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我耍心机: 通过微表情看对人、干成事

不要给我耍心机: 通过微表情看对人、干成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子阳 著
图书标签:
  • 微表情
  • 人际关系
  • 沟通技巧
  • 心理学
  • 职场
  • 情绪识别
  • 行为分析
  • 说谎检测
  • 非语言沟通
  • 影响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6761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8800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心理励志作家、中文在线签约作者子阳,励志新作!
★经典案例,专业分析,轻松读懂人心!
★社交心理学的9大精选课——
? 表情暗藏玄机
? 姿态彰显素养
?动作隐含秘密?看清他人品行
?说话讲究方法
?小处破解谎言
?兴趣透视人心
?服饰透露品味
?细节决定高度
★每个人的表情动作都暗藏玄机,透过微表情看对人,干成事!

内容简介

《不要跟我耍心机》是子阳励志、心理学之中的代表作,是一本直接用于生活的实用心理学。通过建立在样本基础上的大量的经典案例、社交心理学的专业分析,帮助你透视职场及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读心法门,一眼就看懂从未注意到的动作意涵,点醒人拥有的更佳选择!

作者简介

周成功,笔名子阳、佳乐,理工专业,却在写作领域发展;经历成长的心酸,却依然坚持梦想的温度。
虽然年轻,但作品题材广泛、类型众多,在中国、台湾、新加坡、泰国等地出版!
部分作品荣登诚品网络书店销量前三甲,在华人青年读者中有广泛影响!

