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莫名其妙的叛逆是否让你感到手足无措?升入初中后孩子突然间的成绩落差是否让你感到彷徨迷惘?想和孩子谈谈身体发育的问题又是否面临着诸多尴尬?《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这是一本兼具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的家庭教育图书,它直面孩子青春期时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告诉家长如何放轻松,以平和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从儿童成长为少年。
1. 一句肯定胜过十句唠叨。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应充分认可孩子的努力,再问问孩子是怎么取得成功的,给他一个自我赞美的机会。
2.聪明的父母,会让十几岁的孩子感到自己越来越可有可无。他们会冷静地旁观孩子的成长过程,控制着自己过多介入的欲望。
3.双性化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依据当前情境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双性化的青少年具有更高的自尊,而且比表现出传统性别特征的同伴更受欢迎,适应状况也更为良好。
4.少年一天天长大,终有一天他会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谁学会了独立,谁就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父母对孩子所有的教育和培养都是为了他能够从容面对独立这一天。
5.情感的发展是十分自然的事,也是十分美好的事。如果少年对某个特定的异性产生了超出友谊的情感,父母也不必紧张,不要认为它是“早恋”,也不要从成人的视角给孩子的感情下定义,非要说成是友谊。
七年级是孩子人生的转折期,一方面他们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开始进入躁动、烦恼的青春期;另一方面,孩子在学业上由小学升入中学,新的环境、新的规则、新的知识接踵而来,孩子的适应性成为成长的关键。面对七年级孩子的诸多变化,不少父母会惊呼:孩子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本书立足于Z前沿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从帮助少年适应身体新变化、引导少年迈上学习新台阶、支持少年踏上自我探寻之路、主动调整亲子关系等方面入手,戳中七年级孩子家庭教育中的痛点,帮助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朱永新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刘秀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编审,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
新家庭教育研究院
资深专家团队
精彩观点:
1.一句肯定胜过十句唠叨。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应充分认可孩子的努力,再问问孩子是怎么取得成功的,给他一个自我赞美的机会。
2.聪明的父母,会让十几岁的孩子感到自己越来越可有可无。他们会冷静地旁观孩子的成长过程,控制着自己过多介入的欲望。
3.双性化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依据当前情境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双性化的青少年具有更高的自尊,而且比表现出传统性别特征的同伴更受欢迎,适应状况也更为良好。
4.少年一天天长大,终有一天他会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谁学会了独立,谁就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父母对孩子所有的教育和培养都是为了他能够从容面对独立这一天。
5.情感的发展是十分自然的事,也是十分美好的事。如果少年对某个特定的异性产生了超出友谊的情感,父母也不必紧张,不要认为它是“早恋”,也不要从成人的视角给孩子的感情下定义,非要说成是友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
新家庭教育研究院
资深专家团队
第一章?少年正值青春期?/1
1. 认识七年级少年?/2
2. 揭秘青春期?/8
3. 调整家庭系统?/11
第二章?帮助少年适应身体新变化?/15
1. 外貌成为关注的焦点?/16
2. 迎接女孩成长的里程碑:月经?/25
3. 迎接男孩成长的里程碑:遗精?/32
第三章?引导少年迈上学习新台阶?/36
1. 平稳度过入学适应期?/37
2.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3
3. 引导学科均衡发展?/52
第四章?鼓励少年融入新校园?/58
1. 在集体活动中融入?/59
2
2. 在自我管理中提升?/65
3. 在规则中成长?/73
第五章?协助少年建构人际关系?/79
1. 师生关系进入疏远期?/80
2. 朋友关系进入亲密期?/86
3. 异性交往进入微妙期?/95
第六章?支持少年踏上探寻自我之路?/101
1. 自信地探索自我?/102
2. 做情绪的主人?/108
3. 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114
第七章?主动调整亲子关系?/121
1. 由上下关系转为平等关系?/122
2. 好的亲子关系应当亲密有间?/129
3. 挑剔是青春期亲子关系的“头号敌人”?/136
第八章?过健康、有趣、负责的生活?/143
1. 健康行为的塑造期?/144
2. 休闲趣味的培养期?/151
3. 责任品质的形成期?/160
??? ? 3
第九章?你问我答?/165
1. 孩子成绩一般,该不该当班干部??/166
2. 孩子上七年级了,学习成绩与小学相比有落差,怎么办?
?/167
3. 儿子个头不高,被同学嘲笑,怎么办??/168
4. 孩子考试作弊,怎么办??/170
5. 孩子发育早,为身体变化而苦恼,怎么办??/171
6. 我怀疑孩子早恋了,怎么办??/172
7. 我和丈夫想生二胎,但孩子反应过激,怎么办??/174
8. 孩子过于内向,不敢问问题,怎么办??/175
9. 孩子与父母交流越来越少,脾气还越来越大,怎么办?
?/177
10. 孩子沉迷漫画书,怎么办??/178
11. 孩子对批评反应过大,怎么办??/180
主要参考文献?/ 181
后记?/ 182
9 .
孩子与父母交流越来越少,脾气还越来越大,怎么办?
我是一个 13 岁男孩的妈妈。我先生工作特别忙,经常出差,孩
子从小到大几乎是我一个人带大的。儿子上初中后,跟我说话越来
越少,每天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到屋里,叫都叫不出来。我让他做什
么,他从来不听,还经常冲我发脾气。看着长得又高又壮的儿子,
我意识到,应该让先生多管管孩子了。可他却说,没教好孩子都是
我的错。太令我生气了!我该怎么办?
