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

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钩 著
图书标签:
  • 金庸
  • 武侠
  • 历史
  • 社会
  • 文化
  • 中国
  • 文学
  • 人物
  • 江湖
  • 传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99080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547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纯质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聪明俏丽的黄蓉会每天洗澡吗?大侠杨过带刀不犯法吗?虚竹是不是一个奴隶主?江湖中有没有同性之恋?镖局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武侠世界的武功为什么会越来越退化?读金庸武侠小说时,你也许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本书正是从社会史的角度翻入金庸的武侠世界,借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一部分生动细节,进行社会生活史方面的考证,为读者打开一扇观察古人社会生活的窗口。

全书共分为日常生活?日用品、服饰?化妆、美食?饮品、婚恋?生育、商业?财富、武器?武功、社会?制度七部分42篇文章,带你全面解密金庸小说中的江湖,领略真实的“武侠世界”。


作者简介

吴钩,1975年生,资深媒体人,知名宋史研究学者。自号“宋粉”,是一位讲“故事”的能人。作者既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又有一往而深的情趣,其作品基本都是围绕着宋代展开的。他的叙事风格犹如一位历史深处的拾荒者,总在别人不留意的地方找到吉光片羽。读他的书你总是惊异中带着欣喜,笑容满面地收获了许多。他出版的《生活在宋朝》《宋:现代社会的拂晓》《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等著作都颇受市场欢迎,为宋代领域的研究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目录

第一辑:日常卫生·日用品

01、杨过如何剪指甲

02、梅超风怎么如厕

03、行走江湖的侠女们怎么洗澡

04、大侠们每天会刷牙吗

05、小龙女如何处理月事

06、行走江湖是不是要随身带着火折子

第二辑:服饰·化妆

07、契丹人的胸膛真有一个狼头刺青吗

08、黄蓉会穿什么内衣

09、小昭怎么换衣服

10、张无忌会给赵敏怎么画眉

11、韦小宝哪里懂得宋人簪花的时尚

12、江湖儿女不缠足

第三辑:美食·饮品

13、段誉饮的是什么茶

14、乔峰喝的是什么酒

15、黄蓉的厨艺在宋朝很厉害吗

16、洪七公有福了,可以吃到那么多的美食

17、曲灵风能不能吃到花生米

18、张翠山在冰火岛住了那么多年,为什么不会得坏血病

第四辑:婚恋·生育

19、郭靖应该怎么向黄药师提亲

20、郭靖黄蓉怎么避孕

21、欧阳锋与嫂子私通,会受什么刑罚

22、张无忌悔婚,周芷若能起诉他吗

23、韦小宝是不是犯了重婚罪

24、江湖中有没有同性之恋

第五辑:商业·财富

25、郭靖第一次请黄蓉吃饭花了多少钱

26、韦小宝贪污了多少钱

27、韦小宝真的可以从怀里掏出一大叠银票吗

28、镖局是个什么组织

29、丐帮帮主的财富知多少

30、江湖门派的经济来源

第六辑:武器·武功

31、为什么剑客与刀客给我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32、大侠们成天带着一把刀,不犯法吗

33、为什么武侠世界的武功越来越退化

34、什么才是冷兵器时代的大杀器

35、宋朝全民爱相扑

36、为什么你会觉得太监的武功高深莫测

第七辑:社会·制度

37、为什么说朱元璋时代的江湖很寂寞

38、为什么说江湖社会形成于北宋

39、乔峰真要生在宋朝,又何必自杀

40、虚竹是不是一个奴隶主

41、金庸小说里为什么没有基督徒

42、袁承志能够在海外创建一个共和国吗


精彩书摘

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独臂的杨过单身过了十六年,他是怎么剪指甲的?这是江湖上流传甚广的“金庸学三大不解之题”之一。另外两道“不解之题”是:《倚天屠龙记》中的小昭,脚脖子被铁链锁住了,她是怎么换内裤的?《射雕英雄传》中的梅超风,练了“九阴白骨爪”,指甲暴长,解手后又怎么擦屁股?

与“杨过剪指甲”难题相关的问题还有:在杨过那个时代,指甲钳显然还没有发明出来,人们究竟需不需要剪指甲啊?如果需要,又是用什么工具来剪指甲呢?

人类当然需要剪指甲,不论是今人,还是古人。我们人体的组织,如牙齿的长度、骨头的长度、耳廓的大小、内脏的大小,发育到一定程度,便不再生长,只有头发与指甲,可以维持终生生长。指甲如果不剪,它们就会不停地长长长(zhǎng),长(zhǎng)长长(cháng),长长长(cháng),给你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举个例子,你弹过吉他吧?弹吉他需要留一点指甲,但指甲也不宜过长。有一位明朝人写了一本《弹琴杂说》,其中就特别提到,弹琴之人,“指甲不宜长,只留一米许,甲肉要相半,其声不枯。”这里的“一米”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度单位,而是指“一粒米”那么长。我们去看宋徽宗绘画的《听琴图》,图中的弹琴者,指甲修剪得非常整齐,差不多就是“一粒米”长。