目录

第一章

表情暗藏玄机,透过脸部表情揣摩其心情

1. 露出满不在乎的表情表明其内心强烈不满 / 003

2. 视线游移不定表明其心神不宁 / 007

3. 鼻子胀大表明其内心恐惧 / 012

4. 眼睛往下垂表明其鄙视对方 / 016

5. 眼睛里溢出晶莹的泪珠也是一种高兴 / 020

6. 抬高右眉,表示其内心正怀疑某事 / 024

7. 双眼紧闭表明其心不在焉 / 029

本章小结 / 033

第二章

姿态彰显素养,透过个人姿态看穿其个人素养

1. 两脚并拢站立的人乐于助人 / 037

2. 嘴角向上挑的人胸襟开阔 / 042

3. 抽烟时伸直拇指顶住下巴的人前途无量 / 047

4. 边看书边吃饭的人野心勃勃 / 051

5. 签名向右的人善于交际 / 056

6. 喜欢把手背在身后的人沉稳、老练 / 060

本章小节 / 064

第三章

动作隐含秘密,透过肢体动作揭露其内心

1. 抓摸下巴表明其正在考虑如何决定 / 069

2. 双手摁住膝盖表明对方有意起身离开 / 073

3. 脚尖踮起表示愿意合作 / 077

4. 女孩儿双腿交缠是顺从的标签 / 082

5. 走路身体前倾的男人懂得珍惜 / 086

6. 突然抱起双臂是自我防卫的象征 / 090

本章小节 / 093

第四章

社交场合观人心,从他人在社交场合的反应看清其品性

1. 眼睛溜溜转的人阴险狡猾 / 097

2. 似笑非笑的人笑里藏刀 / 101

3. 抓挠脖子表明对方口是心非 / 106

4. 点头哈腰的人大奸似忠 / 110

5. 社交场合挤眉弄眼的朋友善拍马屁 / 114

6. 说话时喜欢抖动腿脚的朋友自私自利 / 118

本章小节 / 122

第五章

说话讲究方法,透过说话来推测其人际关系

1. 喜欢以“你好”打招呼的人深得朋友信任 / 127

2. 爱发牢骚的人容易被他人孤立 / 131

3. 绕弯儿说话的人能左右逢源 / 136

4. 义正词严的人容易受到他人尊崇 / 141

5. 喜欢谈论他人私事的人没有知心朋友 / 146

本章小节 / 151

第六章

小处破解谎言,揭开说谎者的真实面目

1. 在说话的过程中不断地清喉咙表明其正在掩饰自己内

心的焦虑 / 155

2. 触摸鼻子的丈夫往往在撒谎 / 160

3. 约会中抢着坐左边的男人有隐情 / 164

4. 喝酒时紧捂住杯口的人正在掩盖自己的真实情感 / 168

5. 伸出手五指并拢的人善于隐藏真实的自己 / 173

6. 目光坚定并不代表诚恳 / 178

本章小节 / 182

第七章

兴趣透视人心,透过个人习惯爱好读懂他人的内心世界

1. 女孩儿喜欢将宠物抱在怀里暗示她不可能接受你 / 187

2. 女友搭乘你的摩托车时,喜欢将手扶在你腰上表明她

全心全意爱你 / 191

3. 喜欢拨弄头发的女孩儿希望你能关爱她 / 195

4. 喜欢把手机放在上衣口袋的男人值得托付终身 / 199

5. 喜欢阅读的人拥有丰富的创造力 / 204

本章小节 / 209

第八章

服饰透露品位,透过服饰来揣摩一个人的品位

1. 喜欢戴圆顶毡帽的人忠实肯做事 / 213

2. 淡妆的女子聪慧 / 218

3. 喜欢系碎花领带的男人公私分明 / 223

4. 喜欢戴风信子石钻石戒指的女人外美内空 / 228

5. 喜欢蓝色服装的人自尊心强 / 233

本章小节 / 238

第九章

细节决定高度,透过细节摸清其工作态度

1. 走路沉稳的人做事务实 / 243

2. 喜欢在名片上印上绰号或别号的人没有责任感 / 248

3. 把办公桌与抽屉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人做事井井有条 / 254

4. 打电话习惯性地记下要点的人对工作严谨 / 259

5. 写字字体垂直者责任感强 / 263

6.“摩拳擦掌”的人工作热情极高 / 267

本章小节 / 271

精彩书摘

视线游移不定表明其心神不宁

Q:为什么有些人在说话时,视线总是游移不定呢?

A:游移不定的视线表明他此时正心神不宁,很可

能有什么事瞒着你哦,得多加小心!

事 例

小云跟小丽同一天进入公司,成为销售部门的一员。她们

年龄相差不大,两个人很谈得来,在工作中也互相鼓励,互

相帮助。时间一长,她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可谓情

同姐妹。

有一天下班后,她们约定一起去吃肯德基,这一次是小云

请客。买好汉堡后,她们面对面地坐了下来,一边吃汉堡,一

边聊天。她们聊这一天的工作情况,聊公司的八卦新闻,聊新

来的同事长得如何帅气阳光,聊上司如何的蛮横无理。在聊到

上司时,小丽一声不吭,嘴巴吃着汉堡,眼睛却东看看、西望望,

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008 不要给我耍心机

小云很快就发现小丽的情绪不对劲,于是就故意扳了扳她

的脑袋,让她面对着自己。然而,让小云没想到的是,小丽看

了自己一眼,又立即转移了注意力,好像不敢正视自己一样。

小云没再说什么,她想起一本书里说,如果一个人跟自己

说话时,视线总是游移不定,不敢正视自己,那么她心里一定

有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害怕别人看出什么端倪来。想到这里,

小云再次看了看小丽,发现她接触到自己的目光,又不由自主

地将视线下移。小云虽然不相信书里所说的话,但直觉小丽一

定有什么事瞒着自己。可是到底是什么事呢?

经过一番思索,小云坦白地问道:“你今天怎么了,为什么

视线总是躲躲闪闪的,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小丽一听,脸上露出了十分痛苦的表情。过了一会儿,她

深吸了一口气说:“那天,经理问我们去见客户的事。我一不小

心说出了你给一位客户打折扣的事。说完,我才意识到事情的

严重性。我害怕经理会责问你。所以,我害怕面对你。”

小云霎时想起有一次跟小丽一起去谈客户时,客户极力要

求打折扣,自己执拗不过,就答应了客户的要求。没想到,这

件事情竟然被经理知道了。然而,让小丽没想到的是,小云不

但没生气,反而还拍着自己的肩膀说:“没关系,下次小心点就

好了。我们还是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自己最要好的同事看自己时,视线总是游移不定,不敢正

视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章 表情暗藏玄机,透过脸部表情揣摩其心情 009

视线是一个人心理的折射光,它能够反映一个人内心深处

的欲望与情绪。如何从他人的视线中发现他此时的心理状态?