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承担着主要的教养职责。但身为女性,
教育儿子似乎要困难得多。尤其当儿子进入青春期后,男性的特征
愈加明显,母亲无法用自身的成长经历去理解儿子的特点、感受和
需求,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感觉困难重重。
而父亲是男孩生命中最亲密、最直接的男性榜样,他可以用男
性的方式回应儿子成长的独特需求。一个负责任的父亲身上所展现
的责任感与男性魅力,是男孩成长中极其宝贵的养料。而如果缺少
来自父亲的教育、保护和支持,男孩可能变得软弱、焦虑、易怒,
缺少规则意识,在面对压力时,也更容易放弃。
但不幸的是,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席”的现象非常普遍。由
于传统观念和现实的影响,父亲在家庭教育上的参与,被主动或被
动隔离、削弱甚至剥夺。一些父亲抵抗子女教育,是因为他们不知
道如何陪伴孩子、与孩子交谈。
事实上,父亲未必是用语言与孩子交流,他可以用玩闹、运动
与儿子交流。妻子可以多鼓励丈夫带儿子去运动,游泳、打篮球、
踢足球、骑车、攀岩、钓鱼、远足等,都能让父亲和儿子在运动中
发展父子关系,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在儿子经历挫折或困难
的时候,尤其需要父亲的鼓励和支持。要让儿子知道父亲为他骄傲,
这是他自信的来源,使他在生活中勇于接受挑战,坚韧不拔。妻子
可以给丈夫推荐一些教育青春期孩子的书籍,但不要挑剔丈夫陪伴
或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免打击他的热情。
父母一旦形成养育联盟,就能在教育青春期孩子的过程中,相
互支持,用两性的视角更全面地关照孩子的成长。
这本书的标题《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唤起了我内心深处对于陪伴孩子成长的复杂情感。进入七年级,意味着孩子正站在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伴随着对未知的不安。而作为父母,我们最希望的是能在这段时期给予他们最恰当的支持和引导,既不扼杀他们的个性,也不让他们迷失方向。 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平衡“管束”与“放手”的智慧。七年级的孩子,已经不再是完全依赖父母的小孩,他们开始渴望独立,想要自己做决定,但有时却又因为缺乏经验而显得莽撞。如何在他们需要支持时伸出援手,在他们渴望独立时给予空间,这其中的分寸拿捏非常考验父母的智慧。我期待书中能够探讨一些具体的策略,例如如何与孩子有效协商,如何鼓励他们承担选择的后果,以及如何在他们犯错时,给予建设性的反馈而非严厉的指责。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调整育儿方式的契机,让我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刚刚好”的爱,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
评分《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这个书名,直击了很多家长的心。七年级,一个承前启后的年级,孩子们身上童稚未脱,却又开始展现出青春期的懵懂与独立。我们作为父母,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既欣慰又紧张,生怕自己的爱过多或过少,都会对他们产生不好的影响。 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这个年纪的孩子,情绪往往比较波动,有时会因为小事而烦恼,有时又会对生活充满热情。父母如何理解和接纳这些变化,如何在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安慰,在他们取得进步时给予鼓励,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用更温和、更有效的方式与他们沟通,避免因为误解和冲突而伤害亲子关系。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透露着一种智慧和平衡,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如何爱”,而是强调“刚刚好”的爱,这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成为我在陪伴孩子度过这个特殊时期里的重要指引。
评分读到《这样 पाण्या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这个书名,我立刻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七年级,那是孩子人生中一个特别的阶段,他们开始拥有自己的想法,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同时也面临着学业、社交、自我认同等多方面的挑战。作为父母,我们既想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又怕过度保护会阻碍他们的成长。 我非常好奇书中关于如何与七年级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亲子关系的内容。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不太喜欢被说教,更希望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有效的沟通策略,比如如何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如何在他们犯错时给予恰当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面对挑战的经验,让我们在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书名中“刚刚好”这三个字,恰恰点出了育儿中最难拿捏的尺度,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成为一个更懂孩子、更会爱孩子的父母。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一出现,就深深吸引了我,仿佛触及了许多家长内心最柔软也最纠结的部分。我想,每个身处孩子青春期启蒙阶段的父母,都曾有过类似的困惑与挣扎:在即将告别童真、步入复杂世界的孩子面前,我们该如何界定“刚刚好”的爱?是放手让他们去闯,还是紧紧守护,以免他们跌倒?这本书的出现,像是一盏适时亮起的路灯,照亮了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育儿之路。 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探讨那些细微却至关重要的亲子沟通技巧。七年级,这个年纪的孩子,心思开始变得细腻而敏感,他们渴望被理解,却又常常用一种看似叛逆的方式来表达。我猜想,书中或许会分享一些行之有效的对话模式,例如如何在孩子表达不满时,不急于否定,而是先耐心倾听,用同理心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又比如,在制定规则时,如何巧妙地引导孩子参与,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独立思考的空间。我期待书中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让我能从中找到共鸣,并从中学习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将“刚刚好”的爱渗透进每一个瞬间,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无条件的爱,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与责任。
评分《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这个书名,直接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七年级,孩子开始走向独立的 adolescence,他们身上既有童真的影子,也开始显露出青春期的特质。作为父母,我们既希望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支持,又害怕自己的方式会成为他们的负担,或者让他们错失成长的机会。 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如何处理七年级孩子在学业和社交压力下的情绪的文章。这个年纪的孩子,学业的压力逐渐增大,社交圈也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可能会遇到挫折、感到迷茫、甚至产生焦虑。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孩子的情绪,并学会如何有效地安抚他们,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挑战。我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社交习惯的建议,让我们能够在这个关键时期,给予他们恰到好处的引导,而不是包办一切。这本书的标题充满了智慧和温度,它暗示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界限和适度的关怀,这正是我一直在摸索和学习的,相信这本书会带给我很多宝贵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