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静静地坐在家里,眼前突然冒出一对神秘的男女,自称要启示你人世的真相,还要传给你zui上乘的宽恕法门,你会向警察报案,向心理医师求助,还是一头撞墙把自己撞醒?
当这两位老师于1992年现身于本书作者葛瑞的客厅时,葛瑞选择了“聆听”,但也毫不客气地提出许多尖锐的反问。10年之间,17次的访谈,汇集成这一部《告别娑婆》。
葛瑞·雷纳(Gary R.Renard) ,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原是职业吉他手。1987年受到启发,开始心灵的追寻。1990年迁至缅因州,经历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觉醒过程。如今从事投资顾问工作,并继续写作、旅行、演讲,传播“宽恕”的信息,受到东西方读者的爱戴。
以对话的形式阐述,不枯燥。如果说《奇迹课程》是大餐,那么《告别娑婆》是开胃小菜,由浅入深、娓娓道来,为深入研读《奇迹课程》做准备。
《奇迹课程》好似一个硬罐头,而《告别娑婆》则像个开罐器。……虽说只有一个问题,也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但要化解小我的思想体系是如此的艰巨,书中的幽默对话帮了不少的忙。
自 序………………………………………………………………………… 001
上 篇 梦中细语
1 阿顿与白莎的出现… ……………………………………………………… 003
2 J 的真面目… ……………………………………………………………… 017
3 奇迹… ……………………………………………………………………… 078
4 人类存在的秘密… ………………………………………………………… 108
5 小我的计谋… ……………………………………………………………… 139
下 篇 觉 醒
6 圣灵的另一途径… ………………………………………………………… 189
7 宽恕法则… ………………………………………………………………… 208
8 悟道… ……………………………………………………………………… 238
9 濒“活”经验… …………………………………………………………… 251
10 治疗疾病…………………………………………………………………… 272
11 时间概说…………………………………………………………………… 286
12 电视新闻…………………………………………………………………… 302
13 真祈祷与富裕……………………………………………………………… 313
14 比“性”更美妙…………………………………………………………… 322
15 展望未来…………………………………………………………………… 333
16 关于复活…………………………………………………………………… 345
17 告别娑婆…………………………………………………………………… 357
本书引文与《奇迹课程》章句代码对照索引……………………………… 372
我个人相信,只要心胸够开放、够宽阔,《告别娑婆》能为修行人士节省下大量时间,不用寻寻觅觅地迂回于灵修道上。一旦真正读懂了书中的讯息,你再也不可能用以前的眼光来看自己的生活和这个娑婆世界了。
对我而言,这一切,正是如此。
本书是根据1992 年12 月到2001 年12 月的会谈资料而写成的,全书以三人对话的方式呈现,三人即葛瑞(也就是我)与化身为人形的高灵上师阿顿和白莎。有一点,我必须解释一下,虽然在准备这些文稿的漫长过程中,每次读到书中呈现的那个嚣张跋扈又幼稚无知的自己时,简直如坐针毡,但我仍然坚持不去修饰那些对话以及处处出言不逊的语气。直至今日,回顾起来,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直拖到最后几章的那一段时日,才算真正用心在练习宽恕。
两位上师的解说化为白纸黑字以后,有时会显得咄咄逼人,然而,我可以作证,他们的神态始终是温柔、幽默、谦和、充满慈爱的。就好比有经验的父母,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儿女的语言来修正他们的错误,而且知道何时应该坚定立场,毫不妥协,然而他们用心良苦的修正,背后的动机其实是善的。因此,如果你感到某些说法过于严厉,请记住,他们是为了我好的缘故。阿顿和白莎在跟我说话时,特意用我所习惯的那种对话语调,慢慢将我诱导入他们的教诲里头。白莎事后透露,他们故意用那种调调儿跟我对话,我才可能听得进去。由此,你不难想见我的“程度”了。
说实在的,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正确地传达他们的讯息,但我不是完美的,因此本书也不是完美的,如果书中仍有谬误之处,不用分说,那必定是我的错误,而非出自两位来访者。还有一点,我需要厘清的,阿顿和白莎不仅允许我,还鼓励我用日后的一些对话来增补先前的讨论,偶尔有些句子也不必拘泥于当时的逐字记录稿,这类的指示,有一部分已顺理成章地纳入书中了。
在我收藏的书籍中,总有那么几本,它们的外观就足以引起我的注意,而《告别娑婆》(精装)恰恰是这样一本。那份恰到好处的厚重感,以及封面设计的独特品味,都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通常不是一个急性子的人,尤其是在面对一本新书时,我会先花一些时间去感受它的质感,去品味它的名字,然后再慢慢地沉浸其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暂时忘却外界的喧嚣,专注于书中的世界。我希望它能够讲述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或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我能够在阅读后,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我期待它能够像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包袱,以更轻盈的姿态去迎接未来的生活。这本书的外观,就好像一个邀请,邀请我去探索它所隐藏的奥秘。
评分我是一个对书籍的触感和阅读体验非常在意的人,所以当《告别娑婆》(精装)这本书送到我手上时,那种厚实而温润的纸张,以及坚固而典雅的装订,立刻就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精装本的书籍,总能给我一种“值得珍藏”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可以阅读的书,更是一件可以陪伴我多年的艺术品。我喜欢那种在书本翻动时发出的轻微沙沙声,仿佛是古老智慧在耳边低语。我期待这本书的内容能够与它精美的外表相得益彰,能够带给我一场心灵的盛宴。我希望它能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阐述一种深刻的道理,让我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我期待它能成为我书架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每次看到它,都能勾起我阅读的欲望,以及对其中内容的深深回忆。这本书的重量,也让我觉得它包含着厚重的故事和思想,而非浅尝辄止的碎片化信息。
评分我是一个相当注重阅读氛围的人,所以我对书籍的实体形态有着很高的要求。《告别娑婆》(精装)的到来,无疑满足了我对阅读美学的追求。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意境,触感极佳的纸张,以及牢固的装订,都让我感受到它背后所付出的心血。我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吸引,更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给我一种感官上的愉悦。我希望它能够像一位知己,用它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我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渴望。我期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一种对生活的全新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生活中一个美好的“留白”,让我能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我喜欢那些能够让我在阅读后,久久回味,并且能够在我思考人生时,给我提供新的方向的作品。
