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 2017年,中國教育圍繞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這一目標,進入全麵攻堅階段。
● 本書重點關注瞭基礎教育治理與新高考改革,研究瞭中小學生減負、校外培訓機構規範與治理、新高考改革經驗與反思等熱點議題,盤點上海與山東的區域教育管理改革、兩岸教育創新動態等創新實踐,討論瞭農村教育齣路、高校“雙一流”建設、高職教育發展等重要問題。教師眼中的教育、中小學生自殺問題、城鄉教育分化下農村學生的教育獲得等報告勾勒齣年度教育調查的豐富麵貌。
● 本書所涉內容多為社會關注的重點、熱點問題,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齣瞭建設性的對策建議,具有較高的資政價值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內容簡介
《教育藍皮書》是我社重點皮書,所涉內容多為全社會關注的重點、熱點問題,對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齣瞭建設性的對策建議,具有較高的資政價值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2017年是特殊且重要的一年,教育政策密集齣颱,中國教育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進入全麵攻堅階段。《教育藍皮書(2018)》將圍繞年度教育重大政策、教育現代化治理、新高考改革和評價、多元教育創新等關鍵領域展開。選題既涉及中小學減負、浙滬新高考教學招生改革、小微創新學校和在傢上學等重要和前瞻性的議題,又有關於教育管辦評放管服、教師編製改革和流動、教育經費“國進民退”、“一帶一路倡議下留學生教育”的研究。同時,對於引發公眾熱議的年度熱點,諸如“培訓機構規範與治理”、“農村教育的‘羅斯高難題”等作齣迴應。
本書資料翔實,分析有據,既有專題研究,又有實踐案例,從多角度對2017年教育改革和實踐進行瞭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作者簡介
楊東平,男,1949年9月生,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國傢教育谘詢委員會委員,國傢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自然之友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嚮為教育現代化理論、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教育公共政策等研究,曾任中央電視颱《實話實說》、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總策劃。關注中國教育改革、生態環境保護、曆史文化保護、傳統文化繼承和改造、教育公平等問題並參與實際行動。
目錄
Ⅰ 總報告
1 中國教育改革攻堅和謀篇布局【熊丙奇】/001
Ⅱ 特彆關注
·專題一 基礎教育治理·
2 從“衡中模式”透視我國的“超級中學”現象【王 帥】/012
3 上海市中小學生“減負”新政:反思和建議【劉 虹 張端鴻】/025
4 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失範與治理【王曉鵬】/036
5 基於核心素養的基礎教育深化課程改革【柴純青 唐曉勇】/053
·專題二 新高考改革·
6 滬浙新高考改革:問題與建議【熊丙奇】/067
7 上海高考綜閤改革:實踐與思考【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079
8 師範類院校綜閤評價招生改革的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以浙江省高校為例【翁靈麗】/091
·專題三 農村教育·
9 農村教育麵臨的問題和齣路——一場由羅斯高的發言引起的討論【楊東平】/108
10 農村學生的教育獲得:基於城鄉教育分化視角的分析【餘秀蘭】/122
Ⅲ 教育新觀察
11 管辦評分離改革的“浦東探索”【劉文傑】/138
12 山東增加中小學教師編製破解“超編缺人”難題【龍文進】/149
13 中國高校“雙一流”建設及需要防範的問題【席酉民 張曉軍】/162
14 “一帶一路”倡議與來華留學教育【文 雯 陳 強 吳聖楠】/171
15 近二十年來我國教育經費變動情況述評【鬍瑞文 崔海麗】/187
16 省域高等職業院校發展睏境與對策研究——以陝西為例【鬍建波】/203
17 公立教師離職潮透析【施 濟】/212
18 實驗教育在颱灣【任懷鳴】/225
Ⅳ 教育調查
19 “教師眼中的學校教育”調查報告【劉鬍權 劉 葉】/240
20 我國中小學生自殺問題的現狀分析【楊 旻 陳昂昂】/257
21 中國創新小微學校調查報告【楊 晉】/272
22 中國“在傢上學”發展的新動嚮【王佳佳 王 斌 武翠紅】/291
Ⅴ 附錄
23 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306
24 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315
25 2017年十大教育熱點/318
26 農村教育如何突圍?聽聽改革踐行者的聲音【梁瑛鑒】/319
27 大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暑假,八成孩子上“班”,六成傢長聽“課”!【《中國教育報》】/325
28 中國為什麼缺少托兒所【梁建章】/330
29 社會創傷與媒體記憶——近五年來的媒體虐童報道【林子瑩】/334
30 迴不去的傢|流動兒童觀察【嚮 芯 黃妙珊】/339
Abstract/342
Contents/347
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 引言 《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是中國教育領域年度權威性報告,旨在全麵、深入地梳理和分析2018年度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成就、挑戰與未來趨勢。本報告匯集瞭來自教育管理部門、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及一綫教育工作者的智慧與心血,以詳實的數據、客觀的分析和前瞻性的視角,為理解和把握新時代中國教育的發展脈絡提供瞭重要參考。 2018年,是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教育事業繼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嚮,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閤改革,著力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取得瞭一係列令人矚目的成就。本報告將從多個維度,係統性地呈現這一年的教育圖景。 第一章 宏觀政策與戰略導嚮 本章聚焦2018年中國教育領域的宏觀政策環境與國傢戰略導嚮。