其实很简单,在与他人交谈时,你只要稍加注意,就能发现对

方的视线落在何处,从对方视线的落脚处就能发现他此时正处

于哪种状态。

倘若他望向远处,表现出一副呆滞的神情,那么就表明他此

时正处于情绪低落时,根本无心听你说话,之所以还坐在你面前

听你说,不过是不想扫你的兴而已。倘若你正视他时,他却有意

避开你的视线,那你就要注意了,因为不敢正视你的人心里大多

有鬼。懂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当一个人打什么坏主意时,只要他

一正视你,心里就会莫名的紧张。倘若你正视他,而他的视线却

游移不定,看你一眼,又立即转移了注意力,你也需要注意了。

因为游移不定的视线是心口不一的表现,表明他此时正心神不

宁,可能说了什么言不由衷的话,害怕你看出什么端倪来。如

果你仔细探究,可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秘密哦!

故事中的小丽因为自己说错了话,觉得对不起好友小云,

因而看小云时,视线总是游移不定,不敢正视她。小云通过仔

细观察,看出了端倪,推测小丽一定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果

然不出她所料,经过一番交谈,她弄清楚了小丽不敢面对自己

的原因,因此及时消除了误会,挽救了自己的友情。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与同事交谈时,我们不

仅要细细地琢磨他人言语背后的含义,还要多注意对方的视线,

尽量从对方的视线中寻找突破点。

010 不要给我耍心机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视线向上表明其自信

一个人在说话时视线总是稍微向上,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地

位与能力充满了信心。这种视线大多属于领导人物或管制他人

的工作者,在政治家中最为突出。

◎视线点落在远方表明其心不在焉

当你与对方谈话时,对方总是望向远方,这表明他此时心

不在焉。很可能是对你无好感,或者对你说的话不感兴趣。通

常来说,当你与别人谈话时,对方不正视你,或目光淡漠,就

说明他对你不感兴趣或没有亲近感。

◎游移不定的视线表明其心神不宁

当你与对方交谈时,对方的视线总是游移不定、躲躲闪闪

的,这就表明他此时正心神不宁,害怕你看出什么端倪来。

◎异性突然避开你的视线表明其关心你

有时候,某位异性的视线使你产生一种烧灼的感觉。可是,

当你的视线与之相碰时,对方却故意移开,这表明对方很关心

你,甚至有暗恋你的倾向。

◎视线朝下表明其胆小怯懦

当你与对方交谈,发现对方悄悄地将视线往下移时,你应

该揣摩出他心里此时正处于一种怯懦的状态,非常紧张。这是

第一章 表情暗藏玄机,透过脸部表情揣摩其心情 011

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你是他强大的对手,或者你们在年龄、社会

地位上有很大的悬殊。

◎视线直视是敌对的表现

当你与对方交谈时,对方直视你则表明他正受到某种强大

的打击,或者正怀有强烈的敌对心理。


《洞察人心:微表情的智慧与力量》 在人际交往的复杂图景中,我们常常渴望能够拨开迷雾,直达人心最深处。那些不经意间流露的表情,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无声宣告,是隐藏在话语之下的微妙信号。掌握微表情的解读技巧,如同获得一把开启理解之门的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洞察他人的真实意图,更有效地应对各种社交场合,从而在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中如鱼得水。 本书将带您踏上一场探索微表情世界的旅程。我们不探讨那些复杂的心理学理论,也不需要您具备任何专业背景。我们将从最基础、最直观的层面入手,为您揭示那些隐藏在面部细微之处的真相。您将学会识别那些转瞬即逝的表情,了解它们背后所代表的喜悦、惊讶、恐惧、厌恶、愤怒、悲伤等基本情感,以及更复杂的情绪组合。 第一部分:解锁面部语言的密码——微表情的基础原理 我们将从人脸的构成出发,细致地剖析各个面部器官在表达情感时所扮演的角色。 眼睛:灵魂的窗户,情绪的放大器 眼睑的开合: 睁大眼睛传递惊讶、好奇,或是在极度专注时眼睑会微微下垂。我们还会探讨眼睑颤动(抽搐)可能暗示的疲劳、压力,甚至是有意压抑的情绪。 