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季节,带上你喜欢的书籍去游山玩水吧!点击下方购买链接
本套书收录了冰心、朱自清、徐志摩、萧红、鲁迅、郁达夫、许地山等七位作家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家均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对每位作家,本套书尽量照顾到作者创作的发展脉络,并尽量选取能代表作者创作风格、思想观点和生活的作品。本套书基本选用作家首次发表或首次结集的作品,各篇原始出处,均在标题页通过注释予以说明,以便有心的读者查证。在文字上,本套书严格尊重原作,保留了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表达方式与作家个人的特殊表达习惯,书中涉及的外国人名、外文著作中译名以及有名词等基本未做改动,以帮助读者了解作品原貌,增加读者阅读的历史感。因此,文章部分用语习惯、标点使用等可能与现行通例不同,请读者阅读时注意鉴别。
《小桔灯》是作家冰心的晚期代表作品之一。文章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在艰难的生活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善良坚强的农家少女的形象。作者从小处着手,选取了小姑娘打电话、照看妈妈、与“我”攀谈、做小橘灯送“我”这几件平凡的事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将一个早熟、坚强、勇敢、乐观、善良、富于内在美的乡村贫苦少女的形象描绘得有血有肉、惟妙惟肖。作者在叙事之后所写的一段抒情文字,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它深化了主题,揭示了小橘灯的象征意义——象征着蕴藏在人民心中的希望和火种,象征着光明。《小橘灯》一文,既承继了早期作品的特点,又表现了冰心对旧中国的控诉,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这使她的作品注入了新的、充满活力的精神力量。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与友人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时所作的散文,该文1924年1月25日发表于《东方杂志》。这篇文章记叙的是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 作者将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融合在风景描写技巧中,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标志着“五四”散文创作所达到的艺术成就。
《我所知道的康桥》为徐志摩的一本散文集,也是该集中的一篇散文。“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对于中国人而言,简直不知道是先有徐志摩还是先有康桥,这二者仿佛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同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中。告别康桥以后,徐志摩又走了很多地方,翡冷翠、巴黎、莫斯科,然后回国了,泰山、天目山、北戴河,浪游四地,一篇篇优美的游记自然而然地随情而生,而他的情感,总体是很丰富的。
《春意挂上了树梢》作者分白天、晚上两个时段,选取中央大街、院子两个地方描述汪林的生活。春光融融的白日,她打扮得漂漂亮亮,逛逛街,晒晒太阳,吸着烟卷,腋夹情书;晚上,又来到中央大街,与外国女人说说笑笑,享受着热闹的都市夜生活。透过她的活动,不难看出,她内心的快乐,她建立在殷实的物质基础之上的无忧无虑。作者从衣着、语言、活动等方面,寥寥数笔勾勒出汪林的形象,揭示出三十年代日伪统治下社会的冷酷,并且反衬出下层人民的辛酸和痛苦。
《落花生》是《绝版好书》的系列之一,《落花生》脍炙人口的文章。是中学生和喜好文学的人必备的经典读物。本书有很好的可读性,结构较新颖,本书续《飞鸟集》《夜莺与玫瑰》《再别康桥》《朱自清经典常谈》等之后的绝版好书之一。
《秋夜》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叙事兼抒情的散文诗。作者采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奇怪而高”的天空象征着压迫和摧残进步力量的势力,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做着“春的到来”的梦的小红花象征着善良的弱者,耸立在后园的两株枣树,象征着与黑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含蓄描绘,表达了鲁迅对恶势力的抗争和愤怒,对英勇抗击恶势力的革命者的崇敬和赞美,也表达了自己与恶势力作韧性战斗的意志。此文语言精致,意象空灵,结构严谨,为象征散文诗民族化的创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风范。
《钓台的春昼》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的著名游记散文。本书以《钓台的春昼》为题,精选整理了郁达夫的一些散文游记,按一定的线索和主题,结册成篇,从中可以欣赏到郁达夫散文的优美文字和特色,体会当时作者的心境和描写的手法。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diyi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diyi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diyi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diyi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著名女作家,原名张迺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D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长篇组诗《》等。1940年与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和著名长篇小说《》。
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diyi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人,中国现代作家、。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过去》、《》等。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丛林。1952年,追认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小桔灯》-冰心