猫科动物的利爪、啮齿类动物的牙齿,也都能够终生生长,动物解决爪牙过长的方法是磨损,不停地挠硬物,或者不停地啃木头。我们可以想象,生活在石器时代的人们,也是通过磨石头来防止指甲过长的。金属器具发明之后,人类慢慢学会了用刀片来削短指甲(古龙笔下的李寻欢,就常常用他的飞刀修指甲),或者用锉刀来磋磨指甲。当然,在指甲钳发明之前,最常见的修指甲工具是剪刀。

中国的剪刀,又称铰刀,铰,交也,“剪刀两刀相交,故名交刀耳”(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相传剪刀为鲁班发明,但从出土的实物来看,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剪刀来自西汉初期,是交股剪刀,其形制跟现在的U形剪刀有点接近。

交股剪刀是汉代至五代的主流剪刀形制。简单的力学知识告诉我们,这种剪刀用起来比较费力。不过如果用来剪指甲,无疑是绰绰有余的。五代之后,带有支轴的双股式剪刀兴起,由于应用了杠杆原理,用双股式剪刀剪东西会更省力一些。长沙出土的一把五代时期的双股式剪刀,从形制看,已经跟今天我们常用的剪刀没有什么区别了。

那么你又如何证明古人用剪刀修剪指甲呢?毕竟剪刀是用来裁剪布匹、纸张的。

好,我们先来看看明末清初董以宁写的一首小词《兰陵王》,里面写道:“先将榴齿微微刷,取绣绒银剪,轻修指甲,归来戏把檀郎招。”说的是,一名闺中女子与情郎约会前,细心梳洗,刷了牙,剪了指甲。在古代女性的梳妆盒内,是少不了这么一把修剪指甲用的小剪刀的。一首元曲也写道:“粉云香脸试搽,翠烟腻眉学画,红酥润冰笋手,乌金渍玉粳牙,鬓拢宫鸦。改样儿新鞋袜,挑粉垢修指甲。收拾得所事儿温柔,妆点得诸余里颗恰。”(乔吉《一枝花·杂情》)修剪指甲,这是古时女性妆扮的基本功。


前言/序言


书名:侠骨柔情:武侠小说中的社会变迁与人性光辉 作者:[此处留空,或填写虚构作者名]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一部特定的武侠小说,而是以一个更宏大的视角,对武侠文学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梳理。它旨在探讨在那个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江湖叙事背后,隐藏着哪些深刻的社会图景、时代思潮以及复杂的人性挣扎。我们将穿越不同历史时期,从古典武侠的萌芽到现代武侠的繁盛,考察武侠精神如何作为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社会脉络、政治气候与道德伦理的演变。 第一部分:江湖的社会学解码 武侠世界,看似脱离现实,实则与社会结构紧密相连。本章将着重探讨武侠小说中“江湖”这一概念的社会学意义。江湖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隐秘空间,更是一种社会秩序的替代性构建。它反映了主流社会秩序失效或无法触及时,民间对公平与正义的朴素诉求。 我们将分析武侠小说中的门派制度,它们如何模仿或讽刺现实中的宗族、帮会乃至政治集团。门规、师徒传承、帮派间的倾轧与结盟,无不映射着现实世界中权力运作的逻辑、阶层固化与流动性的困境。例如,一些小说中对“名门正派”的歌颂与批判,揭示了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精英阶层对道德制高点的争夺与维护,以及底层人士在权力结构下的挣扎与反抗。 此外,书中还会详细考察武侠小说中“侠义”标准的演变。从早期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朴素道德,到后期对家国大义、民族情仇的复杂融入,这种标准的变迁,正是社会价值体系重塑过程的缩影。侠客的行侠仗义,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矛盾紧密挂钩,他们是社会不公的修正者,也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 第二部分:权力、阶层与身份的重构 武侠小说是理解中国传统社会阶层观念的一个绝佳切口。在这个世界里,传统意义上的士农工商的身份标签往往被武功高低这一更具流动性的标准所取代。 本书将深入分析“出身论”与“能力论”在武侠世界中的博弈。一些出身卑微的孤儿,通过不懈努力或奇遇成为一代宗师,这满足了民间对社会阶层突破的渴望。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即便在江湖,血统、名门正派弟子的光环依然具有强大的隐性优势。本书将对比分析这些设定,揭示武侠叙事如何既肯定了个人的奋斗价值,又不得不承认既有结构对个体命运的深远影响。 同时,我们将探讨“女性角色”在江湖中的地位变化。从早期的依附于男性角色的红颜知己,到后来能够独当一面、甚至超越男性角色的女侠,这一转变不仅是性别观念松动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对女性主体性认同提升的反映。 第三部分:道德困境与人性的幽微 武侠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复杂人性的刻画,特别是那些游走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本书拒绝将人物脸谱化,而是聚焦于“大侠”这一形象背后的道德困境。 我们将细致分析“情”与“义”、“私仇”与“公理”之间的冲突。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侠,如何处理与心爱之人的情感牵绊,如何平衡对师门或家族的责任与对天下苍生的承诺?这些纠结的情感张力,是武侠小说超越一般动作场面的关键所在。 书中会选取一系列经典的“亦正亦邪”的人物进行案例研究。他们的悲剧性往往不在于武功不济,而在于其道德选择的艰难性。例如,背负血海深仇的主角,为了复仇而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其内心的煎熬与最终的救赎之路,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道德反思空间。这些分析旨在揭示,在极致的压力下,人性中既有的光辉与阴暗面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 第四部分:武侠叙事与时代精神的互动 武侠文学的黄金时代,往往与国家民族面临重大挑战的时期相吻合。本书将探讨武侠叙事是如何被“挪用”和“重塑”,以适应时代对精神寄托的需求。 从抗日战争时期强调的民族大义,到改革开放后对个体自由与财富的初步向往,武侠小说中的家国情怀、反抗精神以及对理想生活模式的构建,都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息息相关。这种互动是双向的:时代塑造了侠客的形象,而侠客的形象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公众的价值判断。 最后,本书将对武侠小说中的“浪漫主义”底色进行考察。这种浪漫,是对现实压抑的一种集体性逃离,是对传统文化中“完美人格”的执着追求。它以一种极具张力和美学性的方式,维系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对“真、善、美”的向往,尽管这种美好可能只存在于虚构的刀光剑影之中。 总结: 《侠骨柔情》力图超越对武功招式和情节梳理的表面兴趣,转而深入挖掘武侠文本深层的社会学、伦理学和文化史意义。它是一部探寻中国大众文化内核的严肃之作,展现了在动荡与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如何通过想象中的“江湖”,来处理现实中的困境,并最终确认人性的光辉与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核,不能只看帝王将相的史册,更要深入到市井百姓和那些行走江湖的“草莽英雄”身上去。这本书的引言部分,用一种近乎学术论文的严谨性,却夹杂着散文般的叙事节奏,迅速建立了一种探讨的基调。它没有急于抛出什么惊人的“爆料”,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缓缓地铺陈着他观察到的那些细微的社会肌理。比如,作者如何通过门派之间的经济往来和资源分配,来映射当时的社会阶层固化现象,这种切入角度非常新颖。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不迎合”的姿态,他似乎并不在乎是否能取悦所有武侠爱好者,而是坚定地要挖掘出隐藏在那些飞檐走壁之下的真实人性与权力结构,读起来需要专注,但也收获颇丰。