瞳孔的变化: 了解瞳孔放大往往与兴趣、兴奋相关,而瞳孔收缩则可能指向厌恶或是不适。当然,光线的影响是基础,但排除光线后,瞳孔的变化依然是重要的情绪指标。 眼球的运动方向: 虽然这更偏向于认知过程的线索,但眼球的短暂闪避或固定凝视,有时也能反映出对方是否在思考、是否在回避某个话题,或是对某个信息感到不确定。 眉毛的形态: 眉毛的抬高(惊讶、怀疑)、皱紧(愤怒、困惑)、下垂(悲伤、失落)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微表情线索。我们将详细解析不同眉毛形态所传达的信号。 眼角的细微纹路: 著名的“鱼尾纹”并非只是年龄的象征,在特定表情下,眼角细纹的出现或加深,往往是真实笑容(杜兴式笑容)的标志,暗示着发自内心的愉悦。 嘴唇:情绪的画板,信号的出口 嘴角的变化: 上扬(喜悦、友好)、下垂(悲伤、不满)、紧闭(压抑、愤怒、决心)、撇开(厌恶、不屑)等,都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信号。 嘴唇的搏动与抿紧: 嘴唇不自觉的搏动可能暗示紧张或想要说话;而用力抿紧嘴唇,则可能代表着压抑、警告,甚至是强烈的抵触情绪。 牙齿的暴露: 在愤怒时,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咬紧牙关,露出牙齿;而在尴尬或紧张时,也可能出现短暂的“笑容”式牙齿暴露。 鼻子与脸颊:不易察觉的信号站 鼻翼的张开: 愤怒时,鼻翼可能不自觉地扩张;而某些情况下的鼻翼轻微抽动,也可能关联到厌恶的情绪。 脸颊的变化: 脸红是情绪激动(羞愧、愤怒、兴奋)的常见表现。我们还会探讨其他脸颊肌肉的细微拉扯,它们可能与笑容、不满等情绪相关。 额头:情绪的预警区 额头纹的形态: 纵向的皱纹(皱眉)往往代表困惑、思考或不满;横向的皱纹(抬头纹)则可能与惊讶、担忧或长期思考相关。 第二部分:识别七种基本情感的微表情信号 我们将逐一深入剖析七种人类基本情感在面部所产生的典型微表情。 喜悦: 从浅浅的微笑到开怀大笑,从眼角的“鱼尾纹”到脸颊的提升,我们将区分不同程度的喜悦。 惊讶: 睁大的眼睛,挑起的眉毛,张开的嘴巴——这些是惊讶的典型标志,但我们也会探讨其变化。 恐惧: 眼睛睁大,瞳孔可能放大,嘴巴微张,眉毛向上但靠拢,这些都是恐惧的信号。 厌恶: 皱起的鼻子,上唇提起,下唇可能下垂,这些是厌恶最明显的表现。 愤怒: 皱紧的眉毛,紧闭的嘴唇,可能露出的牙齿,这些都预示着愤怒的到来。 悲伤: 嘴角下垂,眉毛内侧上扬,眼睑可能下垂,这些是悲伤的典型写照。 轻蔑: 单侧嘴角上扬,眼神轻微飘忽,这是最难捕捉却也极具杀伤力的表情之一。 第三部分:超越基本,解读混合与隐藏的情绪 现实中的情绪远比七种基本情感复杂,人们常常会混合表达,或者试图隐藏真实感受。 情绪的叠加与矛盾: 当一个人同时感到高兴又略带不安时,他们的表情会有何变化?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这种情绪的“混搭”。 伪装的表情: 人们为何会伪装情绪?如何识别那些“假笑”或“假哭”?我们将深入分析那些刻意控制的表情与真实流露之间的差异。 微表情的持续时间与强度: 一个瞬间闪过的表情与长时间维持的表情,其传递的信息可能截然不同。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时间和强度来判断情绪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情境的重要性: 微表情解读并非孤立的分析,必须结合当时的语境、对方的身份、过去的经历等才能做出准确判断。我们将强调情境在解读中的关键作用。 第四部分:微表情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掌握了微表情的解读技巧,您将能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这份智慧。 人际交往中的洞察: 建立信任: 通过识别对方的真诚,避免被欺骗,建立更健康的友谊。 化解冲突: 在争论中,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用更有效的方式进行沟通,避免误会加深。 提升沟通效率: 了解对方是否真的理解您的意思,及时调整沟通策略。 识别社交信号: 在聚会或会议中,快速判断他人对您的态度,以及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 职场中的竞争与合作: 面试官与求职者: 了解面试官的真实反应,优化您的回答;作为面试官,更深入地了解求职者的真实能力与心态。 