《桨声灯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
《秋意挂上了树梢》-萧红
《落花生》-许地山
《秋夜》-鲁迅
《钓鱼台的春昼》-郁达夫
套装里收录的某几篇作品,展示了散文的另一种可能——抒情与哲思的完美交融,那种对“美”的追寻达到了近乎宗教般的虔诚。这些文章的语言华美而不矫饰,如同精心打磨过的玉器,温润且光泽内敛。作者擅长运用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构建出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审美空间。读他的文字,空气似乎都变得清新起来,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与赞颂。他笔下的风景,不再是简单的背景,而是参与叙事、烘托心境的重要角色。比如他对某一季节的描绘,那种对光线、气味、声音的捕捉,细致入微,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能嗅到泥土的芬芳,听到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这种高度的审美情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逃离日常琐碎的出口,让我们得以暂时栖居在文字构建的理想国中。这种风格的作品,尤其适合在需要放松心神、寻求片刻宁静时翻阅,它像一场温柔的洗礼,涤荡掉心灵的尘埃,使人重拾对生活细微美好的感知能力。
评分最后,这套书的编排和选篇的用心程度,也值得称赞。整体来看,这七位大家的作品虽然风格迥异,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理解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变迁的优秀样本。从个人命运的挣扎到对民族未来的关怀,从对个体情感的极致抒发到对社会现实的冷峻批判,这种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我尤其欣赏的是,这些作品的选篇都很精当,没有凑数之嫌,每一篇都堪称该作者的代表作,或者至少是其风格的集中体现。这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大师的读者,也能迅速抓住他们作品的精髓。对于我们这些希望系统梳理现代文学脉络的人来说,这样的集合体无疑是极佳的工具书和案头必备读物。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审美品味的熏陶,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我们对文字的鉴赏力,让我们明白,好的散文,永远是思想与情感的最佳载体。
评分这套精选的散文集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常年沉浸在古典文学中的读者来说,能有机会一次性领略到现代文学大家的风采,简直是意外之喜。我原本以为散文这种文体,在不同作者笔下差异不会太大,但阅读下来才发现,每个人的声音都是如此鲜明、独特。比如其中一位作者,他的文字里总是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生命深沉的思考,他的叙事节奏舒缓,仿佛带着一种旧时光的余韵,读起来让人不自觉地慢下来,去品味那些看似平常却蕴含哲理的瞬间。他的笔触细腻到可以捕捉到一片叶子在风中颤动的弧度,以及光影变幻时投射在墙上的斑驳。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捕捉,使得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幅幅精心构图的水墨画,需要用心去“看”,去感受那种意境的营造。我对这种需要反复咀嚼、体会其深意的作品情有独钟,它不是提供即时的娱乐快感,而是带来持久的精神滋养。这次的阅读体验,让我对现代汉语散文的美学高度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完全可以承载宏大的思考,也能容纳最微小的感触。
评分还有一位作家的散文,则显得格外贴近生活,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和细腻的情感体察,是那种最能引起普通读者共鸣的作品。她的文字质朴、自然,没有故作高深的雕琢,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她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温情瞬间,比如家人之间不经意的关怀,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或是童年记忆里那些模糊却温暖的片段。读她的文章,就像是和一位亲近的长辈在慢火细炖的厨房边聊天,真实、可信、充满温度。特别是她描写女性心绪的部分,那种细腻敏感,又带着坚韧的生命力,让我深有感触。她没有用宏大的叙事来定义人生,而是通过无数个“小人物”的视角,勾勒出时代的侧影和人性的光辉。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策略非常高明,它告诉我们,最深刻的道理往往隐藏在最简单的日常之中,最伟大的力量也源自于最平凡的坚持。这套书中收录的这些篇章,为现代散文的广阔边界做了极佳的注脚。
评分另一位大家的作品风格则截然不同,简直像一剂强心针,充满了时代的激情与犀利的洞察力。他的文字是热的,是带刺的,毫不留情地剖析着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幽暗面。阅读他的篇章时,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年代,每一个字都带着石破天惊的力量,让人不得不正视那些被精心掩盖的真相。他的句子结构往往非常紧凑,逻辑清晰得如同精密的手术刀,直指问题的核心。我特别欣赏他那种近乎偏执的真诚,即使面对的是痛苦和丑陋,他也绝不粉饰太平。这种力量感让人在叹服之余,也感受到一种被唤醒的责任感。与那些温婉柔和的文字相比,他的散文更像是宣言,是呐喊,它要求读者参与到思考中去,而不是被动接受。这种冲击力极强的文风,对于提升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非常有益,它教会我们如何穿透表象去看本质,如何用更审慎、更清醒的目光审视我们所处的环境。读完后,那种回味无穷的震撼感,久久不能散去。
评分还没用,应该还不错,等用过后再评
评分5月31号京东图书大促时买的,太划算了,赞一个
评分很不错的书,送货非常快,价格也非常便宜,虽然还没有看,但是先给个赞
评分书很好,七年级大外甥想读散文,一套值得购买很好,
评分励志书,鸡汤书太流行了,这类带有文学气息的书反而不受大众待见了
评分物流速度很快,服务态度很好,物超所值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很好的一套书,静下心来拜读
评分5月31号京东图书大促时买的,太划算了,赞一个
评分四本经典文集,很多我都看过,这个是买给姑娘的,希望她也能认真拜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