如果身體是一種財産,我隻能靠它獲得做一個積極的地球公民的權利,那我就不能以損失這個財産來損害自己。現在我不過失去瞭這所貴族學校的學籍,我將進入一個更高的團體,我喜愛的同學會隨我而去。生命是死亡的開端。
014
生命是為著死亡的。死亡同時是終結和開端,同時是分離及更親近的與自我結閤。還原靠死亡來完成。
015
哲學也會開花,那便是思想,人們從不知道,思想該稱作美還是機智。
……
前言/序言
譯後記
曆史上許多被稱作天纔的人物是可以打摺扣的,但是在我看來,諾瓦利斯的確是一個天纔。他隻活瞭二十九歲,然而“他留下瞭德國思想史上最奇特和最神秘的作品”,“他寫下的那些玄奧文字……展示瞭精神的一切極限,展示瞭精神使人成為上帝以及對精神絕望的一切極限”(赫爾曼·黑塞)。劉小楓先生也說:“其實,德意誌浪漫派人物個個纔思橫溢,為何諾瓦利斯顯得格外耀眼?”這恐怕隻能歸結到他是“又一個耀眼地劃過長空的流星式德意誌天縱之纔”。
天纔大多銳利、專一、年輕氣盛,大師則厚實、全能、曆盡滄桑。若是以此衡量,諾瓦利斯也完全有資格歸入大師之列。在他身上,博大精深四個字都是實實在在的。先說博大,他撰寫的幾部斷片集中有一部取名為《百科全書》,而且名副其實,集子分為六個部分:一、哲學,二、數學與自然科學,三、醫學與心理學,四、語言學與藝術,五、政治學與人類學,六、宇宙學與宗教。他的思辨範圍可謂從遠古到當下再到未來,從自然到人再到神,外與內、肉與靈、生與死、有限與無限均無不涵蓋,而且大抵都打通瞭。再說精深,以他的代錶作《夜頌》為例,其形質之精妙,似乎無與倫比,各位一讀便知。
二十多年來我主要翻譯瞭裏爾剋、特拉剋爾、荷爾德林和諾瓦利斯四位詩人的作品,就理解而言,諾氏的難度最大,老實說有些斷片讀不懂,真的如讀天書。比如斷片中頻頻齣現的Geist一詞,在德文中主要有兩個意思:精神和靈,而後者又包含“靈性”、“聖靈”、“靈魂”、“亡靈”、“神靈”、“鬼怪”等諸多意思,彼此相當接近;加上其形容詞geistig也是兼具二義,不像現代德語以geistig(精神的)和geistlich(靈的)兩個詞區分開來;再則斷片都是突如其來,沒有鋪墊和背景,而諾瓦利斯用詞又非常隨意(仿佛語言錶達難以跟上迅捷的思維),往往一段話中的同一個詞卻取不同的詞義;因此,翻譯時著實難以分辨,很傷腦筋,這次校訂中我一見到這個詞就感覺緊張。這裏還想補充一點,天纔都像天馬行空,掉到地上就不行瞭。但諾瓦利斯在地上也照樣踩得穩穩當當,他的曆史感、現實感和冷靜而睿智的政治意識(對法國大革命罕見地持反對態度即是一例),充分錶現齣與他的形上之慧眼相稱的入世之大智,這確是最令人驚異和嘆服的一麵。
寫到這裏,我忍不住還是要拿歌德說事兒。也許我動機不純,看到歌德功德圓滿,而比他晚一輩的浪漫派這代人大多命運多舛,而且被已負盛名的老歌德頭上的光環遮蔽瞭。隨著時間的推移,去蔽勢在必然,因為同是天纔人物,上天為何如此不公道。(有意思的是,就連歌德的“鐵哥兒們”——席勒,我在張玉書老師談論席勒與歌德的文章裏麵,也讀齣瞭頗為席勒打抱不平的語氣。)這幫人當時為何老是要跟歌德較勁兒呢?剋萊斯特(三十多歲自殺)欲與歌德一比高低,寫齣瞭堪稱神品的劇本《Panthesinea》。我個人以為不亞於歌德的劇本,也是我極想試譯的幾部作品之一。荷爾德林的詩纔和詩作顯然在歌德之上。荷氏三十帶點瀕於瘋狂,幾年之後“umnachtet”,即被夜幕籠罩,這是德文最優美而殘酷的委婉詞之一。瘋子荷爾德林最聽不得彆人對他提起歌德的名字。至於諾瓦利斯,他的《基督世界或歐洲》要發錶時卻未能通過審查——被歌德“槍斃”瞭。這篇文章就連諾氏的浪漫派盟友蒂剋等人也覺得無法接受。該文直到諾氏死後二十多年纔可以發錶,今天則已公認是一篇有真知灼見的傑作,由此可見諾氏的先鋒性和先知性。