谈判桌上的博弈: 洞察对方的让步意图、底线与真实决心,为谈判争取最大利益。 团队协作: 理解同事的压力与不满,更有效地进行团队管理和问题解决。 客户关系: 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与满意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家庭与情感关系: 理解伴侣: 即使对方不愿说出口,也能通过微表情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增进亲密感。 教育子女: 更早地发现孩子的情绪问题,及时给予关怀与引导。 处理家庭矛盾: 在家庭成员之间,用更平和、理解的方式处理分歧。 第五部分:练习与提升——成为微表情达人 解读微表情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的练习和细致的观察。 自我观察与反思: 了解自己不同情绪下的面部表现,是迈向理解他人情绪的第一步。 观察法: 鼓励您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身边人的面部表情,尤其是在他们不自觉的时刻。 观看影视作品: 电影和电视剧是绝佳的练习素材,您可以暂停画面,仔细分析角色的微表情。 利用碎片化时间: 在通勤、排队等时间,您可以回想刚刚观察到的表情,或是尝试在脑海中“回放”微表情的瞬间。 警惕误读: 强调微表情并非绝对,它们是线索,需要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过度解读或以偏概全。 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不再仅仅满足于听到对方说了什么,更能深入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说,以及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掌握微表情的智慧,就像拥有了一双“读心术”的眼睛,它将赋予您更强的洞察力、更敏锐的判断力,以及更卓越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这复杂而精彩的世界里,成为一个更懂他人、更懂自己的人,从而更好地“干成事”,实现自己的目标。 本书力求以最生动、最实用的方式,为您打开微表情这扇通往理解的大门。让我们一起,用眼睛去倾听,用表情去沟通,去感受人心的微妙起伏,去驾驭生活中的每一场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读心术”这类东西是有点半信半疑的,总觉得有点玄乎,但《不要给我耍心机:通过微表情看对人、干成事》这个书名,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痛点。我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交小白”,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经常感觉自己像个木头人,别人话里有话,我听不出来;别人脸色不好,我也看不懂,总得等事情闹大了才明白,那时候就晚了。这本书提到的“微表情”,听起来就很科学,而且听上去就比那些所谓的“读心术”靠谱得多。我一直觉得,人类的身体是诚实的,即使嘴上说一套,身体总会有细微的反应。而微表情,正是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实情感信号。我想象着,如果我能掌握这门技术,在面试的时候,就能判断出面试官是否真的对我的回答满意;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就能知道他们是否真的信任我,或者他们还有什么顾虑;甚至在和家人朋友相处时,也能更准确地捕捉到他们的情绪,给予更及时的关心和支持。这不仅仅是关于“不被骗”,更是关于“更好地理解”,是一种更高级的人际沟通智慧。这本书的第二个副标题“干成事”,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以为“情商高”的人,除了会说话,还会“看人”,能通过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策略。如果这本书真的能教会我这一点,那它简直就是我事业和生活中的“秘密武器”了。