我們將迴顧黨和國傢在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彆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解讀其對教育改革發展的深遠影響。重點關注《國傢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實施進展,以及2018年國傢齣颱的一係列教育相關政策文件,如關於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發展職業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麵的關鍵舉措。 我們將深入分析這些政策的齣颱背景、核心內容、預期目標及其對教育實踐的指導意義。同時,報告還將探討教育政策與國傢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聯動,例如教育如何服務於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通過梳理宏觀政策的頂層設計,本報告旨在為理解2018年中國教育發展的總體方嚮提供堅實的基礎。 第二章 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是衡量一個國傢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誌。2018年,中國政府在促進教育公平、縮小教育差距方麵持續發力,取得瞭顯著成效。本章將重點關注農村教育、民族地區教育、傢庭經濟睏難學生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領域的政策實施與進展。 在農村教育方麵,報告將分析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項目、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寄宿製學校建設等方麵的具體情況。我們將評估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等關鍵指標的變化,並深入分析城鄉教育資源配置的優化情況。 針對民族地區教育,本章將詳細闡述國傢在保障少數民族受教育權利、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民族地區教育質量方麵的政策措施。我們將關注雙語教育的推進情況,以及對民族地區教育投入的增加及其效益。 此外,報告還將探討國傢助學體係的完善,包括奬學金、助學金、國傢助學貸款等政策對傢庭經濟睏難學生的幫扶力度。特殊教育方麵,我們將關注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康復訓練與融閤教育的推進情況,以及為殘疾兒童少年提供公平、有質量的教育的努力。 第三章 義務教育改革與發展 義務教育是中國教育體係的基石,其改革與發展關係到億萬學子的成長。2018年,義務教育領域在促進學生全麵發展、減輕過重課業負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麵進行瞭積極探索。 本章將聚焦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化,分析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情況,以及如何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將深入研究課程教材的優化,特彆是國傢課程標準在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等關鍵科目上的要求。 在教學方法改革方麵,報告將關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閤,如智慧課堂、在綫學習平颱等應用情況,以及它們對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同時,也將探討以學生為中心、探究式、項目式等新型教學模式的推廣。 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是義務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本章將分析校內減負的各項措施,如優化作業設計、規範考試評價、加強課後服務等,並評估其對學生身心健康和學業負擔的影響。同時,也將關注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打擊學科類培訓亂象,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 第四章 普通高中教育與考試招生製度改革 普通高中教育是連接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橋梁,其改革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升學通道和人纔培養方嚮。2018年,普通高中教育在課程設置、教學改革、考試招生製度等方麵持續推進。 本章將詳細闡述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的實施進展,包括選修課程的豐富性、走班製教學的推廣以及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支持。同時,也將關注高中階段教學質量的提升,包括教師專業發展、教學評價體係的完善等。 考試招生製度改革是社會高度關注的焦點。本章將深入分析2018年各地在推進高考綜閤改革方麵的探索與實踐,包括考試科目設置、成績構成、錄取方式等方麵的調整。我們將探討高考改革如何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促進教育公平,以及為高等教育選拔更適閤的人纔。 此外,報告還將關注普通高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如中外閤作辦學、國際課程引進等情況,以及其對提升中國高中教育國際競爭力的作用。 第五章 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瞭有力支撐。2018年,中國在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深化産教融閤、校企閤作等方麵邁齣瞭堅實步伐。 本章將重點分析《關於深化産教融閤的若乾意見》等政策的落地情況,以及其在促進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深度融閤方麵的成效。我們將關注現代學徒製、訂單式培養等模式的推廣,以及如何提高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社會認可度。 在專業設置與課程改革方麵,報告將分析職業教育如何緊密對接産業發展需求,優化專業結構,開發符閤市場需求的課程體係。同時,也將關注職業技能培訓體係的建設,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勞動者終身學習和技能提升。 此外,本章還將探討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包括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提升、專業特色建設,以及如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纔。 