评分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的注释和引用的资料非常扎实,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它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野史解读”,而是能清晰地看到作者在梳理脉络时所参考的各种文献、地方志乃至民间传说。每一次对某个武功或帮派名称的解析,背后都似乎藏着作者大量的考证工作。对于我这种喜欢深挖事物本质的人来说,这种“有根有据”的论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它让你在阅读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时,内心深处会有一个声音在肯定:“是的,这个社会结构,这种人际关系,在历史上是有迹可循的。”这无疑拔高了整部作品的层次。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把握得极其到位,就像一部精心剪辑的武侠电影,有慢镜头下的细腻情感特写,也有高潮部分的酣畅淋漓。当我读到关于某个门派日常生活的描写时,那种琐碎、真实到令人心酸的细节,让我几乎能闻到那个年代潮湿的空气和烟火气。接着,笔锋一转,又迅速切入到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将个体的命运与宏大的历史背景紧密地勾连起来。这种时而收、时而放的叙述张力,使得即便是对历史不甚敏感的读者,也能被牢牢地吸引住。作者的语言风格是多变的,时而带着戏谑的幽默感,时而又陡然变得沉重而富有哲思,这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新鲜感和不可预测性。

评分

这部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那种复古的油画质感,配上略显粗犷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个刀光剑影、恩怨情仇交织的武侠世界。我不是那种硬核的武侠迷,但对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百态总是有几分好奇。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语言,恰恰抓住了那种“历史厚重感”和“江湖儿女情”的平衡点,让人忍不住想翻开扉页,一探究竟。光是捧在手里摩挲,就能感受到设计者对细节的打磨,那种纸张的触感,油墨的沉淀感,都透露出一种精心雕琢后的沉稳。它不像那些畅销小说那样追求鲜艳夺目,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内敛、更具年代感的表达方式,这让我对内容本身也充满了期待——想知道作者是用怎样一种沉静的笔调去解剖那些波澜壮阔的故事。

评分

我不得不提一下作者对于“侠义”精神的重新审视。传统的定义里,“侠”似乎总是与快意恩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挂钩。然而,在这部作品的诸多案例分析中,我看到了一种更复杂、更具灰色地带的“侠”。它探讨了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一个“义举”背后的经济动机、政治考量,甚至是生存策略。这种解构不是为了颠覆,而是为了更接近真实——真实的江湖,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乌托邦。作者像一个冷静的社会学家,不动声色地拆解着那些被浪漫化了的概念,让我们看到“大侠”的盔甲之下,也曾是普通人的挣扎与选择。这种深刻的人文关怀,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武侠评论范畴。

评分

特别好的一本书,快递也很快。点赞。。。。。。

评分

还行吧,有点标题党的意思了

评分

很有趣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评分

没事看看解闷

评分

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评分

没事看看解闷

评分

买完价格就降了啊!!

评分

特别好的一本书,快递也很快。点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