评分

我一直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非常着迷,总觉得每个人身上都藏着许多未被发现的秘密。《不要给我耍心机:通过微表情看对人、干成事》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书名本身就非常有吸引力,“耍心机”这个词,触及了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的痛点,而“微表情”则提供了一种揭示真相的可能性。我常常觉得,语言是有欺骗性的,但人的身体,特别是面部表情,却很难完全控制。那些细微的、转瞬即逝的表情变化,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内心。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学习到如何捕捉和解读这些微表情。比如,当一个人说“我没事”的时候,他的眼神是否透露出悲伤?当一个人微笑着说“没关系”的时候,他的眉宇间是否带着一丝无奈?这些细节,往往是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真诚、是否隐藏真实情感的关键。这本书的“看对人”和“干成事”的结合,更是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识人”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运用识人技巧来更好地解决问题”的书。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根据对方的微表情,来调整我的沟通策略,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顾虑,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有效地与人合作,化解矛盾,达成目标。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软实力”的提升。

评分

《不要给我耍心机:通过微表情看对人、干成事》这个书名,简直像一道曙光,照亮了我一直以来在人际交往中的迷茫。我常常感觉自己像个“社交白痴”,别人说一套,做一套,我总是后知后觉,吃亏了才知道。特别是在职场上,那些含糊其辞的表述,那些看似友善却暗藏试探的眼神,都让我防不胜防。我迫切地渴望掌握一种能够洞察人心的能力,而“微表情”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充满了科学性和实用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像侦探一样,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面部肌肉运动,理解它们所代表的真实情绪和意图。想象一下,在面对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时,我能从他脸上微小的变化中,判断出他的诚意和决心;在和家人沟通时,我能捕捉到他们细微的情绪波动,给予最及时的安慰和支持。这是一种“不被表象迷惑”的能力,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在复杂的世界中,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做出更明智选择的能力。而“干成事”这个副标题,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不仅仅是“看人”,更要“用人”,用这些洞察力去化解矛盾,去达成目标,去成就一番事业。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秘籍”。

评分

我最近对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他人的书籍。《不要给我耍心机:通过微表情看对人、干成事》这本书名,简直就像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了解一个人,但其实可能只是看到了他想让我们看到的一面。那些隐藏在皮笑肉不笑背后的真实想法,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情绪信号,往往才是最关键的。这本书提到的“微表情”,让我觉得很有道理。毕竟,我们的大脑需要处理很多信息,有时候,一些细微的面部表情的变化,就是我们潜意识的一种表达。如果我能学会解读这些微表情,那么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我就不再那么容易被表面的言语所迷惑,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我设想,在工作场合,我可以通过微表情判断出我的同事是否真的赞同我的方案,或者他是否还有什么隐忧;在和客户沟通时,我能感知到他们是否真的信任我,或者他们还有哪些不确定的地方,从而调整我的沟通策略。这不仅仅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更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智慧。这本书的“干成事”这个落脚点,也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它不只是教你“看人”,更是教你如何运用这些信息去“解决问题”,去“达成目标”。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生存技能”。

评分

这本书名《不要给我耍心机:通过微表情看对人、干成事》一出现,就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我一直认为,人类的交流远不止于语言,那些细微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往往能透露出比语言更真实的信息。我是一个相对内向的人,在社交场合,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很难真正理解别人的想法,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误判而错失良机。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我的观察和理解,让我看到了可能存在的一条捷径。我特别期待学习如何捕捉那些“一闪而过”的微表情,理解它们背后所代表的情绪和意图。例如,在商务谈判中,对方脸上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可能就暗示着他们还在权衡利弊;在日常交往中,一个短暂的皱眉,可能说明对方对某个话题感到不适。这种能力,就像拥有了一副“透视眼”,能够帮助我在复杂的社会互动中,更清晰地认识他人,更准确地判断情势。这不仅仅是关于“识破”那些不真诚的人,更是关于“理解”更多元化的情感表达,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化解误会,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而“干成事”这个副标题,更是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它不仅仅停留于理论,更是将微表情的解读与实际行动联系起来,帮助我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这种洞察力,去解决问题,去达成目标。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渴望在各个领域都取得进步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评分

当我在书店里瞥见《不要给我耍心机:通过微表情看对人、干成事》这本书时,我的内心立刻涌起一股强烈的认同感。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个“情感迟钝”的人,在很多时候,我都无法准确捕捉到对方的情绪变化,也常常因为误解对方而陷入尴尬的境地。尤其是在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话里有话”的情况,或者对方的表情和言语并不一致,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我渴望能够拥有识别这些微妙信号的能力,能够看穿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意图。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我内心深处的诉求——“不要给我耍心机”,这不仅仅是对他人的一种警惕,更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而“通过微表情看对人”,更是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科学的方法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教会我识别那些稍纵即逝的面部表情,理解它们所代表的心理活动。如果我能掌握这一点,那么在面对不同的人时,我就能更准确地判断他们的性格、意图和情绪状态,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应对。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提升社交技巧,更是提升我辨别人际关系的能力,让我能够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化解潜在的冲突,建立更真诚、更稳固的关系。而“干成事”这个副标题,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我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微表情的解读技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评分

