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自言,凡其所講,無不自對國傢民族之一腔熱忱中來,皆是從一生在不斷的國難之鼓勵與指導下睏心衡慮而得。書中所談內容,對於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文化精神觀念,具有重要的藉鑒意義。
錢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賓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學、中學教員。1930年,他由顧頡剛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學執教,從此躋身學術界。曆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锡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與唐君毅、張丕介等創建新亞書院,任院長。1967年10月,錢穆先生移居颱北,被選為中研院院士,颱北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颱北逝世。
錢穆先生博通經史文學,擅長考據,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畢生著書七十餘種,另有大量學術論文,共約一韆八百萬字。他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曆史的通論方麵,多有創獲,尤其在先秦學術史、秦漢史、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清代與近世思想史等領域,造詣甚深。錢穆先生在現代中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弁言
再版序
一 為什麼要講文化學
二 文化學是什麼一種學問
三 文化的三階層
四 文化之兩類型
五 文化七要素
六 中西文化比較
七 文化的衰老與新生
八 世界文化之遠景
附錄
一 世界文化之新生
二 孔子與世界文化新生
三 人類新文化與新科學
四 中國文化與人權思想
五 中國文化演進之三大階程及其未來之演進
六 個人與傢國
七 西方個人主義與中國為己主義
八 中西政教之分閤
九 天性與學問
再版序
五十餘年前,中國對日抗戰時,歐洲第二次英、法、德、意之戰亦隨之繼起。其時中國雲南昆明西南聯大有好幾位教授,多曾留學美歐,創辦一雜誌,名《戰國策》。討論世界將來局勢,以中國戰國時代為例。分全世界為兩大勢力圈,一美國,一蘇俄。美國如戰國時代東方之齊,蘇俄如戰國時代西方之秦。此下天下歸於一,或齊或秦,為該雜誌討論一中心。
其實蘇俄在當時歐戰中,亦歸附英、法一麵,國力尚薄弱,不如後來之受人重視。而《戰國策》雜誌編纂諸公,已預料此下當為一美、蘇對抗之局麵。此亦不得謂非能於世界大局演變有先見,有預矚。此後五十年,國際局勢展演,乃果如當時《戰國策》諸公所預料。
但在最近,乃有美、蘇兩邦裁減核子武器之和談,而全世界之緊張局勢亦因之大為鬆弛。此下世界局勢將可望不會有核子戰爭之危險。而且尚不止此,即帝國主義之長期爭衡亦終將衰歇。歐洲英、法兩國之帝國主義已顯告停止可不論。
即如美國,自其對韓對越,更如其自對日抗戰後之對菲律賓,及其最近對東歐波斯灣之伊朗言,亦可為美國不能繼續英、法以往帝國主義舊軌轍一明證。美國不能繼續歐洲之帝國主義既如此,而蘇維埃則既就最近美、蘇商談防止核子武器發展之一事為例,亦可知其同亦不能再繼續履行發展其以前之帝國主義,亦已大勢可睹。不煩再加深究。
帝國主義既告衰退,此下世界,國際局勢必將隨之一新。將來之和平展望已大增,此不得不謂乃齣人意料外之世界一大變局,一大進步,亦不待多疑矣。
然則觀於當前美、蘇之核武和談,此下世界之國際和平,當與以前帝國爭霸之局麵大相異。此一演變,已屬明顯,不至再蹈前轍,殆可無疑。小衝突、小紛爭,固亦驟難停止,驟難斷絕。要之,與以前之帝國爭衡有大不同,此則已可判定。
今再言資本主義,其與帝國主義原本如一鳥之兩翼,乃同時而並起,亦互助以相成。帝國主義既衰退,資本主義亦無法單獨綿延,常此伸張。如今之日本,雖為世界首富之國,然其勢不可久。此下如何演變,固難詳說。而大勢所趨,亦可逆料。此下世界,既無帝國主義之爭強,亦不能有資本主義之爭富。然則此下之所謂和平共存,其大勢又如何?
……
這套簡體精裝版的《文化學大義》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重量感”。不僅僅是物理上的厚重,更是知識與思想上的厚重。我喜歡書中那種對中國文化進行係統性梳理的努力,特彆是錢穆先生對於文化發展中一些關鍵節點和轉摺點的分析。他能夠透過紛繁復雜的曆史錶象,洞察到文化深層結構的演變規律。這本書讓我對“文化自覺”有瞭更深的認識,也讓我更加珍惜和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獨特價值。
評分這套錢穆先生的著作係列,特彆是這本《文化學大義》的簡體精裝版,絕對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次購書體驗。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素雅的封麵設計所打動。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往往苦於係統性的入門和深入的理解。市麵上充斥著各種解讀,良莠不齊,有時反而讓人迷失方嚮。錢穆先生的大名如雷貫耳,其學問的深邃和洞察力早已是公認的。我一直想找一本真正能夠引領我走進中國文化精髓的書籍,而這套係列,特彆是《文化學大義》,似乎正是我期待已久的。
評分在這本《文化學大義》中,錢穆先生對於“文化”的定義和闡釋,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他沒有簡單地將文化視為藝術、文學的集閤,而是將其看作一個民族的生命體,是其精神、思想、製度、習俗的綜閤體現。尤其是他對中國文化“人”的關注,對“傢國天下”情懷的強調,以及對“天人閤一”思想的解讀,讓我豁然開朗。我曾以為“文化”是遙不可及的學術概念,讀完這本書,纔意識到文化其實就蘊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是塑造我們民族性格和思維方式的根本力量。
評分說實話,之前我對中國文化的一些理解,都比較碎片化,像是看瞭一些孤立的片段。直到我讀到錢穆先生這本《文化學大義》,纔感覺到自己仿佛在迷霧中找到瞭一盞明燈。他循循善誘,從最根本的層麵講起,比如“中國文化是怎樣形成的”,又比如“中國文化的精神是什麼”,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卻往往是很多人繞不開的坎。先生的論述,邏輯嚴謹,層層遞進,既有學術的深度,又不失平實的語言,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枯燥,反而像是和一位智者在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
評分翻開《文化學大義》,我立刻被作者那種宏大而又細膩的敘事風格所吸引。錢穆先生並非生硬地羅列史實,而是娓娓道來,將中華文化的起源、發展、演變,以及其獨特的精神內核,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曆史畫捲呈現在讀者麵前。他深刻地指齣,文化並非虛無縹緲的概念,而是根植於民族的生活實踐、思想觀念、製度倫理之中。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理解中國文化,不能僅憑零散的知識點,而要把握其整體的脈絡和內在的邏輯。
評分很不錯的書,值得閱讀和收藏。
評分不錯啊
評分很不錯的書,值得閱讀和收藏。
評分不錯啊
評分很不錯的書,值得閱讀和收藏。
評分不錯啊
評分不錯啊
評分好
評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