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莫名其妙的叛逆是否讓你感到手足無措?升入初中後孩子突然間的成績落差是否讓你感到彷徨迷惘?想和孩子談談身體發育的問題又是否麵臨著諸多尷尬?《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這是一本兼具理論性與可操作性的傢庭教育圖書,它直麵孩子青春期時可能齣現的種種問題,告訴傢長如何放輕鬆,以平和的心態、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從兒童成長為少年。
1. 一句肯定勝過十句嘮叨。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父母應充分認可孩子的努力,再問問孩子是怎麼取得成功的,給他一個自我贊美的機會。
2.聰明的父母,會讓十幾歲的孩子感到自己越來越可有可無。他們會冷靜地旁觀孩子的成長過程,控製著自己過多介入的欲望。
3.雙性化的人具有更強的適應性,能夠依據當前情境的要求調整自己的行為。雙性化的青少年具有更高的自尊,而且比錶現齣傳統性彆特徵的同伴更受歡迎,適應狀況也更為良好。
4.少年一天天長大,終有一天他會離開父母去獨立生活。誰學會瞭獨立,誰就能夠找到自己的幸福。父母對孩子所有的教育和培養都是為瞭他能夠從容麵對獨立這一天。
5.情感的發展是十分自然的事,也是十分美好的事。如果少年對某個特定的異性産生瞭超齣友誼的情感,父母也不必緊張,不要認為它是“早戀”,也不要從成人的視角給孩子的感情下定義,非要說成是友誼。
七年級是孩子人生的轉摺期,一方麵他們告彆瞭無憂無慮的童年,開始進入躁動、煩惱的青春期;另一方麵,孩子在學業上由小學升入中學,新的環境、新的規則、新的知識接踵而來,孩子的適應性成為成長的關鍵。麵對七年級孩子的諸多變化,不少父母會驚呼:孩子忽然一下子長大瞭!本書立足於Z前沿的傢庭教育研究成果,從幫助少年適應身體新變化、引導少年邁上學習新颱階、支持少年踏上自我探尋之路、主動調整親子關係等方麵入手,戳中七年級孩子傢庭教育中的痛點,幫助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
硃永新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傢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教育實驗發起人,中國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
孫雲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傢庭教育首席專傢、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傢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劉秀英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傢庭教育研究所所長,《少年兒童研究》雜誌主編,編審,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秘書長。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
上海師範大學
新傢庭教育研究院
資深專傢團隊
精彩觀點:
1.一句肯定勝過十句嘮叨。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父母應充分認可孩子的努力,再問問孩子是怎麼取得成功的,給他一個自我贊美的機會。
2.聰明的父母,會讓十幾歲的孩子感到自己越來越可有可無。他們會冷靜地旁觀孩子的成長過程,控製著自己過多介入的欲望。
3.雙性化的人具有更強的適應性,能夠依據當前情境的要求調整自己的行為。雙性化的青少年具有更高的自尊,而且比錶現齣傳統性彆特徵的同伴更受歡迎,適應狀況也更為良好。
4.少年一天天長大,終有一天他會離開父母去獨立生活。誰學會瞭獨立,誰就能夠找到自己的幸福。父母對孩子所有的教育和培養都是為瞭他能夠從容麵對獨立這一天。
5.情感的發展是十分自然的事,也是十分美好的事。如果少年對某個特定的異性産生瞭超齣友誼的情感,父母也不必緊張,不要認為它是“早戀”,也不要從成人的視角給孩子的感情下定義,非要說成是友誼。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
上海師範大學
新傢庭教育研究院
資深專傢團隊
第一章?少年正值青春期?/1
1. 認識七年級少年?/2
2. 揭秘青春期?/8
3. 調整傢庭係統?/11
第二章?幫助少年適應身體新變化?/15
1. 外貌成為關注的焦點?/16
2. 迎接女孩成長的裏程碑:月經?/25
3. 迎接男孩成長的裏程碑:遺精?/32
第三章?引導少年邁上學習新颱階?/36
1. 平穩度過入學適應期?/37
2. 提高自主學習能力?/43
3. 引導學科均衡發展?/52
第四章?鼓勵少年融入新校園?/58
1. 在集體活動中融入?/59
2
2. 在自我管理中提升?/65
3. 在規則中成長?/73
第五章?協助少年建構人際關係?/79
1. 師生關係進入疏遠期?/80
2. 朋友關係進入親密期?/86
3. 異性交往進入微妙期?/95
第六章?支持少年踏上探尋自我之路?/101
1. 自信地探索自我?/102
2. 做情緒的主人?/108
3. 突破性彆刻闆印象的束縛?/114
第七章?主動調整親子關係?/121
1. 由上下關係轉為平等關係?/122
2. 好的親子關係應當親密有間?/129
3. 挑剔是青春期親子關係的“頭號敵人”?/136
第八章?過健康、有趣、負責的生活?/143
1. 健康行為的塑造期?/144
2. 休閑趣味的培養期?/151
3. 責任品質的形成期?/160
??? ? 3
第九章?你問我答?/165
1. 孩子成績一般,該不該當班乾部??/166
2. 孩子上七年級瞭,學習成績與小學相比有落差,怎麼辦?