諾瓦利斯當年寫長篇小說《奧夫特爾丁根》,擺明瞭是要跟歌德的《威廉·邁斯特》對著乾,因為在諾氏看來,作為教育小說,或教化即塑造人的心靈的小說,《威廉·邁斯特》未免太偏重經世緻用,人情練達,格調不高,說白瞭有些俗氣。小說和劇本乃是大師歌德最強的兩項,客觀而論,這兩部作品各有所長。總體上《威廉·邁斯特》還是略勝一籌,但諾氏的小說旨意更深遠,同時錶現齣驚人的語言纔華。須知這是他的第一部小說(另一個中篇小說《塞斯的弟子們》主要是哲理性對話,沒有什麼情節),若是假以年壽,諾氏倘能活到歌德的八十來歲高壽,想必他在小說上亦可與歌德媲美。劉小楓先生對諾氏的小說如此評價:“《奧夫特爾丁根》齣手就不凡,已然躋身西方小說史——同時也是思想史的經典行列。這年輕人纔二十多歲,怎麼就能寫齣如此‘深刻'的作品?”原因之一便是:“諾瓦利斯小說的寫作起點很高———直接與柏拉圖對話。換言之,諾瓦利斯不是與自己的德語前輩比高低,而是以柏拉圖為楷模。”(參見《大革命與詩化小說》編者前言,連同《夜頌中的革命和宗教》的編者前言——兩本書皆由北京華夏社齣版——劉小楓在其中對諾瓦利斯做瞭透徹而精彩的評論,頗值得一讀。)
諾瓦利斯認為,大腦和心是人的高級器官,即思維器官、宗教器官或愛的器官(他曾言道“上帝就是愛”);這兩個器官的衰竭意味著個體生命的衰亡。就人類而言,知識階層、宗教階層、尤其廣義上的詩人便是大腦和心,他們的麻痹也必然導緻人類整體的麻痹。諾瓦利斯覺得自己正是處於這樣一個曆史階段。(今天,尤其在中國,似乎情形仍舊如此,甚至每況愈下。)但令人敬佩的是,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使命,堅信人類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他在《基督世界或歐洲》的結尾寫道:“一定要有耐心,它會來的,它必然來臨,那永久和平的神聖時代,到那時新耶路撒冷將是世界的首都。在此之前,我的信仰的同誌,麵對時代的危難你們要始終保持樂觀和勇氣,用語言和行動傳揚上帝的福音,並始終忠實於真正的無限的信仰,直到進入死亡。”這種樂觀態度固然源於堅定的信仰,但是另一方麵,也由於他善於運用“曆史類比法”,從“光輝美妙的、按人性塑造的”中世紀,從人類遠古的黃金時代預見到那必然與過去相連接的未來。
德語國傢的詩人素以深度著稱,哲學和宗教自然便是看傢本事。在這方麵,諾瓦利斯對後輩的影響似乎無處不在。特拉剋爾G.Trakl)隻比他早兩歲去世,或許詩纔略勝一籌(我總覺得諾氏有“文以載道”的傾嚮,有時難免重“道”輕“文”),但“思纔”卻是無法相比的,他的許多想法明顯齣自諾瓦利斯。《緻諾瓦利斯》一詩隻有五行,卻寫瞭三稿,可見其仰慕之情。翻譯裏爾剋時,我也常有似曾相似之感,後來發現確是裏爾剋在思辨上對諾瓦利斯不無汲取。這倒也不足為奇,裏爾剋被人貼上的標簽雖多,但是骨子裏他就是一個浪漫派詩人。他與諾瓦利斯的創作主題基本相同,都是以痛苦、愛情和死亡及其關聯為核心。裏爾剋晚年仍在感慨:“苦難沒有認清,愛也沒有學成,遠在死鄉的事物沒有揭開麵紗。”諾瓦利斯也以一句話道齣並道盡瞭三者:“上帝將伴隨著天國的性欲快感作為死亡在愛的最高痛苦之中被納入因喧囂而耗盡的肉身內部。”當然,在此可以看齣,二者所見略同,但現代詩人的信心明顯減弱瞭。
二0一二年三月於成都北園
德語文學大師典藏:夜頌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德語文學大師典藏:夜頌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