评分拿到《告别娑婆》(精装)这本书,我第一时间被它沉甸甸的质感所吸引。精装本的书籍,总能给人一种庄重感和仪式感,仿佛预示着里面蕴含着值得细细品味的内容。我偏爱那些能够让我产生强烈共鸣,并且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真挚情感的作品。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禅意和力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希望它能够带给我一种心灵的净化,让我能够放下过去,以一种更积极、更乐观的态度去迎接未来。我期待它能够在不经意间,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某些角落,引发我对自己人生方向的思考。我喜欢那些读完后,能够让我感到豁然开朗,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新的力量的书籍,而这本书,似乎就具备了这样的潜质。
评分拿到《告别娑婆》(精装)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封面那沉静而富有张力的设计所吸引。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往往预示着书中蕴含着不寻常的内容。我一直认为,书籍的外在包装,就像一个人的外表,能够传递出很多信息,而一个精心设计的精装本,则更能体现出出版方和作者对作品的重视,以及对读者的尊重。我喜欢那些能够让我产生强烈好奇心的书名,而“告别娑婆”无疑具备了这样的魔力,它既有东方哲学中“娑婆世界”的意象,又包含了“告别”的行动,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放下、超越的故事。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心灵的洗涤,让我能够审视自己的内心,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执念,以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我更希望它能像一位智者,用它的语言,引导我走向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自由。拿到书的时候,我还特意翻看了几页,文字的排版和字体的选择都显得十分考究,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体验更加期待。
评分阅读的乐趣,有时在于发现作者如何用看似朴素的文字,构建出一个庞大而精妙的世界。我尤其欣赏那些在细节处下笔谨慎,却能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场景的作品。《告别娑婆》的精装版本,无论是纸张的触感,还是装订的工艺,都透露出一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一直相信,好的书籍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更是艺术品,它承载着作者的心血,也传递着一种文化和品味。我希望这本书的文字能够像清泉一样,缓缓流淌,滋润我干涸的心灵,又像星辰一样,在黑暗中闪耀,指引我前行的方向。我期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成长与蜕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人性的光辉,也能面对人性的阴暗,最终在理解与包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这本书的厚度也恰到好处,既不会让人望而却步,又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去展现作者的想象力和深度。
评分对我而言,一本真正的好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我期待《告别娑婆》能够以一种温和而有力的方式,开启我内心深处的对话。精装本的厚重感,似乎也象征着这本书内容的丰富与深刻。我喜欢那种在阅读时,思维被不断激活,脑海中不断涌现出新的想法和联系的体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挑战我固有的认知,拓展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世界更广阔的图景。我期待它能在不经意间,触碰到我内心深处被遗忘的角落,唤醒我潜藏的力量。我更希望它能带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迷雾散去,我看到了前方的道路。在快速消费的时代,一本能够让人慢下来,静下心来去品味的的书,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的外观就充满了这种沉静的力量,仿佛在邀请我放下浮躁,走进一个属于心灵的国度。
评分最近几年,我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引起我内心共鸣的书籍,它们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的想法,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不曾察觉的另一面。《告别娑婆》(精装)这个书名,就给我一种非常神秘且充满哲思的感觉。我期待它能够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我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精装本的质感,更是增添了一份仪式感,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阅读,而是一次与作者、与书本进行深度对话的契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触及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让我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脆弱,并从中获得力量。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心灵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我喜欢那些不落俗套,却又能打动人心的作品,而这本书,似乎就具备了这样的潜质。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那一刻,就有一种沉甸甸的仪式感。精装的质感,封面设计散发着一种不落俗套的宁静,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它,去探索书页里隐藏的故事。我平时阅读的类型比较杂,但最近越来越偏爱那些能触及心灵深处,引发思考的作品。《告别娑婆》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哲学意味,仿佛预示着一场心灵的旅程,一次对过往的释怀与超越。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不仅仅是情节上的吸引,更在于它能否在字里行间传递出某种深刻的智慧,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喜欢那些能够让我沉浸其中,暂时忘却现实烦恼的书,它们就像一座座心灵的避风港,在喧嚣的世界里给予我们片刻的安宁。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的又一个心灵栖息地,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新的感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找到前进的方向。拿到书的那几天,我都没有急着阅读,而是反复摩挲着封面,感受着它带来的温暖和力量,仿佛它本身就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等待着我去开启。
评分我一直相信,一本真正的好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传递和思想的启迪。《告别娑婆》(精装)这个名字,就已经充满了引人遐思的意味,让我对它所要讲述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喜欢那些能够触及心灵,引发深刻思考的作品。这本书的精装版本,在质感和设计上都显得非常用心,这让我相信,书的内容一定也同样值得我去细细品味。我期待它能够带给我一种“顿悟”的感觉,让我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执念,以一种更平和、更洒脱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我希望它能成为我书架上的一件珍品,不仅因为它精美的外表,更因为它能够带给我持续的精神滋养。我喜欢那些能够让我感到“找到了”的书,它们就像久旱逢甘霖,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