?/167
3. 兒子個頭不高,被同學嘲笑,怎麼辦??/168
4. 孩子考試作弊,怎麼辦??/170
5. 孩子發育早,為身體變化而苦惱,怎麼辦??/171
6. 我懷疑孩子早戀瞭,怎麼辦??/172
7. 我和丈夫想生二胎,但孩子反應過激,怎麼辦??/174
8. 孩子過於內嚮,不敢問問題,怎麼辦??/175
9. 孩子與父母交流越來越少,脾氣還越來越大,怎麼辦?
?/177
10. 孩子沉迷漫畫書,怎麼辦??/178
11. 孩子對批評反應過大,怎麼辦??/180
主要參考文獻?/ 181
後記?/ 182
9 .
孩子與父母交流越來越少,脾氣還越來越大,怎麼辦?
我是一個 13 歲男孩的媽媽。我先生工作特彆忙,經常齣差,孩
子從小到大幾乎是我一個人帶大的。兒子上初中後,跟我說話越來
越少,每天迴到傢就把自己關到屋裏,叫都叫不齣來。我讓他做什
麼,他從來不聽,還經常衝我發脾氣。看著長得又高又壯的兒子,
我意識到,應該讓先生多管管孩子瞭。可他卻說,沒教好孩子都是
我的錯。太令我生氣瞭!我該怎麼辦?
在大多數傢庭中,母親承擔著主要的教養職責。但身為女性,
教育兒子似乎要睏難得多。尤其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後,男性的特徵
愈加明顯,母親無法用自身的成長經曆去理解兒子的特點、感受和
需求,所以在傢庭教育中往往感覺睏難重重。
而父親是男孩生命中最親密、最直接的男性榜樣,他可以用男
性的方式迴應兒子成長的獨特需求。一個負責任的父親身上所展現
的責任感與男性魅力,是男孩成長中極其寶貴的養料。而如果缺少
來自父親的教育、保護和支持,男孩可能變得軟弱、焦慮、易怒,
缺少規則意識,在麵對壓力時,也更容易放棄。
但不幸的是,在傢庭教育中,“父親缺席”的現象非常普遍。由
於傳統觀念和現實的影響,父親在傢庭教育上的參與,被主動或被
動隔離、削弱甚至剝奪。一些父親抵抗子女教育,是因為他們不知
道如何陪伴孩子、與孩子交談。
事實上,父親未必是用語言與孩子交流,他可以用玩鬧、運動
與兒子交流。妻子可以多鼓勵丈夫帶兒子去運動,遊泳、打籃球、
踢足球、騎車、攀岩、釣魚、遠足等,都能讓父親和兒子在運動中
發展父子關係,獲得情感和精神上的滿足。在兒子經曆挫摺或睏難
的時候,尤其需要父親的鼓勵和支持。要讓兒子知道父親為他驕傲,
這是他自信的來源,使他在生活中勇於接受挑戰,堅韌不拔。妻子
可以給丈夫推薦一些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書籍,但不要挑剔丈夫陪伴
或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免打擊他的熱情。
父母一旦形成養育聯盟,就能在教育青春期孩子的過程中,相
互支持,用兩性的視角更全麵地關照孩子的成長。
讀到《這樣 पाण्या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這個書名,我立刻産生瞭一種強烈的共鳴。七年級,那是孩子人生中一個特彆的階段,他們開始擁有自己的想法,對周圍的世界充滿瞭好奇,同時也麵臨著學業、社交、自我認同等多方麵的挑戰。作為父母,我們既想成為孩子最堅實的後盾,又怕過度保護會阻礙他們的成長。 我非常好奇書中關於如何與七年級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親子關係的內容。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不太喜歡被說教,更希望被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我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有效的溝通策略,比如如何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聲音,如何在他們犯錯時給予恰當的引導,而不是一味地批評指責。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麵對挑戰的經驗,讓我們在給予孩子關愛和支持的同時,也能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書名中“剛剛好”這三個字,恰恰點齣瞭育兒中最難拿捏的尺度,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成為一個更懂孩子、更會愛孩子的父母。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一齣現,就深深吸引瞭我,仿佛觸及瞭許多傢長內心最柔軟也最糾結的部分。我想,每個身處孩子青春期啓濛階段的父母,都曾有過類似的睏惑與掙紮:在即將告彆童真、步入復雜世界的孩子麵前,我們該如何界定“剛剛好”的愛?是放手讓他們去闖,還是緊緊守護,以免他們跌倒?這本書的齣現,像是一盞適時亮起的路燈,照亮瞭這條充滿未知與挑戰的育兒之路。 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探討那些細微卻至關重要的親子溝通技巧。七年級,這個年紀的孩子,心思開始變得細膩而敏感,他們渴望被理解,卻又常常用一種看似叛逆的方式來錶達。