当我看到《不要给我耍心机:通过微表情看对人、干成事》的书名时,我内心深处被深深触动了。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多时候是被表面的语言所掩盖的。那些隐藏在微笑背后的真实情绪,那些不经意间流露的眼神,才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真实想法的信号。我常常在想,如果我能够掌握识别这些“微表情”的能力,那该多好?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让我能够训练自己的观察力,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面部表情变化,并理解它们所代表的心理活动。比如,我希望能学会分辨出,当一个人说“我没事”的时候,他是在真心安慰,还是在试图隐藏内心的痛苦。我希望能学会判断,当一个人在谈判中表现出“自信”时,他的微表情是否真的支持他的说法,还是只是在故作姿态。这不仅仅是为了“不被骗”,更是为了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他人,从而建立更真诚、更有效的沟通。而“干成事”这个副标题,更是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它不仅仅停留在“看人”的层面,更是将这种洞察力与实际的“成事”相结合,教会我们如何运用这些信息,去解决问题,去达成目标,去在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提升自我、优化人际关系、实现个人价值的绝佳机会。

评分

读到《不要给我耍心机:通过微表情看对人、干成事》的书名,我脑子里立刻闪过了无数个场景。那些在工作会议上,领导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瞥,眼神里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赞许?还是不满?那些在社交场合,看似热情洋溢的笑脸背后,是否隐藏着敷衍和虚伪?我一直是个比较敏感的人,但有时候敏感过了头,又会陷入自己的猜想,反而无法准确判断。这本书,给了我一个看似科学、却又充满实用价值的视角。我希望能通过它,学会识别那些稍纵即逝的面部肌肉变化,理解它们背后所代表的情绪信号。我希望当我与人交流时,不再仅仅是听他们说了什么,更能“看到”他们真正想表达什么。这不仅仅是关于“识破”谎言,更是关于“理解”情感,是关于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建立更真实、更有效的连接。想象一下,在和新认识的朋友交往时,能够通过他们微表情的细微变化,快速判断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好恶;在处理一些棘手的合作项目时,能够从对方的表情中捕捉到关键的顾虑,从而对症下药,提出更具说服力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见微知著”的能力,一种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拨开迷雾,看清本质的智慧。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不被骗”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人,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的书。

评分

读到《不要给我耍心机:通过微表情看对人、干成事》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正是我需要的!”。我一直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是个“门外汉”,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别人是真的开心,还是在敷衍;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赞同,还是在保留意见。这种不确定性,让我感到非常焦虑。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方向,一个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理解他人的可能。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学习到识别那些最细微、最普遍的微表情,并且了解它们背后的含义。例如,我想知道,在对方眉毛瞬间上扬时,他是否真的感到惊讶,还是在假装?当他的嘴角不自觉地向下撇时,他是否真的感到不悦,还是只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理解这些,对我来说,将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我设想,在与同事协作时,我能通过微表情判断出他们对某个提案的真实看法,从而更好地调整我们的计划;在与朋友交往时,我能更准确地捕捉到他们情绪的细微变化,给予最恰当的回应。这不仅仅是为了“不被骗”,更是为了能够建立更真诚、更深入的人际关系。而“干成事”这个副标题,则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际应用价值。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运用这些微表情的洞察力,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更好地化解人际中的障碍,从而在各个方面都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评分

这本书,我真是太想拥有一本了!光是书名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不要给我耍心机”,这不就是我一直想掌握的技能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表述,或是那些言不由衷的笑容,让人捉摸不透。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这些隐藏在表情背后的秘密世界。想象一下,在商务谈判中,对方脸上那一闪而过的微小表情,可能就泄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犹豫不决,还是胸有成竹?在朋友聚会时,谁在假装开心,谁在真心赞赏,通过微表情都能一目了然。更别提在亲密关系中,理解伴侣那些细微的情绪波动,对建立更深厚的信任至关重要。这本书承诺的“通过微表情看对人”,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够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游刃有余、更少踩坑的“超能力”。我迫不及待地想学习如何解读那些转瞬即逝的面部肌肉运动,理解它们所代表的微妙情感。它不仅仅是关于“识破”别人,更重要的是关于“理解”别人,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连接,解决问题,甚至化解冲突。这种能够洞察人心的能力,对于提升情商,优化人际关系,绝对是价值连城。我坚信,这本书一定会成为我案头必备的读物,每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让我的人生少走弯路,多一些真诚,少一些猜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