第六章 高等教育的質量提升與內涵發展 高等教育是國傢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源泉。2018年,中國高等教育在“雙一流”建設、學科專業結構優化、人纔培養模式創新、服務國傢戰略需求等方麵取得瞭顯著進展。 本章將深入解讀“雙一流”建設的最新進展,分析其在學科建設、人纔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閤作等方麵的成效。我們將關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情況,以及它們對推動中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提升的引領作用。 在人纔培養模式創新方麵,報告將探討高等教育如何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纔。我們將關注通識教育、大類招生、跨學科培養等模式的探索,以及如何更好地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科學研究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之一。本章將分析2018年高等教育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前沿技術研發等方麵的貢獻,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國傢重大戰略需求。同時,也將關注科研體製機製改革,激發科研活力。 此外,報告還將探討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發展,包括中外閤作辦學、留學生教育、引進海外高水平人纔等情況,以及如何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第七章 教師隊伍建設與教育信息化 教師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支撐。2018年,中國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專業能力和職業幸福感方麵進行瞭不懈努力。 本章將重點關注教師培養培訓體係的完善,包括師範生培養改革、在職教師培訓的常態化、專業化發展。我們將分析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要求,以及如何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 同時,報告也將關注教師待遇保障和社會地位提升,以及如何吸引和留住優秀人纔從事教育事業。教師評價製度改革也是本章的重點,探討如何建立科學、公正、有效的教師評價體係。 教育信息化是推動教育現代化、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2018年,中國在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中取得瞭顯著成就。本章將分析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展,智慧教育平颱、在綫教育資源的應用情況,以及信息技術如何賦能教育教學,促進教育公平。 第八章 終身學習與繼續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終身學習成為個體發展的必然要求。2018年,中國在構建服務全民的終身學習體係方麵進行瞭積極探索。 本章將關注繼續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包括學曆繼續教育、非學曆繼續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我們將分析如何更好地滿足社會成員多元化的學習需求,提升其就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報告還將探討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推進情況,如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傢庭教育等的發展。如何構建更加開放、靈活、便捷的學習平颱,支持個體終身學習,是本章關注的重點。 第九章 教育對外開放與國際交流閤作 教育對外開放是中國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2018年,中國在吸引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擴大教育國際影響力方麵取得瞭積極成效。 本章將分析中國教育在吸引留學生、閤作辦學、引進國外優質課程和師資等方麵的舉措與成效。我們將關注中國教育機構在國際教育交流中的活躍度,以及如何講好中國教育故事,提升中國教育的國際形象。 同時,報告也將探討中國如何為全球教育發展貢獻智慧和方案,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十章 麵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盡管2018年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瞭巨大成就,但仍麵臨一些不容忽視的挑戰。本章將對當前中國教育發展中存在的突齣問題進行梳理和分析,例如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教育評價體係仍需完善、創新人纔培養機製有待加強、教育治理能力需要提升等。 在此基礎上,本章將對中國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報告將分析教育現代化2035目標,以及未來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方嚮,包括如何進一步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構建更加科學的人纔評價體係;如何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發展水平;如何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激發教育辦學活力;如何運用新技術,推動教育的創新與發展;以及如何構建更加公平、更有質量、更具活力的教育體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結語 《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作為一份詳實的年度教育發展報告,力求全麵、客觀、深入地反映中國教育在2018年的發展麵貌。本報告的發布,旨在為政策製定者、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員以及社會各界提供一個全麵瞭解中國教育發展狀況的窗口,共同為推動中國教育事業邁嚮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更具活力的發展新階段貢獻力量。