我猜想,書中或許會分享一些行之有效的對話模式,例如如何在孩子錶達不滿時,不急於否定,而是先耐心傾聽,用同理心去感受他們的情緒;又比如,在製定規則時,如何巧妙地引導孩子參與,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獨立思考的空間。我期待書中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提供大量生動真實的案例,讓我能從中找到共鳴,並從中學習如何在日常的點滴中,將“剛剛好”的愛滲透進每一個瞬間,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無條件的愛,同時也能培養他們的自主與責任。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喚起瞭我內心深處對於陪伴孩子成長的復雜情感。進入七年級,意味著孩子正站在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摺點,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開始初步形成,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可能伴隨著對未知的不安。而作為父母,我們最希望的是能在這段時期給予他們最恰當的支持和引導,既不扼殺他們的個性,也不讓他們迷失方嚮。 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平衡“管束”與“放手”的智慧。七年級的孩子,已經不再是完全依賴父母的小孩,他們開始渴望獨立,想要自己做決定,但有時卻又因為缺乏經驗而顯得莽撞。如何在他們需要支持時伸齣援手,在他們渴望獨立時給予空間,這其中的分寸拿捏非常考驗父母的智慧。我期待書中能夠探討一些具體的策略,例如如何與孩子有效協商,如何鼓勵他們承擔選擇的後果,以及如何在他們犯錯時,給予建設性的反饋而非嚴厲的指責。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重新審視和調整育兒方式的契機,讓我能更清晰地認識到,“剛剛好”的愛,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隨著孩子的成長而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
評分《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這個書名,直擊瞭很多傢長的心。七年級,一個承前啓後的年級,孩子們身上童稚未脫,卻又開始展現齣青春期的懵懂與獨立。我們作為父母,看著他們一點點長大,既欣慰又緊張,生怕自己的愛過多或過少,都會對他們産生不好的影響。 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變化。這個年紀的孩子,情緒往往比較波動,有時會因為小事而煩惱,有時又會對生活充滿熱情。父母如何理解和接納這些變化,如何在他們遇到挫摺時給予安慰,在他們取得進步時給予鼓勵,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實用的心理學知識,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學會用更溫和、更有效的方式與他們溝通,避免因為誤解和衝突而傷害親子關係。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透露著一種智慧和平衡,它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如何愛”,而是強調“剛剛好”的愛,這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成為我在陪伴孩子度過這個特殊時期裏的重要指引。
評分《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這個書名,直接觸動瞭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七年級,孩子開始走嚮獨立的 adolescence,他們身上既有童真的影子,也開始顯露齣青春期的特質。作為父母,我們既希望給予他們足夠的愛和支持,又害怕自己的方式會成為他們的負擔,或者讓他們錯失成長的機會。 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於如何處理七年級孩子在學業和社交壓力下的情緒的文章。這個年紀的孩子,學業的壓力逐漸增大,社交圈也開始發生變化,他們可能會遇到挫摺、感到迷茫、甚至産生焦慮。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方法,幫助我們理解孩子的情緒,並學會如何有效地安撫他們,引導他們積極麵對挑戰。我期待書中能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社交習慣的建議,讓我們能夠在這個關鍵時期,給予他們恰到好處的引導,而不是包辦一切。這本書的標題充滿瞭智慧和溫度,它暗示著一種恰到好處的界限和適度的關懷,這正是我一直在摸索和學習的,相信這本書會帶給我很多寶貴的啓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